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猜不出来,说:“世上哪有这样的东西呢?这个谜语编得不对,罚酒罚酒!”侯白就把众人领到院子里,指着房檐下的燕子窝说:“那不就是嘛。”
侯白和当时的朝廷重臣杨素是好朋友,两人交情深厚。有一次,侯白碰上杨素和牛弘退朝出来,就走过去说:“日之夕矣。”说完就开始发笑。牛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杨素略加思索,立刻明白过来,就责备他说:“你这个人啊,什么时候才能改掉戏谑别人的毛病呢。”原来,侯白用《诗经》里的“日之夕矣”,隐指后句的“牛(牛弘)羊(杨素)下来”,借以戏弄牛弘和杨素。
因为用字谜戏弄人无伤大雅,又能博得众人一乐,所以经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明皇杂录》记载:
天宝三年,贺知章告老还乡,临行前对唐明皇说:“我有个儿子还没取名,请陛下赐给他个名字,好当作我回老家后的恩荣。”唐明皇听后笑着说:“做人最重要的是让人信服,‘孚’这个字,就是让人信服的意思。你的儿子长大后一定是个让人信服的好小伙子,给他取名叫‘孚’比较合适。”贺知章很高兴,赶紧向唐明皇谢恩。隔了些日子,贺知章才醒悟过来,说:“皇上拿我寻开心呢。孚字就是爪下有子,这不是叫我儿子爪子嘛。”
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不仅民间盛行制谜猜谜,连身处宫中的皇族也以谜为戏,以谜为乐,谜语活动在当时已经蔚然成风。在这种社会风气之下,就有人喜欢用谜语斗智,作为是一种高雅的乐趣。《庐陵官下记》记载,曹著少年时期才思敏捷,有个客人想试试他,就出了个谜语:
一物坐也坐,卧也坐,立也坐,行也坐。
意思是说,有个东西无论坐卧立行,任何时候都是坐着的。曹著听了,并不说出谜底,而是出了个谜语给那个客人:
一物坐也卧,行也卧,走也卧,卧也卧。
意思是说,有个东西无论坐行走卧,任何时候都是卧着的。客人猜不出来,曹著就提示说:“吾谜吞得你谜。”原来,客人出的是“青蛙”,曹著出的是“蛇”,蛇可以吞掉青蛙,所以他说“我的谜能吞掉你的谜。”曹著用一个谜语吞掉了客人的谜语,从难度上来说,这比西汉时期东方朔和郭舍人对谜更胜一筹呢。
唐朝诗歌兴盛,也出现了一些很好的诗谜。有一次,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过生日请客,客人们相继入席,只有一位平时很要好的朋友没有来。骆宾王就又写了一张请柬,派小僮赶快送给那个朋友:
自西走到东边停,
蛾眉月上挂三星,
三人同骑无角牛,
口上三划一点青。
朋友看了这份请帖,深受感动,马上跟随小僮来赴宴了。客人们问请柬上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他说:“骆兄知道我爱猜谜语,所以写了一首诗谜:‘一心奉请’,我怎能不马上赶来呢!”
从这个诗谜请客的小故事可以看出当时的诗谜之盛。
在流传下来的诗谜中,有的诗谜文字优美,意境也很不俗。唐朝诗人李峤有一首著名的诗谜——《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层浪,入竹万竿斜.
