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1900000030

第30章 僧格与人格——论“弘一现象”(2)

再如有关弘一法师的出家,也非如一般所以为得那样突兀,感到不可思议,不可理解;或以凡俗之情见来窥测,简单地以家庭变故、理想破灭、遁世逃避等相究。即使像夏丏尊先生这样的弘一法师好友,对弘一法师的出家一度也表示困惑、遗憾,足见圣凡暌隔,世人对于人生向上一着的价值大多缺乏认识。其实,撇开佛教所讲的三世因缘不谈,弘一法师之于佛教,早在童年时就有所接触。据记载,筱楼公临终前,曾嘱家人延请僧人于榻前诵《金刚经》;临殁,无有病痛,安详而逝。灵柩留家七日,又每日延僧诵经超度。时弘一法师虽年仅五岁,但无疑已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后人回忆,孩提时的李叔同,以后即因此与同龄儿童效焰口施食之戏,而自据上座,俨然一大和尚模样。又师之大侄妇(年岁大于弘一)早寡,从某居士学大悲咒、往生咒等,时师年约七八岁,常相随一旁,耳濡目染,竟亦能背诵。而在弘一法师出家后,法师的俗家道友蔡冠洛居士,为撰弘一法师年谱,曾于民国20年向师做过一次访谈,法师在与蔡居士话及他对佛法的信受与出家因缘时回忆道:“七八岁时,即有无常苦空之感……及慈亲早丧,益感无常,悟无我理。”应该说,出家前的李叔同先生对佛教的理解已非泛泛了。华严座主应慈老人曾对人说过这样的话:“民初在清凉寺讲《华严》,居士之中能得其堂奥者,李叔同一人而已。”华严理论深奥繁难,一位在家者能得到一代宗师的肯定,此足见其对佛学必有非同一般的造诣。如此等等,说明俗世的李叔同之最后走向学佛出家道路,其背景是多重的,其所给予我们可作为探究人生究竟之问题的启迪也是多方面的。

更需指出的是,上述种种,多少是以一般的世俗知见来分析弘一法师的出家因缘及其抉择的。倘若我们再深入一层,从人生的究竟义上讨论弘一法师出家原因之根本,那么丰子恺先生的人生“三层楼”之喻可谓形象透彻。丰先生认为,人生的境界大致可分三个层次,即“三层楼”:重物质生活的住一层楼,“这样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如继续想“爬上二层楼玩玩”的,即追求一种精神的生活,则是那些“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登三楼的则完全是向往灵魂生活者,“他们做人很认真”,不满足于一般的“物质和精神”,而是要探寻人生之究竟,“在他们看来,财产名誉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这也就是一般常说的穿透人生,勘破红尘,我认为这是绝对不能用逃世、消极一类词来说明的。作为弘一法师的俗家弟子,丰子恺先生在说清了三种人生类型后,径直指出,弘一法师就是生活在“三层楼”的“最好的一个典范”。这就是说,对于弘一法师的出家,我们应该是赞叹、敬仰,应该像夏丏尊那样去体认他的伟大,为众生感到“稀有的福德”,“代他欢喜,代众生欢喜”。

回归主题,我们要说的是,作为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无论是他所选择的人生之路,还是人格(僧格)的炼就,既是一种“宿因”,也是有其内在的原因可寻找的。而只有当我们明白了弘一法师人格(僧格)成就的内在逻辑与它的一贯性,那么,接着谈论出现在弘一法师身上那种僧俗共尊的特殊现象,自然就方便得多。

