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2200000056

第56章 近代教育家群体的崛起与教育思潮的勃兴(4)

我国近代教育实验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大约从民初到1926年,为兴起时期;第二个阶段从1927年到1949年,为发展时期。在兴起时期,较有影响的教育实验主要包括自学辅导法、分团教学法、选科制、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教育测验和陈鹤琴等人从事的幼教实验。这些实验的基本特点是:

(1)模仿色彩较浓。先学日本,再学美国,大多属于移植性、验证性教育实验。如自学辅导法、分团教学法来自日本,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和教育测验则由美国传入。多数实验是以国外已有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参照国外相类似的实验同步进行,还未来得及真正理解、消化、吸收和转化。

(2)以整体实验为主,单项实验较少。多数实验是从学校教育的宏观方面着手,如设计教学法废除课本,道尔顿制取消教室和班级授课制,选科制改变了整齐划一的教学内容,分团教学法则变革了原有的按年龄分班等等。由于当时新教育自身尚不完善和成熟,因此这些需要较高实验技巧和较好的设施、条件的整体实验往往不易取得成功。

(3)骤起骤落,历时较短。不少实验者以趋新避旧为时尚,盲目仿效他人,一哄而起,同时又缺乏理论和物质方面的必要条件准备,导致这些实验大多成为教育改革舞台上的匆匆过客。此外,大多数教育实验主要集中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如江、浙两省和京津地区一些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表现出一定的贵族化倾向。当然,教育实验兴起的积极意义是十分显然的,它促进了具有近代意义的教育观和儿童观的普及,体现了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的新教育思想,对传统教育是一个根本性突破。这些教育实验还丰富了课程理论,拓宽了中小学的教学领域,使学科课程这种单一的课程结构被打破,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隐性课程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同时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

1927年,我国确立了实验小学制度,以此为标志,教育实验运动进入了一个蓬勃兴旺的时期,涌现出一批颇有影响的实验。主要包括:中小学教学单项实验,或称“小问题实验”,内容涉及各科教学法、教育心理、学校行政管理等多个方面;文纳特卡制实验,来自美国教育家华虚朋发明的一种个别教学法;“廉方教学法”,综合当时各种实验的精华,对传统的教学体系和方法进行“根本的彻底的全部的改革”,从而创立起一种适应国情、适应现代生活的中国教学法;陈鹤琴的“活教育”实验,在欧美新教育思潮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影响下,针对中国传统教育的诸多弊端,试图创造“前进的、自动的、活泼的、有生气的活教育”等等。这一阶段的教育实验显示出与第一阶段显著不同的特点:

(1)力求中国化,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教育道路。许多有识之士对一味模仿别人的教育实验进行了自觉、深刻的反思,强调我们的教育有我们的社会基础,应适合自己的国情和需要。因此,无论是单项实验、“廉方教学法”还是“活教育”都注重发挥创造性,使这一时期的教育实验日趋科学化和本土化。

(2)单项实验比较普及,同时开始呈现向整体实验发展的趋势。单项实验因其容易控制、推广便捷、见效快等优点为国人所认同,在30年代广为流行。但它往往拘泥于实际小问题的研究,而在教育观念更新、教育体制变革方面无太大裨益,这对于当时重在整体改造的中国教育而言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由此开始出现了从教材、教法、课程、学制等多方面整体进行的综合实验,如“廉方教学法”和“活教育”等等,体现了先进的教育人士对中国教育现状和教育实验理论、方法的深层次理解和把握。

(3)持续时间较长,且地域分布较广,延伸至西藏、内蒙等边疆地区,并深入到部分农村。教育实验的参与性和涉及面远较前期广泛,许多中小学教师积极投身于当时的教育实验运动,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实验的蓬勃开展。

