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3000000007

第7章 盆景艺术(3)

对于大自然,历代诗人、画家、艺术工作者都无限讴歌、崇拜,从大自然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创作。盆景工作者也必须不辞辛劳,爬山涉水,对出水树不作深入研究,抓住特点,掌握规律。山,或幽、或秀、或险、或雄、或奇;树,或遒劲豪放,或潇洒飘逸。要全神贯注,捕捉其特点。而每一特征,又要注意细微之别,搜尽奇峰打腹稿。在大自然中深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盆景艺术素材,但需我们去开掘,收集素材,才能避免刻板老套,从而创作出立意新、构图美、色彩宜人、具有艺术魅力的作品来。

古人有这样的经验:“自江陵登三崃夔门,长流三千余里…旋涡回流,雄波急浪备在其间……悬崖峭壁、陡岸高风,峻岭深岩,幽泉秀谷,虎穴龙潭,奇危峻险,骤雨狂风,无不经历……真所谓探囊取物也。”不少盆景技师文化水平不高,但能创作出颇有意境、神形兼备的精品,正是他们在观察自然,在"行万里路"上下功夫的果。当然,强调行万里路,胸有丘壑,并不否定读万卷书,腹藏诗书,而是要正本清源,不要把师法百人当作源流。如果本末倒置,盆景的艺术源泉就会枯竭。

怎样学习自然,学些什么?学习自然,就是要抓住各稗事物的特征、特性、神情、态势等,抓住事物的规律性。

自然界万事万物无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树有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落叶、休眠等规律;山有春夏秋冬、朝夕晴雨等变化规律。以植物而言,各有不同的植物学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奇姿异态,变化万千,如竹的劲节潇洒,松的苍翠刚劲,桂花的香韵,海棠的妩媚,不一而足,各具特征。

拿雅趣来说,就有古雅、秀雅、淡雅之别,而百人又把雅分成五类:“百谈天真,不着一点色相者,高雅也;布局有法,行笔有本,变化之至而不离乎变化依规矩者,典雅也;平原疏木,远岫寒沙,隐隐遥岭,盈盈秋水,笔墨无多,愈玩之而愈无穷者,隽雅也;神恬气静,使人顿消其躁妄之气者,和雅也;能集前古各家之长而自成一种风度,目不失名贵卷轴之气者,人雅也。”总之,观察事物越细致,在创作时,就越能随心所欲,应物像形,随类博彩,使作品达于“形似、神似”,具有生动感人的意境。

所谓形似,就是指艺术作品形象逼真地反映出客观物象的形貌;所谓神似,是指表现出事物生动而鲜明的神态情况和独特个性。形是基础,没有形似,也就谈不到神似。但如果拘泥于形似,而去追求外形局部的真实,就唯以突出对象的精神气质和个性特征。在这里,神是关键,形似是为了传神,形与神必须兼备,二者缺一不可。

盆景艺术由于受材料、表现形式等客观条件的局限,在写实方面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追求严格的形似,则往往反而失真,何况盆景艺术的最终目的是表现意境。抒发感情,唯有形神兼备,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形神兼备的审美要求就不似之似。我们强调盆景应符合自然,拜不意味着成为自然景物的模型。

盆景要将大自然的景物“缩龙成寸”、“缩地千里”,达到一峰则大率千寻,一匀则江湖万里,就必须要概括、凝炼和集中,也就不可能完全形似。盆景中的景物同被表现的自然界景物相比,形虽不全似,神却相似,而且只有形不全似,才能取得神似,过于形似,反而失去神韵。

在盆景的创作中,要做到形神兼备,必须从各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对所表现的对象有充分的认识,为了突出神,在选择表现对象时,应对形作适当地概括和取舍,有时只选一鳞半爪即可,也就是繁中求简。

