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4800000005

第5章 苏州弹词:说噱弹唱的艺术(1)

第一节苏州弹词概述

一.苏州弹词的发展历史

“弹词”一词,始见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其中记载杭州八月观潮:“其时优人百戏,击球、关扑、渔鼓、弹词,声音鼎沸。”陈汝衡《弹词溯源和它的艺术形式》(1983年)一文认为是“远出陶真,近源词话”。关于“陶真”,《西湖游览志余》记:“杭州男女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说、平话,以觅衣食,谓之陶真。”叶德均《宋元明讲唱文学》(1952年)考证:“陶真和弹词同是用七言诗赞的讲唱文学,两者只有名称差异。”他认为,“就历史的发展说,元明的陶真是弹词的前身,而明清的弹词又是陶真的绵延,两者发展的历史是分不开的”。

清代初年,随着江苏城市经济的繁荣,弹词在苏州已经开始盛行。康熙末年定居于苏州的浙江吴兴人董说在他的《西游补》小说中,就描写了盲女弹词使用苏州方言演出的情况。至乾隆年间,关于苏州弹词形成的记载日益增多。知名的代表人物有外号“紫癞痢”的王周士。王周士擅唱《游龙传》,吸收昆曲、吴歌的声腔,滩簧的表演,以单档起“十门角色”而闻名。清《吴县志》记载,乾隆南巡,在苏州行宫召王周士御前弹唱,赐七品冠带,随驾回京。当时的史学家赵翼在《瓯北诗钞·赠说书紫癞痢》中对其说书的“噱”、“说”、“弹”、“唱”因素都作了评价:“端恃滑稽一尺口”,“但闻喷饭轰满堂”;“妙拨丝擅说书”,“自演俚词弹脱手”;“优孟能令故相生”,“绝技俳优侍至尊”。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王周士于苏州宫巷第一天门创立包括评话艺人在内的行会组织光裕公所,以示评弹艺术“光前裕后”之意。他从正反两方面总结自己说书艺术经验的《书品》和《书忌》,被后来的弹词艺人奉为说书的信条。

嘉庆时(1796-1820年),苏州弹词迅速发展,当时刻印传世的书目有《三笑》、《倭袍》、《义妖传》、《双金锭》等;知名的弹词艺人增多,弹词发展史上的“前四名家”(具体说法不一)即于此时出现。他们发展了王周士的书艺,丰富了上演书目,创造了流派唱腔,拓宽了技巧思路,奠定了苏州弹词的基本形式。

道光、咸丰时期(1821—1861年),苏州出现的女子弹词以常熟人为多数,弹唱的开篇、书目、曲调和当时流传的大体相同,但多数不会说唱整部,只会说“书中的一段”。苏州弹词艺人马如飞在开篇《阴盛阳衰》中有较为具体的反映:“苏州花样年年换,书场都用女先生。”王弢《瀛孺杂志》记当时弹词女子弹唱“其声如百啭春莺,醉心荡魄,曲终人远,犹觉余音绕梁”,因而“每一登场,满座倾倒”。

苏州弹词的演出地域,南不出浙江嘉兴,西不过常州,北不越常熟,东也超不过上海松江。地域小,艺人多,听众要求不一,迫使艺人在创新书、新腔、新的表演风格等方面去作各种探索。至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苏州评弹发展史中的“后四名家”。这四名家中,三家为弹词艺人,他们使苏州弹词确立了自己的艺术体制:书词中的散文部分,用“说”来表现;叙述和描写故事中人物的行为、思想和活动环境,称为“表”;人物语言叫“白”;书词中以七字句为主的韵文,用三弦、琵琶自弹自唱,相互伴奏,称“唱”和“弹”;在故事中穿插喜剧因素,称作“噱”;演员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表情、语言、语调及某些动作,称“演”或“学”,也称“做”。

民国时期,苏州弹词的从艺人员激增。据1927年(民国十六年)统计,当时光裕社拥有社员200人,而未入光裕社的艺人有近2000人,艺术竞争十分激烈。表现在书目上求新,唱腔上创新,表演上革新,演出场所上标新。

这一时期涌现的弹词新书目有《杨乃武》、《秋海棠》、《啼笑因缘》等。艺人所创新腔有:魏钰卿的“魏调”,杨筱亭、杨仁麟父子的“小杨调”,夏荷生的“夏调”,周玉泉的“周调”,徐云志的“徐调”,祁莲芳的“祁调”,蒋月泉的“蒋调”,薛筱卿的“薛调”,张鉴庭的“张调”等等,流派纷呈。这一时期弹词的演出形式,也起了很大变化。随着女子弹词的重新兴起,双档已成为主要的演出形式。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又出现了三个档、四个档的演出。