综上所述,科学教育思潮及其运动极大地推进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程,使以科学方法研究教育蔚然成风,各种教育实验此起彼伏,培养教育学科专门人才的专业开始设置。尤其是与当时正轰轰烈烈开展的教育改革实践相互呼应,相互促进,为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如1924年民国政府对学制和课程进行改革时,就曾广延教育实验专家艾伟、邰爽秋、罗廷光等进行讨论,许多规定都出自实验的结果。又如大量的小问题实验改进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一些整体综合实验的开展,则密切了教育与社会生活、与儿童实际经验的联系,丰富了我国的教育理论。

◆学习重点:

本章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和把握中国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剧变,认识和理解作为一个新旧过渡、传统与现代、中西方文化冲撞激荡的年代,经由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启蒙和洗礼,出现的思潮迭起、百家争鸣、人才辈出、交相辉映的局面,从而在这一时空中,了解和分析我国近代教育家群体的崛起和各种教育思潮勃兴的内外制约因素及其在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学习本章内容须重点了解和认识这一时期教育家群体的基本特征,群体与个体、共性与个性间的相互关系;各种教育思潮的基本内容、特点和对教育改革运动的实际影响,以及对我国教育理论发展、教育实践推进的作用,深入分析各种教育思想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制衡,并在评析其利弊得失的基础上,为今天如何在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的同时,立足中国教育改革的本土实践,形成和产生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思想流派和教育家群体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关文献:

1.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家评传》,北京师大出版社1987年版。

2.董宝良、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金林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章开沅、唐文权:《平凡的神圣:陶行知》,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6.余子侠:《山乡社会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7.周质平:《胡适与中国现代思潮》,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田正平、周志毅:《黄炎培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9.王伦信:《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0.黄书光:《陈鹤琴与现代中国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1.宋恩荣、熊贤君:《晏阳初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2.熊吕茂:《梁漱溟的文化思想与中国现代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3.潘懋元、宋恩荣、喻立森:《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14.张雪蓉:《论中国近代新教育思潮之发轫》,《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15.关威:《近代教育救国思想述论》,《晋阳学刊》1999年第4期。

16.元青:《五四时期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历史教学》1999年第9期。

17.桑东华:《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对教育发展的贡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18.张晓唯:《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评议》,《历史教学》2001年第7期。

19.莫法有、陈建海:《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实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江汉论坛》2003年第12期。

20.桑东华:《五四平民教育思潮的演变、分化和发展》,《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4期。

21.陈竞蓉:《孟禄与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教育》,《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4年第1期。

22.吴洪成、彭泽平:《试论五四时期的科学教育思潮》,《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23.王业兴:《辛亥革命后“科学救国”思潮的社会影响》,《学术研究》2003年第2期。

24.汪琼:《“科玄论战”的历史回顾与当代反思》,《党史研究与教学》2003年第4期。

25.郑日华、杨世文:《儒家文化与近代科学:“李约瑟之谜”再思考》,《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26.张剑:《民国科学社团与社会变迁:以中国科学社为中心的考察》,《史林》2003年第5期。

27.李喜所:《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学科群的构建》,《河北学刊》2003年第6期。

28.王伦信:《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学校科学教育的境况与改革使命——推士<;中国之科学与教育>;述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5年第3期。

29.周谷平、王剑:《近代西方教育实验理论和方法在中国的传播》,《浙江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30.田正平:《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简论》,《教育研究》1985年第12期。

31.张晓明:《杜威、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之比较》,《职业教育研究》1990年第5期。

32.苗春德:《论20世纪上半叶“乡村教育”运动的基本特点》,《河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33.周谷平、陶炳增:《20世纪初乡村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回顾与思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4年第5期。

34.陈庆璠:《近代新学体制与城乡分离的加剧——20世纪前期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教育问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学》2005年第11期。

35.邵祖德:《从实用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发展》,《杭州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36.郑杭生、张春:《晏阳初:平民教育从中国到世界的历程》,《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37.李文珊:《晏阳初、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比较研究》,《学术论坛》2004年第3期。

