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5250~4150年,在1936年被发现,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遗址分布于太湖地区。在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安溪、瓶窑三个镇地域内,分布着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良渚文化遗址,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内涵丰富,范围广阔,遗址密集。
良渚的陶器中有引人注目的黑陶,当时被认为与山东的黑陶相类似,因此,也称作龙山文化。1957年,有人认为浙江的黑陶干后容易褪色,没有标准的蛋壳黑陶,在陶器、石器的形制上有其自身的特点,于1959年提出了良渚文化的命名。
良渚文化的陶器,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制作精美,有的甚至涂漆。良渚文化时期最先进的的陶器制作方式是轮制,黑陶豆盘的形状有圆形和椭圆形。一般器壁较薄,器表以素面磨光的为多,少数有精细的刻划花纹和镂孔。圈足器、三足器较为盛行。代表性的器形有鱼鳍形或断面呈丁字形足的鼎、竹节形把的豆、贯耳壶、大圈足浅腹盘、宽把带流杯等。
良渚文化大体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以钱山漾、张陵山等遗址为代表。陶器以灰陶为主,也有少量的黑皮陶,器形有鱼鳍形足的鼎、袋足鬹、镂孔豆、贯耳壶、球腹罐、附耳杯、附耳、大口圜底缸等。晚期以良渚、雀幕桥等遗址为代表。陶器以泥质黑皮陶较为常见,并有薄胎黑陶,器形有断面呈丁字形足的鼎、竹节形把的豆、贯耳壶、贯耳罐、侈口圆腹罐、簋、大圈足盘、宽把带流杯等。
良渚文化玉器非常发达,种类有珠、管、璧、璜、琮、蝉。其中玉琮个体大,高达18~23厘米,上面雕刻圆目兽面纹,工艺精湛,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珍品,被誉为“玉琮王”。
三、屈家岭文化
1954年,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在湖北省京山县发掘了屈家岭遗址,发现该遗址是一处以黑陶为主的文化遗存,文化面貌不同于仰韶文化,也与洞庭湖以南的几何印纹陶差别较大,所以将其单独命名为屈家岭文化。其年代距今约5000~4600年,分布范围较广,西越宜昌但未进入四川境内,北达河南西南部(南阳地区),东未超出湖北境内,南达洞庭湖一带。根据其分布范围可以将其分为四区:江汉平原区、鄂西区、湘北区和鄂东区。
经过发掘的屈家岭文化遗址有京山屈家岭遗址、荆州阴湘城遗址、石首走马岭遗址、钟祥六合遗址、天门邓家湾、谭家岭和肖家屋脊遗址等。
屈家岭文化的陶器多为手制,但快轮制陶已普及。器表光洁,似经过打磨。陶系以泥制为主,夹砂陶较少,陶色以灰色为主,黑色次之,另有少量红陶及橘黄色陶。陶器器表多素面,有纹饰的较少,纹饰常见弦纹、篮纹、瓦棱纹及镂空装饰。彩陶的绘制方法有特点,颜色有浓淡,不讲究线条,里外皆施彩。陶衣有红、白等色,施加陶衣后用黑色或赭色彩绘出带形纹、网格纹、圆点纹和弧三角纹。另有较多的彩陶纺轮,其横截面有椭圆形、长条形等,纺轮上先施米黄色陶衣,然后彩绘出漩涡纹、平行线纹、同心圆纹、卵点纹和短弧线纹。屈家岭文化的陶器圈足器发达,三足器较多,平底器较少,不见圜底器,器形有高领罐、高圈足杯、薄胎杯、三足杯、圈足碗、长颈圈足壶、折盘豆、盂、扁凿形足鼎、甑、釜、缸等,蛋壳彩陶杯、碗最富代表性。
五、陕西龙山文化
陕西龙山文化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1956年从统称的龙山文化中区分出来予以命名。又因最初(1955)发现于陕西省西安市客省庄,也称客省庄二期文化,或客省庄文化。主要分布于渭河、泾河流域。西安客省庄、斗门镇、米家崖、长乐坡、赵家湾,岐山双庵,兴平张耳村,武功赵家来等是其代表性的遗址。
