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铜鼓的功能和流传
铜鼓具有多种功能,它是用于祭奠、乐舞、烹食、征战讯号等诸多事项中的重要器物,同时也是古代权威和财富的象征,从春秋战国至今,流行于西南许多少数民族中。1975年5月在楚雄万家坝古墓的发掘中,发现五面铜鼓和六个一组的编组铜钟,年代相当于春秋时期,是迄今世界所发现的最早的铜鼓。
石寨山出土铜鼓20面,与其同时期的铜鼓,还有1975年5月在四川省会理县罗罗冲出土的“会理三号鼓”,有船纹图像六组,船上有椎髻羽人像。晋代有“俚僚铸铜为鼓”的记载,《隋书.地理志》载:“俚僚贵铜鼓,岭南二十五郡处处有之。”说明秦汉时期,今贵州境内的布依族已使用并能制造铜鼓。敲击铜鼓而舞,在晋宁石寨山出土的M12:26贮贝器上已出现。今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彝族白倮人,每逢“打宫节”便敲击铜鼓而舞;今贵州独山、荔波等县的布依族,每年“四月八”、“七月半”都跳《铜鼓刷把舞》,舞者手持刷把,以铜鼓为节,翩翩起舞。
2、“铜鼓舞”的流传地域
铜鼓舞是用一头有面、中空无底的铜鼓作为伴奏乐器伴奏的舞蹈,根据考古发现,铜鼓的乐舞场面在公元4世纪出现,是西南少数民族一种有代表性的舞蹈,主要流传于壮族、彝族、苗族、瑶族、水族、布依族民众中。
3、“铜鼓”外形特点
铜鼓亦名蛮鼓、蛙鼓、诸葛鼓、孔明鼓等,通体铜制,呈圆形,由面、胴、腰、足、耳五个部分组成。胴部突出,腰部收缩、造型美观。分特大、大、中、小四个型号。大鼓声音低沉浑厚,小鼓音高清朗,中鼓介于二者之间。
4、各民族铜鼓舞的表演特点
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铜鼓舞丰富多彩。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的壮、苗、彝、瑶、水、布依等民族都有铜鼓舞。各组的铜鼓舞有不同的特点:
壮族的铜鼓舞由一人击鼓指挥,舞不拘男女,围铜鼓逆时针方向欢舞,舞至兴致高时,则边跳边和着铜鼓的节奏击掌助兴。动作以表现骑马、狩猎等内容为主,舞姿刚劲有力。
彝族的铜鼓舞以百十人为一群,男女老幼不拘,绕铜鼓而舞。动作以胸、腰、胯的大幅度扭摆为基调,舞姿健美古朴。
苗族的铜鼓舞将铜鼓吊悬于木柱上敲击,舞时男女老少均可参加,队形有圆圈、半圆、四方、交叉、对跳等,动作多表现狩猎及农耕生活,如骑马、捉蟹、赶斑鸠等,臀部的左右摆动,风格独特,动作刚健洒脱。
瑶族人每当节日时集会,在宽阔的场地上将数面铜鼓一字排开,悬于木架上。每面铜鼓由一人右手持槌敲击鼓面,左手持短棍敲击鼓腰;另一人拿圆木桶将桶口送向铜鼓又拉开,如此反复,以取其共鸣。在浑厚的鼓声中,一名舞者双手持槌,围绕一面大皮鼓,边击边舞,动作稳健有力,场面宏伟壮观。
第一节壮族的铜鼓舞
铜鼓是壮族原始时期的产物,蚂拐歌里经常唱到“村村敲铜鼓,正月孝蛙婆”、“每年到正月,敲响铜鼓钱蛙婆”、“歌声伴随铜鼓声,此孝源流长”、“腊月涮铜鼓,鼓声传天地”等等,可见铜鼓是壮族“祭蚂拐”习俗中必不可少的一件礼器,也是唱蚂拐歌、跳蚂拐舞主要的伴奏乐器。
1、壮族铜鼓与蛙神崇拜
在花山崖壁画上,铜鼓以及其他壮族手工艺品风格简单古朴,充满了浓厚的原始宗教气息,是古老壮族文化的历史遗迹。壮族先民种种的艺术创造都根源于当时人们意识形态中的原始宗教意识力量的驱使。于是就有了崖画上的祭祀舞蹈、铜鼓上的青蛙纹饰浮雕以及手工艺品上的方形图案等,这都是壮族先民蛙神崇拜的有力佐证。独特的信仰习俗塑成了独特的民族舞蹈风格。