三、对“方外二杰”说的分辨——谈认识弘一法师的维度

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的时期,即所谓中国社会经历着数千年未遇之大动荡、大变局,传统的一切都受到了冲击与挑战,整个社会失去了中心与重心。然而,历史往往就这样充满着吊诡,在一个价值失衡的时代,却最会出现那些具有标杆式的,能引领或至少能给出世人一个价值理想世界的人物。同时也最能受到社会的关注与敬重。对于这一特点,虽说话常带尖刻,但也常不乏深刻的鲁迅说过:“人必有所缺,这才想起他所需。”这好似有点像生理医学上缺啥——需啥——补啥的现象。这也确实解释得通,因为人有两面性,虽然一方面有惰性,另一方面无不或显或隐地有希圣希贤的向上之心。这就好比一般人虽然认为做英雄代价太大,但还是会崇拜英雄,而不会自甘堕落地去当强盗;虽然觉得圣贤遥远,但还是会以圣人为崇高,决不能没有是非地去追随恶魔。

人心向善,人心本善;良知乃人所固有,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性。这非浪漫的理想主义,更不是一种美好的预设。不必讲太深奥的道理,试想,如果我们人类自己对自己都没信心,那么我们有关此类问题的讨论还有何意义,我们今天来纪念弘一法师又有何必要——一切都是白搭。

回到有关时代的话题上来,晚清民国思想文化界可以说是大师如云,名人辈出。相比俗界,佛教界同样也呈现出一种兴盛的景象,名僧高僧特多。然即使如此,弘一法师仍可视为佼佼者;不仅如此,弘一法师几无异辞地受到僧俗两界的尊重,在佛教界也是不多见的——甚至可以说绝无仅有的。正由于此,我称此现象为“弘一现象”。笔者曾在一篇也是谈弘一法师的文章中提到过同时代几大高僧各自在社会上受尊重的原因及其特点,并因此而说明“弘一现象”的存在与缘由。现再可结合《弘一大师永怀录》中的有关文章补充一点这个话题。

在弘一法师当时乃至以后直到今天,社会上有将弘一法师与另一同时代的名僧苏曼殊相提并论的。如在弘一法师圆寂后有一位文人(又是学者)陈祥耀先生在一篇题为《纪念晚晴老人》的文章中这样说过,对于晚晴老人(弘一法师),他是怀有“虔爱”的,其原因不在于好佛,因为他一般是不问“所谓‘正统’的,抑或‘外道’的”,他之“推服着佛门的三个法师(太虚、弘一及曼殊)”,全是因他们的才学而定。然这样的理由有其不相应处。虽说每个人的价值观各有不同,对人与事的喜好也各有标准,但既然说的是法师,是佛门中的人物,自当首先就得从所论对象的身份为依。太虚大师作为一个划时代的高僧,虽然他在当时佛教界内部可以说是位有争议的人物,但其对佛教的贡献与在佛教中地位是无可比拟的,这一点在教内外一般也不予怀疑。在民国时代就已有将弘一与太虚同列为四大高僧中的人物,相提并论,自是有其一说的。

至于苏曼殊,弘一法师在俗时与他有交往,并曾同为南社的骨干,柳亚子先生称他俩为“南社两绮人”。据说曼殊在创作《断鸿零雁记》时也尝就正过李叔同,先生对之还加以润色(按:《断鸿零雁记》最初即发表在《太平洋画报》,时李叔同在此报馆任编辑)。又,李叔同与苏曼殊都曾在《太平洋画报》发表过作品,当时即有“双绝”之誉。总之,他俩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与成就确有一定的共同性与可比性,此所以在民国时候有“方外二杰”之称。