在加工制作时,对于植物、山石等,务必要做到因材施艺,以充分利用其固有的形态来表现出一种自然的神韵。在布局选型中,则须灵活运用形与神的关系,为求达到形象的完美,使观赏者激发感倩,产生联想,引起共鸣。构成深远的意境,而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并且在盆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灌注作者的主观感受,凝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有限的景物中产生无限的联想。如桩头和树干雄浑嶙峋、盘根错节的,则将其塑造成大树型或老榕型;头根流畅、树干侧斜的,将它塑成飘斜树型;树干挺拔冲霄的,则塑成大棉树型等。要求所成的作品其形态符合自然,使每一种形态都有它的个性和特征,既有天然美,又有艺术美,达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创作目的。

2.立意在先,贯彻始终

所谓"立意,就是在创作之前,作者得到树胚后,或者对山石的加工方法,依其形态特征与材料本身的特点,结合自身的艺术修养,对作品作出总的构思。这个思维过程包括对作品外观形态、大小、枝法的利用和配套盆钵的设计,力以后创作的依据。所以立意是着重处理作品的"神,构图则着重处理作品的"形"。二者是辩证的统一,既有区别又紧密相连。因而在进行立意构图的同时,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得到立意新、构图美,独具魅力的作品。

立意要表现什么主题,这是最重要的,主题,既意境,即诗情。主题的意境如何,是品评盆景作品优劣的第一标准。立意要高雅、新奇,作品要有动气韵,反对平淡无奇,“景无险夷”,刻板老套,也不要一味真实,照搬自然。要正确处理奇与实的关系。奇也是真实的,它只是从自然中、现实生活中提取出人意外、引人入胜、生动有趣而又合乎情理的东西。

其次是选材。以桩景而论,不仅要考虑树种特性,而且还要注意个体的生相,体态。树种选择,要求具有树蔸怪异、树根易蟠易露、树干耐蟠、耐剪、枝细叶密;花果香艳、适应性强、耐瘠薄、耐移栽、易上盆等特点,这是总的要求,但是,不同主题,要求也不同。如果硬用藤萝之类表现苍古雄奇,用松柏之类表现婀娜妩媚……就会事倍功半,以至枉费力气。同时,内出水盆景选材,也应把握住石材的质地、色彩、形态、纹理等特征,因材造型,或因意选材。如用锋芒挺秀的砂片石、斧劈石怍峭拔奇峰;用剔透嵌空的钟乳石、崖浆石作虎穴龙潭,就恰到好处。要熟悉石形"漏、透、瘦、皱"的特点。瘦则挺拔雄奇;皱则富于层次变化;漏、透则幽深莫测,免于迫塞,各有妙用。

再次,用何种形式。是作山水盆景,还是桩景。若定山水景,又要先选定是水盆、旱盆,还是水旱盆;若定桩景,是作大刀阔斧,随意挥洒的自然式,还是精雕细刻,俨如工笔画意的规律式;是剪裁、蟠扎,还是另别主次,二者兼施。

四是盆中各物的主次安排、远近位置等,都要围绕主题,作通盘考虑,应用备种艺术手段,为创造意境服务。如果在动手创作之前,拿不到正意,漫无目的,布树立石,东拜西凑,盆中各物互不相顾,就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一幅优秀作品,必是立意新,格调雅。我国的盆景艺人,十分注重意境的创造,每一新作都别开生面,这是优良传统,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宋人范石湖在《小峨嵋》的诗前小序中说:“近得灵璧古石,绝似大峨正峰,名之曰:‘小峨嵋"。东坡常以名庐山,恐不若此石逼真也。作小峨嵋歌以夸之。”诗中还说,“三峨参横大峨高,奔崖侧势倚半霄。龙蹬虎卧起且伏,旁睨沫水沱江朝。禹从岷蟠过其下,奠山著籍称雄豪……”诗人面对灵璧古石,富峨嵋山水真意,并由此联想到古代禹在峨嵋山下,为民治水,化害为利的伟大业迹,使作品富于浓厚的诗情画意,引入入胜。

