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2900000009

第9章 篆刻艺术的兴起及发展(5)

李苦李(公元1877年~1929年),名祯,字晓湖,别号苦李,以号行,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南昌。幼年丧父,家境贫困,却酷爱书画篆刻艺术,常向邑中藏家借阅书籍。27岁迁居江苏南通,在翰墨林书局任职,对书画、篆刻功力甚深。他的篆刻初学赵之谦,40岁拜吴昌硕为师,作品力追古意,有气有情。

经亨颐(公元1875年——1938年),字子渊,号石禅,晚号颐渊,浙江上虞人。曾留学日本,回国后从事教育工作,1914年在杭州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时,曾与李叔同等组织“乐石社”。他是西泠印社早期社员。他青年时就喜爱篆刻,取法汉印,参以《三公山碑》《开母石阙》意趣,作品端庄清雅,蕴含着派厚的书卷气。经氏的朱文印尽管线条有粗细之别,然而在篆法上却十分强调结构的神态变化;在运用借边、连边技法时,或单独运用,或两者兼用,至于借边与连边的幅度大小,皆因印而异;其边款创作技艺也令人赞叹。

李叔同(公元1879年——1942年),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祖籍浙江平湖,出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在音乐、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著名画家丰子恺、潘天寿、音乐家刘质平等都是他的学生。

李叔同的篆刻可谓独树一帜。他早年治印从秦汉入手,兼攻浙派。35岁那年入“西泠印社”。39岁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前,将平生篆刻作品和藏印赠与“西泠印社”。该社为之筑“印冢”并立碑以记其事。治英赏英论印,是终其一生未曾放弃的癖好。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提道:“刀尾扁尖而平齐若锥状者,为朽人自意所创。锥形之刀,仅能刻白文,如以铁笔写字也。扁尖形之刀可刻朱文,终不免雕琢之痕,不若以锥形刀刻白文能自然之天趣也。”李叔同对印学的贡献还体现在他对近代篆刻事业的弘扬上。他亲自发起成立了继“西泠印社”之后的又一印学团体——乐石社,定期雅集,并编印印社作品集和史料汇编。这也是在近代篆刻史上领风气之先之事。

易熹(公元1873年——1941年),名廷熹,又名孺,字季复,号孺斋,又号大厂、韦斋,别号大厂居士,广东鹤山人。早年肄业广雅书院。曾留学日本。后居北京及上海,在北京美专、铸印局、暨南大学及国立上海音乐学院等处任职。他通禅学、音律,善填词作曲,且擅长书画、篆刻,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他的篆刻最初得力于黄牧甫、赵之谦,后又受到吴昌硕的影响。他刻印所用的刀,钝锈不磨,有人曾问他:“这种刀能刻印?”他回答:“只要功夫深,就是棒杵也可以用来刻印。”他善用钝刀,取法自然,不事修饰,风格高古朴茂,别有风味。著有《双清池馆集》、《大厂词稿》、《大厂画集》、《孺斋自用印存》。

邓散木(公元1898年-1963年)中国现代书法、篆刻家。原名铁,学名士杰,字纯铁,别号且渠子,更号一夔,一足,斋名厕简楼,豹皮室。生于上海,在艺坛上有“北齐(白石)南邓”之誉。擅书法篆放刻,真、行、草、篆、隶各体皆精。从二十年代起,他的书法和篆刻便名扬海内,他由于不满时政,佯狂避世,行为古怪,被称为怪杰。他因喜操刀治印,原先常常用“铁”字来做艺名。与吴昌硕(苦铁)、王冰铁、钱瘦铁,号称“江南四铁”。他将字取为“钝铁”,有自谦之意。他长于诗文、书刻,也能作画。精于四体书,行草书集二王、张旭、怀素之长,旁参明末清初王觉斯、黄道周两家。隶书曾遍临汉碑。篆书初学《峄山碑》,继杂以钟鼎款识,上溯殷商甲骨文。篆刻初学浙派,后师秦汉玺印。早年得李肃之先生发蒙,壮年又得赵古泥、萧蜕庵两位先生亲授,艺事大进,又从封泥、古陶文、砖文中吸取营养,形成了自己章法多变,雄奇朴茂的风格。1931年至1949年之间,曾在江南一代连开十二次展览,艺坛瞩目,有书坛的“江南祭酒”之称,在艺坛上有“北齐(白石)南邓”之称。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湖北浠水人。清华大学毕业,学生时代参加过“五四”运动。后赴美留学研究文学与美术。归国后历任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曾与徐志摩合办《新月》月刊,著有《死水》、《红烛》等诗集。抗日期间,目睹社会腐败,民不聊生,参加民主运动,为民盟中委,鼓吹民主,揭露黑暗,不遗余力,乃遭特务暗杀于昆明。他生前在昆明时,因物价飞涨,为供养八口之家,业余挂牌刻印。他的篆刻能汲古出新,布局奇妙,突出疏密对比,颇有特色。辑有《闻一多印选》。