38.周谷平、王剑:《陈鹤琴教育实验思想与实践》,《教育史研究》1998年第2期。

39.李强:《中国终身教育理念的近代雏形——20世纪20、30年代的民众教育思想》,《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40.吴冬梅:《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的兴起》,《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5年第3期。

◆思考题:

1.分析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我国近代教育家群体的崛起和教育思潮勃兴的历史作用。

2.评述20世纪20年代前后我国教育家群体的基本特征,并比较分析其共性与个性。

3.试述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出现的各种教育思潮的基本内容、主要特点、历史意义。

4.试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各种教育思潮的相互关系及其深刻影响。

5.评析职业教育思潮的历史意义及其现实启示。

6.评析乡村教育思潮与乡村改造的内在联系,并比较几种主要模式的异同。

7.评析科学教育思潮与教育科学化运动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今天教育学科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8.选取几位著名的教育家为个案,分析其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形成过程和特点,以及在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经典选读

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五年间之感想

黄炎培

(1922年)

凡一学说、一制度之倡,非人能倡之,盖时势所迫,察其需要之攸在,而为之振导,未几推行全社会。而其推行之迟速,一视乎社会相需缓急之程度如何,振导者积极的进行之精神与消极的排除障碍物之能力如何。夫所谓障碍者,或属于各方联带之关系,或由于其祈向与其习尚之舛驰。斯时而人力以见。故凡事之成,基于自然者半,本于人为者亦半。职业教育之于吾国,稽其既往,测其未来,亦循是轨焉以行而已。

当本社成立之前,教育界盛倡实用主义已有年。迨本社成立,大都以倾向实用主义者倾向职业教育。故实用主义者,不啻职业教育之背景也。三年以来,新文化运动发生,职业教育之一名词,固与文化教育为对恃者也。首被新文化运动者为青年界,其知识欲与向上心同时亢进,大多数不屑俯就专业,而惟高等学业是求。此其消息,可于学校来学者之倾向于普通与书肆售书之倾向于文学、哲学得之。乃至女青年鄙家事而醉英文,一般青年薄学校作业而竞社会活动。极一时绚烂之观,未久而渐趋平淡焉。

知识欲与向上心,人群进化之原动力也。夫使纵其所之,无有障碍,岂不甚善?顾常有一物焉为之梗,则生计问题是已。生计问题之压迫,惟青年父兄首当之。以故青年脑海中,只充塞其知识欲与向上心而不暇他顾,由是青年与其父兄间心理之所趋,往往歧异。职业教育者,其目的最显明之一部分,为解决个人生计问题。故其见重于直接荷担生活责任之青年父兄,往往出青年上。然亦有横遭不幸或醉心自立之青年,追求所以解决生活问题,又不能抑制其知识欲与向上心,则工读说出焉。工读制度,固职业教育之一种也。

同类推荐
  •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 传媒治理论:社会风险治理视角下的传媒功能研究

    传媒治理论:社会风险治理视角下的传媒功能研究

    本书借鉴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的相关知识,从传媒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即传媒治理与治理传媒角度,特别是就传媒如何参与社会治理进行了具体探讨。本书包括社会风险语境概说、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的可行性、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传媒与其他社会治理主体、治理传媒五个部分内容,并联系中国媒介现实列举了大量报道个案以及详细的案例分析。
  •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本书在对国内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传媒行业发展状况、我国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国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内在需求、发展对策,以及河南省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案例分析。
  •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以美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理论为基础,以“权利贫困”概念中的核心要素——机会、参与和机会的失而复得为分析工具,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如下议题:第一,不同形态的贫困家庭“社会权利贫困”状态以及动态演化过程;第二,现有社会体系对贫困家庭的“社会权利”机制性排斥的表现和状态;第三,现有的扶贫政策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或方向;第四,贫困家庭和社会的连接及社会扶贫机会的增加。全书动态地分析城市贫困家庭的不同贫困状态,亦即贫困、致贫、脱贫和返贫以及其演变过程,最后着眼于已有的城市贫困家庭的相关政策,如低保、医疗、就业、教育等政策的完善和再建构。
  •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书中给家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使家长既能够全面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又能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能给每位家长带来一份喜悦,更带来一份沉甸甸的收获,让孩子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奔向人生的又一个驿站。
热门推荐
  • 中兴名家智谋略全书