制作盆景前,先有构思,大局定后,在实际创作过程中,还要反复审视材料,惟修改、添补。国画中称“笔到意生”。这是立意的继续,已在盆景创作中的重要意义远远胜于国画。因为盆景材料不能像笔墨那样,可似由画家随意挥洒。

3.巧奇布局,小中见大

腹稿打成后,便可按章法布局。布局就是布置安顿景物,即造型。无论表现何种主题,盆景比园林更加强调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这种效果越好,盆景的艺术价值越高。

盆景中虽有大型盆景,但比起参天古树、万里江山来仍然是小的,何况一般盆景都是中小型盆景。要在二三十厘米或更人一些的盆里,表现千崖万壑的场面,必须巧于布局,才能收到小中见人的艺术效果,白居易在《题牛相公归仁里宅新成小滩》一诗中写道:“况此朱内……洛石砌千拳……两岩滟濒口,一泊潇湘天……巴峡声心里,松江色眼前。”朱门之内,一幅大型盆景,有声有色,气势磅礴,意境何等深远感人!宋代苏东坡在扬州拾二石做成盆景,“但见玉峰横太白,便从鸟道绝峨嵋”,他创作的盆景能在“一掌”、“一壶”之间,取得“三峰”、“九华”、“五岭”、“千嶂”的意境。这是最巧妙地应用小中见大手法的典型范例。诗人陆游的盆景也应用了“凿池容斛水,垒石效遥岑”的艺术手法。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小中见大,取得扩大艺术空间的效果呢?

一是利用散点透视原理,增加层次。所谓散点透视,就是在许多不同的点上透视景物,好像山下望峨嵋,只见一重山,不能重重见到,更不见丘墼溪谷。又如,要表现“惟见长江天际流”这种意境,可布成此岸群山须低排,彼岸高山须峭拔,这样就能使观赏者产生水域辽阔深远、望不到尽头的感觉,这稗造型虽然与近大远小的一点透视原理不同,但产生的效果是一样。所以,在布局时,要把散点透视,即“以大观小”所见万叠云山的层次,应用“缩龙成寸”的手法表明出来,即把有限的咫尺空间分成若干等级,就能取得扩大景深、层次丰富的效果在观赏盆景时,由于平视风景的感染力,使人感到水有万里遥;由于仰视风景的感染力,使人感到比有千仞之高。

创作者观察真山真水,在创作盆景时要利用散点透视原理。因观赏者在欣赏盆景时又总是在某一点观赏的,所以创作时还必须结合考虑一点透视的观赏效果。因此,创作盆景,除要遵循上述原理外,在垂直高度和水平方向的不同层次上,也要作相应的处理。山石纹理,近宜细腻,远宜概括;下官清晰,上宜模糊;近树宜大,远树宜小,甚至干脆用青苔表示远山森林。最远最高之景,连青苔也不用了。远景近景,近出近比的线条轮廓不要相同。盆景常作三层,如外一层是横,中一层必多竖,内一层又当用横。这就是盆景布局的“远中近三重法”。百人有做山“起脚宜小”,“高山莫种作树”的忌讳。王维在《山水决·山水论》中所述的“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又是对平运风景感染力的生动写照。

二是注重比例、对比与烘托。盆景要能收到小中见大的效果,须注意盆中物、色的恰当比例,应用对比烘托手法,这是很重要的。“丈出尺树,寸马分人”。说的就是大小尺度的大致比例关系:“鸟鸣山更幽,蝉嗓林愈静”,讲的是以闹求静的烘托手法。一切事物都是在比较中实行鉴别的。高低大小、欹直、明暗、浓淡、疏密、动静等,都是因比铰而存在的。地球上万事万物都连同地球,以同等速度运动,没有静物作参照,就无法鉴别。中国画中多用参照物作对比,大小如蚁,弓小如豆,衬出云出万叠的磅礴气势。没有对此,再高不觉高,再大不觉大,再远不觉远……。

