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秧歌有几种区别:一种是舞蹈者踩着一尺余高的木跷表演和不踩跷表演;另一种是大扭大唱与只扭不唱的表演。在这几种表演形式中唯不踩跷、只扭不唱、不扮演故事角色者,身着服装彩绸,跟随锣鼓伴奏以碎舞步扭跳。以上表演往往是和“秧歌会”、“高跷会”附在一起或之后,也可作为大剧目之间的一种缓冲表演项目或短节目后的补充项目。
第一节天津的“皇会”
1、精益求精的“天津皇会”
“天津皇会”是本市独有的地方民俗活动,皇会表演融聚了天津民间各种技艺和表演形式的精华,凡参演的民间艺术团体对于仪仗装饰、人员、服装、表演技艺等无不追求完美。传承至今,保留了鲜明的原生态烙印和丰富的群艺文化信息。2008年,天津皇会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皇会”发展
(1)“娘娘会”
古文化街的“皇会”,也是一个闻名遐迩的传统活动。“皇会”最初叫“娘娘会”。相传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天后宫”海神娘娘的生日。清代康熙年间,有人倡仪,在海神娘娘诞辰之前出会四天,即农历三月十六日送驾:将海神娘娘和眼光、子孙、斑疹、送生娘娘的头像,送到闽粤会馆天后殿供奉;十八日接驾:将这五位娘娘的木像接回;二十日和二十二日“出外散福”:抬着五位娘娘的木像沿街游行,接受人们的香火。这就是最初“娘娘会”的活动。
(2)完备的种类
天津在康、乾时期已是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大商埠,这为民间歌舞的发展和秧歌活动的延续提供了人力、物力的基础。到了光绪年间,皇会的内容已经相当完备,种类分为三类:
一是服务性质的,如扫殿会、净街会、请驾会、梅汤会等。
二是仪仗性质的会,如门幡会、太狮会、广照会、宝鼎会、接香会、日罩会、灯罩会、銮驾会、华辇会、护驾会、灯亭会、鲜花会等。
三是以各类乡村民间花会为基础的表演,涉及内容相当广泛。皇会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杠箱、鲜花、法鼓、门幡、秧歌、提炉灯、大乐、高跷等四十多种。可谓“百戏云集”。
每次出皇会,会档和秧歌的开支都很大,所以皇会并不是每年办一次。
3、声势浩大的“皇会”的表演
“皇会”越办越红火,声势越来越大,各会依次出游:净街会,负责将街道打扫干净;门幡会,将“天后宫”海神娘娘的历代封号写在大幡上,组成仪仗队簇拥;太狮会,仿“天后宫”大殿前两个石狮的样子,做成两个木头狮子,抬着保驾;挎鼓会,由十三四岁的鼓手表演歌舞,此外,还有花鼓、高跷、身歌、捷兽(狮子舞)、重阁、中幡、萃韵音乐等歌舞、杂技表演。最后,才是载着五位娘娘木像的宝辇;每个宝辇前面都有法鼓会,后面有八个人骑着八匹大马、打着八杆大黄旗,进行护驾。每逢出“皇会”,沿街人山人海,人声喧闹,人情激奋,盛况空前。
第二节双伞阵图秧歌
秧歌是天津地区流传较广的花会形式。在舞队中,因有1~2名持平顶伞者为领舞,故又称“单伞秧歌”和“双伞秧歌”。
1、双伞阵图秧歌的别名及分布
双伞阵图秧歌,也称“阵图会”、“二十八宿阵图会”、“双伞秧歌”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为了与其他秧歌相区别,又称它为“双伞地秧歌”。主要流传于红桥区三岔河口一带。
2、秧歌的表现内容
秧歌内容是根据隋末瓦岗寨起义军联合十八路“反王”破阵截杀杨广的故事编排,又以民间秧歌的表现形式出现,故而得名。
3、双伞阵图秧歌的发展
据考证,双伞阵图秧歌自康熙末年始有,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由最初海河三岔河口一带的脚行二人开始,祖辈相传,至今已传至第九代。
