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2200000055

第55章 近代教育家群体的崛起与教育思潮的勃兴(3)

黄炎培指出,职业教育经过8、9年的倡导和努力,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只从职业学校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教育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因此,“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的沟通和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并把这一主张称为“大职业教育主义。”他一再强调,办职业教育一要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来决定设校、设科、设专业;二要根据社会所需人才的数量来确定招生的多少;三要注意职业道德教育;四要确立实习制度。

1926年,黄炎培在江苏昆山的徐公桥举办了农村改进实验区,职业教育开始从城市走向农村。黄炎培主张“先富后教”,从解决农民生计入手,依靠当地的人、财、物力,促使农村的自动改进。此后又在上海漕河泾创办农村服务专修科,培养从事农村改造的人才。至1937年抗战爆发,这一时期,黄炎培和职教社在江浙一带共创办了近30处农村改进设施,如实验区、乡,小学、农场、新农具推进所、信用合作社、蚕桑制种场等,为改进农村社会作了有益的探索。

黄炎培以其毕生精力从事职业教育,不仅构建了比较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而且在实践中大力推进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据统计,1918年,全国职业教育机构有531个,1926年达1695个,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各类教育。对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乡村教育思潮

倡导平民教育,普及教育,使教育走出象牙塔,走向民间,这是新文化运中弘扬民主精神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1916年10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通过了《注意贫民教育案》,1919年10月又通过了《失学人民补习法》。宣传平民教育思想,投身平民教育运动的有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等各个阶层和派别。其共同点在于破除统治阶级对教育的垄断,批判旧教育的等级性和贵族化,认为让普通民众具有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国民素质,是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基础。他们组织“平民教育社”,创办《平民教育》杂志,举办平民夜校、定期演讲、设识字摊、问字处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平民教育活动。1923年,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晏阳初任总干事,20个省区成立了50多个平民教育促进分会,50多万人学读《平民千字课》,平民教育运动达到高潮。平教会的工作重点原在城市,1925年后逐渐向农村转移,此后,平民教育运动的主流地位渐为乡村教育运动所取代,并最终融入30年代蓬勃一时的乡村教育思潮和乡村建设运动。

乡村教育思潮的主旨是拯救濒临崩溃的乡村。辛亥革命后,中国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由政治混乱引起的天灾人祸不断肆虐农村,使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处于崩溃的边缘,农民的贫困化也已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同时,精神的贫困亦远不容乐观,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村,旧的思想信仰虽已遭到冲击和破坏,但新的思想观念却并未树立起来,民主、科学于农村和农民而言,仍是一个遥远的影子。20世纪初,旧学的废止,科举的骤停,虽然使新教育在农村得以建立,但取法欧美的新式学校及其教育内容却不能实现预期的目的。正如梁漱溟所言:“数十年来,与此乡村社会不切合的西式学校教育,是专门诱致乡人于城市,提高他们的欲望而毁灭他们的能力。”面对中国乡村政治恶化、经济破产、文化流失的现状,一大批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乡村建设和农村社会改造,他们一致认为“中国的出路在于乡村教育。”1921年黄炎培在《<;农村教育>;弁言》一文中指出:今吾国学校,十之八九其所施皆城市教育也。虽然,全国国民之生活,吾敢断言,十之八九属于乡村也。因此,我国要实行普及教育,学校十之八九当属于乡村,其所设施十之八九,当为适于乡村生活之教育。对此,陶行知深有同感,他认为:“中国以农立国,十之八九住在乡下,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晏阳初针对中国农村存在的“愚、贫、弱、私”四大病症,提出“四大教育”之法,即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平民的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攻“贫”,培养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梁漱溟疾呼:“总之,只有乡村有办法,中国才算有办法,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教育上都是如此。”

