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小百科】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思茅、普洱,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现是一条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
(二)苍山洱海“绕三灵”
大理白族“绕三灵”是云南大理地区最具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是洱海环湖各县白族群众自发参与、沿袭了千余年的赛歌(对调子)盛会。每年农历的4月22至25日,正当洱海湖边绿树成荫,遍地蔷薇、杜鹃花盛开,布谷鸟叫的时候,居住在洱海附近的白族男女便弹着月琴、三弦,载歌载舞从洱海绕到苍山,又从苍山绕到洱海,过一次难忘的“狂欢节”。
绕三灵
每年的“绕三灵”活动期间,大家穿着节日的盛装,男子上穿对襟漂白衬衣,下着阴丹士林布宽脚边长裤,脚穿细麻草鞋,鞋帮还缀有五色的绒球,他们手持洒金折扇,另一只手拿八角鼓或三弦等乐器;姑娘们带上漂亮的绣花额巾,用银饰缀成的“勒子”鬈上,插着一束红粉团蔷薇和白色的素馨花,白衬衣,黑色织贡呢领褂,胸佩银饰。每到此时,男男女女便成群结队,有的还用竹箩背着柴、米、餐具和菜蔬,边舞边唱,朝苍山脚下的“神都”走去。
清早,人们便出发了。由十多人或百多人自由结合组成的一对对男女,从自己的村庄出发。走在最前面的是两个年纪稍长的男女歌手,他们一只手执着一株绿树,另一只手耍着蚊帚,后面的男人摇着扇子,或吹着树叶,或弹着月琴、三弦。其中一人手执尾帚为主唱,另一人手甩毛巾打诨,两人戴墨镜,一步一踏,一俯一仰,尾帚毛巾在膝前划动,甩搭肩上,有板有眼;时而晃树唱和,足踏步颠,时而一问一答,时而欢歌对唱,诙谐幽默。这时,舞着霸王鞭的女人相互手拉手或抚着肩头,摇着扇子,边走边唱山歌。歌则情韵悠长,舞则俯仰翻腾,从始至终,几不停歇,行数十里而毫无倦意。后随的人,有的唱着“串会白族调”,有的唱着爱情调“花柳曲”,对歌来到“本主庙”,人人虔诚朝拜,且歌且舞,日以继夜。
太阳还未落山时,聚会地点便已人山人海,草坪上东一堆西一伙,坐满了对调子的歌手,青年男女自由组合,嘹亮、悠扬、缠绵的歌声便唱了起来。短笛和吹柳叶和着悠扬的白族民歌,格外动人。对调子者有老有少,他们唱着“人到40不算老,水到身腰不算深。”哪怕天黑后,草坪一堆又一堆篝火依然熊熊燃烧,对歌和唱调子的声音依然响彻在苍山洱海间。
流传在大理白族民间的这种风俗,历史早有记载,清代学者杨琼在《滇中琐记》中说:“大理有绕山林会,每岁季春下浣,男妇坌集,殆千万人,十百各为群……男者犹执巾秉扇,足踏、口歌,可拍霸王鞭……相起于南诏。”清代诗人赵甲南的《咏绕三灵》诗中,有“淡抹浓妆分外艳,游行手执霸王鞭”,“呼呼更有金钱鼓,且舞且歌为飘然。六诏遗风今尚在,请君莫笑是夷歌”等诗句。
“绕三灵”蕴藏着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所谓“三灵”,是指洱海西岸三个神灵象征,他们是白族特有的“本主”崇拜和传入大理地区的佛教神祇,供奉它们的庙宇分别称为“佛都”(大理崇圣寺)、神都(大理庆洞本主庙)和“仙都”(河涘江洱河神祠)。在当地,“三灵”也指段赤城等白族千百年来崇拜祀奉的英雄人物。据说,段赤城是一个牺牲自己杀死大蟒为民除害的英雄。他死后人们把他和大蟒的骨灰建成一座“蛇骨塔”,封他为洱海龙王,此塔至今尚在。流传到后来,“绕三灵”就演变成为青年男女赛唱山歌、绕山林郊游的民族传统节日了。白族民众在4天4夜的绕山林巡游祭祀活动中的歌舞音乐,既娱神也自娱。
“绕三灵”是大理白族“绕三灵”活动,不仅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大理白族传统的歌舞形式,而且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的不懈努力,使得这些歌舞在形式和内容上日臻完善,并提炼、发展出一批批艺术精品,成为少数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绕三灵”现已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也是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2010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推荐项目之一。
