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早上因是辰(龙)日,在自家吃过饭,开始喝“串寨酒”。男主人先登门(先从本房族亲兄弟开始),一来祝贺新年,叙述一年来的劳动所得,二来加强兄弟之间与寨邻间的团结,以示来年家庭五谷丰登,全寨团结和睦。“唧担”祭祀后,女主人也来参加。唱歌敬客人,彼此也互唱互敬。敬酒有规矩,由家中女主人先从辈份最大长者或客人敬起,敬到最后一人,这人须站起来与女主人喝交杯酒,否则即为失礼。
第四天已(蛇)日开始斗牛,又称“牛打架”,也有斗鸡的,即是家族、寨邻都拉牛(或鸡)到规定的场地进行斗牛(斗鸡)。男女老少都集拢于此看热闹,亲朋好友也集中于此,共叙情谊,互邀喝酒,一派喜庆丰收,团结和睦景象。
申(猴)日是苗年第7天,活动有了新内容。前几天主要是吃喝,往后转为娱乐了。“猴”日午后,保管铜鼓的“文化寨老”,用香纸、鞭炮、米酒、鲤鱼等“唧担”祭祀“醒鼓”,先在旧鼓坪上跳几圈,后移至新鼓坪上继续跳。家人跳过后,全寨男女老少、寨外来客才能跟着跳。众人身着节日盛装,在芒筒、芦笙伴奏下踩着铜鼓的节拍,围着鼓柱跳舞,这叫“踩铜鼓”。入夜,寨中姑娘与寨外青年在寨边、村头或河边寨子规定的游方场上对唱情歌,苗话叫“游方”。踩鼓、游方,延续到子(鼠)日结束。“子”日傍晚,外寨游方”的青年陆续返家。至迟在晚上鸡叫,即丑(牛)日(过五天或十三天节的寨子不一定是这天),男人必须全部离寨。因“牛日”示意着旧年过去新年开始,春天到了,该劳动了。鸡叫以后,寨中当家的男人星夜用簸箕端着油、盐、葱和牛粪、芭茅草、枫香树支等祭品外出祭田、祭土,若碰见生人及妇女则为不吉。祭罢,回家做饭。饭菜做好之后,唤醒女性享用,如同“龙”日那天,这是苗年的最后一天。本寨房族再聚一聚,“闹”至深夜方告结束。苗年过完,牵牛、抬粪、上山挖土、种地干活了,为新一年的新生活奔波劳作……富含苗族传统的农耕文化特色。
二、祭鼓节
“祭鼓节”又称“鼓社节”、“吃牯脏”,是贵州黔东南苗族最隆重的祭祀祖先的节日。
祭鼓以“疆略”(同一祖宗的血缘家族)为鼓社(一般由十余户组成,多则有上百乃至上千户者)。相传,鼓社共同敬奉的祖宗灵魂都降住在一个木鼓里,祭鼓就是祭祖。祭鼓节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小祭3年或5至7年一次,大祭13年一次,节期长短协商确定,不定期的由占卜确定,具体时间在春冬两个季节里选择。
祭祀主要有选树、拉鼓、斗牛、宰杀祭祖、牛皮制鼓、祭鼓等活动。节前,由鼓社成员协商确定祭祖与斗牛用的牛。一般苗族村寨都预先饲养有专作竞斗之用的大小粘牛,富裕之家还常常单独喂养竞斗用牛。祭鼓节的第一项活动是斗牛,由德高望重的族老主持,在传统的斗牛场上举行。开始前,人们把自己的斗牛认真打扮,在牛头的包上,套上一双二龙抢室式的精雕髹漆峰架,架上插着五面小红旗。犄角上挂着彩色纸花,脑门上拴着一个护头草包,从峰包至尾根两侧还拴着系上彩带和响铃的布条。当主持者将葫芦酒洒向斗牛场后,竞斗就开始了。一时,场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欢声四起,震耳欲聋。两头角包白铁的斗牛由它的饲养者牵着,在尾随的十多名男子的吆喝中,从相对的方向推入牛场。两牛迎面相撞后,便角抵角地奋力相斗,经过一阵紧张激烈的争斗,当一牛无力维持而败逃时,另一牛即为胜者。接着胜牛所属苗寨便吹奏芦笙,敲锣打鼓,给牛披红戴花,以示庆祝。然后按编排次序继续比赛,直至轮赛、决赛完毕。第二项活动是杀牛祭祖。祭祖时由巫师唱念颂扬祖先恩德、祈祷降福子孙的歌词。祭礼结束,举行丰盛酒宴。按传统,不论是庆贺的亲友,还是来看斗牛的客人、过路商贩,一律留下不准走,人越多,主人脸上越光彩。
跳反排木鼓舞,是祭鼓节又一重要活动,启、承、转、合结构完整,舞蹈动作简练,组合丰富,潇洒奔放风格热烈豪迈,表现先民的生活场面和地理环境,叙述先民的由来,连接着苗族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祭鼓节