双伞阵图秧歌,开始是自娱活动,当时的三岔河口北岸一带居民,几乎家家有练武学秧歌的习惯,至今仍保持着这一风俗。每逢春节和元宵节都会自动组织起来,走街串户,向人们拜年、道喜。以后又随俗参加一些祭祀活动,如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和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皇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每逢喜庆佳节都出会表演。
4、双伞阵图秧歌独特的表演形式
旧时,该舞蹈由48人表演,共4把伞,可跑72阵。后来,因老城道路狭窄,改为由24人演,跑48阵。如今,只能由2个伞头带领完成18个完整造型的阵图。
5、多种多样的阵图
(1)18阵图
18个完整造型的阵图有: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三环套月阵、四角风云阵、五堆梅花阵、六转盘龙阵、七点螺丝阵、八卦乾坤阵、九九阴阳鱼阵、大万字阵(又称十全蚂蚁阵)、蝴蝶阵、蝎子阵、葫芦阵、方城阵、夹篱笆、套双环、跑双棱、拉条子(该18阵为双伞阵图秧歌的传统阵图)。
(2)“活阵”与“死阵”
这18个阵,又分为“活阵”和“死阵”:
①活阵又叫“破阵”,是演员在运动中完成队形图案,具有流动的完整造型;
②死阵又叫“布阵”,即演员跑到固定位置后形成图案,原地延长一个时间长度,以增强印象,表现静观的造型。表演中死阵和活阵交叉表演,显得阵图丰富多变,成为阵图秧歌独有的特色。
6、双伞阵图秧歌的艺术特色
(1)精准的口诀
双伞阵图秧歌表演的动作规范和审美要求:艺人有一套34个字的完整口诀,即“腿要曲,腰要直,肩要抖,行要颤,眼随手,情在眼,伞为号,阵位准,行会要踩点,见角就打脸”。
(2)音乐展现
双伞阵图秧歌舞蹈的音乐为打击乐。主要乐器有4个鼓、5~7副堂锣、2~4副大锣。
鼓在表演队伍之中,由演员击打;堂锣和大锣是伴奏,在表演队伍之后。音乐的指挥者,是走在秧歌队伍最前列的会头,“手梁子”(上雕有龙头的小锣,俗称“叫锣”)连敲3下,示意大家注意,再敲三下,音乐伴奏便开始。鼓不仅是伴奏乐器,也是舞蹈者的道具。尤其在阵图中,鼓的敲打,可以烘托出战阵的气氛,鼓舞士气。同时,鼓子的节奏,又是舞蹈的伴奏音乐,表演者随着鼓的节奏起舞。
(3)双伞阵图秧歌舞的角色装扮
伞头,男,2人,2人对称一手拿扇,另一手执伞;
坐子,女,执团扇;
白毛,女,执羽扇;
青杆,女,执蝶杆;
白杆,女,执蝶杆;
腊花,女,2人,各执手绢;
公子,男,2人,各执折扇;
樵夫,男,2人,各执柴担、折扇;
英哥,男,4人,各执布掸子;
棒子,男,4人,双手各执1棒;
鼓子,男,4人,肩挎鼓,双手各执鼓键。
7、“双伞阵图秧歌”戏中角色
“双伞阵图秧歌”中的角色,原本是十八路反王,加上四个将军和两个伞头,共二十四人。即混世魔王、大德天子程咬金、五灵王李义、江宁王王萧、济宁知事王王伯、济南王唐璧,鲁州王高世奎、夏州王高世远、宋州王徐元朗、明州王张称金、凤鸣王李子通、相州白玉王高谈圣,苏州王沈法兴、许州王马振东、北汉王铁木耳、沙土子老英王罗子都、河北大梁王仆克州、定阳王鸡关刘武周、军师徐茂公、金钱豹翟让,九马花刀将魏文通、九合大将魏文生、先锋官秦琼、单雄信。后来小场子发展了,为了便于表演将角色做了变更,化装也勾上了各种花脸。
第三节窑洼秧歌
1、“窑洼秧歌”——“单伞秧歌”
“窑洼秧歌”产生于天津三岔河口子牙河畔的窑洼村,流传于北辰区宜兴埠及河北区窑洼一带。由于它只有一位“伞头”,和“双伞阵图秧歌”有显著的区别,因此,又叫做“单伞秧歌”。
2、“窑洼秧歌”表演阵容的组成
窑洼秧歌表演阵容由三部分组成,仪仗队、吹打乐队和表演队。
仪仗队,全队有会头2人,一持串铃,一拿叫锣(故人们亦以其手拿的乐器呼之),负责领导和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