2、铜鼓与蛙行舞姿
壮族人民喜爱有棱有角的方形形象,壮族舞蹈即以有棱有角的青蛙式的方形结构形象为造型基础,通过蛙式造型充分表现壮族人民勤劳、淳朴、粗犷、稳健的性格特征。花山崖壁画上舞蹈的主体动作正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蛙形舞姿。
3、古代铜鼓舞的作用
根据史书记载,壮族先民是较早铸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古代铜鼓是部落统治权利的象征,随着部落首领地位的衰落,铜鼓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只作为乐器流传在民间。从铜鼓纹饰上的舞蹈场面和史书上的记载都可看出古代壮族先民在铜鼓铸成时欢乐舞蹈的习俗。
4、壮族铜鼓舞的特点及表演
现在每当喜庆丰收或欢度节日,群众就抬出铜鼓来舞蹈庆祝。每村的铜鼓队,由音调高低不同的两面公鼓和两面母鼓组成,公鼓的体积较小,音调高亢,母鼓体积较大,音调低沉。敲击时,四个鼓手双手持竹片,右手击鼓心,左手打鼓边,节奏多变,音调和谐,随着鼓点节奏的变化,舞蹈动作和队形也发生变化。有的地方将四面铜鼓挂在村前的大榕树上,由四个小伙子敲击,作为伴奏。铜鼓舞有固定的圆圈队形,舞时一人打鼓,男在外圈,女在里圈,围着铜鼓沿逆时针方向起舞,队形还有半圆形、交叉对跳、四方形等。跳至高潮时鼓手还常常伴以欢快和激动的呼叫。云南广南县壮族的铜鼓舞完整保留了12套舞蹈动作,反映了一年四季12个月不同的生产内容。铜鼓舞也用于祈雨、求丰收和老人丧葬等民俗活动。春节期间还有赛铜鼓活动,以红水河为界,各村的铜鼓队把铜鼓扛上河岸旁的山顶上,双方隔河遥遥相对而鼓。
第二节彝族的铜鼓舞
彝族的铜鼓演奏有专门技巧,一人用公、母两面铜鼓可演奏十二种音调组合,简称十二调。据说公鼓代表太阳,母鼓代表月亮,十二调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可见彝族的铜鼓舞包含着本民族的历法文化,反映了先民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等多方面的观念。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紧邻广西壮族自治区,所以云南彝族的铜鼓舞和广西彝族的铜鼓舞同出一源,动作也大同小异。
第三节苗族的铜鼓舞
苗族铜鼓舞多在“吃牯脏”、“苗年”这样的盛大节日中表演,铜鼓放在场地中心,由一名鼓手敲打,还有一人拿着特制的木桶在铜鼓后面配合,跳舞的人众多,围成几个大圆圈,和着铜鼓的鼓点变化表现日常劳动生活。苗族铜鼓有固定的鼓点、读法及呼喊声,具体表现“赶斑鸠”、“迎接客人”、“儿童放鸭”、“捞虾捉蟹”等内容。
第四节瑶族铜鼓舞
瑶族铜鼓舞也是在年节期间表演,一般是十几面到几十面铜鼓一字排开,一人对一鼓边击边舞,中间还有一面直径半米多的大木鼓领奏。
第五节布依族铜鼓舞
布依族铜鼓舞常在丧葬仪式中进行,当老人去世后,由两个人和着铜鼓、皮鼓的鼓声缓缓而舞,以此哀悼故去的老人。水族在丰收后要过盛大的“端节”,过去在农历的八、九月间,后改为十一月的第一个“亥”日,各村寨都敲起铜鼓欢度节日,并把活动的场地叫作“端坡”,人们和着铜鼓、皮鼓、芦笙的乐声在端坡上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