节日由来各地传说不一,一说诸葛亮南征时,教苗族的先人祭祖而开始兴起。一说是始祖姜央定下的规矩。相传很古的时候,人类始祖姜央从蝴蝶妈妈的12个蛋里孵出,后打败雷、龙、虎,夺得天下,繁衍子孙。一年,苗家地区发生瘟疫,死人甚多;又有一年,天下大旱,颗粒无收,人们难以度日。姜央认为是因为没有祭祖,祖宗生气后对人们的惩罚。姜央决定祭把蝴蝶妈妈,祈祷除灾灭祸,降福子孙。当初祭祖以蚂蚱作供品,连祭九次都没有效应。水牯牛知道了,跑来对姜央说:“我是水牯牛,祭祖是我的事。”姜央见它威武雄健,膘肥体壮,便采纳了水牯牛的建议。有了水牛作祭品,姜央又带领亲友上山砍树造鼓。传说人类的妈妈是从枫树心生出来的,因此,枫树即人类妈妈的老家。鼓造好了,人们赶着水牛,敲起木鼓,由姜央作鼓头,固迪作巫师,于枫树下(祖宗老家的象征)举行祭奠蝴蝶妈妈的仪式。活动庄严隆重,祖宗十分满意,瘟疫很快得到遏制,普降喜雨。从此,年年丰收,岁岁太平。姜央兴高采烈地立下12年一祭的约规,代代相传。
由于苗家以树心为祖宗的发源处,人们便以木鼓作为祖宗安息地的象征,将祭祖也称作“祭鼓”。姜央在世时,以蝴蝶妈妈为祖,姜央死后增祭姜央,后来,历代祖先都是祭祀的对象。随着苗家人口逐渐增长,祭祖规模日益扩大。也许是因为子孙的兴旺,生活的富裕,或者是由于逢灾遇害,人们联想到是祖宗的降福或惩罚,便产生提前祭鼓的愿望,故在年大祭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小祭的习俗。
三、四月八节
“四月八”节,是苗族以日期命名的极为隆的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的贵阳、黄平、松桃,湖南的湘西一带的苗族中。
传说古代有一位智勇双全的“亚宜”苗族首领,为了反抗残忍的统治者,带领苗族百姓揭竿而起,一直打到湖南、四川、贵州等地。第二年4月8日,亚宜不幸战死在贵阳市现在喷水池附近。苗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缅怀亚宜的业绩,弘扬民族英烈的精神,每年此时都拿着箫笛,背着芦笙赶到祖先英勇牺牲地点凭吊英灵,祈年求福。因为是分散居住人们的会集,所以“四月八”也就逐渐增加了社交、庆祝、邀约婚事及商业贸内容。
四月八节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逐渐成为以苗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共同庆祝的节日;一个是由不同传说、古歌反映出来的历史久远性。
四月八节
庆祝活动以贵阳地区最隆重,每年参加人数多达20万人以上。节日的清晨,人们按照祖传统的习俗,扶老携幼,披戴银饰,穿戴新衣,从山顶、山腰、平坝成群结队地向贵阳市中心汇集。各族人民以贵阳市喷水池(旧时称“铜像台”)为中心,进行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苗家的小伙手捧金色芦笙,边舞边吹,姑娘们随着芦笙的节拍,迈着轻细的步履,摆动轻盈的罗裙,翩翩地跳起芦笙舞,布依小伙子吹起了姊妹箫,另有傩戏、上刀梯、下火海、狮子舞、打花鼓、赛歌、吹唢呐、吹木叶、打秋跹、请求接求、武术、茶灯等传统表演。到处是洞箫、笛子、月琴的声韵,到处是身穿鲜艳民族服装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少,人人激情洋溢欢乐无比。男女青年借机寻找称心的伴侣,老年人聚在一起谈古论今,这里那里传来一阵阵动人的情歌,质朴诚恳、自然亲切。庆祝活动仅只一天,通宵达旦,4月9日便宜自动结束。
在松桃,苗族的纪念活动从未中断过,就是在清代苗民起义后,统治者禁止这一活动的情况下,松桃苗族都要在每年的农历4月8日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现已发展为湘黔边区苗族群众的联欢,同时吸收着海内外众多学者、商人及游客前来参加。
四、独木龙舟节
在我国黔东南的施洞古镇,清澈碧透的清水江,犹如一条玉带,从葱翠的山间流过,环绕施洞古城,缓缓向东而去,给座落在两岸的苗族同胞,留下了一段曲折动人的故事,留下了一个欢乐吉祥的节日,这就是独木龙舟节。
