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1900000030

第30章 僧格与人格——论“弘一现象”(2)

再如有关弘一法师的出家,也非如一般所以为得那样突兀,感到不可思议,不可理解;或以凡俗之情见来窥测,简单地以家庭变故、理想破灭、遁世逃避等相究。即使像夏丏尊先生这样的弘一法师好友,对弘一法师的出家一度也表示困惑、遗憾,足见圣凡暌隔,世人对于人生向上一着的价值大多缺乏认识。其实,撇开佛教所讲的三世因缘不谈,弘一法师之于佛教,早在童年时就有所接触。据记载,筱楼公临终前,曾嘱家人延请僧人于榻前诵《金刚经》;临殁,无有病痛,安详而逝。灵柩留家七日,又每日延僧诵经超度。时弘一法师虽年仅五岁,但无疑已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后人回忆,孩提时的李叔同,以后即因此与同龄儿童效焰口施食之戏,而自据上座,俨然一大和尚模样。又师之大侄妇(年岁大于弘一)早寡,从某居士学大悲咒、往生咒等,时师年约七八岁,常相随一旁,耳濡目染,竟亦能背诵。而在弘一法师出家后,法师的俗家道友蔡冠洛居士,为撰弘一法师年谱,曾于民国20年向师做过一次访谈,法师在与蔡居士话及他对佛法的信受与出家因缘时回忆道:“七八岁时,即有无常苦空之感……及慈亲早丧,益感无常,悟无我理。”应该说,出家前的李叔同先生对佛教的理解已非泛泛了。华严座主应慈老人曾对人说过这样的话:“民初在清凉寺讲《华严》,居士之中能得其堂奥者,李叔同一人而已。”华严理论深奥繁难,一位在家者能得到一代宗师的肯定,此足见其对佛学必有非同一般的造诣。如此等等,说明俗世的李叔同之最后走向学佛出家道路,其背景是多重的,其所给予我们可作为探究人生究竟之问题的启迪也是多方面的。

更需指出的是,上述种种,多少是以一般的世俗知见来分析弘一法师的出家因缘及其抉择的。倘若我们再深入一层,从人生的究竟义上讨论弘一法师出家原因之根本,那么丰子恺先生的人生“三层楼”之喻可谓形象透彻。丰先生认为,人生的境界大致可分三个层次,即“三层楼”:重物质生活的住一层楼,“这样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如继续想“爬上二层楼玩玩”的,即追求一种精神的生活,则是那些“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登三楼的则完全是向往灵魂生活者,“他们做人很认真”,不满足于一般的“物质和精神”,而是要探寻人生之究竟,“在他们看来,财产名誉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这也就是一般常说的穿透人生,勘破红尘,我认为这是绝对不能用逃世、消极一类词来说明的。作为弘一法师的俗家弟子,丰子恺先生在说清了三种人生类型后,径直指出,弘一法师就是生活在“三层楼”的“最好的一个典范”。这就是说,对于弘一法师的出家,我们应该是赞叹、敬仰,应该像夏丏尊那样去体认他的伟大,为众生感到“稀有的福德”,“代他欢喜,代众生欢喜”。

回归主题,我们要说的是,作为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无论是他所选择的人生之路,还是人格(僧格)的炼就,既是一种“宿因”,也是有其内在的原因可寻找的。而只有当我们明白了弘一法师人格(僧格)成就的内在逻辑与它的一贯性,那么,接着谈论出现在弘一法师身上那种僧俗共尊的特殊现象,自然就方便得多。

三、对“方外二杰”说的分辨——谈认识弘一法师的维度

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的时期,即所谓中国社会经历着数千年未遇之大动荡、大变局,传统的一切都受到了冲击与挑战,整个社会失去了中心与重心。然而,历史往往就这样充满着吊诡,在一个价值失衡的时代,却最会出现那些具有标杆式的,能引领或至少能给出世人一个价值理想世界的人物。同时也最能受到社会的关注与敬重。对于这一特点,虽说话常带尖刻,但也常不乏深刻的鲁迅说过:“人必有所缺,这才想起他所需。”这好似有点像生理医学上缺啥——需啥——补啥的现象。这也确实解释得通,因为人有两面性,虽然一方面有惰性,另一方面无不或显或隐地有希圣希贤的向上之心。这就好比一般人虽然认为做英雄代价太大,但还是会崇拜英雄,而不会自甘堕落地去当强盗;虽然觉得圣贤遥远,但还是会以圣人为崇高,决不能没有是非地去追随恶魔。