此时供苏州评弹演出的场所很多,装潢华丽、场子宽大的称“新式书场”,在游艺场占一席之地的称“游艺书场”,每场演出两档弹词、一档评话的称“花色书场”,由商业电台播放评弹的称“空中书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参加登记的苏州弹词艺人有600人,其中苏州市区480人。登记后,这些艺人分别参加了各地评弹演出团体,根据“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对书目、唱腔等作艺术改革。

该时期,弹词书目的改革有三次创新、唱新高潮。第一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弹词艺人为配合政治运动,编演了大量现代新书目;同时,还根据戏曲或古典小说改编了一批历史题材书目。第二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艺人组织起来以后,编唱了一批革命战争题材的长篇书目,如《苦菜花》等;同时,对《珍珠塔》等传统书目加以整理。第三次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这次编唱的新书目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数量众多。据1978—1985年统计,仅苏州市创作的新长篇就有《九龙口》、《三个侍卫官》、《芙蓉锦鸡图》等,新中篇有《白衣血冤》、《老子、折子、孝子》、《遗产风波》、《谁是最美的人》、《普通党员》、《多多》等;据历史题材或历史故事编演的新长篇有《明珠案》、《秋霜剑》、《琴瑟图》、《秦宫月》等数十部。

至1987年,江苏全省19个专业曲艺表演团体中,有市、县评弹团15个,其余4个曲艺团3个演出苏州评弹。

然20世纪末期以来,苏州弹词听众锐减,书场萎缩,艺人大量流失,生存发展面临危机,亟待抢救和扶持。2006年5月20日,苏州弹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苏州弹词的表演形式

苏州弹词的演出形式分为单档(一人),双档(二人),乃至三档(三人)等数种。一般书目,每天一回说45分钟到100分钟,可以连续说两三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适应不能每天连续听书的听众,创造了在一个晚上可以说完的中篇(约两个半到三小时)、短篇和分回(约45分钟)等形式。但长篇仍是弹词的主要演出形式。

苏州弹词的表演通常以说为主,说中夹唱。唱时多用三弦或琵琶伴奏,说时也有采用醒木作为道具击节拢神的情形。演唱采用的音乐曲调为板腔体的说书调,即所谓“书调”。因流传中形成了诸多的音乐流派,故“书调”又被称之为“基本调”。早期演出多为一个男艺人弹拨三弦“单档”说唱,后来出现了两个人搭档的“双档”和三人搭档的“三个档”表演。

三.苏州弹词的艺术特色

苏州弹词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博采各种艺术之长,奠定了深厚的艺术基础,形成了说、噱、弹、唱等丰富的艺术手段。“说”指叙说;“噱”指“放噱”即逗人发笑;“弹”指使用三弦或琵琶进行伴奏;“唱”指演唱。其说表融合叙事与代言为一体,分为官白、私白、咕白、表白、衬白、托白等,既可表现人物的思想活动、内心独白和互相对话,又可以说书人的口吻进行叙述、解释和评议,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弹唱以三弦、琵琶为主要乐器,自弹自唱,又互相伴奏、烘托。还借鉴昆曲、京剧的表演手法,结合听觉艺术的特点,即“说法中现身”的手法,运用嗓音变化和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来创造各种角色。再加上时常穿插轻松诙谐的噱头(“外插花”、“小卖”等),使苏州弹词成为一种高度发展的综合性说唱艺术。它具备理、味、趣、细、奇等艺术特色。理,指情节的合情合理,深刻真切;味,指曲折含蓄,回味无穷;趣,指形容绝倒,妙趣横生;细,指细节生动,刻画入微;奇,指结构奇巧,引人入胜。

苏州弹词以说表为主,吸收、提炼丰富生动的群众语言,注重用词、用语的精确生动;同时,讲究语音、语气、语调的变化运用,结合不同的书目,形成不同流派的说功。一般分为“活(滑)口”、“方口”、“火功”、“阴功”、“慢口”、“快口”等几大类,各具特色,各有特长。除说表之外,兼重弹唱。弹词唱篇一般为七字句式,有时酌加衬字、垫字,但讲究平仄格律,按苏州语音押韵。唱篇从属于说表,也有叙事、代言之分,或用于叙述书情,或用于抒发人物感情。弹词所唱原为一种明白晓畅的吟诵体的基本曲调“书调”。书调根据语言的声调、语气来行腔,以明白易懂、清晰流畅、声情并茂、讲究韵味为其特点。规范的基本曲调又可随内容而作即兴发挥,以适应各种书目唱篇,所谓“一曲百唱”。