然而,就像梁高僧慧皎法师所指出的,名僧与高僧各有不同的内涵。在近现代的文学史上,苏曼殊无疑有他的地位,当可称得上是位名僧,但他在佛门中所受到的“待遇”却并不高,实不足以高僧相称;甚至可以说,如果苏曼殊没有文学上的那些成就,时人乃至后人可能就不会提起他。事实上,在曼殊的生前生后,佛教界对他并没有太多的重视。曼殊谢世后,由于柳亚子父子等的努力,为之搜罗遗作,出版全集,编撰年谱,使曼殊得以传世。然这些都是出于曼殊在文学上的成就,都是属于俗世间的事,其影响也是局限在世俗范围内的。而弘一法师在出家前也是精于艺事,所涉及的范围可以说还广于曼殊,但这是世俗的事业,出家后则严持戒律,一丝不苟,自觉“摒弃俗务”,与世间一般的艺事基本无涉,自我定位明确,这与苏曼殊就全无相同之处了。虽说法师在出家前的种种事业,在艺术上的成就,对他以后的影响关系甚大,说他名僧也没错,但一旦高僧的性质凸显了出来,“名”就被“高”所盖去,“高”过于“名”,自然是称“高”而不“名”了。弘一法师在历史上的定位是一位佛教高僧,是他对佛教的贡献,至于那些在俗家时的成就,最多只是扩大弘一法师名声的助缘,或更确切地说,全部化为他作为一位高僧的社会形象与影响的善增上缘而已。或许这是由于弘一法师出家后的光芒掩盖了他在俗世的事业与成就,但我宁可认为这是道德力量所致,是一种价值判断,是人类向上一着之心始终未失的缘故。总而言之,如今人们在提起弘一法师的时候,一般都不太会去涉及法师那些纯世俗间的事,社会各界人等无不将他作为佛门高僧来尊敬,来纪念。所以,“方外二杰”之称是不确切的,将俩人相提并论也是不妥的。

其实,上述的问题早就有人说过,如陈心纯先生《弘一大师与曼殊和尚》一文,是文开篇伊始就这样说:“一般人往往会将不久前示寂于闽南的当代律宗硕德弘一大师,与当年的曼殊和尚相提并论,同列于高僧之俦。这实在是一个大大的错误,真所谓‘不揣其本而齐其末’了。”文章接着对何为“本”何为“末”作了解释:“‘本’,是指一个‘高僧’所绝对必须具备的根本条件“精严的戒律而言’”;“‘末’则是指弘一大师与曼殊和尚所同具的艺人的‘才华’而言。”毋庸多言,弘一法师自是“本”“末”兼备,可谓“无欠无缺”。而曼殊和尚,如站在艺术的立场上看,他的才情,他的气质,“真是凤毛麟角,稀有难得,值得我们崇拜赞叹。但是,如果我们把他当作一个受过戒的出家人看,而从严正的佛法的立场上来批评时,那就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可见,我的这一判断凡对佛教稍有认识者都会如此。

本文之所以从外界评价的一个角度对弘一法师与苏曼殊做这样的比较分析,一来是借此以说明弘一法师之能受到僧俗共尊,是有其一贯的、非同一般的理由,即是以人格的内在力量为其根本的;同时也是想通过这种僧伽内部之间的比较,来说明体现在弘一法师身上那种僧俗共尊现象的确具有特殊性,是“弘一现象”的最基本特征,值得我们探究;第三则是引出下节所要谈论的也是本文之要旨的话题,即在道(指人生之道,生命之道)学系统中,或作为一种生命的学问,人格(僧格)的力量在其中的价值与意义。

四、他人眼中的弘一法师

大凡圣贤,其在道德操守与人格魅力上必有其超于一般的过人之处。必须指出的是,说超于一般,并非意味人性存在高低的差别,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人格的炼就与高低,关键在于每个人的修养。至于人格所造成影响的大小,虽然端赖各人的人格特性决定,但与由各人不同的人生经历而带来的不同因缘,毫无疑问也是有着莫大之关系的。这一点我们从弘一法师身上,即从“弘一现象”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反映。有关“弘一现象”的形成,笔者曾在《从李叔同到弘一法师》一文中已有过具体的介绍,本节不再细论,在此略加概括后,即引到人格与僧格及道德示范的意义与作用这类话题上来。

在今天这个所谓的去精英化、非道德化时代,纯粹谈论道德谈论理想人生问题好像已经落伍,甚至有点可笑了。功利与势利相纠结,世人对价值问题的考量,无不受到私利的纠缠或功利的干扰,即使偶有将之与道德相结合者,不是被归为另类,就会以为是迂腐。但正是那种价值理想的贬值与道德的缺失,恰恰是当今社会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正因为在这样一个价值几乎完全失衡的社会,笔者认为就更有必要谈谈“人能弘道”即道德人格的时代意义这个看似不适时宜的话题。好在“弘一现象”生动实在,具有典型意义,这对于我们正面认识这类问题无疑具有很大的帮助。