对此运用,是盆景取得小中见大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其方法有:

(1)以低山烘托高山之峭拔;

(2)以极小的老态树木烘托高山之雄用;

(3)以极小的桥亭、楼台、舟楫、人物等点缀物作比例尺度,烘托水域之辽阔浩瀚,群山之逶迤磅礴;

(4)以浅盆烘托景物之巍峨壮丽;

(5)以疏衬远。

漓江百里图

如桂林艺人秦翥翊所创作的《漓江百里图》,巧妙她,应用了近大远小,近细腻、远概括,疏落散点,用文竹代替漓江沿岸的翠竹,用长12米的长浅盆来烘托出漓江清澈的水面、巍峨起伏的群山,把漓江的主要佳景汇聚盆中,因此在艺术效果上职得了好的成就。

在应用点缀物(又称摆件)时,不可过大过繁,不然就会失去比例尺的作用,而流为俗品。布置重山峻岭,移天缩地于小盆,如果藏得巧妙,可使观赏者感到不知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有多少,并由此产生联想。盆景中景的布置,应是有藏有露,显隐明白,不仅远近层次了然,而旦趣味无穷;如果能让藏多于露,趣味则愈浓。藏景,不仅要求在平面上有藏有露,在立体空间上,也应一层之上更有一层,一层之中还有一层。溪萦回,洞曲折,道路隐现山峦掩映,景深意浓,艺术效果就提高了。国画中“远景烟笼,深岩云锁”,即以烟云藏景。现在有些假山以喷水雾来取代烟云,并有悠悠的琴声,加之比石上竹树、帆船、桥、亭,相互掩映成为藏景,则其意境就深远了。

三是应用特定的景物引起人们的联想。这是以扩大意境的手法来实现小中见大的效果。如苏州的拙政园里有《听雨轩》,用蕉叶点景,并配以怪石,使人产生如陷其境的感觉。此外,盆景中还用飞瀑表现山外山、盆外景,用水面表现辽阔江天等意境。

总之,盆景虽小,只要手法巧妙,布局得体,就能收到三寸之峰、当千仞之高,盆长咫尺、体百里之回的艺术效果。

同类推荐
  • 名家的教育智慧

    名家的教育智慧

    本书介绍了中外教育家关于教育的精彩论述,集中回答了教育的本质、教学的艺术、知识之美、教师的职业生活、儿童的成长等问题。
  • 中国学生缺什么?

    中国学生缺什么?

    本书以“当代中国学生缺什么”为主题,从缺真实、缺健康、缺阅读、缺创造、缺激情、缺发展、缺快乐等七个方面进行系统论述。全书以案例——反思——链接——回应为写作体例,通过鲜活的现实案例,明锐的反思分析,激发心灵的碰撞,揭示学生身上所投射出的教育、家庭及社会问题。引发思考。
  • 名师之魂

    名师之魂

    本书收录了对49位浙江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的访谈,展现了这些优秀教师先进的语文教育思想、文化,深刻的语文教育反思,以及他们在语文教学中的机智和个性。
  • 潇洒四季满年华(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潇洒四季满年华(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小神通抢猜灯谜(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小神通抢猜灯谜(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热门推荐
  • 执魔之仙

    执魔之仙

    资质废材,又能如何?他能决定我的命运?他阻挡我的脚步?不,我的路,永远只有我自己能定!那怕前方荆棘,遍体鳞伤,我,李浩然,也绝不会退缩!
  • 绘目黑的时空之旅

