如何看待“样板戏”?
八个“革命样板戏”通常指的是: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乐《沙家浜》。它们虽在“文化大革命”中红极一时,甚至呈现出“一花独放”的怪异现象,但并非都成于“文革”时期,有多部剧目在“文革”前就立于舞台之上了,当时,这些被称为“现代戏”。
有说法:“革命样板戏”是“文革”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艺术产物,“革命样板戏”独占“文革”十年舞台的现象,是“四人帮”一伙施行政治专制造成的艺术劫难。
对这一说法,我同意。
我认为,“革命样板戏”是个极为复杂的艺术现象,全面肯定和全面否定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我认为,它们在政治上是被利用的,但其着力塑造工农兵形象的方向是正确的,艺术上大体是上乘的,广大文艺工作者为之付出的智慧、心血和取得的艺术成就是不可忽视和不能抹煞的。
我建议,由有责任感的相关机构牵头组织有责任感、懂业务的相关人员,对八个“革命样板戏”一出戏一出戏地做个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从而力求对它们一一作个严肃的公允的评价,还原事实,澄清误解,以忠于留存,利于当下。趁当事人大部分尚健在,头脑还清楚,此举迫在眉睫,时不我待。
否则,会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
八个“革命样板戏”我几乎都在剧场看了,有的看了不止一遍。对这些戏,我当时很喜欢,现在依然很喜欢。现在,每有复排演出,我常去看;特别是2002年看了钱浩梁、袁世海、高玉倩、刘长瑜等原班人马在人民剧场重演的《红灯记》,非常动心,感慨今昔,唏嘘不已。
“文革”这些年,还有一些其他剧目上演,如:京剧《杜鹃山》《平原作战》《红色娘子军》《龙江颂》《磐石湾》《红嫂》,钢琴伴唱《红灯记》,交响音乐《沙家浜》,话剧《云泉战歌》等。此外,还有一些庆祝性、纪念性的演出,但都带有政治上极左、艺术上粗糙的弊端。这些演出大多也就应应景儿,演演即过。
课前大唱戏与歌
“文革”中兴唱毛主席语录歌和样板戏选段。当时我在北京海淀区蓝靛厂中学(简称蓝中)工作,每当上课开始时,教师在和学生一起朗读毛主席语录后,都要组织大家齐唱语录歌或样板戏。这时,你就听吧,歌声或戏声从一个个教室飞出,此起彼伏。有的唱到兴头还有点暗地里拉歌的劲儿。于是常常出现“一节课半节唱”的情形。好在那时虽然“复课闹革命”了,但还没有正经八百的教材,多唱点就多唱点吧,还透着“三忠于”、“四无限”呢!
毛主席思想文艺宣传队
“文革”中工、军宣传队进校后,全校师生都军事化编制,我被选为教师连连长。一天早上,在校门口的毛主席画像前进行毕例行的“早请示”后,军训营指导员当着全体教职工的面对我直呼其名,并“命令”我两天内组织起校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也怪了,两天之后,在不少老师的帮助下,甭管怎样,宣传队还真组织起来了。
之后,为丰富师生的文娱生活,我又常负责联系各单位宣传队互相交流演出的事。我校的常到附近的农村、工厂、学校、部队、居民区去演出;银燕小学、盲童学校、第三师范、空军学院、西郊机场、四季青公社的轮流到我校演出。节目形式大多是样板戏、舞蹈、歌唱、器乐、快板,对(群)口词,三句半等,少有区别,但是演出水平高下有所不同。这种交流互演的现象当时很普遍,也算是带有“文革”特点的一道群众文艺演出的风景线吧。
民乐队和广播歌曲
在我当校“临革会”和“革委会”主任时,我还在老师们的帮助下,组建了学校师生民族小乐队。当时,我写申请、跑区里“财政”,然后多次和老师们到前门大街路东乐器行一件一件地选乐器,最后购买了足可以装备一个二十多人小乐队的各种乐器。乐队组建过程中故事多多,其中甘苦自知,此处不再赘言。
我在蓝中还兼管过十多年的广播宣传工作(还组织过电影、幻灯放映队)。
“文革”期间,囿于当时的政治背景,可播放的文艺类唱片有限,记得大抵有:毛主席语录歌曲、歌颂党和毛主席的歌曲和乐曲、革命样板戏、少量民歌和民族乐曲以及极少量的阿尔巴尼亚、朝鲜、越南的歌曲。可以说,此时准许播放的每一首歌、每一个曲,都带有政治风向标的色彩。
买大锣需要“响铜”换
20世纪70年代,前门大街北口有家全市最大的乐器商店,我曾在这里为学校购置过一次乐器。买笙管笛箫、二胡、中阮一类乐器时很顺利,唯独买大锣时遇到难处——乐器店要求用重量相等的“响铜”来换购。
经售货员同志介绍我才知道,从乐器角度划分,铜有“响铜”和“非响铜”之别。“响铜”在制造过程中多添加了一些化学成分,而且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所以成品数量有限。因此,才有了“响铜换响铜”的规定。这也或多或少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我国冶炼工业还较落后的一种状况。
回到学校,我就发动师生想办法来凑“响铜”。要说破旧的铜制品,学校还能凑一些,但都不“响”;惟一够得上“响铜”就是原有的一面小破锣,但如买大锣,重量还差一大截呢。
我们学校的北侧,紧挨着火器营胡同,据说这里生活着一些八旗的后裔。
也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学校急需“响铜”的事,胡同的居民也知道了。一天中午,我正在办公室处理事情,只见一位中年男子进得门来,先给我行了一个单膝跪安的大礼,然后还没等我“还礼”,就操着满口京腔十分客气地说:“我给学校带来了响器,您看收不收?”说着,他打开带来的包袱皮,小心翼翼地拿出那“响器”来。我一看,原来是一摞小云锣。他把它们轻轻地一个个摆在桌上,共十面。似乎为证明这些云锣个个响,他还不时地敲上几下。于是,大小不同的锣发出高低不同悦耳的声音,很是好听。面对着这些完好无损的云锣,我当然不能收,对他说:“这是个好物件,还能用,我不能当废铜收了。谢谢您啦。”这样,这云锣就没收成。后来,有位知道这件事的老师对我说,“卖锣人”是八旗的后代,“文革”前还当过“业余和尚”呢。
应当感谢几位学生家长,是他们帮忙凑够了旧废“响铜”的分量,才让学校买上了一面大锣。
“文革”中就兴领掌
有人说,现在有些晚会常有“领掌”的现象,其实这种场景“文革”中就有。因为我校离颐和园比较近,所以,“文革”中每当园里举行大型游园演出活动时,都安排我校学生在园内的国花台处“看”演出,以“充实”场子。上级还布置,为显得大家政治热情高,有革命激情,要主动引导大家多鼓掌。我们马上“抓落实”,把这个“任务”布置给班里的文艺骨干,让他们具体“完成”。于是,在演出的过程中,学生看到他们鼓掌,也“随喜”式地鼓起掌来。有的学生打着哈欠、一脸疲惫,还得应付地鼓着掌,老师们看到他们那不情愿的样子,相视了一下,都会意地笑了……
随身乐器首选口琴
那时喜欢音乐的青年,大都还不知道吉他为何物,如果要买随身的乐器,首选是口琴。因为口琴易学、有一定音乐表现力,且价格相对便宜,便于携带,很受年轻人喜爱。我弟弟就买了一把(好像是“石人望”牌的),一开始学得很带劲,还真能吹个简单的曲儿,后来工作一忙,就没能坚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