前面已经说过,在晚清民国众多高僧中,弘一法师之受到世人特别的推崇,乃是与弘一法师特殊的人生经历有关。年轻时的李叔同先生风流倜傥,才华出众,俨然是一位翩翩佳公子,中年出家,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一时间自然会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又因为弘一法师出家后所选择的是一种与在俗时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这就更容易引起世人的关注与好奇;更由于,出家前弘一法师的生活经历丰富且多彩,各类因缘也较多,同时又有较长一段时间从事文学艺术活动与教育事业,成就斐然,影响广泛,尤其是知识阶层对弘一法师的青睐,他们的价值取向往往能引领时代,更使这位选择遁世修行的高僧竟成了“公众人物”;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弘一法师本身道德修为的非同一般,他的人格光芒,赢得世间各方对他一片赞叹声,任谁都视弘一法师为道德之典范,实乃实至名归。

同类推荐
  •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

    从特征看,中国的社会和教育充满了激情、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追求集体利益的英雄),表现为伟大、理想、超越和神圣;西方的社会和教育表现为理性、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追求“个体”自由的英雄),特点是平凡、现实、适应和世俗。在中国,道德义愤常常是正当的,比如劫富济贫;在西方,法制理性衡量一切,尽管“市场失效”会造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比如,曾经的中国退休工人的工资比科学家高的现象,虽不合理却合乎人情;西方的科学家工资比工人高十倍,不合人情但是合理(合法)。
  • 菜根谭(中华国学经典)

    菜根谭(中华国学经典)

    从《菜根谭》中体现出的有时孤高无为、有时又乐观进取的思想中,可以看出作者激烈的内心冲突。古人云:性定菜根香。静心沉玩,乃得其旨。读《菜根谭》,思人间事,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一本囊括了中国几千年处世智慧的经典文献,自它一问世,便经久不衰,流传至今。其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人人都可以在其中汲取有用的智慧,成功者读它,失意者读它,孤傲者读它,平凡者读它,生意人读它,居官者读它,就连僧舍道观、骚人墨客也莫不悉心研习。
  •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本书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解读与分析,并打破以往解读《道德经》的俗套,在原文、注释、译文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按理分析版块。分析是本书的精华之处,读者可以通过此版块第一时间了解到每一章的内容及思想,从而更深层次领悟老子思想的精髓所在。
  • 墨子原来这样说

    墨子原来这样说

    墨子是一位尊天信鬼神而苦行救世的宗教家;是一位爱好和平的使者;是一位充满爱心与理想、重视民利民生的思想家;是一位崇尚统一,推崇圣贤政治的哲人。是的,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集鲜明特色与争议于一身的先哲。因此,《墨子原来这样说》针对墨子所提出的意志修为、尚贤使能、尚同控制、人间兼爱等方面都做了详细分析与解读,让我们与先哲墨子进行一场心灵的碰撞与对话吧!《墨子原来这样说》是“诸子如是说系列”丛书之一,由姜正成编写。
  • 持平常心 修生活禅

    持平常心 修生活禅

    自从有了佛陀拈花,施加微笑,便有了蝉的诞生,蝉宗就是这样开始的。蝉的宗旨是从佛教传下来的,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它在印度出生,在中国成长,在日本开花,如今,蝉文化作为一门炽手可热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形成了一道奇特的文化风景,因它涉及的是人生名中实实在在的东西,被人们推崇为“一种探究生命意义的及高智慧”。
热门推荐
  • 无限我行我道