    绘目黑的时空之旅

    以前看小说的时候,我在想一件事,我能不能写出一本有趣的小说呢?想到就做,一支笔一个本子,我开始写小说。开始的时候,想要写的人其实就是我,我的意志,我的化身,我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以及许多许多的幻想,英雄的,冒险的,我自得其乐,写一段读一下,不满意就再写一段。因为我觉得不好看,写给自己看的小说当然是自己觉得好看的,这是怎么也骗不了自己的,后来忽然发现,写的越来越多,剧情就越来越出乎我的意料,笔下的人物是有着自己的人生的,哪怕这人生是我编出来的,但它们确实的活在小说里,有着自己的爱恨情仇,喜怒哀怨,想想后我也好笑起来,我又不是那命运,又怎么有掌握一切的能力呢?小说好看就行了,快写完了,就丢上来吧。
  • 往生措

    往生措

    这世间唯独能称得上清心寡欲拂袖却又满身红尘味的莲帝曲涔,因千万年来眠花宿柳养成个风流性子。不置可否,侃侃焉: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是以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自成一家。所以当九重天上妙年洁白的酿酒小仙送来琼露,他也能强留在侧,竟那般从容不迫。陌路缠绵,耳鬓厮磨。他问她风月甚好,可愿对饮?他顾她小炉侯火,弹指蹉跎。三千红尘瞬息,九宫春色不尽。他拂杏花簪烟霞,转身风流依旧,却不见她。无忧酒泛在唇边,听耳畔莺声软语,座下红袖缭云。指间清樽险险打翻,才恍然记起。三百年前,似乎也曾有这么一个人总爱将眉眼埋得很低,额间落梅点蜡,她浅浅唤他:曲涔大人。
  • 易烊千玺,错惹的爱恋

    易烊千玺,错惹的爱恋

    霸道总裁易烊千玺追妻路漫漫,如何获得心爱之人的真心?
  • 万物密码

    万物密码

    当地外文明的攻击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时,当人类的诞生和进化脱离原本控制时,生存还是灭亡,退化还是进化,人类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如果外星攻击就在明天,人类该如何面对;如果退化才能延续,人类又该怎样抉择?
  • 阴脊梁

    阴脊梁

    楚扬的外婆躺在床上,嘴里不断重复同一句话:“小勇,洗脸。小勇,洗脸。”小勇,是楚扬两年前死去的小舅,死于一场煤窑的事故。按照妈妈的说法,外婆得了邪病,需要找云姑。而莫名其妙,楚扬成了云姑的徒弟,然而她只是个骗人的神老妈子好么。
  • 第12夜之至“死”方休

    第12夜之至“死”方休

    白骨司机、人头盖铜灯……侦探程启思久未踏足的“玫瑰园”,竟隐 藏着可怕的杀机!祖父与父亲皆被怀疑杀了枕边人,这段他不想提起的家族往事,却随 着远房表妹入住“玫瑰园”,让搭挡钟辰轩有了深入调查的机会。祖母安然、母亲安心、表妹安瑶——这三个有着相似面容的女人,在 案件里又分别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程启思神秘的过去,终于缓缓揭晓……
  • 武寂天下

    武寂天下

    曲縁一个被抛弃的天才,自山洞崛起。一双拳,打遍天下所有强者。注定成为一拳击破苍穹的男人。修炼体系:气武修:第一阶梯(蕴气荡皮鼓骨炼经)第二阶梯(换血神藏天启)第三阶梯踏天(每一境分下中上三品)
  • 延年益寿的营养

    延年益寿的营养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营养与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每个人都更加关心自己和亲人的身体,希望能够健康和长寿。健康和长寿有多种条件,营养是物质基础,注重营养对每个人来说是“终身大事”,对每个国家来说是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的重要条件。因而,营养已成为当今国际上的一个热门话题,人们的实际营养和健康水平,已成为评价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知道营养从日常的食物中摄取,因此,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应该进行科学的搭配和供给,才能吃的健康,吃的科学、吃的营养,吃的长寿。
  • 飘渺武神之我的极品桃花运

    飘渺武神之我的极品桃花运

    创世神闫龙回顾,它会带来什么样的激动人心的故事呢!点开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