从这首诗歌看来,风能使晚秋的树叶飘落,能使早春的花朵盛开,能使江河掀起层层波浪,能使万棵翠竹顺风歪斜。四句诗没有一句写出一个“风”字,却使“风”字跃然纸上,有一种动态之美。
第五节宋元时期的谜语
北宋时期,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和文化的繁荣,京都汴梁出现了演出百戏的场所——瓦舍。谜语属于百戏之一,是瓦舍里很受欢迎的娱乐活动。通过瓦舍的传播和普及,制谜和猜谜风靡一时,受到市民阶层的追捧。商谜在当时极为兴盛,是市民文化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还发展成为一种娱乐职业,涌现了一大批谜语艺人,如马定斋、霍百丑、张山人、胡六郎和魏大林等。
《梦粱录》卷二十《小说讲史》篇记载:
商谜者先用鼓儿贺之,然后聚人猜诗谜。
有道谜,来客念思司语讥谜,又名“打谜”。走智,改物类以困猜折。正猜,来客索猜。下套,商者以物类相似者讥之,又名“对智”。贴套,贴智思索。横下,许人旁猜。问因,商者喝问句头。调爽,假作难猜,以走其智。
由此可见,当时的商谜活动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猜谜体制,如道谜、走智、正猜、下套、贴套、横下、问因和调爽等,是谜语艺人和猜谜的市民们约定俗成并推广开来的。
迁都临安之后,南宋统治者为了粉饰太平,每年都要国人在元宵节张灯结彩,大事欢庆。《武林旧事·灯品》记载:“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戏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灯和谜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灯谜”这个词出现了。
自从有了灯谜作为节日游戏,宋代的元宵节显得更加隆重和有趣,当时的文人学士,“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一些灯谜爱好者还兴建了灯谜组织,成立了谜社,定期聚在一起制作谜语、猜谜和品评,荟萃了一大批文人雅士。当时著名的谜社有南北垢斋、西斋等。在这些谜社的推动下,宋代谜语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字谜、物谜、画谜、印章谜和人名谜主宰了当时的谜坛,极为兴盛。
郎瑛的《七修类稿》载:“东坡、山谷、秦少游、王安石辅以唱和者众,刊集四册文戏集。”有了苏轼(东坡)、黄庭坚(山谷)、秦观(少游)、王安石等高层次文人的参与,宋代谜语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这一时期的谜语在内容与创作技巧上都有所突破。谜面简明精炼,事理通达,富有文采意趣。
北宋的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和文学家,在谜语制作方面也很有造诣,他的传世作品很多,如:
目字加两点,不作贝字猜。贝字欠两点,不作目字猜。
分别射“贺”和“资”两个字。又如:
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谜底是“日“字。
从以上两条谜语可以看出,他对文字谜的制谜技巧极其娴熟。他还有一首富有生活哲理的诗谜:
常随措大官人,满腹文章儒雅,有时一面红妆,爱向风前月下。
谜底是“印章”。
宋代文人大多雅好印章,讲究印学,重视印谱,从而出现了最原始的印章谜。据宋代周密《云烟过眼录》记载,宋代著名词人姜夔做了一方印章,用自己的姓名作谜,印文是“鹰扬周室,凤仪虞廷。”前句引用《诗经》“维师尚父,时维鹰扬”,隐姜尚的“姜”,尾句引用《尚书》“夔曲乐,凤凰来仪”,隐“夔”字。姜夔的这一创举,为后世印章谜的发展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宋代的苏东坡不但在诗词方面造诣极高,对制谜和猜谜也十分精通。苏东坡有个朋友叫佛印,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和尚,两人交情深厚,平时都喜欢戏弄对方。有一次,苏东坡和佛印泛舟游玩,无意中见到河岸上一只狗在啃骨头。苏东坡立刻指给佛印看,并哈哈大笑。佛印见状并不生气,他瞥见身边有一把苏轼亲笔题诗的扇子,马上把扇子扔到水里,让它顺水漂走,也指给苏东坡看。然后,两个人都放声大笑。
原来,他们两人的谜底分别是:
狗啃河上(和尚)骨
水淹东坡诗(尸)
还有一次,苏东坡和同科出身的好朋友袁公济踏雪赏景。袁公济出了个谜面让苏东坡猜:“雪径人踪灭,打半句七言唐诗。”天下猜谜哪有猜半句诗的道理啊?苏东坡尽管自幼熟读唐诗,却无从下手。突然,路旁的树林中飞出一群鸟儿,排成了一队向着远方飞去。苏东坡不觉心里一亮,却不想马上把谜底说穿,他也想趁着机会难一难袁公济,就说:“公济,我现在也请你猜一条谜。谜面是‘雀飞入高空’,也打半句七言唐诗。”袁公济沉思不语。苏东坡提示他说:“我猜出了你的谜才作此谜,我的谜顶你的谜。”袁公济听了恍然大悟,连声佩服。原来,他们俩说的都是杜甫的绝句:一行白鹭上青天。袁公济的谜底是上半句:“一行白路”;苏东坡的谜底是下半句:“鸟上青天。”古人写字是从上往下竖着写的,“鸟上青天”正好顶着“一行白路”。