    无限我行我道

    青铜古钟认主,张晨从此踏上了征战诸天万界的道路。
  • 遇见你的时候,下雪了

    遇见你的时候,下雪了

    她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女孩,为了自己,不惜一切代价。有的人天生就是这样,不是经历什么童年创伤,没有什么王子灰姑娘存在,她,就是这么自私。灰姑娘的幸福只存在童话里,好命的女主角小说里才会有。如果说,真有童话故事的话,那她就是不被爱的女二号,完美,美丽,却不被男主所爱。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
  • 相爱的品格

    相爱的品格

    当爱情遇到各种各样的非难与抉择,你会选择放手还是坚持?如果你所谓的爱情,一开始就由谎言织成,你会选择离开还是继续?如果你们的爱情被所有的人谴责,你还会选择紧紧的抓住TA的手吗?......
  • 捉鬼大师在末世

    捉鬼大师在末世

    安于云本以为自己作为一个捉鬼师,在末世就应该跟开了挂一样,但是看到自己这个队伍,才感叹道:求人不如求己,靠阿萌不如靠阿呆,说起来都是一把汗血史,末世还得靠自己砍丧尸!但是虽然看起来苦逼了点,女主光环还是得有点,不然如何在这混的风生云起。什么?鬼君?那么强大的存在。嘿嘿,摸头,真是无奈,居然被她用来探路。什么?丧尸皇?那么变态的存在。呵呵,不好意思,已经被她收了。本文纯属娱乐,一笑而过就好。
  • 驱魔潜伏者

    驱魔潜伏者

    死神的呼吸伴随着你,我能听见那喘息。我看见了附身在你身上的污秽之物,我感到了那令人胆寒的气息。沦陷的世界终究无法逆转,靠着仅存的阳光苟且偷生。
  • 无头骑士

    无头骑士

    林玉:我想当个好人!佛曰:都当了好人,那谁去当坏人呢?林玉:坏人的结局都很惨的!佛曰:坏人的结局若是不惨,那又有谁会去当好人呢?林玉:那还是让我当坏人吧,你们都去当好人,就都会有好的结局。佛曰:偶弥陀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施主才是真的好人!我等惭愧!
  • 早安甜心

    早安甜心

    她,唐氏财阀大小姐。他,夜氏财阀大少爷。她与他分到了一个高中,腹黑帅气的他,又将与单纯可爱的她擦出怎样唯美的花火?
  • 鹿晗我的明星男友

    鹿晗我的明星男友

    梦馨获得了一个从幼儿园喜欢到大的明星男友——鹿晗,一起走上明星之路,星光闪耀。
  • 病娇总裁的傲娇甜妻

    病娇总裁的傲娇甜妻

    “别自作多情,女人。”“项晴!!”她大声喊着。很奏效,项晴从黑暗的房间走出来,依旧带着那抹戏谑的笑容,他轻抚她的发稍:“你不是很喜欢你的旧情人吗?”林彧瞪大眼,吃惊的望着他:“你,你都知道了……”话刚出口,她恨不得咬掉自己的舌头,这不是等于承认了一件自己没做过的事吗?她紧张的看着他,项他的眼睛变得很深邃。他,开始变得让她摸不透,捉弄不起。他凑进她,在她以为他要吻上她的时候,他松开了进掐住她双颊的手,离开了。他转身,从口袋抽出一根烟,点燃。“不……不要!!”林彧就这么傻傻的看着项晴,现在的感觉,是一种连当年萧尘不辞而别时都没有体会过的感觉——心死的感觉。他吐出第二口烟。“我们分手吧,林彧。”
  • 摩天战纪

    摩天战纪

    一片奇异的龟壳,内含神秘的空间,陈青山藉此踏上了艰难的修行之路,他修炼《鸿蒙至尊决》,体法双修,成就鸿蒙法身,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一路披荆斩棘,艰难前行,却不想遭遇宿命之敌:盘古不灭法体现世!他该如何做?才能破解这积怨万古的宿命之争?——————————————————————————————————————公布《摩天战纪》群号:494216527,热烈欢迎喜欢本书的朋友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