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牌”废物利用
很多人在学生时代,一定都还记得有这样的情节:班主任让大家每人写一两句生活的感悟,然后把好的、优美的句子抄在黑板报上,成为“每日一句”,而镇海中学则把班级里的“每日一句”推广到了全校。校门口的电子屏幕本来是个“欢迎牌”,平时基本不用。当时,政教处的老师提议,要么写些名言警句,让学生能够熏陶熏陶。这建议一出,大家都觉得不错。后来,有班主任说了,与其写名人的,不如给学生一个平台,把他们自己写的放上去,岂不更好?于是,警句的征集活动在全校广泛开展起来。
学生的警句不比名人差
“多想想自己所拥有的,少抱怨自己所没有的。”这是高二(7)班金海波最近上电子屏幕的一条警句。问他为什么想到这句话,金海波回答得很有趣:
“我其他条件都不错,就是身高让我很自卑,在班级里甚至有的女生都比我高。
我也看到很多同学抱怨自己的先天条件不好。后来,我看了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收获很大,就写下了那句话提醒自己。”
“我的世界总有一段黑暗的路要走,勇敢前行,我终会在阳光下拥抱一个充实的自己。”这是高二(6)班乐晓辉写的警句。副校长姚宏敏说,很多学生看到这句话时,都深深地被这个家庭贫困学生的坚强和懂事所感动!
“把你的脸迎向阳光,就不会有阴影。”当看到这条警句时,张咏梅说她从中能感受到这个学生是个乐观的人,有阳光的性格。虽然警句只是反映了学生的一个侧面,但老师们可以对学生更加深了解。另外,让张咏梅自豪的是,学生写的警句很有哲理,有些还加入了一些现代元素,显得很前卫。有时候,她不得不佩服:有些警句不比名人的差!
多平台、多形式鼓励学生原创警句
为鼓励学生原创警句,学校在教学楼、教师办公楼、图书馆等显眼处都挂上了与该楼功能相符的学生自创格言;在学校古朴的大门两侧,每隔一两天都会更新两条书写美观的人文寄语;学校还将学生的自创警句活动与语文课结合起来,每学期进行评比……
对镇海中学的学生来说,写警句已经是再熟悉不过的事儿了。从2005年起,学校就一直在征集学生的警句。这几年下来,16开、100多页的小册子已经做了两本,共收藏了6000多条学生自创警句。校长吴国平说,祝愿6000条警句成为6000朵青春之花,让每个同学都有自我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更自信,心理更健康!(选自《中国中学生报》200804 D18)
2.“人文寄语”的开发
在学校的教学楼、行政楼、教师办公楼、图书馆等场所的显眼处,除了挂有学生自创的格言,还挂贴了与该楼宇功能相符的格言警句。师生在反复接触、品读这些人文寄语时很容易将之深刻地内化到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但这些固定的人文寄语覆盖面有限,效用的发挥也只集中在一时,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
学校在2005年推出的动态人文寄语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宽容”、“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水上的桥梁”,在学校古朴的大成门两侧的黑板上,每隔一天都有两条书写美观的人文寄语吸引过往学生的眼球。开始之初,动态人文寄语是由相关职能部门和人文学科教师根据思想性、经典性、艺术性并重的原则,并注意人文寄语的时代性以及与高中生实际生活的切合程度挑选产生,并由学生会宣传部负责设计排版书写。随着学生兴趣和热情渐涨,学校将人文寄语的收集和编写工作分解到每个班级,每班负责一个礼拜,班级学生群策群力,既保证了选语的质量,也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不仅能享受人文精神的滋养,而且也成为校园文化的积极创造者。学校这么一个小小的创意以一种最简约经济的方式让师生们获得了鲜活的精神享受和频率合适的精神按摩。
3.“心语心愿墙”的设置
“心语心愿墙”是学校政教处、团委开辟的一块学生与学校沟通交流的平台。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社团活动信息的发布,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表达。对于学生所反映的情况、提出的问题,学校政教处团委一方面及时回复进行解释疏导,另一方面由学生会收集整理后提供给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自身权益的维护,也有利于学校工作的改进,有利于和谐校园建设。“心语心愿墙”的开辟得到了学生的热烈响应,不到一周就收集学生的“提案”50多条;校园“民间”刊物《陪唱团》通过在这个平台上的宣传,知名度迅速提升,一度“供不应求”;高一、高二年级学生自发在这个平台上为高三学长送高考祝福……“心语心愿墙”的开辟让学生“有地方说话”、“说想说的话”,给了他们一个正常表达意见的渠道,对于校园生活各个环节的有效运转起到了舒筋活血、理气化淤的作用,使得学校的各个方面在沟通中达成了共识。
