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面实施的浙江省高中新课程改革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平台,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新课程某种程度上是学校之间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重新“洗牌”。对于镇海中学这样一所有着近百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名校、重点学校来说,面临的压力、阻力更大。可以看到,高中新课程的开放度和包容性都非常强。共同基础上的差异发展不仅是指向学生的,它同时也对学校与教师的差异发展提供了一种规定和实现的空间,而且这三者之间存在着科学的逻辑。也就是说,新课程下的学校个性(特色)、教师个性(专长或风格)、学生个性(特长)是一个互相协同的整体,是一个同步成长、相互促进的过程,离开前两者的发展,学生的高水平差异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
关于“特色化办学”或者说特色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一直是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点与热点,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多元开放,随着基础教育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为人诟病,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相关的研究和实践越来越向纵深推进,关于特色学校发展的理论、策略、经验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2009年2月,《人民教育》推出了“特色学校建设”专辑,同年4月10日,《中国教育报》推出了《400名高中校长聚首北京研讨高中特色办学——“大家不同,大家都好”》专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也于2009年初启动了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选取了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所项目学校、206所培育学校进行普通高中特色化办学的先行探索,我校位列100所项目学校之一。可以看到,每一所学校其实都能找到自己的卓越领域,相当数量的学校也已经在特色学校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特色学校。同时,我们还看到,“特色化办学”既可以以单一的特色项目为切口,也可以是整体特色的系统推进,现阶段特色学校的打造已经开始超越某一特长、特点的单一形态,而是上升到教育生态、生活品质、整体推进等系统观、生态观、科学发展观等更高层面。这一发展态势充分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工作者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教育背景下一种可贵的、与时俱进的教育自觉。
二、研究意义
作为一项基于特定学校内涵发展又在相当程度上对高中学校办学进行了先行性、一般性探索的课题,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高的实践价值。
(一)理论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多元开放及对优质人力资源的渴求,随着人的主体自觉发展的觉醒,对传统高中教育模式和办学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本课题不试图解决中国高中教育的种种问题,而是立足于镇海中学,在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创建一种能够最大程度促进学生可持续和谐发展、高水平差异发展的学校教育体系。我们通过演绎式策略和模块化策略将体现社会发展要求和教育本质规律的“人文、和谐、自主”的文化特质全面融入、渗透、改造、优化、升华学校生活,在此过程中采取“自上而下、全员创建”的管理机制,运用活动设计、细节开掘、校本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建设等策略,特别注重各种高质量载体的创设,从而确保文化特质融入的深度、广度、力度和效度。在不断丰富模块群的同时,十分注重结合学校实际,集中优质资源,巩固原有优势模块,开辟若干重点模块,使这些模块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内在功能和示范效应,带动其他模块的生成、发展、融合,整个校园生活因而也呈现出亮点纷呈、活泼生动的局面。后续研究在深刻把握新课程精神要义和本校内涵提升挑战的基础上较为深入探索了品质教育的内涵、价值取向、实践路径,构建了品质教育的理念系统和实践系统。同时,本课题提出了“文化特质”、“个性化校园”、“弹性管理”、“教育自觉”、“和谐教育生态”、“管理自觉”等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深入解读,这些都能体现本研究的创新价值和理论含量,能够作为一般规律为研究者、学校管理者提供另一种视角。
(二)实践意义