人心向善,人心本善;良知乃人所固有,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性。这非浪漫的理想主义,更不是一种美好的预设。不必讲太深奥的道理,试想,如果我们人类自己对自己都没信心,那么我们有关此类问题的讨论还有何意义,我们今天来纪念弘一法师又有何必要——一切都是白搭。

回到有关时代的话题上来,晚清民国思想文化界可以说是大师如云,名人辈出。相比俗界,佛教界同样也呈现出一种兴盛的景象,名僧高僧特多。然即使如此,弘一法师仍可视为佼佼者;不仅如此,弘一法师几无异辞地受到僧俗两界的尊重,在佛教界也是不多见的——甚至可以说绝无仅有的。正由于此,我称此现象为“弘一现象”。笔者曾在一篇也是谈弘一法师的文章中提到过同时代几大高僧各自在社会上受尊重的原因及其特点,并因此而说明“弘一现象”的存在与缘由。现再可结合《弘一大师永怀录》中的有关文章补充一点这个话题。

在弘一法师当时乃至以后直到今天,社会上有将弘一法师与另一同时代的名僧苏曼殊相提并论的。如在弘一法师圆寂后有一位文人(又是学者)陈祥耀先生在一篇题为《纪念晚晴老人》的文章中这样说过,对于晚晴老人(弘一法师),他是怀有“虔爱”的,其原因不在于好佛,因为他一般是不问“所谓‘正统’的,抑或‘外道’的”,他之“推服着佛门的三个法师(太虚、弘一及曼殊)”,全是因他们的才学而定。然这样的理由有其不相应处。虽说每个人的价值观各有不同,对人与事的喜好也各有标准,但既然说的是法师,是佛门中的人物,自当首先就得从所论对象的身份为依。太虚大师作为一个划时代的高僧,虽然他在当时佛教界内部可以说是位有争议的人物,但其对佛教的贡献与在佛教中地位是无可比拟的,这一点在教内外一般也不予怀疑。在民国时代就已有将弘一与太虚同列为四大高僧中的人物,相提并论,自是有其一说的。

至于苏曼殊,弘一法师在俗时与他有交往,并曾同为南社的骨干,柳亚子先生称他俩为“南社两绮人”。据说曼殊在创作《断鸿零雁记》时也尝就正过李叔同,先生对之还加以润色(按:《断鸿零雁记》最初即发表在《太平洋画报》,时李叔同在此报馆任编辑)。又,李叔同与苏曼殊都曾在《太平洋画报》发表过作品,当时即有“双绝”之誉。总之,他俩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与成就确有一定的共同性与可比性,此所以在民国时候有“方外二杰”之称。

然而,就像梁高僧慧皎法师所指出的,名僧与高僧各有不同的内涵。在近现代的文学史上,苏曼殊无疑有他的地位,当可称得上是位名僧,但他在佛门中所受到的“待遇”却并不高,实不足以高僧相称;甚至可以说,如果苏曼殊没有文学上的那些成就,时人乃至后人可能就不会提起他。事实上,在曼殊的生前生后,佛教界对他并没有太多的重视。曼殊谢世后,由于柳亚子父子等的努力,为之搜罗遗作,出版全集,编撰年谱,使曼殊得以传世。然这些都是出于曼殊在文学上的成就,都是属于俗世间的事,其影响也是局限在世俗范围内的。而弘一法师在出家前也是精于艺事,所涉及的范围可以说还广于曼殊,但这是世俗的事业,出家后则严持戒律,一丝不苟,自觉“摒弃俗务”,与世间一般的艺事基本无涉,自我定位明确,这与苏曼殊就全无相同之处了。虽说法师在出家前的种种事业,在艺术上的成就,对他以后的影响关系甚大,说他名僧也没错,但一旦高僧的性质凸显了出来,“名”就被“高”所盖去,“高”过于“名”,自然是称“高”而不“名”了。弘一法师在历史上的定位是一位佛教高僧,是他对佛教的贡献,至于那些在俗家时的成就,最多只是扩大弘一法师名声的助缘,或更确切地说,全部化为他作为一位高僧的社会形象与影响的善增上缘而已。或许这是由于弘一法师出家后的光芒掩盖了他在俗世的事业与成就,但我宁可认为这是道德力量所致,是一种价值判断,是人类向上一着之心始终未失的缘故。总而言之,如今人们在提起弘一法师的时候,一般都不太会去涉及法师那些纯世俗间的事,社会各界人等无不将他作为佛门高僧来尊敬,来纪念。所以,“方外二杰”之称是不确切的,将俩人相提并论也是不妥的。

