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彩塑上彩技法一般是“从上到下,先淡后浓,先白后黑,头发靴子最后”。“头色不过四,身色勿过三”,是说上头部的彩色,只能涂四次,身上的颜色上三次已够。色多不仅效果不好,而且容易发裂。但上少了,也会显得玉气不厚。“落笔如飞,厚薄均匀”,指上彩时要画得快。如果运笔犹豫、生涩,画出来的线条和形像就会发呆,上彩就死板。“六线要直,曲线要活”,是用笔的要领。“厚薄均匀”是指上色用的颜料厚度都应该相同。
“满而不塞,繁中有简”。这是惠山彩塑运用纹样时的规律。“长脚寿”、“团寿”、“梅竹”适用于老年人的服饰。“百吉”、“蝙蝠”、“团球花”适用于小孩服饰。“云锦花”、“水浪花”、“五色云”适用于一般神仙中人物,“草花”、“芙蓉花”、“点点花”、“荷菊”等则是一般富贵人、美女服饰上常用的纹样。
“先开相,后制花,描金带彩在后头”,是头部装銮的步骤。妆銮是在惠山泥人泥塑完成后,彩绘过程中在最后采用的装饰工艺。它主要指人物或动物的道具、须发、珠环、佩饰、旗靠,甚至衣服等在最后完成的装帧过程。它的特点是几乎都采用天然材料或者直接材料装饰,这是惠山泥人区别于其它泥人与众不同的表现样式,因此而产生出的独有的民间艺术风格。
妆銮的表现手法在惠山泥人细货盛行的时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当然粗货也有用妆銮的,但比起细货来,量少得多,面狭得多。细货从形体构图上来看,总的是属于写实的。要将细货表现得淋漓尽致,所谓栩栩如生,就必须采用泥以外的其它材料来制作泥塑角色中的一些道具,饰物。这些部位的造型一般轮廓比较尖锐而细长,如长长的宝剑、细长而弯曲的辫子,有的多折而单薄,如戏文中的靠旗,头上的插花;有的蓬松而多变,如胡须鬓髻,动物毛皮;有的头饰需要垂、挂、摆动,如仕女的耳坠头饰,扇坠枪缨;还有的如老渔翁身上的篓衣、蚌精的外壳等等,都采用天然的材料装贴粘插上泥塑。因为这些道具和饰物,如用泥土制作,尖细的轮廓很容易折断,势必影响整个造型的强度,给销售和客户的旅运带来困惑,造成破损和断裂。一件刚买的艺术品,回到家成了一堆碎泥块,岂不可惜懊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聪明的惠山艺人利用天然材料在色、质方面的优点,自制了多种多样、层出不穷的小饰物来,用以解决这一难题。通常用的材料有丝绒、绫绢、缎子、绒球、绢花、珠子、丝线、竹片、木棒、兔皮、羊毛、铝皮、铁丝、铜丝、鸡毛、孔雀毛、纸片、胶水等。它的制作工艺看似简单,其实不然,艺人们首先要对材料的特性、形状、色泽效果有所了解和估量,挑选最好、最适合、最有表演力、艺术效果最好的材料制作饰物。其次要考虑与泥塑的结合装置和工艺过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还要按比例大小、计算饰物的大小尺寸,最后才能动手制作。
妆銮的第一步是“预插开腔”。为了要让饰物能在泥塑上装帧得天衣无缝,艺人先要在泥塑成型时,在泥坯上预插铜丝,竹片之类的东西,以便以后固定饰物。如在人物的手中插上细铜丝,是为了让以后手执的道具有捆挂的构件。为了装上羊毛制成的胡须,要在泥坯上预选开腔,在人物面部的二颊和嘴部开出足够的预留深腔,最后涂上胶水将羊毛轻轻塞进去并粘牢就成了胡须了。第二步是“剪削捆扎”。用剪刀和小刀剪削出饰物的形状,需扎的扎,需捆的用线缠绕,以使饰物定型,如刀、棍、器、乐、扇、绢、坠、花。第三步是“绘绘画画”。做的饰物,有的色彩是天然色泽已经完成,有的要涂上颜色,有的还要绘画,如宫扇的扇面,还需画上一幅雅致的图画。最后一步是“穿扎粘插”。珠子要在预插的铜丝上穿扎起来,做成需要的形状,做好的花朵要粘在合适的部位上,靠旗之类要插入预留的空穴内。
