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是节庆众多的国家。“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居于人数上的差异,我们习惯上将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称为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大部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东南以及南方的广大边疆地区,所占面积为我国总面积的60%左右。由于生活地域不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诸方面各有差异,少数民族不仅与汉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创造了异彩纷呈的民族节庆文化。在今天这个开放、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让们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去欣赏、去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而又独具特色的节庆文化吧!
第一节节庆的起源与特性
一、节庆文化的含义
节庆是“节日庆典”的简称,其形式包括各种传统节日以及在新时期创新的各种节日,指某一地区的某一民族以其特有的历史、文化、艺术、传统竞技、体育、风情民俗、地理优势、气候优势、遗址、胜地、古迹等为主题,自发而周期性举行的大型庆典活动。
节庆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深层文化积淀的产物,与天文、历法、民族思维方式、民间信仰,文化心理等密不可分,蕴含着社会学、人类文化学、哲学、文艺学等丰富的内涵。每一个节庆都有其历史文化渊源,一份份美好动人的情感,一段段动人心弦的传奇,一个个亘古未变的情结,一种种支撑民族脊背的精神,被一代代人不断吸收、补充,进而又揉进了千年的文化脉搏中。这些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许多优良民族传统都深深地浸透节日中,融化在每一个民族后人的血脉中,带有着一个民族的个性情感、风俗习尚和童真记忆从历史深处起来。诚如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长陶立璠教授说:“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的文化,这些文化自然会形成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在里面,所以我们不能轻视节日的文化内涵。”
二、节庆文化的分类
我国是典型的节庆大国,从古至今共形成了大小3000多个节日,少数民族则占其中的2/3。仅据多民族的贵州省调查,除大的节日外,平均每天总有若干个村寨在过各种各样的节日。其节日之多,密度之大,令人赞叹。从性质上有单一性和综合性之分;从时代上有传统和现代之分;从起源上分则可分为以下类别:
1、庆贺性的节庆
一是新年节庆。一年复始,万象更新,新年往往是各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少数民族的年节大体有四种情况:和汉族一样过农历“春节”;根据原始物候历,确定本民族新年;根据太阳或月亮的运行规律,制定本民族传统历法,由这种历法确定本民族新年;由习惯而形成的新年,其日期一般都在收获季节之后。
二是生产节庆,多与其从业有关,源于自然崇拜或神话传说,或根植于现实生活,以欢庆丰收,祝贺胜利为主题。人类社会的早期,先民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十分低下,生活异常艰辛,期盼丰收,渴望平安。于是便在收获或收获之后,为了表达丰收的喜悦,感谢上苍赐予,聚集起来喜庆丰收,并以自认为有效的方式虔诚地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预祝来年吉祥如意,如藏族的望果节等。
2、祭祀性节庆。这类节日形成的时间较早,人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尚处于极为蒙昧的状态,对一些自然现象日月循环、山川分布、风雨雷电,对疾病、瘟病、对各种禽兽祸害和自然灾害,几乎一无所知由于对各种自然较往年恐惧和对各种生理现象的疑惑,便产生了一种愚昧的崇拜,于是就通过舞蹈、模仿自然界、动物等形态、动作来表达图腾,以示对祖先的崇拜,对万物之神的敬仰,以此来取悦神灵,祛除人世间的灾难,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这种原始信仰的祭祀活动,逐渐演变为节日活动而固定下来,代代相传。如苗族的“祭鼓节”和哈尼族的“若扎扎”节。
4、宗教性节庆。原始宗教实质也是对各种不可理解事物的崇拜。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是我国一些少数民族长期的宗教信仰,并产生了与宗教信仰密切相联的传统节庆。这些节庆以宗教祈祷为主题,同时在发展中也增添习俗和娱乐的成份,如回族的古尔邦节、开斋节等。
5、纪念性节庆。在许多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诞生过无数的民族英雄,他们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带领群众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不少人为了民族利益而献出宝贵的生命。也有民间传说中的英雄,虽无史籍可考,但却长期活在人民群众心中。这些英雄人物无论是上层还是普通民众,都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为后怀念和敬仰,久之便而成为节日。有的民族在发展中,曾发生过重大影响或关键性的事件,成为民族群体无法忘却的记忆,进而演变成节日。这些崇敬的纪念节日既是民族群众的传统节日,又是各民族回顾历史、尊崇先人,弘扬英雄无畏精神的日子,如满族的“颁金节”、锡伯族的“西迁节”。
6、商贸娱乐性节庆。少数民族多居住在边远山区、莽莽草原或深山老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加以生产繁忙,交往较少,生活相对单调,需要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社交、集会、娱乐和商贸交流,自然也包括青年人的谈情说爱、纵情歌舞,所以就形成了众多商贸娱乐性节庆,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理白族的三月街等。
三、节庆文化的特点
少数民族节庆有着节庆共同的特点,也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
1、民族性和区域性
节庆既然是民族的,那么,它就有着本民族的归属、特色和标志,我国少数民族多居于边疆,由于理环境的差异,宗教信仰的不一,发展水平的参差不齐,多民族杂居又相对集中,每一个节日从萌生、发展和最终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与本民族历史、文化史息息相关,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所以当我们想到某个节日,就会自然地想到相应的民族,如:畲族“三月三”乌饭节,水族的“端节”等。同时节庆也表现为极强的区域性,带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如高寒地区不会有泼水节”,不下雪的地方过新年也不会做冰灯,这些习俗的差异,实际上是由自然环境及不的经济生活造成的。
2、传承性和变异性
少数民族节庆历史悠久,有的可追溯到远古,有的与本民族的历史同步、有的时日虽短但却影响深远,但一经约定成俗,就会具有世代相袭的稳定性,并以无以伦比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无论身在何处,都会同日而庆。但发展中必然要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异”,或删繁就简,或渐失本意,或日渐淡化,或为时代所湮没,或向着休闲化、娱乐化、商业化迈进……那种原汁原昧的节俗已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寻觅。譬如现代音响设备进入宗教节日,网络、短信成为人们互相庆贺、表达美好祝愿的载体。节庆形式和活动内容也处在动态的变化中。如四川阿坝藏族农牧民每年农历6月初举行的“若木尼”节,原是敬奉鬼神、祈祷灵保佑、获取丰收的祭祀节,后经当地藏民的自觉改革,祭礼礼仪已被愉悦性的郊游、野炊、歌舞等活动所置换。因此时正值雪山草地野花竞开,牧草茵茵,禾苗茁壮,遂更名为“赏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