其实,上述的问题早就有人说过,如陈心纯先生《弘一大师与曼殊和尚》一文,是文开篇伊始就这样说:“一般人往往会将不久前示寂于闽南的当代律宗硕德弘一大师,与当年的曼殊和尚相提并论,同列于高僧之俦。这实在是一个大大的错误,真所谓‘不揣其本而齐其末’了。”文章接着对何为“本”何为“末”作了解释:“‘本’,是指一个‘高僧’所绝对必须具备的根本条件“精严的戒律而言’”;“‘末’则是指弘一大师与曼殊和尚所同具的艺人的‘才华’而言。”毋庸多言,弘一法师自是“本”“末”兼备,可谓“无欠无缺”。而曼殊和尚,如站在艺术的立场上看,他的才情,他的气质,“真是凤毛麟角,稀有难得,值得我们崇拜赞叹。但是,如果我们把他当作一个受过戒的出家人看,而从严正的佛法的立场上来批评时,那就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可见,我的这一判断凡对佛教稍有认识者都会如此。

本文之所以从外界评价的一个角度对弘一法师与苏曼殊做这样的比较分析,一来是借此以说明弘一法师之能受到僧俗共尊,是有其一贯的、非同一般的理由,即是以人格的内在力量为其根本的;同时也是想通过这种僧伽内部之间的比较,来说明体现在弘一法师身上那种僧俗共尊现象的确具有特殊性,是“弘一现象”的最基本特征,值得我们探究;第三则是引出下节所要谈论的也是本文之要旨的话题,即在道(指人生之道,生命之道)学系统中,或作为一种生命的学问,人格(僧格)的力量在其中的价值与意义。

四、他人眼中的弘一法师

大凡圣贤,其在道德操守与人格魅力上必有其超于一般的过人之处。必须指出的是,说超于一般,并非意味人性存在高低的差别,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人格的炼就与高低,关键在于每个人的修养。至于人格所造成影响的大小,虽然端赖各人的人格特性决定,但与由各人不同的人生经历而带来的不同因缘,毫无疑问也是有着莫大之关系的。这一点我们从弘一法师身上,即从“弘一现象”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反映。有关“弘一现象”的形成,笔者曾在《从李叔同到弘一法师》一文中已有过具体的介绍,本节不再细论,在此略加概括后,即引到人格与僧格及道德示范的意义与作用这类话题上来。

在今天这个所谓的去精英化、非道德化时代,纯粹谈论道德谈论理想人生问题好像已经落伍,甚至有点可笑了。功利与势利相纠结,世人对价值问题的考量,无不受到私利的纠缠或功利的干扰,即使偶有将之与道德相结合者,不是被归为另类,就会以为是迂腐。但正是那种价值理想的贬值与道德的缺失,恰恰是当今社会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正因为在这样一个价值几乎完全失衡的社会,笔者认为就更有必要谈谈“人能弘道”即道德人格的时代意义这个看似不适时宜的话题。好在“弘一现象”生动实在,具有典型意义,这对于我们正面认识这类问题无疑具有很大的帮助。

前面已经说过,在晚清民国众多高僧中,弘一法师之受到世人特别的推崇,乃是与弘一法师特殊的人生经历有关。年轻时的李叔同先生风流倜傥,才华出众,俨然是一位翩翩佳公子,中年出家,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一时间自然会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又因为弘一法师出家后所选择的是一种与在俗时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这就更容易引起世人的关注与好奇;更由于,出家前弘一法师的生活经历丰富且多彩,各类因缘也较多,同时又有较长一段时间从事文学艺术活动与教育事业,成就斐然,影响广泛,尤其是知识阶层对弘一法师的青睐,他们的价值取向往往能引领时代,更使这位选择遁世修行的高僧竟成了“公众人物”;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弘一法师本身道德修为的非同一般,他的人格光芒,赢得世间各方对他一片赞叹声,任谁都视弘一法师为道德之典范,实乃实至名归。