二、校园心理环境的培育提升
在我们看来,校园心理环境是那些影响师生心理感受、心理体验的学校精神、人际氛围、校园风气等,校园心理环境本身即是一种隐性课程和教育力量。
优质的校园心理环境对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身心状态、人格发育均起着不可估量的浸润作用。
(一)和谐人际的搭建
在学校这样一个较大型的集体里,有各种各样不同角色的个体,组合成了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校师生与校友的关系、管理层与教师层的关系等,每一类型关系里又存在千差万别的组合方式与形态。
师生的工作、学习、发展成长就在看似纷繁错乱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得到实现,组织的力量就从人际网络的内部运行中生发开来,不容置疑的是,人际网络的力量是一个组织保持健康生命活力的关键因素,当然这种力量的集中度、作用度、指向度、持续度都取决于这种人际网络能否达到一种较高水平的和谐、平衡。
1.师生关系的和谐
师生关系无疑是学校里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甚至可以说这种关系决定了学校发展的主要方面,决定了其他关系类型的质量。在师生关系结构的两端中,我们认为教师这一端是主要的,他们的思想、言行、精神风貌具有一种对学生的近似于天生的权威影响,这种影响是学生在学校生活里所获得的甚至比学科知识还宝贵的教育内容。一旦学校教师整体或个体的思想、言行、精神风貌得到了学生的信任、认同、接受直至怀有深深的敬意,也就标志着和谐的师生关系已经形成。所以我们在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时,主要的工作是抓教师,抓教师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建设,提升其高度,提升他们在师生交往中的人际魅力,从而带动学生的成长,提高师生关系的品质。
镇中和谐师生关系的首要基础是教师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冲开了“师道尊严”这道堤坝。教师转变成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思考者、创造者。这就意味着教师的职能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构建平等的师生交往,使学生从师生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尊严、宽容、理解、友爱等人性素质。这种开放的、富有人情味的师生关系,表现了对学生充分的尊重,因而也最大程度上扩展了个体上发展的自由度,使师生之间真正形成了地位平等、人格平等的关系。
镇海中学和谐师生关系的基调是“爱、信任和尊重”,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是同类群体中的佼佼者,这是每位镇中人和社会人士的基本认知,也是学校师生人际结构中基本的心理平衡点。教师信任并尊重学生的能力、品质、潜质及光明的前途,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辛勤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卓越成长,而且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以免耽误了这些潜力巨大的学生,在平时的教学和日常生活中他们会主动地倾听学生,采纳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流露出一份自然的关爱,因为信任,他们对学生认真教导、严格管理的同时也表现出适度的宽容,管而不死,放而不乱,给学生以充分张扬个性、自主发展的空间,对学生独特甚至显得非正常的言行,他们也会做细致深入的分析,以改善自己的工作。同样,学生对创造了无数辉煌教学业绩的镇海中学教师更是怀着高度的敬意、爱戴、信任和尊重,他们信任老师的教学水平、师德人格,憧憬并坚信自己在这些教师的教导下能够获得在其他学校所不能达到的成就,因而他们的学习动力、对教师布置的任务执行的力度都相当坚定而巨大。正是基于这样的“爱、信任和尊重”才催生出镇海中学巨大的教育教学合力。
镇中师生关系的和谐还体现在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全面关注上,在镇中教师眼中没有权贵、没有富豪,所有的学生都是平等的个体,都是发展着的鲜活的生命。相反,他们对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倾注了更多的爱和关注,教师会放弃业余时间和节假日给学习困难的学生补课、指导,在高三下半学期更是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学习困难生成绩的提高上。教师还会创造温馨友爱的班级氛围让家境贫寒、身有残疾的学生体会到周围人的温情,让他们走出封闭的圈子,正常地学习、生活。