陕西龙山文化陶器主要是灰陶,多为泥质,有大量篮纹、绳纹。三足类炊器中,鬲、斝较多,鼎、鬶少见;饮食器中,罐、碗较多,盘、盆稍少;特别是有一种折肩小平底瓮,为其他文化所罕见,是代表性器形。在制陶工艺上使用了空心锥体形的陶内模,或以原有的陶器袋足为模子,外部敷泥拍打,制作出鬲、斝、鬶、盉等器物的袋足部分。客省庄有些陶鬲袋足的内壁,发现了由带纹内模遗留下的“反篮纹”或“反绳纹”印痕。在斗门镇发现一件长10多厘米的光面空心的内模标本。这种用内模制造陶器袋足的方法,目前只见于陕西龙山文化。
客省庄出土的许多长方形石刀,穿孔的部位靠近刃部,同其他地区石刀穿孔多在背部的情况有别,这也是该文化的一个特点。
陕西龙山文化与齐家文化关系很密切,客省庄的高领折肩罐与甘肃永靖大何庄的同类器相似,客省庄的高领双耳罐也与永靖大何庄、秦魏家、武威皇娘娘台的同类器相似。与河河南龙山文化联系也较多,客省庄的绳纹单把鬲便见于河南陕县三里桥。与山东龙山文化的关系极少,大概是由陕西龙山文化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六、龙山文化陶寺类型
龙山文化陶寺类型是龙山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一个独特类型,与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有相似之处,又有各自的内涵。陶寺类型遗存主要分布在山西西南的汾河下游和浍河流域,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最典型。
陶寺类型遗址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为主,也有夹砂褐陶、泥质褐陶和黑陶。早期器物胎壁较厚,炊器以连釜灶和斝为主,中期出现陶鬲,晚期广泛使用陶鬲,连釜灶消失。陶寺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陶器有灶、鬲、斝、罐、壶、瓶、盆、盘、豆、鼎和觚等。凡泥质陶盆、罐、壶、瓶、盘、豆一类器物均施彩绘,是烧后挂彩的彩绘陶,做法是以黑陶衣为地,上施红、白、黄彩;或以红色为地、以黄、白彩色画出图案。图案有变体动物纹、龙纹、云雷纹、圆点、条带、几何形纹、涡纹、回纹等。常见纹饰还有绳纹、篮纹、方格纹、弦纹以及镂孔和附加堆纹等。彩绘陶主要用于祭礼和陪葬,色彩斑澜绚丽,成为陶寺类型陶器的一大特色。
陶寺类型虽处在龙山时代,与诸多黑陶文化同时,但黑陶并不发达,相反,这里出土的彩陶更为闻名。
陶寺遗址最为著名的陶器是龙纹图案的陶盘。龙纹盘采用细致的泥土烧制而成,表面呈褐色。盘深8.8厘米,口径37厘米,底径15厘米,沿宽1.8厘米。盘为敞口,折沿,平底,外壁压印浅浅的绳纹,内壁磨光,先饰一层黑色的陶衣作底,再以红彩或红、白彩绘出蟠龙图案。龙纹在盘的内壁和盘心作蟠曲状,头在外圈,身向内卷,尾在盘底中心。方头,豆状圆目,张大口,牙上下两排,长舌外伸,舌前部呈树杈状分支,颈部上下对称绘出鳍或鬣状物。陶寺龙纹与后代龙的明显区别是没有角也没有爪,并且基本是蛇的躯干,但头部特征已经发生变化,说明它一方面还具有一定原始性,另一方面又说明它与真正的蛇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推测在它之前应该还有形态更为原始的龙的形象。
这些陶盘本身的功能应是盛食物或水的器皿,但从出土实物看,它的火候很低,容易渗水,且烧成后涂饰的彩绘极易剥落,所以不像一件实用器。这样大型的陶盘,装饰得如此精美,盘内又以龙纹作为中心图案,且只发现在几座显贵的大型墓葬之中,每墓且只一件,证明龙盘的规格很高,墓主生前地位非同一般,所以,综合这些因素推测,龙纹盘极可能是一种祭祀的器物,只在比较重大的礼仪性场合才使用。它很可能是氏族、部落的标志,如同后来青铜器上的族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