吴泽(公元1898年——1935年),字公阜,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早年跛脚,又患肺结核症,家居自学,对经史、词章、金石等学问无不钻研,又孜孜不倦于文章、书法、篆刻。医生嘱他多休息,他却勤学不遗余力,因此在各方面突飞猛进,朋友看见无不为之惊服。他的篆刻,在1984年时由他的好友秦彦仲编成《吝飞馆印留》出版。

马万里(公元1904年——1979年),江苏常州人,原名瑞图,字允甫,别号曼庐,晚年自号大年,齐名去住随缘室、九百石印精舍,满洲正白旗人。毕业于南京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又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教授,中华艺术大学国画教授。1934年到广西创办桂林美术专科学校,并任校长。解放后任广西文史研究馆馆长。擅长中国画、金石、书法。

他的篆刻体质纯正,妙造自然,非常重视章法的布局;用字很严格,大小篆从不混杂在一印之中。著有《小中见大说治印》一文,阐明对篆刻艺术的见解。

钱瘦铁(公元1897年——1967年)名崖,一署崖,以字行,一字叔崖,号瘦铁,别号数青峰馆主、天池龙泓斋主等,江苏无锡人,曾被誉为“江南三铁”(吴昌硕称“苔铁”、王冠山称“冰铁”)之一。他少年时家境清寒,14岁入苏州汉贞阁碑帖铺当学徒。他很好学,一面向郑文焯学书法,向吴昌硕学篆刻,一面又向俞语霜学绘画。从多师中各取所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他的篆刻有很深厚的汉印基础,虚实布置自然,曾在日本东京展览,得到极高评价。1953年侨居日本,受聘为日本《书苑》杂志顾问。

韩登安(公元1905年—1976年),原名竟,一字仲铮,号耿斋、安华、印农,晚年又号无待居士、本翁,浙江萧山人,世居杭州。

韩登安平生以篆刻一门最为人所称道,从艺时间垂50年,作印二万余方。篆刻以浙派为根底,上下求索,问上溯源周秦两汉,崇占玺、汉铸印、汉凿印,下及西泠八家、邓石如、吴让之、徐三英、黄牧甫诸家、广采博收,体貌多样,在后浙派印人中,以他在继承万面用力最勤,是现代印坛工稳一派的代表人物。沙孟海评价其篆刻“海内外论印者方以韩老为西泠印派之后劲、余乃举述本社前辈,即已示人有继承有发展,不拘一格,各逞专长。登安之学不尖为当今玉严静穆一派之代表”。一方面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创作,以细朱文为基点,着力建构带有西泠印社社特色的浙派风范。另一方面,他又分盅精力用于对年轻一代印人的培养,使西泠印社在人才资源上后继有人。在特定时限内,韩登安通过本人的努力,并以可操作性极强的篆刻创作带起了一批人,成为当时西怜印社驻社成员中的一面旗帜。

来楚生(公元1903年——1975年),原名稷,字初生,晚年更字初升,号然犀。别号很多,有负翁、一技、木人、非叶、楚凫、怀旦等。书斋名有然犀室、安处楼。浙江萧山人。

同类推荐
  • 第十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小说精选

    第十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小说精选

    换一种阅读和挑选的眼光,新概念特色作文让你看到另一片风景。引领青春时尚,把握青春脉动,关注青春现象,贴近青春心灵。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第十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小说精选,读者可以随意翻开每一篇文章,都是经得起挑剔性阅读的作品。让你体验青春,感受文学。本书汇集了第十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小说精选24篇,读者可以随意翻开每一篇文章,都是经得起挑剔性阅读的作品。使读者从中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味和文学的无限魅力。
  • 傲慢与偏见(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傲慢与偏见(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动物的神奇本领

    动物的神奇本领

    它们或漫游海底、或奔跑如飞、或翱翔天际,均以其各具特色的完美进化,共同演绎了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与盎然生机。本书将为您展示动物界的奇异现象,并将您带进动物们的奇妙世界,聆听它们的独特语言,追踪它们的神奇之路,感动于它们千古传承的顽强与美丽!
  • 医用大学语文

    医用大学语文

    本书以文学发展史为线索,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外国文学中精选优秀作家作品和医学特色典章。
  • 呼啸山庄(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呼啸山庄(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感灵人

    感灵人

    它选择我,认定我,我害怕过,躲避过,直到觉醒的那一天。开始保护我在乎的人,开始对抗恶灵,开始发生一段段和灵有关故事。我是谁,我是听到他们称呼我为感灵人......
  • 天君难求