二、傣族的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隆重的年节,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傣语叫“楞贺尚比迈”,即傣历的新年,每年公历4月12日举行,一般持续3到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泼水节源于印度,原是婆罗门教古老的宗教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经缅甸随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影响日益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在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其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蕴和民族色彩。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相传在很以前,傣族地区有一个法力无边魔神,无恶不作,弄得人间雨旱失调,人畜遭殃。为了惩这个恶魔,智慧天神英达提扮成英俊的小伙子,去接近恶魔的七个女儿,并将实情告诉她们。七个姑娘生性善良,早对父王心存愤懑,于是,她们决心杀死父王,为民除害。一天,她们终于探听到了父王的生死“秘密”,并趁机将他灌醉,悄悄拨下他的一根头发,做成弓赛宰(即用心弦做成的弓),断了恶魔的头。但滚落地上的这颗头颅竟又变成了新的灾难,倾刻间邪火熊熊,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抱起魔头,火就熄灭,放下火就燃起,于是姑娘们轮换怀抱直到腐烂。每轮换时,她们便用清水相互泼洒,去除污秽。七姊妹的义举,受到百姓的一致赞颂。深深的怀念变为永久的敬意。于是,人们就在魔头腐烂日,便以清水相互泼洒,从此便形成了泼水节这一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
泼水节
节日的清晨,傣族男女老少盛装至佛寺赕佛,妇女们各挑一担清水为佛像洗尘,求佛灵保佑。“浴佛”完毕,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这样开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水花放,傣家狂”,“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入夜,村寨鼓乐相闻,人们纵情歌舞,热闹非凡。
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放高升”和孔明灯是泼水节的传统项目。人们在节前搭好高射架,届时将自制的土火箭点燃,让它尖啸着飞上蓝天,飞得越高越远,人们越觉得光彩、吉祥。入夜,人们又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气球”内,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诸葛亮)。
次日,要在宽阔的澜苍江上举行划龙舟比赛。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在“堂堂堂”的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声、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整条江上,鼓声、锣声、号子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声声相应,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泼水节自然少不了舞蹈。大规模的舞蹈主要安排在泼水节的第三天,如象脚舞和孔雀舞等。从几岁娃娃到耄耋老人,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到村中广场,参加集体舞蹈。象脚舞热情、稳健、潇洒。舞者围成圆圈,合着锰锣、象脚鼓翩翩起舞,一边跳舞一边喝彩“吾、吾”或“水、水”!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种姿态为基础,在趣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聚着傣族儿女们的审美旨趣。还有不少舞者尽情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有的边唱边跳,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狂放不拘,连续几天几夜的跳也不知疲惫。