书调在传唱中,又因艺人根据不同风格、演唱内容,作创造性的发展而形成多种流派唱腔。现代比较流行的有沈(俭安)薛(筱卿)调、徐(云志)调、蒋(月泉)调、祁(莲芳)调、张(鉴庭)调、杨(振雄)调、(朱雪)琴调、(徐)丽(仙)调、侯(莉君)调、尤(惠秋)调等,不下十余种。

第二节苏州弹词流派和唱腔

1.从陈遇乾到蒋如庭

诗赞:鼎足三俞、马、陈,如今“陈调”亦翻新。试听一曲“山神庙”,别具苍凉万古情。

陈遇乾,清乾嘉年间苏州弹词艺人,是苏州评弹前四大名家之首,青年时在吴郡名部洪福、隽秀二班学习昆曲,后改学弹词,生平擅长翰墨、皮曲。他根据民间流传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改编成弹词《义妖传》(即《白蛇传》)共28卷54回,流传很广。当时版本很多,印刊最早的是嘉庆十四年(1809年)刻本,是顾光祖依据陈遇乾原本修订的。后又经陈士奇、俞秀山二位名家校阅,故书中之说白唱词,比较简练生动,故事情节与乾隆年间的东调、宋调之《白蛇传》有所不同。

陈遇乾后来又编演《芙蓉洞》(即《玉蜻蜓》)、《三侠剑》等书目。在长期演出之中,陈遇乾吸收昆曲和苏剧等曲调,创造了一种老生、老旦演唱的“陈调”,但已无从查考,陈调传到蒋如庭时(20年代),蒋如庭对陈调进行改革,并吸收了吴语民间音乐的音调,丰富了唱腔,又新添了特色的过门,既保存了昆曲的优秀和传统,又对陈调的行腔、运气、换气等方面有新的突破,现在评弹界流传的陈调,实际上是经过蒋如庭改革后的陈调。

蒋如庭(1888年-1945年),头脑聪慧又肯钻研,说表细腻,以口技兼称,且弹得一手好三弦,曾是评弹界光裕足球队队长。

目前各种不同流派的代表人,均创造了适应自己风格的陈调唱腔,如徐云志、周玉泉、蒋月泉,严雪亭、杨振雄、朱雪琴等等。

2.古曲新生——正宗“俞调”

诗赞:自按宫商自著书,《倭袍》磨勘见功夫。精通音律原方士,《宫怨》缠绵尚姓俞。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听到朱慧珍演唱一曲缠绵回转、清丽圆润《宫怨》开篇,便令人顿觉眼目清凉,心旷神怡。这首开篇由朱介生对俞调悉心研究,精益求精,形成了目前正宗俞调的楷模,而这俞调究竟是谁创造的呢?那要追溯到清嘉道年间弹词艺人俞秀山——评弹史上著名的前四家之一。俞秀山文学基础很深,能自编自演,也能度曲,一生除致力于弹词《倭袍》外,也曾编写了《白蛇》、《琵琶记》、《长生殿》、《红楼梦》、《玉蜻蜓》等20余部书目,同时创造了苏州弹词的基本流派唱腔之一的“俞调”,其特点是婉转曲折、抒情优美,真假嗓并用,抑扬顿挫,四声严格。过去,初学弹词者,从俞调作为学弹词的基本功。

最早的俞调已无从考证,但俞筱霞、俞筱云所唱的俞调,称其为老俞调,朱介生所唱的俞调,又称为新俞调。朱介生的叔叔朱耀笙在民国初期对俞调作了改革,他吸收了苏剧、女校书的音调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使俞调唱腔更完美,在20年代传到朱介生时,他又吸收京剧、昆剧的音调,使俞调更上了一个台阶。后来朱慧珍的快俞调、杨振雄的杨俞调及周云瑞的《岳云》开篇,杨乃珍、沈世华、刑晏芝对俞调唱腔的摸索,都使古老的俞调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俞调的产生对苏州弹词流派的形成,影响很大,如“小阳调”、“徐调”、“夏调”等等都受到俞调的渲染,而形成了各自流派唱腔。