    天君难求

    堂堂魔界小公主竟然是路痴,被上仙当成宠物捉去养....片段一:天华提着团子来到书房放到一张靠墙的榻上,让小团子背靠着墙前爪离地下垂,后脚蹬长直立。团子是骄傲的,它当然不肯,天华使出杀手锏:“你昨夜尿床了,今日就好好的在这里罚站,不然不准吃饭。”片段二:团子不知何时靠着墙睡着了,身子慢慢的滑到在踏上,两只前爪还保持着垂在身子两侧,现在躺下了,前爪也跟着平摆着放在身子两侧,小小的嘴微长着小声的打着呼噜,小巧可爱的鼻子此刻居然一吸一呼间带出一个透明的鼻涕泡泡,随着呼吸一下大一下小。初遇时虽然我还是孩子,可我也会长大.不要总把我当个孩子好吗?
  • 成就一生的好心态

    成就一生的好心态

    心态直接决定着一个人是否活得快乐,是否能取得成功。本书阐述了自信、诚信、谦虚、进取、宽容、欣赏、从容、知足、感恩、乐观等好心态带给我们的益处,着重讲解了如何拥有这些好心态。成功学家指出,好心态决定好人生。一个人拥有好心态,必然会在学习、工作、生活、交际中,收获好心情,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收获珍贵的友情和爱情,收获财富,收获好人生。
  • 昆仑幽冥祭

    昆仑幽冥祭

    据古书记载,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过这么一群人,他们精通咒.印.符.诀.术等仙法,并知五行、晓奇门。是斩妖除魔的信念,支撑着他们一代又一代的延续。又因落魄的他们常年生昆仑山之中,故而当时的人们称之为昆仑奴!
  • 爱上楼兰王:牵手梵花开

    爱上楼兰王:牵手梵花开

    故事纯属虚构]那一场顽皮的尝试,我带着戏弄和阴谋去诱他,却无可救药的爱上了那个木头...      
  • 活法儿

    活法儿

    生活在21世纪,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人不是老死的、病死的,而是自己折腾死的。古代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什么保养知识都没有,活得心宽自在。现代人看各种养生书籍、各种养生电视节目,却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活了,这个说绿豆养生,那个说饮料致癌,养生方法更是千奇百怪,无奇不有。不仅误导了普通百姓的健康意识,更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活法儿》从每个人都曾坚持着的那些“道听途说”的坏习惯入手,从生活中的几个方面以故事的形式一一纠正人们在无意中给自己埋下的健康隐患,作为一本集大成的“纠错本”,针对现在养生书籍中漏洞百出的养生箴言,给读者指明一条正确的活法儿之道。
  • 医世盛欢:嫡妃不好惹

    医世盛欢:嫡妃不好惹

    对于穿越之后失忆了被渣男骗到翘辫子的花念倾而言,老天爷绝对是在玩她!不过,既然又重生了一回,总得把该算的账算算,该报的仇抱了吧?渣男渣女、渣爹渣娘……各种渣,谁都别想跑!可,一个不小心,怎么就摊上了传闻中本事能通天的傲娇三叔呢?还要帮他解决终生大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秋水至

    秋水至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一句江湖密语,引出一个天大的阴谋......主人公陆羽在崖山海战中侥幸被救,经无悲大师传授内功后和纪华年长居纪家村,然青梅竹马的伊人纪芸因其母盗走密宗至宝被密宗萨迦软禁,为救纪芸,陆羽与武当玄苦踏上了天山求艺的征程,究竟一年后他们能否接下萨迦五十招,救回纪芸呢?且随公爵慢慢进入秋水至的武侠世界。
  • 日向雏田

    日向雏田

    【原名附身在雏田,首发欢乐书客】华佗叫做华佗并不是因为华佗是那个传说中的华佗。应该只是因为父母的某种恶趣味,丝毫没有为医学事业献身的华佗却被安上了这个如传说一般的名字。不过,这其实都不重要了,因为华佗穿越了,穿越到了传说中的火影忍者的世界。悲剧的是,原本身为堂堂七尺男儿,华佗竟然穿越到了这个名为日向雏田的小姑娘身上。不过更悲剧的是,雏田的灵魂并未消失,甚至这具身体的主导权,也不在华佗身上。不幸中的万幸,这个时候的雏田,只有四岁……于是乎,各种忽悠调教小萝莉的日子,开始了。
  • 乾坤神皇

    乾坤神皇

    中古玄天超级高手寒十月遭人围攻,身死道消之际,偶得乾坤戒,一缕残魂重生下古玄天,从此我命由我不由天,踏破苍穹我为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