在上述认识指引下,这些教育家纷纷奔赴农村,把自己的理念付诸行动。

比如,前已提及,黄炎培在苏、浙、沪创办乡村教育实验区,进行农村教育改进实验;晏阳初领导的平教会,在河北定县等地开展乡村平民教育实验;梁漱溟在山东主持乡村建设研究院,推行乡农教育实验;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从事乡村生活教育实验;等等。一时间,乡村教育思潮风起云涌,乡村教育实验运动蔚为大观。参与乡建的团体和机构,既有官办的,也有民办的,还有的是学校办的;既有政治机关,也有学术团体,还有私人机构;其工作重点有的侧重平民教育、职业教育,有的侧重社会服务、救济灾荒,有的侧重农业技术改良,还有的侧重乡村自治和乡村自卫等等。一说当时全国各地先后建立的农村教育实验区多达193处。另据国民政府实业部的统计,1934年,全国从事乡村建设运动的团体达600多个,建立的实验点、实验区有1000余处。一方面,乡村教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这是一个共同的思潮,但另一方面,由于各自所持的立场、观点不尽相同,其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又是各具特色、多姿多彩的。

陶行知的乡村生活教育实验是以改造农村教育为中心的。他认为乡村学校要做乡村生活改造的中心,乡村教师要做乡村生活的灵魂。为此,他提出师范教育下乡。1927年,他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培养乡村学校的教师。学校附设有小学师范院、幼稚师范院,以及中心小学8所、中心幼儿园4所;还办有民众夜校3所、晓庄医院、晓庄联村救火会、中心茶园、中心木匠店、石印工厂等,实施农村改造计划。1932年,陶行知又建立了山海工学团,继续进行乡村教育实验,以把工厂、学校和农村打成一片,构造改造乡村生活的新细胞。正是在这些亲身实践中,他形成了来自杜威、又不同于杜威,具有创新性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为三大原理,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强调生活决定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以此为武器,向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进攻。

晏阳初的乡村平民教育运动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1926年,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选定河北定县翟城村作为实验区,进行社会调查,办理贫民学校和平民职业教育讲习所,编写《平民千字课》等。1929年,平教会总部迁到定县,开始以县为单位的乡村改造实验,其重心是以“四大教育”医治中国农村的“四大病症”,采取的是“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种教育方式,希望通过引入西方的科学、文化、民生资源与中国社会实际的结合,来改造日趋凋敝的农村,以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

梁漱溟的乡农教育实验则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为一体,以完成“乡村文明”为目的。作为一个传统主义的文化学者,梁漱溟旨在弘扬中国本土化资源,企图按照儒家文化的传统恢复和重建衰败的乡村秩序,以复兴农村,从而实现民族的自救和自强。他认为,中国是一个乡村社会,改造社会必从改造乡村入手,而当时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在于“文化失调”,因此救治的方案便是沟通调和中西文化,“以中国固有精神为主而吸取了西洋人的长处”,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居于主导地位,“乡村建设运动之作法,即为民众教育,此点毫不含糊,清清楚楚,走民众教育的途径完成乡村建设。”梁漱溟自1927年起在广东、河南提倡乡治,举办讲习所。1931年在山东邹平创设乡村建设研究院,1933年正式成立邹平建设实验县政府,进行系统的乡村改造实验。他以村学、乡学作为一种政教卫合一的新型农村基层组织,其功能一是实施教育,二是推行社会改良,三是组织乡村自卫,进而完成“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乡村文明建设。

一度轰轰烈烈的乡村教育思潮及其运动被抗日战争的爆发所中止,其实,在当时的中国,期望不根本改变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仅仅依靠教育实施乡村改良运动,其局限性和失败的结局也是必然的。但这些教育家们从自身的专业出发积极参与社会改进的职业精神和教育救国的献身精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每一种探索都有其真实的价值和历史意义。他们都反对模仿和照搬西方教育,直面中国的现实,探索中国式的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之路。他们都认识到,中国的根本问题在农村,而农村改造必须将教育与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卫生等的改善联为一体,这些认识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4.科学教育思潮

科学教育思潮自清末的“西艺教育”开端,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下,洋务教育引进了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中国学者最早积极鼓吹科学教育观的要推严复,他比较系统地导入西方的实证主义,将培根提出的以经验论和归纳法为基础的现代实验科学称为“实测内籀之学”,认为只有实际经验才是认识的出发点和检验的标准,只有“始于实测,继以会通,而终于试验”,才能获新知、创公例、推动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其中“则试验为尤重”。在此基础上严复最早提出了科学的两种教育功能,一是把科学知识的传播学习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二是在教学和治学过程中导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论。