    中兴名家智谋略全书

    在东南沿海抗倭斗争中,最著名的抗倭英雄有两个:一个是戚继光,另一个便是俞大猷。
  • 天应

    天应

    我相信了你们的话,我等了十几万年,如果不是偶然的机会,我可能会困守黑暗到时间尽头,如今,我回来了,失去的,都会回来的。
  • 剑皇之战

    剑皇之战

    一个为了保护自己爱人而踏上了一条剑皇之路,剑皇一剑破天。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邪帝盛宠冷情妃

    邪帝盛宠冷情妃

    沈沁雪一朝身死,醒来却成为被遗弃在雪中的沈家嫡长女。五年之后,强势归来,誓要报被遗弃雪地之仇。狠心的渣爹,白莲的庶姐,伪善的庶母,恶毒的未婚夫……这些人所加付的屈辱,她即便踏着地狱之火也要让他们不得好死。帝绝尘是传闻中冷血残酷,杀人如麻,令四国为之忌惮的邪帝,这么冷酷的人,却会默默记住她喜欢的菜色,会尽力抽出时间在她身边,他说,自己前半生为了别人活着,后半生也该为了自己活一回,他说,他喜欢上了一个女人,他后半生,就是为了护那个女人平安康乐。后来,她才知道,那个女人就是她。可也是这个男人,会在一次不经意间亲到她时,委屈地说着“娘子,你不要我了吗”这样的话,会一脸认真地把他的财产全数奉上,“娘子,我已经是你的人了。”试问,这样的他,怎么会不被她喜欢呢?即使经历了太多太多,终究有那么一个人,会在灯火阑珊处等你。
  • 神奇宝贝之凤凰间

    神奇宝贝之凤凰间

    当另一只凤凰逃出了监狱,那么世界末日就来了。
  • 雪栀落

    雪栀落

    二十一世纪,她无意中放了一箱烟花,使得时光暂停。一个神仙告诉她:只有找到雪栀花,在它开放之前来到树下,然后找到树下的宝盒,才能挽救他们。宝盒告诉她:“那是你的前世,你一定要让前世活的更好。”但又是为什么,她爱过的人,一个都没有好下场?慕清云,慕家养子,为了保护自己葬身桃树下。白天佑,檬国国师,为了自己不惜灭国,却被反咬一口。苏明远,苏家二少,在现代曾经杀害过她的哥哥,与她势不两立。苏离澈,她挚爱之人,但在他身后到底隐藏了什么,使她被一剑穿心?一切的一切,只能从头说起......
  • 钢铁萌心

    钢铁萌心

    纪念那些二战的经典坦克,敬仰各国的坦克工程师。看萌妹御姐沙场征战,品日常温馨充实。由苏明远再现二战钢铁利器间的经典对战,看天才萌妹梅尔重走卡尔乌斯虎式传奇!(将真实坦克与人型机体结合,坦克娘们既是驾驶员,又是坦克本身,完全不同的世界观下,那份对坦克的热爱未曾消减。同时纪念少女与战车带给我们的欢乐,希望美惠酱和真惠姐永远是队友!麻子童鞋永远呆萌!)本书新群:598750948,期待大家的加入!
  • 嘻游天宇

    嘻游天宇

    林毅森看到把他从小养到大的老头子不告而别留下的信,和一颗神秘的珠子,从此踏上了修炼的旅途,~~~~~~~~~~~~~~~~~~~~~~~~~~希望大家支持~动动手指点下收藏,您的一点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谢谢
  • 中华成语故事(第十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十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