苗族独木龙舟节源于纪念古代有位英雄杀死恶龙为民除害的传说,沿袭至今。每年农历5月24至27日,清水江上至南哨下至平兆一带的苗族村寨群众,云集施洞,举行龙舟竞赛,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苗族独木龙舟身长七丈、宽三尺,以三根笔直的杉木刳成槽形后,并排捆扎成三合一母子船。中间一只身长七丈称母船;两侧每只各长五丈,称子船。龙头和龙颈用一根七尺长的水曲柳木雕塑而成,上涂金、银、红、绿、白各色彩色,鳞片熠熠闪光,双目炯炯有神,龙首翘然向天,庄严威武。弯弯龙角上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标语。龙舟上的人员,有鼓头、锣手、桡手(水手)三部分,鼓头身着夏布长衫,外罩镶黑边的红缎或青缎的背心,眼戴墨镜,头戴宽边麦草帽,颈戴银质龙项圈;手提一面皮鼓,坐于龙颈处,面向水手。竞赛时,鼓头用鼓点节奏指挥龙舟前进。鼓头既是龙身上的主角,又是龙舟赛的组织者,由全寨民主选举出有威望,受尊敬的长者担任。锣手由一个男扮女装的男童充任,头套银围,颈戴项圈,腰系缀有银泡花的彩带,衣着华丽,坐于龙颈和舟身连接处,面向鼓头,他们配合着鼓点敲击铜锣。水手为32名健壮的苗族男青年,其中1名立于龙颈上撑篙;一名放火铳助威;5名立于母船船尾撑篙;由最末一名把舵;其余水手各持五尺短桨,站列两侧。他们一律身穿紫青色土布对襟短衫布裤,腰扎银扣腰带,头戴绣边马尾斗笠,笠沿上插着一片银凤羽。鼓头一声令下,锣鼓响起,水手们便穿波破浪、奋力争先。这时,江面上出现了极为迷人的场面,一条条龙船活似真龙般在江面上飞速前进。两岸观众的欢呼声、喝彩声交织在一起,格外振奋人心。组织者在终点放一只大肥鸭,让抵达终点的水手追逐捕捉,分外有趣。
独木龙舟节
龙,是苗族人民心目是吉祥和力量的象征,龙舟节极受当地苗族同胞的重视。5月18至19日,在打扫房屋,备置酒肉、准备迎接亲友的同时,各寨由鼓头指挥,把龙舟从舟棚移至河中。23日用竹篾条将母子船并列捆紧,24日清晨试划。试划前,鼓头准备开叫的公鸡一只,米酒三碗,白米一斤,刀头肉一块,一元二角钱,有丫叉的五倍子树及神符一串,请巫师到河岸边,手撑纸伞,面对河流和龙舟念咒祈祷,祭祀祖先、龙舟和河神。女人不能参加,不能坐也不能摸,家有孕妇或坐月子的男人也不能参加,以求吉利。与姊妹节不同,龙舟节展示的是男性的力量美。
龙舟节苗语叫“咋瓮”(意即划龙船),又名“娄瓮”(意即吃龙肉)。独木龙舟节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两排站立划水的姿势和装束,还是采木凿舟,下水到竞渡,其相关的仪规和传说,无不体现出古老而神秘的苗族文化气息。
五、姊妹节
“仲春,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这是是《周礼》记载的3000年前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先民们情爱生活的一幅风俗画卷。这种“龠舞笙鼓,乐既和奏”(《诗经》)的古老风俗,在今天的贵州省台江县得以完整地保存和体现,它就是驰名中外的苗族姊妹节。
姊妹节,苗语叫“浓嘎良”,以苗族青年女子为中心,以邀约情人一起游方对歌、吃姊妹饭、跳芦笙木鼓舞、互赠信物、订立婚约等为主要活动内容。姊妹节的前身是“坡会”,据《姊妹节歌》记述:阿姣和金丹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彼此爱慕,却遭到父母及族人的反对,被父母软禁,逼她嫁回舅家“还娘头”。阿姣不愿嫁去舅家,每天借口上山,用她装针线的竹篮偷偷地藏糯米饭给金丹吃,相约在野外谈情说爱,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苗族男女青年仰慕阿姣和金丹对爱情的执著,纷纷仿效他们上坡相会,姊妹节由此而来。旧时苗族聚居区都过姊妹节,如今大部已失传,唯有台江县还完整地保留着这一习俗。台江县域内各支系姊妹节的时间不尽相同,多在在正月至五月间。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要数施洞地区的姊妹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