这正是后来的科学教育思潮所内含的“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两重含义的雏形。

1914年6月,任鸿隽与赵元任、胡明复等留学生在美国发起组织了“中国科学社”,创办《科学》杂志,倡导科学教育。任鸿隽认为,科学教育的基本内涵有三方面:一是科学知识的传授;二是科学方法的应用;三是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强调以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渗透、充实社会各项事业尤其是教育。

科学社成立之时,正值国内新文化运动蓬勃开展,在科学和民主两面旗帜下,大力主张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来评判一切事物。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陈独秀大声疾呼,中国要摆脱贫穷落后,“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正是在科学救国这面旗帜下,科学教育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1918年,中国科学社迁回国内,通过发行刊物、翻译书籍、编订科学名词、设立图书馆、博物馆和各种科学研究所等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

1919年,美国实用主义大师杜威来华。实用主义教育注重经验,强调以实验为基础,讲究实证和科学方法的采用。杜威的弟子胡适则进一步予以中国化,把它归结为“实验主义”。胡适认为:“实验主义自然也是一种主义,但实验主义只是一个方法,只是一个研究问题的方法。他的方法是:细心搜求事实,大胆提出假设,再细心求实证……我的唯一目的是要提倡一种新的思想方法,要提倡一种注重事实,服从证验的思想方法。”由于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当时的广泛传播和影响,为科学教育思潮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23年,中国思想界发生的“科玄论战”,在很大程度上波及对科学和科学教育的功能和价值的认识。以张君励为代表的玄学派认为,无论科学如何发达,人生观问题非其能所为。科学教育只能解决人的理智与体质问题,而无法解决意志、情感、道德等问题。科学派健将丁文江则坚信中国的出路在于以科学理性方法来研究中国问题,他认为,科学的目的是要摒除个人主观的成见,求人人所能共认的真理;科学的方法是辨别事实的真伪,求它们的秩序关系。所以科学的万能,科学的普遍,科学的贯通,不在它的材料,在它的方法。

由此得出科学能够应用于人生观问题。尽管这场争论各有偏颇,但争论本身却在客观上扩大了科学教育思潮的影响和科学教育运动的推行。

从整体而言,科学教育思潮包括“科学教育化”和“教育科学化”两大主题。

前者主要指在学校教育中用科学方法讲授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科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后者则主要指把教育本身当作一种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教育。后者直接促进了我国近代教育实验运动的开展。

同类推荐
  •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本书收集了2011年在山西财经大学召开的“全国高等财经教育研究会思想政治教育协作委员会年会”会议论文和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师生的来稿,约40篇,论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理论”“思想政治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有的学术质量还较高。
  • 中国文化名人谈读书

    中国文化名人谈读书

    书是人类认识的载体。有价值的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表现于这个民族的精神生活中,也储存于这个民族长期流传的典籍书册中。书——人类生命的灯。读书是学,学习前人的经验与知识。在学习的同时还要思,进行独立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在今日看来还是正确的。在读书的过程中勤于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参阅古今中外的名著,这是研究学问的必由之路。
  • 中国广播影视发言人答问录

    中国广播影视发言人答问录

    广播影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人们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坚持导向和面向市场并不矛盾,受众就是市场,占领市场就能够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
  •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学校是好的学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能会见仁见智。上海市黄浦区针对教育时弊,拨开重重迷雾,提出“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这一朴素的命题,展开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本书就是这次探索的初步经验总结。全书共分“观点”、“调研”、“策略”和“实践”四大部分,主要从课程构建、课堂改革、教师队伍建设与校园环境优化等方面介绍了他们基于学生、为了学生的思考与做法,既有理性思辨,又有实践探索。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但它需要一个突破口,本书就是以“学生喜欢”这个核心问题作为突破口进行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希望以此为契机,引发教育界对这一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
  •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随着时代的步伐,社会在不断地前进。近年来,国内外的应用主持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本书强化了应用主持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融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让广大读者可以在主持工作的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迅速提高自身的主持能力和素质。
热门推荐
  • 三生三体