镇海中学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依赖师生间不断的交流和对话,我们有着独特的交流机制和方式。“学生在,老师在”、“以校为家”、“一心扑在学生身上”、“从不搞有偿家教”是多年来镇海中学教师整体积淀的风格写照,也是学校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这保证了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与成长中的学生的对话、交流,解决学生能力范围之外的问题。从交流方式来说,有讨论、答疑、争论、信件、家长转达、学校领导转达等比较传统的方式,随着校园网络的建成,电子邮件交流、校园论坛的匿名非匿名交流的比重越来越大,师生交流的领域、深度、灵活性、现代色彩都有了许多改进。此外,在许多校友的倡议和踊跃捐助下,学校于2002年兴建了尊师亭,成为和谐师生关系的一个物质符号。
2.生生关系的和谐
生生关系是学校组织里最广泛的一种人际关系,生生之间的交往蕴涵着最广泛、丰富而非正式的教育资源。当一个学校最广泛的人际关系能够达到某种意义上的和谐时,学生的成长空间就会变得非常丰富并且有意义,他能够汲取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享受到群体生活的愉悦。当然,这种生生关系的和谐又带有明显的校本色彩,受到特定学校里制度、氛围、活动组织的深刻影响和制约。
镇海中学生生关系的和谐首先表现在他们共同的成功心向及由此引发的相似性质的行为模式上。进入镇海中学,不管过去的教育背景如何,绝大多数学生都强烈期望自己在三年里能获得最有效的成长,三年后进入全国名校继续深造进而报效祖国,以此实现人生的价值。目标的明确坚定促使每个学生保持着一份平静的心态,他们都好学、勤奋、沉静、珍惜时间、讲究效率、尊敬老师、对每一项与目标达成有关的活动都会持积极而认真的态度、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而那些极少数厌学、懒惰、调皮捣蛋、不思进取的学生往往被嗤之以鼻,在学习氛围浓郁的群体中根本没有市场,沦落为孤立者,这些极少数中的绝大多数都融入到集体的模式中来,极个别的就只能退学、转学被淘汰。
生生关系的和谐还体现在“互相欣赏互相学习”上,镇中学生绝大多数各方面素质发育良好、成绩优良,每个学生几乎都有一手或几手拿手的绝活。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在校园网络的沟通交流中,每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他们出色的表现让他人的心情颇不宁静,这种不平静在有些时候会演化成嫉妒、妄自菲薄等负性情绪,学校有关部门和教师就经常性地引导、释放学生的这种情绪,使他们懂得欣赏别人,为别人的出色或成功真诚地喝彩,学习别人的长处,同时也能正确地评估自己,找准自己的闪光点并努力让这种闪光点也成为别人欣赏的对象,这是一种非常健康的心态。
镇中生生关系的和谐还体现在“团队合作共同进步”上,无论是探究性课堂教学、课外研究性学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便捷互动的论坛交流,组织者都有意识地运用团队学习、团队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精神,把个人的智慧融入到团队中使团队的力量成倍地增长,而团队合作成果的成功又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在团队的紧密合作过程中,学生从同伴身上获得了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成长就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
3.在校师生与校友的和谐
在校师生和校友同属一个校园生命机体,有着共同的精神家园和校园文化背景,有着紧密相连的情感脉络。当身处高校或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校友以他们目前的视野和经历回顾、反思、审视他们的高中生活或者说他们的成长历程时,他们会有非常深刻的感悟、经验和教训,而且他们掌握着非常丰富的资源信息,这些对于成长中的母校师生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因而他们之间能够经常性地交流对话,实际上是生成了一笔宝贵的校本教育资源。我们充分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并采取多种方式开掘、利用它的教育价值,使校友和在校师生形成了和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