同类推荐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 芝麻与百合

    芝麻与百合

    芝麻,不是一个开启阿里巴巴财富之门的咒语,而是一个隐喻。任何一个追求品位生活的青年(尤其是男青年)都应该掌握通向智慧宝库的钥匙,那便是亲近经典、分享激情。百合,是圣洁的象征,代表了女性的忠贞与纯洁。首先要培养女性的外在美,但更要注重她的学识、个性和情感的锻造,她的魅力体现在自身、丈夫和孩子的幸福程度上。生活中有很多悖论,不要让这些谜团破灭我们的憧憬,让希望的光亮不会因为不可抗拒的岁月而暗淡,用艺术来点亮未来。
  • 韩非子智慧讲堂

    韩非子智慧讲堂

    本书分为:权利之势——高举权柄的艺术变通之法——变法革新才能赢制臣之策——驾驭下属的方法等。
  • 回乡之路: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意境

    回乡之路: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意境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国内外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综述、“返朴归真”——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价值基础、“道性同构”——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哲学范式、“天人合一”——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终极旨归等。
  •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看不开是苦,想开了是福。有欢喜心才合乎佛法,才合乎做人的意义。一个人在世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如果活得不欢喜那有什么意思?“欢喜”是佛法,欢喜是财富,有欢喜才能安住身心。如果做到欢喜?不管见到任何人都很欢喜,不管做什么事都很欢喜,不管在哪个地方都很欢喜,不管读什么书都很欢喜……能有越多欢喜,表示心中越有佛法,越有成就。保持欢喜的方法是:凡事皆生欢喜心。在本书中,星云大师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家庭、工作、艺术、人际、生死等各个层面,分享了自在生活方面的智慧。
热门推荐
  • 九尾狐攻略

    九尾狐攻略

    胡黎感到很悲哀,就因为自己姓胡名黎,那个蠢系统竟然把他变成了一只九尾狐!不仅如此,蠢系统不但蠢,还整天,蠢宿主蠢宿主的叫,我xx,蠢系统以为自己智商有多高?智商250的他,敢问,有谁能比得过?系统:250?明明250是用来骂人的好吗?胡黎:我不管,反正我智商比你高!系统:呵,就你个250,还敢跟智商290的我比?胡黎:我的天呐,你不知道,290=250+38+2吗?…………也就是因为一人一系统都蠢,某人才能拐走小狐狸。总之,这是一个无三观无节操无下限的文。
  • 九州红包群

    九州红包群

    一天,刚刚考上大学的张宇准备洗澡去学校报名,却不小心把手机掉洗澡盆里……进了一个九州红包群,群里竟然全部都是神仙!“叮!恭喜抢到齐天大圣的红包!”“叮!恭喜抢到万兽山门主的红包!”咦?万兽山门主是什么东东?QQ群:594718805答案随便答,欢迎喜欢本书的宝宝们进群交流。
  • 断翅天使之恋

    断翅天使之恋

    如果转载本书的朋友请先通知本人,从百度上搜索到许多转载或是直接强加给自己名下的有关于本书的连载或帖子,当然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其中包括本书及歌词。首先谢谢大家对本书的欣赏,但毕竟拥有版权,所以还是先告知为妙,否则会以法律说话。本书强烈寻求出版,如果以本人的名字可以出版,那我可在任何方面表示让步,包括稿费与版税。希望能看到本书潜力的出版商和工作室与我联系。QQ617551670
  • 重生医品痴娘子

    重生医品痴娘子

    前世为光复大凉朝立下汗马功劳的灵山鬼医——周思楚,却在刚刚胜利的阵前,当众被天子宣布犯下七大罪,一箭穿心而亡,最后连个全尸也不曾留下。三年后,她重生了,却偏偏重生在一个人人喊打的痴女凌阿奴身上!周思楚笑:“我灵山鬼医好歹也是死过的人了,再来一次,绝不肯活地如此狼狈。”顶着一个痴傻癫狂的名号,周思楚再次云游天地,简直比上辈子还潇洒!唯一让她不爽的是,那些上辈子明明弃她如敝履的男人,这次怎么一个两个全都缠着她不放?
  • 堪天记