有的道具和饰物,为了便于携带和包装做成可脱卸的,能反复装卸,这使泥塑在包装时体积变小,更易于包装。如帽冠上的野鸡毛,手中的枪、刀、渔杆等都可化整为零,卸下分别包装,顾客回家自己装插。
惠山泥人中还有一种叫“小板戏”的传统产品,戏人都站立在一块泥底板上。泥人做的都是戏曲武打人物,造型单纯粗放,色彩鲜艳明快,用笔信手随意,拙中有巧,生动传神。
第二节苏州泥塑
一、历史追溯
江苏除了无锡惠山泥塑外,苏州泥塑也有较大影响。清顾禄著的《桐桥依掉录》记载:“虎丘有一处泥最润,俗称滋泥,凡上细泥人、大小绢人塑头,必用此处之泥,谓之虎丘头”。由于苏州的泥塑艺人多集中在虎丘山一带,所以老百姓又称苏州泥塑为“虎丘泥人”、“虎丘耍货”。早在宋代,虎丘泥塑就名噪一时。宋时苏州泥塑“专作泥美人、泥婴孩及人物故事,其他如泥神、泥佛、泥鬼、泥花、泥树、泥果、泥禽、泥兽、泥虫等。”《桐桥依棹录》:捏像“其法创于唐时杨惠之,……今虎丘习此艺者不止一家,而山门内项春江称能手。”
苏州捏像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又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捏像,也称“塑真”、“捏相”。技艺高超的虎丘泥塑艺人给人捏泥像,眼不观手,面朝对方端详一下,掌握面部特征,然后将泥藏于袖内,边谈边捏,只一会儿工夫便捏成,与“泥人张”张明山的故事如出一辙。《兰舫笔记》记载:“少焉而像成矣,出视之,即其人也,其有皱纹疤痣,分毫无差,惟须发另着焉。”乾隆年间常辉所著《兰舫笔记》中也有较详细的描述:“有苏捏者,住虎丘山塘,余尝以游山坐观之。泥细如面,颜色浅深不一。有求像者,照面色取一丸泥,手弄之,谈笑自若,如不介意,少焉而像成矣。出视之,即其人也。其有皱文疤痣桑子毫无差,唯须发另着焉。”捏像又分两种,一种捏好头型后再加须发敷色彩,配躯体四肢,并且手足还能活动自如,冬夏衣服可随意更换;另一种一步完成不配身躯,也不敷彩直接用泥巴捏出,多为案头陈设。
二、曹雪芹笔下的虎丘泥塑
《红楼梦》第六十七回提到了虎丘塑真:
薛蟠自江南做生意归来,为母亲和妹妹带来了两箱子礼物,“母女二人看时,却是些笔、墨、纸、砚、各色笺纸,香袋、香珠扇子、扇坠、花粉、胭脂等物;外有虎丘带来的自行人、酒令儿、水银灌的打金斗小小子、沙子灯,一出一出的泥人儿的戏,用青纱的匣子装着;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的小像,与薛蟠毫无相差。宝钗见了,别的都不理论,倒是薛蟠的小像,拿着细细看了一看,又看看他哥哥,不禁笑起来了。”
一种民间泥塑受到了像薛家兄妹这样的豪族人家的关注和喜爱,可见当时虎丘泥塑的声望之高。而且,由于虎丘泥塑受到文人墨客、官僚贵族的青睐,为了迎合他们的需求,民间虎丘艺人在作品的制作和包装上也很讲究。泥像捏好晾干后,还要“以衣冠靴袜装之。衣之单夹棉皮,各式悉备,至绫缎纱罗布纹随人意也。”更有甚者,又将穿戴整齐的泥像放在小楠木匣中,复设小坐榻、小桌椅、方几、条案等家具模型,陈设瓶炉古董、笔砚文具、壁上悬小字画,构成微型室内格局,谓之“相堂”。还有的又在相堂中添设家人妇子、美婢待童,宛然一幅立体的家族图景。到了清代末期,苏州捏像逐渐衰落,最终失传了。
虎丘泥塑除了制作精美、档次较高的如“泥美人”这样的“头等泥货”外,还有很多更为普通百姓喜爱的品种,如泥神、泥佛、泥仙、泥鬼、泥花、泥树、泥果、泥禽、泥兽、泥虫、纺织女、倒沙孩、坐车孩、牧羊童、摸鱼翁、猫捉老鼠、壁猫、痴官、撮戏法、猢狲把戏、凤阳婆、化缘和尚、三星、琵琶罨子、葫芦酒仙、钟馗、再来花甲、聚宝盆、象生百果、颠头马、麒麟、虎、狮、象、狗、鹿、牛、豹等等。直到今天,仍是泥玩具常用的题材,如泥兽、泥禽在各地均有生产;“痴官”,即现在常见的“七品芝麻官”;“颠头马”,即点头马,现在多见的“点头像”、“点头鸟”、“摇尾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