苏东坡用自己的谜顶着朋友的谜,谜底连起来正好是一句七言唐诗。从难度上来说,这比东方朔的对谜和曹著的吞谜都更让人叹为观止。
谜语有多种表现形式,神智体谜即是其中的一种。这种谜体形式新颖,别具一格。利用字形变化、位置顺序、笔划增减等写出谜面,耐人寻味,使读者感到谜味无穷。相传神智体谜由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创。神宗熙宁年间,辽国派使者来,自我吹嘘能诗善赋,经常用作诗来诘难朝中大臣。神宗特意命人把苏东坡找来,让这位大才子陪伴辽国的使者。苏东坡对使者说:“赋诗容易,观诗要稍微难一点。”辽国使者听了,很不以为然地说:“那有什么难的。”于是苏东坡就挥笔写了一首《晚眺》:
使者见这颠三倒四、杂乱无章的诗句,不识这是一首诗谜,顿时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了。苏东坡见状,呵呵一笑说:“这是一首七绝。”随即吟道:
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筇。
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小山峰。
使者面有愧色,再也不敢张口闭口谈论作诗了。
宋代文学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也出现了一些很好的词谜。女词人朱淑真的一首词写道:
下楼来,金簪卜落。
问苍天,人在何方。
恨王孙,一直去了。
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
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
分开不用刀。
从今莫把仇人靠,
千里相思一撇消。
(每句各打一字共十字)
谜底: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词和谜相得益彰,真正是一首构思巧妙的好词谜。
宋词都是依照词牌而作,词牌为文人雅士所耳熟能详,从而出现了一些以词牌为谜底的词牌谜。宋代著名词人柳永曾经在元宵夜和友人聚饮,席间以诗为谜面来猜射词牌名。柳永带头吟道:
“东君负我春三月,我负东君三月春。”
一个朋友说了一声“妙哉”,随即把酒杯举到柳永面前说道:“这个谜可射《字字双》,柳公,请尽此杯。”他敬完了柳永,自己接着吟道: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另一位朋友起来答道:“这是《渔家傲》。”接着咏道:
“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有一位歌女立即答道:“这是《眼儿媚》。”她敬过一杯之后,自己吟道:
“大珠小珠落玉盘。”
又一个朋友立即站起来答道:“这是《卜算子》。”接着吟道:
“高朋满座,胜友如云。”
这时,大家一齐举杯高唱:“集——贤——宾——”《集贤宾》也是一个词牌。大家随即共饮一杯。
由此可见,文人聚饮时以谜语助兴已成为宋代的一种社会风尚。
元朝时期的谜语暂处于低潮,数量不多,但不乏上乘之作。如大诗人萨都拉创作了一则物谜,见于他的《雁门集》:
开如轮,敛如槊,剪纸调胶护新竹,日中荷盖影亭亭,雨中芭蕉声肃肃,晴天则阴阴则晴,晴阴之说诚分明,安得大柄居吾手,去覆东西南北之行人。
谜底是“伞”,以谜言志,寓意深长,制谜技巧非同一般。
第六节明朝时期的谜语
到了明代,城市工商业发展迅速,市民阶层更加壮大,元宵节的灯谜之风更加兴盛。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记载:“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前后张灯五夜。……好事者,或为藏头诗句,任人商揣,谓之猜灯。”猜灯谜最为兴盛的两浙和三吴地区,在元宵节之外,每年的冬初十、夏四月二日、端午和七夕也都要举行猜谜活动,一年四社。
一些小说家还把谜语写进了他们的长篇巨著之中,如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以及冯梦龙、凌蒙初等人创作的拟话本小说等等,都写入了谶语或隐语式的谜语,由此可见灯谜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
据记载,有一年元宵节,明太祖朱元璋要与民同乐,带着随从在南京城内赏灯猜谜。在兴致勃勃的观赏中,他突然在一个灯笼前停了下来。这只灯笼上画着一个妇人,怀里抱着个西瓜坐在马上,马的后蹄子画得特别大。朱元璋看了怒形于色,立刻命人暗查画灯谜的人,抓获后就地杖死了。事后,有人偷偷问刘伯温:“皇上看灯谜后为何龙颜大怒,杖杀画师?”刘伯温说:“此人侮辱皇后,犯有欺君之罪,罪该万死。”众人都莫名其妙,刘伯温说:“灯谜上画着一个怀抱西瓜的女人,坐在一匹后蹄很大的马上,这不分明是在嘲笑‘淮西妇人,马后脚大’嘛。”众人恍然大悟,马皇后是平民出身,有一双大脚,难怪这则画谜犯着朱元璋的忌讳了。
宋朝时期虽然有对画谜的描述,但是没有画面的实例。所以,明初这则惹来杀身之祸的画谜,可以看作是流传下来的最早的画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