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二大以后,随着建设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得到进一步明确和系统完善。其主要有以下几点:(1)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一方面以公有制为主体,另一方面以其他所有制成分为补充。公有制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支柱;但同时又要大力发展个体、私营、中外合资经济作为“补充”。这种既有主体又有补充,主体与补充结合和辩证统一,正是中国的特色。(2)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只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才能防止两极分化,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但同时又必须要有多种分配形式作为“补充”。邓小平提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获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指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3)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1989年,邓小平强调:“我们要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个不能改,实际工作中,在调整时期,我们可能加强或者多一点计划性,而在另一时期多一点市场经济,搞得灵活一些,以后还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是对改革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4)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人民当家做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最重要的政治特征,是独具中国特点的专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否则,“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但民主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绝不能搬用西方的民主制度。他说:“我们讲民主不能搬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不能搞三权鼎立那一套。”(5)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精神文明。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上的重要特征。邓小平一贯强调既要有物质文明的建设,又要有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特别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认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风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把它放到现代化的关键地位,强调把科技和教育放到首要位置。
3.重大理论发展:1992年南方谈话
随着邓小平社会主义思想的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到全面系统的建构。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大业也取得巨大成就,令世人瞩目。但同时,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仍在争论,特别是姓“资”姓“社”的问题、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问题、“左”和右的问题等等。思想的模糊和不休的争论,直接影响到经济建设的开展和进程;而20世纪90年代又正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的大好时机,一旦失去了机会或放慢改革步伐,都会影响到整个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88岁高龄的邓小平于1992年初毅然走出北京,发表了重要的“南方谈话”,澄清了模糊的理论问题,从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观点有:第一,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现在提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进展。他把改革的性质和作用讲得既明确又透彻,同时也点明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某些具体体制上是束缚生产力的,这标志着我们党在这一问题认识上又前进了一步。
第二,关于姓“资”姓“社”问题。小平同志提出了评价改革开放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也即在改革开放中不管它姓“资”还是姓“社”,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我们就干。社会主义社会里有的东西,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我们就坚持,反之,就改革;同样,资本主义社会里存在的东西,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我们也要引进、吸取,反之,就抵制。邓小平告诫不要再纠缠姓“资”姓“社”的争论了,因为一方面没有必要争论,靠争论解决不了问题;另一方面,对资本主义的东西也要一分为二,要批判地继承。
不搞争论,不是不要理论,而是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理论,求得理论与实践的新的统一。这就使经济建设的目标和理论更明确了。
第三,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问题。实践已经证明,在现代社会大生产条件下,单纯的计划和单纯的市场都不能适应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承认了二者的必要性,并谋求二者的结合。从现在的情况看,现代商品经济既要有计划,又要有市场。邓小平以一种巨大的理论勇气,揭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第四,提出了“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科学总结。这实际上是邓小平一贯思想的重大发展。其主要点有二:一是反“左”反右是两条战线,不是一条;二是有右反右,有“左”反“左”,但主要是反“左”。中国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左”和右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左”是主要危险。“左”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教条主义,其产生根源至少有二:一是中国封建社会十分漫长,封建主义思维方式就是唯书唯上;二是我国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容易把马恩的设想当成教条。邓小平提出这一重大理论总结,从根本上突破了思想上的迷雾,为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
第五,提出了稳定和协调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所以一方面要加强宏观的调控,另一方面要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
至此,邓小平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再一次取得了重大进展。
二、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邓小平理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是有着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的,这理论基础不是别的,正是马克思、恩格斯等创造的科学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处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并大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第一,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两次历史性飞跃。
要理解邓小平的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我们首先要了解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在理论探索与斗争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它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两次历史性的飞跃。
早在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分析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和英国产业革命蓬勃发展的状况,体会到了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给无产阶级带来深重的灾难。因此,他们采用了启蒙学派的理论,并赋予这种理论以崭新的内容,以更明确的哲学观点,把资本主义制度置于理性的法庭进行批判。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他们关于理想社会的方案,形成了完整的“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种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正在于,它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是私有制;同时提出了未来社会必须是有计划组织社会生产等许多积极的主张和天才的预测。但毕竟他们的世界观是唯心主义的;他们不了解阶级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也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因而又找不到能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真正可靠的社会力量。
19世纪40年代,当欧洲产业革命接近完成,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逐步取代了手工劳动。在社会生产力大大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也日益尖锐地显露出来,经济危机也就成了可怕的社会“瘟疫”,使劳动人民陷入苦难的深渊。与此同时,产业革命的发展,致使在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形成的同时,现代工业无产阶级也同时形成。这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在此情形下,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工人运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各自艰苦的探索和认真的思考,通过不同的途径完成了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根本转变,由革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他们批判地继承了社会主义先驱者的理论成果,科学地认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总结了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从而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认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阶级斗争则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剩余价值学说则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提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和斗争的经济根源;阐明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从而最终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局限性和暂时性,为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正是这种深刻的理论提示,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科学社会主义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一方面在于它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在于它的实践性。它一诞生就同工人运动相依为命。它在工人运动中生长、传播、发展,日益变成千百万无产阶级的实践。从1847年6月,国际无产阶级的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开始,到1864年9月28日,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组织——第一国际诞生,再到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最后到1917年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风起云涌,促成了势不可挡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并最终打开了世界历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由此,完成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进而从理想到现实、从政治理想变为社会制度的新的历史飞跃。
第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完成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如果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列宁和毛泽东等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政治理想到社会制度的飞跃的话;那么,始于列宁,中经斯大林和毛泽东,再到邓小平时期初步完成的,则是社会主义从革命到建设的飞跃。这第三次飞跃初步完成的标志,就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把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正确认定了社会主义国家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解决了逾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和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矛盾;邓小平理论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两个方面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理论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和全面改革的思想,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问题;邓小平理论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找到了有效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邓小平理论提出了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进步的方向。
第三,邓小平理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毫无疑问,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但这个发展是真正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可以说是继承和发展、流与源的关系,绝不应把二者完全割裂开来、根本对立起来。理论界已经作出分析,对邓小平理论有重大影响的思想源头有三个:一是马克思晚年的新思想,即社会主义本质的二重性论和东方社会主义新道路论;二是列宁后期的新思路,即对社会主义本质、商品市场货币、社会主义改革等的新观点;三是毛泽东思想中新民主主义建国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萌芽。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直接、最主要的理论来源。
同时,在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的问题上,要看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运用中发展。运用是指用一般性原理分析具体实际问题,它丰富了一般性原理并使之具体化。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实际上就是在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过程中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在个别观点上的发展,在一些问题上,甚至有突破性发展。
总之,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继承与发展;两者在说明社会主义发展全过程的功能上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因此,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2.邓小平理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不仅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同时,也是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基础上、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中国现代化道路在初步探索中经历了两次历史选择。
要理解邓小平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在深入分析中国历史与现实基础上,解决了中国现代化的出路问题,必须首先理解,在此之前,中国现代化道路在初步探索过程中,已走过了两个不容忽视的历史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