放河船、斗鸡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1961年4月13日,周恩来总理曾参加过西双版纳的泼水节,此后,泼水节的规模越来越大,每年都有数以万千的中外游客视为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
欢乐的泼水节与那动听的传说,不仅仅属于傣族。每逢傣历新年的到来,西双版纳的布朗族和德宏的德昂族、阿昌族,都在一起共同欢庆。国内外游客也非常喜爱和向往这个色彩缤纷的盛会。泼水节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厚的人文底蕴,成为展示傣族传统文化的动感舞台。
【知识小百科】
1961年4月13日,敬爱的周总理陪同当时的缅甸总理吴努来到西双版纳,同当地5000多群众一起,参加了傣历新年泼水节的盛大庆祝活动。当年景洪交通闭塞。周总理乘飞机到达思茅后改乘汽车。澜沧江大桥正在建设中,只能乘渡船过江。共和国总理的到来,使整个小城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扶老携幼,怀抱鲜花涌向街道,拥向码头,用民族的最高礼节来迎接人民的总理。上午11时许,周总理在当地领导陪同下,身穿银灰色傣族服装,扎着水红色的头巾,神采奕奕来到欢快的人群当中。“周总理来了!”“周总理和我们一起欢度泼水节来了!”几千群众欢呼雀跃。象脚鼓“咚咚”敲起,“当当”的芒锣声响成一片,人们纷纷跳起了欢快的傣族舞,边跳边唱,手捧银碗用松柏枝蘸着清水,向总理等领导人头上身上洒去。后来,欢乐的人们越洒越兴奋,他们有的举起茶杯,有的索性端起脸盆,盛满水,瓢泼似地向着周总理等泼去。周总理也拿起茶缸和脸盆,把股股清水泼向沸腾的群众。转眼间,总理和群众相互追逐对泼,扬起的水花在阳光下喷洒成如彩虹一样美丽的雨雾。总理把自己融入群众之中,人民把总理当成了自己中的一员。每个人浑身都是湿漉漉的,大家边泼水,边唱歌,边跳舞,整条街变成了欢腾的海洋。从此以后,西双版纳景洪在全国乃至世界逐渐出名,现已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周总理和各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纪念址位于景洪市曼听村的曼听公园,已成为西双版纳人民永远怀念周总理的纪念地,1984年公布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
三、景颇族的目瑙纵歌节
目瑙纵歌节是德宏景颇族最盛大的民族节日,意思是“大家一齐来唱歌跳舞”,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以后的几天内举行,节期四、五天不等,时间选双不选单。
每逢目脑节日,村村寨寨的景颇人身着节日盛装,纷纷从四面八方涌入目脑广场。广场上人山人海,气氛热烈,欢快而不失庄严古朴的特色。广场中央高竖着四根长约4米的目脑柱,亦称雌雄柱,中间两根为阴,外面两根为阳,上面皆绘有精美而富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右边柱上往往绘以蕨菜花纹,象征团结奋进;左边常画回纹构成若干个四方形,并涂以不同颜色,表示景颇族从祖居地喜马拉雅山脉迁徙路线;中间两根柱子之间,交叉着两把长刀,象征景颇民族骁勇强悍、坚强刚毅性格。目脑柱的左侧立着一个方形架子,上层是吹唢呐的座位;前面挂着一个两米长的大皮鼓和一面直径一米多的大芒锣,供跳舞时伴奏用。广场四周用竹篱笆围起,目的是为了防止野鬼的侵入和牲畜的干扰。
目瑙纵歌节
“目脑”开始,与会人们欢腾。先是礼乐齐奏,笙管、大鼓、铓锣金声玉振,音响交杂,悦耳动听,然后是一列景颇族妇女出场,她们用头顶着礼物花篮内装着鸡蛋、糯米、米酒,从篱笆的右门轻举脚步,进入会场。这时礼炮骤鸣,欢声雷动,来自各地的景颇族同胞互相赠物敬酒。舞蹈开始时,人们由两位德高望重且又熟悉目脑舞路线的老人身穿大龙袍,头戴饰有孔雀、野鸡羽毛和野猪牙齿的目脑帽,手持长刀领头,踏着鼓点,随着音乐变换着舞姿和队形款款而舞。后面跟着长长的舞队,男的头戴洁白的包头镶缀着红穗身背铜炮和持闪闪发的长刀,女的穿着黑丝绒短衫,身佩彩珠,颈戴项圈下围彩色夺目的羊毛花裙,拿着扇子或彩帕跟在舞队的最后,舞队排列成阵舞步豪放有序,节奏激昂明快,舞者少则百多人,多则几千人、几万人,踩着同一个鼓点欢歌雀舞,从清晨到日暮,以日暮到清晨,通宵达旦地,其间舞者跳累时可自动退场憩息片刻,而后又继续登场舞蹈,高兴时嘴里不时发出“哦啦、哦啦”欢呼声。队伍时如长龙,时如弯月,“巴扎”劲吹,锣鼓喧天……目瑙纵歌有“天堂之舞”、“万人狂欢舞”的美称,也是世界上最壮观的集体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