    堪天记

    岁月轮回,万世更迭。一世世轮回,一代代人杰,如繁星,似日月,璀璨耀眼,光芒万丈!每一世,皆有天才人物出现,斗天战地,霸绝世间。都认为自己武力强绝,血气冲霄,都认为自己必能与世长存,万古不枯!然而,长生,不过是一个笑话!纵使熬过无数岁月,也终会有走向没落的那天!为何会如此?!不是已经成仙了吗?!难道仙人也会陨落?!有人不甘,欲向天问道!然,功未成,身先殒!一个青年,因意外,来到这里。青年的出现,有人喜,有人忧。围绕青年,各路强者计谋尽出,机关算进。风云动荡,战鼓隆隆,号角声又起,大战连天。凭着机智,青年一路喋血,在战斗中不断强大,终是凭实力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堪破了千百个轮回的秘密……
  • 下一个保险精英就是你

    下一个保险精英就是你

    同样是初入保险行业的大学毕业生,为什么有些人能创造千万价值,客户满天下,而有些人却只能垂头丧气,毫无收获?同样是从事保险销售的人,为什么有些人能三级跳,一跃成为部门主管,而有些人经过三年五载仍在原地踏步走? 这是一本告诉你如何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保险行业中,深刻认识此行业的本质与性质,灵活改善自我,应变市场,从而在短时间内做到完美“三级跳”,成为保险业精英的指南书。作者用贴切的事例,实用的建议,以及精英范本,向你展现了一个道理:即使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或者在此行业中没有很好发展的人,只要通过书中的方法论实践,终能实现成为保险精英的目标。
  • 误落桃花源

    误落桃花源

    长相、身高、平凡、家境、工作都平凡的女生摇身一变成了桃源郡的大小姐,还和梦中情人有了玩么邂逅,这是梦还是现实啊?桃花源真的存在吗?哈哈,真有那么一个幸运儿,她成功的穿越了,只因为自己独特的现代气质,竟然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爱情、亲情、友情让她忍受折磨的同时也逐渐成长,她能找到传说中的四叶草吗?当她走进那间神秘的屋子的时候,生命的轨迹便开始改变,文亮究竟是谁,他有什么神奇的魔法?一个谜团连接另一个谜团,当所有谜团都一一解开时,真相还是真相吗?
  • 英雄掠影

    英雄掠影

    纵贯古今无数载,激流横渡一叶舟。这是一片奇迹的土地,栽植出无尽高树参天。一个个英雄的传说在大地上流传,在人世间传诵,璀璨星空之下是无数充满激情的梦想。人们都相信并且渴望自己会是下一个传说(本书属于慢热型的小说,请大家耐心阅读,涉及到英雄联盟,并改变了部分英雄的背景故事,塑造更广阔的世界和英雄背景)
  • 迷人亦或是致命

    迷人亦或是致命

    曼陀罗(Datura),又名天使的号角(Angel’sTrumpet),因此它的花语是不可预知的死亡和爱。曼陀罗——诱惑性极强的花种,花色大起大落,艳丽无比,受了魔女的爱抚,有了邪恶的源头,易使人沾染邪气......不可预知的黑暗、死亡和颠沛流离的爱,凡间的无爱与无仇,绝望的爱,不可预知的死亡和爱,被伤害的坚韧创痍的心灵,生的不归之路。不可预知的死亡和爱,这是它的花语。爱和死亡本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却因为一种花的花语联系在一起,奇也。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话,黑色的死亡和白色的爱情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极致。
  • 凰临天下:绝世冷妃太妖孽

    凰临天下:绝世冷妃太妖孽

    一朝惨死,穿越到了慕家的废物六小姐身上,父母厌恶,上有白莲花姐姐算计,下有恶毒庶女欺负,小娘拼命陷害,还有渣男忙补刀?一朝解毒,倾城容颜现,上古神兽自动上门契约,上古神器滚滚来,万年难见的天赋,八系召唤师,十条灵根。从此斗小娘,戏渣男,虐莲花,惩庶女,走向人生巅峰。无意中还惹到了一只大灰狼。一朝封印破,凰女现世,原本逆袭没多久的废材瞬间变抢手货,各色美男抢夺,这时,某大灰狼抱着某妖孽,霸道的说:“这只妖孽是我的,想娶她?门都没有!”刚过几天舒坦日子,又莫名其妙的被派已大任,为了世界的和平,就让她献出生命?……对不起,本姑奶奶从不做亏本买卖!千璃书群号:485089171欢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