3.弹词泰斗——马如飞

诗赞:斐然文采马如飞,一袭青衿不救饥。且向江湖唱《珠塔》,声声但觉沁心脾。

马如飞原名马时斐,字吉卿,又称沧海钓徒。苏州人,为清咸同年间的弹词大响档,以演唱《珍珠塔》成名,是苏州弹词马、姚、赵王后四大家之首,堪称弹词泰斗。

同类推荐
  • 中国电影的历史审思与当下观察

    中国电影的历史审思与当下观察

    作者多年研究中国电影历史、追踪电影产业发展和理论动态的成果。深入考察中国电影研究国际化、学院化和跨文化趋势及不同媒体间整合对电影产业的深刻影响。对上海电影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留给今人哪些启示;作为产业发展与电影文化现象的“华语电影”运动路在何方等问题进行探讨。
  • 吹牛大王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吹牛大王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名师讲析高考满分作文

    名师讲析高考满分作文

    本书重点收录近两年高考满分作文两百多篇,由著名教师进行分析评点,剖析满分、高分作文的成功之处,撷取得分经验,梳理写作技巧。内容涵盖审题、立意、语言、结构等多种作文要素。关注作文难点、要点、得分点,为考生指出一条获取高分、满分的便捷之路。
  •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戏剧之王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哈姆雷特》讲述了丹麦国王的合法继承人哈姆雷特,其父王被杀,母后被迫改嫁,王位也被篡夺。他经历了艰苦的磨难,最后终于在父亲鬼魂的提示下,查明事实真相,替父亲报了仇。而他自己却在仇人设下的圈套中与其同归于尽。《哈姆雷特》的整个故事渗透着属于莎士比亚那个时代的精神,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和对现实生活批判精神的最深刻的表达。本书还收录了莎士比亚另外两本经典剧《麦克白》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 海的女儿(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海的女儿(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破邪论

    破邪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蓝色薰衣草的约定

    蓝色薰衣草的约定

    她是c市的神秘统治者和少女组合主唱,他人前是无权无势的明星,人后他是神秘家族唯一继承人。“千儿,我喜欢你,从来就只喜欢你。“易烊千玺认真的对蓝千玺说。”蓝千玺低声一笑,道:“梨玺,不爱我吗?“怎么可能!我不爱自己都不会忘记爱你!”易烊千玺连忙解释,着急的样子逗极了。“卑微的爱情永远没有结果。“你是你,她是她,你终究变不成她。“不是一个世界的,就不该在一起。“喜欢你只不过是因为你跟她长的很像罢了。“若是从未来过,又何曾遇见。“讨厌你还需要理由么!“一一此文又名《TFBOYS蓝色薰衣草的相遇》情结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庶女风华

    庶女风华

    穿越过去就开始跟那满屋子的亲戚宅斗。宅斗好不容易结束了,又惹上了一个王爷,被迫与他一起宫斗!宫斗尘埃落定了,又因为桃花劫引发了四国大战!终于,世界清静了,她的夫君成了最后赢家,却发现自己的修为突破了低级位面。一朝飞升,以为成了神仙,却发现差的老远了!这是什么鬼地方!烧杀掳掠人吃人,神仙的世界就这样子?别逗了好吗?新人新文,绝不断更弃坑,欢迎收藏。
  • 查看名胜古迹(科学探索的真相)

    查看名胜古迹(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难以抗拒你容颜

    难以抗拒你容颜

    【完结】我的青春抗拒了一切,却唯独抗拒不了你容颜!不曾留恋青春的彷徨和迷失,却宁愿待在你青春的回忆里,很多次失眠的夜晚不是担心成绩,而是刻画你回眸的容颜,若我不曾见过你容颜,就不曾知道我还有心跳!
  • 浪荡剑仙

    浪荡剑仙

    小小城管在异世界的成仙之旅。“贱人,你有喜欢的人吗?”“有啊。”“是谁?”“不是你……”“嗯?”“……还能是谁呢!”
  • 一叶绾秋心

    一叶绾秋心

    二十一世纪的首席医生,一场意外,将她卷入一场穿越的阴谋。异国大陆,宰相嫡女竟是一位废柴!她穿越附身,玩转大陆!却不料沾染上那染有爱情的毒药。他宠她,爱她,亦等她。百转千回过后,竟是天大的阴谋!她该如何抉择?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 吕祖三尼医世说述管窥

    吕祖三尼医世说述管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撒旦归来:邪少老公轻点爱

    撒旦归来:邪少老公轻点爱

    【宠文1V1】欠债还情——四年半前,她亲手把他送进监狱!四年半后,撒旦邪少涅槃归来——“陆嘉瑜,是你欠我的!”他以极度无耻的姿态入侵她的生活,霸占了她的一切。“你到底要我怎样你才会收手?”她被他逼得无处遁逃,他却笑的愈加神秘:“你欠我的……要用你的一生来偿还!”【豪门邪少的“复仇”,却是一场宠妻无度的盛宴——因为我爱你,所以,无论你做过什么事情,我都可以原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