    三生三体

    天道之下的万千种族均要随着纪元的毁灭或死亡或新生。但自极点开辟天道初生以来,就有一个种族始终例外。万千种族称他们为:禁忌
  • 倾城泪:帝王独宠冷艳王妃

    倾城泪:帝王独宠冷艳王妃

    那时,人人以为我还小,不懂这些阴谋,但是他们没想到。我,其实并不如此......
  • 焚岚

    焚岚

    神州大地,浩浩荡荡,纵横不知几万里,未知之地,数不尽数,世人围城而居,日出出城而种,日落归家而眠,城墙高固坚耸,飞禽走兽不得入内,城内一片太平,只是这山野沼泽,了无人踪,魑魅魍魉,洪荒异种,择生而食,流匪凶寇,安营扎寨,时常出没。直至百年之前,深山险地,妖魔鬼怪,皆已被怀有大神通者荡平,只余些许神秘之地,倒也无毫无后顾之忧。世人勤劳节俭,安居乐业,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皆以修真之人为之欣欣向往。一时之间,寺院林立,门派森罗,名山胜地人满为患,好不壮观。时至今日,人过之处,江湖仇杀不断,修真者中亦有生性邪恶之徒,强取豪夺,荼毒生灵,为患人间,整整九州七十二城,暗流涌动,不公不义,深入人心。
  • DNF之卷土重来

    DNF之卷土重来

    “跑起来。”李卷土大叫并松开了丁霜,李卷土取出了武器,左手巴鲁姆克之剑,右手雷剑-苦轮;李卷土转头,李卷土眼前一黑,嗯,还没栽在地上。丁霜不知什么时候在他的身后消失,在他最初松开丁霜的地方,她扑在地上双手撑起上身看着他,双眼浸满泪水,用微弱的声音说到。“我腿短。”
  • 黎上时光休许诺

    黎上时光休许诺

    很久很久以前,世上有一个既聪明又可爱的小女孩,被一枚大坏蛋捡回了老巢教养,谁知教养教养着,世上又多了枚小坏蛋……故而本文又名《小坏蛋养成史》或者《坏蛋是怎样炼成的》,非重生非穿越,脑洞轻奇,无从考据。主角:小阿黎;配角:修胥之。
  • 晴空暖阳

    晴空暖阳

    什么?!天赋异禀样貌惊人是全魔界心肝的魔界公主居然与一个除了他爸妈谁都不知道他长相的神界王子在一起了?!这可是三界的大新闻!啥?!公主大人为了那个的神界王子差点送命?!这可是大新闻中的大新闻!公主大人啊,现在这个世道啊...好男人不多啦,好好珍惜呀!出来打酱油的黎笑笑一脸悲痛地摸着公主大人的头道。现在...准备好进入与人界完全隔开的三界了吗?
  • 凤凰剑:娶个世子回女尊

    凤凰剑:娶个世子回女尊

    本文是当年的渣文《凤凰剑》的精修版,大纲不变,文笔会更细腻,剧情会更流畅而且有实在意义。那就是:娶个世子回女尊。这位大侠,你比家兄更绝色!但是,却因时间不够,脑洞暂无等诸多原因,暂停修改渣文并上传了。虽然下部《荡平天下》动用了全部精力正在写,但迟早有一天我会回来收拾凤凰剑这个烂摊子的!!
  • 好大一个坑

    好大一个坑

    穿越了!穿到一个崖底!难道要继承绝世高手衣钵?!学成绝世武功?!找到一本武功心法?!关键是为什么没有招式啊?!内力蓬勃使不出的感觉你懂吗?!总之...我在崖底便秘了!....爬上山顶成吗?
  • 地球碰撞

    地球碰撞

    天才少年卷入地球未知风波,迷失在诡异世界中
  • 最后的洛神

    最后的洛神

    全家被灭,记忆被封,入住叶家,从此以后洛锋成为叶家人;一次偶然机会,他成为了灵者,却又被测为五行之外的体质——空灵体!没落的大陆首宗,意外崛起的两大宗,外大陆的神秘门派,在这背后到底有些什么秘密?三大陆的变迁,神秘的莫名强者,千年前的死敌,千年后的宿命,这一切究竟是什么造成的?当洛锋被卷入这一场千年之久的漩涡时,他又会有怎样的经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