本研究的最大价值在于其鲜明的实践特色和显著的实践意义。我们用“人文、和谐、自主”的文化特质全面改造提升学校生活,用品质教育的内涵、价值取向、立校基石与实现路径不断提高高中新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水平,我们试图重树与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新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哲学,超越“同质教育”,实现学校整体办学转型升级,从而使百年名校在种种困难面前焕发出更加旺盛、青春的生命活力,拓展优质教育的丰富内涵,提升学校生活品质和师生的生命质量,走上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办学之路,进一步增强学校办学实力,进一步凸显办学特色,增强学校的“软实力”,更好地满足学生和社会公众对高品质、个性化、差异化、丰富多样、可选择性强的学校教育越来越强烈的要求。在这方面,通过本研究,镇海中学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有效的实践体系,无论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把握、教育教学、网络文化、学校管理还是具体到某一学科、某一活动都有比较明确可操作的理念、方法、载体、策略、原则等,基层学校从中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获取一般意义上的规律。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伴随镇海中学21世纪前10年的办学全程,研究和工作共存互进,行动研究是最主要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过程
本研究可以说贯穿于镇海中学新世纪前十年的办学全过程,大致上可划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人文、和谐、自主”为学校文化特质的个性化校园研究,初步奠定了个性化校园的理念取向、实践框架,形成了个性化校园建设的三条实践路径。第二个阶段是高中新课程实施前后,学校以个性化校园建设的已有成果为基础,提出了品质教育的概念,将其作为个性化校园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延续和升华,研究探索了品质教育的内涵、价值取向、立校基石与实现路径。以上两个阶段无论从精神实质、研究方法、价值取向等都体现出一脉相承的高度统一,也体现出本研究的系统性、开放性和可持续性,它将伴随学校的发展而不断得到补充、改进和完善。
(二)研究方法
作为一项基于学校、为了学校的学校整体性、全局性课题,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践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镇海中学个性化校园建设本质上是学校文化建设。
一般而言,一定的学校文化系统是与特定的时空条件比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当外界的时空条件发生改变的时候,学校文化也应作相应的更新。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里,新的时空背景向学校文化建设发出了新的革新信号,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学校文化势必要在分析这些背景变化的基础上作顺势的改进,才能更好地为学校整体发展和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镇海中学以“人文、和谐、自主”为特质的学校文化建设以及以“尊重多元选择促进高水平差异发展”为核心价值的品质教育体系构建,就是为了顺应新的时代要求、教育背景和学校背景,旨在通过学校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创新,凸现学校发展特色,打造学校新的核心竞争力,开拓名校发展的新内涵、新优势、新动力,从而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实现学校新的跨越,同时提升学校的生活品质和师生的生命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个性化校园建设是一项新课题,尽管许多理念、做法是在原来的教育形态上延续开来的,不是推倒重来的彻底变革,但学校需要调整、适应和创新的内容和任务依然十分繁杂而艰巨,并且没有多少可资借鉴的样板典范,因为不同学校的底蕴、基础、资源、目标千差万别,每个学校必然需要走自己的道路,必然是针对自己的基础和问题来考虑如何打造品质教育的。这与行动研究“在教育实践中、通过教育实践、为了教育实践”的特点以及以“提高行动质量,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是相吻合的。
具体到本课题,具体到镇海中学,它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高中新课程实施前后延续之前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业绩,如何进一步转变育人模式培养更多综合素质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学生,促进更多学生的高水平差异发展,如何进一步深化学校内涵发展,成为影响更巨大、业绩更卓著、特色更鲜明的全国名校,进而实现“品质教育以小博大”,如何提高新课程的执行和创造水平,从浙江省高中新课程样本学校提升为“样板学校”,等等。梳理这些问题,我们将其归纳为基于学校文化特质的个性化校园建设这一研究课题,这些问题就是本课题要研究的内容和目标。在镇海中学这个特定的情境场中,在各个工作节点上形成具有内在反馈机制的四个环节(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螺旋形行动,最终达成课题研究确立的目标。
本研究还运用了经验总结法,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教育经验总结,是指研究者以来自教育实践的经验事实为素材,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这些材料加以分析、概括,从而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经验总结法是教育研究中传统的研究方法,也是实践工作者常用的研究方法。本研究中对镇海中学的个性化校园建设经验进行了总结与归纳,从中提炼和概括出了相应的规则与建议,辅以一定的理论探讨,以切合实际的研究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行之有效、符合实际需要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