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1700000039

第39章 中国人谈爱(8)

三、梁启超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非常重要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生活年代是1873—1929年,广东新会人。16岁考中举人,17岁求学于康有为的万木草堂。他在北京会试时积极参加“公车上书”。后在上海任《时务报》主编。1898年被光绪帝召见,是“戊戌变法”主要推动者之一。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冼后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时报》、《政论》、《国风报》等多种报刊。他发表的一系列文章,热情洋溢,议论雄辩,文笔流畅,具有极大的说服力。他早期主张君主立宪,与革命派有激烈争论。民国成立后,他拥护民国,在反对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的斗争中都有重要贡献。他晚年从事学术研究,在历史、思想、哲学等方面写出不少有价值的专著。

他的主要著作有:《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先秦政治思想史》、《墨经校注》、《自由书》、《开明专制论》、《欧游心影录》等。

在人性论与伦理学方面,他提出:要树立自由人格的“新民说”。他首先认为新民是今日中国第一要务”。“国也者,积民而成。……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新民说》)

他的《新民说》有以下一些观点:

(一)“若有欲求其真自由者,其必自除心中之奴隶始。”

梁启超要求中国人追求自由,克服奴性,这种思想显然受到西方近代民主、自由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儒家哲学中,是难以找到的。

(二)“善能利己者,必先利其群,而后利己之理亦从而进焉。”

梁启超讲的就是利己和利人的关系,小我和大我的关系。他要求于“新民”的是:先利群,再利己。

(三)“吾中国人无进取冒险之性质,自昔已然,而今每况愈下也。……一国之大,有病者而无健者,有暮气而无朝气,新民必须克服惰性……吾不知国之何以立也。”

从人类爱的角度看,梁启超的“新民说”着重倡导的是每个人的自我之爱与自由之爱。

中国的儒学传统中,并不是不重视个人,例如《大学》中所强调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等,都是对个人的要求。但是儒学所要求“自我之爱”,主要是“正心、修身”,也就是要按儒学的教导,来作自我修养。这样的修养,事实上对人的个性与人性有很大的限制。

梁启超的新民,所提倡的自我之爱,是要求每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有自由的思想,有进取、冒险的意志。

这样的自我之爱,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是很少见的。在近代与现代中国,都有进步意义。

四、孙中山

孙中山的生活年代是1866—1925年,广东香山人。少年时在夏威夷英国教会学校求学,后来在香港学习医学,毕业后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他少年时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反满救国思想,又在西方接受了民主共和思想。1894年(28岁)他到檀香山组织兴中会,开始发动武装革命。1905年他在日本东京和华兴会、光复会联合,组成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他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创办《民报》。此后经历了十次起义失败之后,终于在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获得成功,逼使清帝退位,推翻了在中国维持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他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避免南北内战,他于1912年提出辞职,让位于北方大军阀袁世凯。1913年3月国民党要员宋教仁被袁世凯暗杀,孙中山发起“二次革命”讨袁而失败。1917年孙中山回国并在广州组织护法政府,当选为大元帅,誓师北伐。1923年他重组中国国民党。1925年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

他不仅是一个革命家、政治家,也是一个思想家。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是他的政治哲学思想;他还提出“知难行易”的认识论思想。

他在哲学思想上的重要贡献,是他竭力宣扬的博爱思想。

关于博爱,他有以下论述博爱”是“人类宝筏,政治极则”,是“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

欲泯除国界而进入大同,其道非易,必须人人尚道德,明公理……重人道,若能扩充其自由、平等、博爱之主义于世界人类,则大同盛轨,岂难致乎?

据余所见,仁之定义,诚如唐韩愈所云“博爱之谓仁”,敢云适当。博爱云者,为公爱而非私爱,即如“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之意,与夫爱父母、妻子者有别。以其所爱之大,非妇人之仁可比,故谓之博爱。能博爱,即可谓之仁。

仁之种类:一,救世之仁;二,救人之仁;三,救国之仁。救世、救人、救国三者,其性质皆为博爱。

博爱,当中的道理,和我们的民生主义是相通的。因为我们的民生主义是图四万万人幸福的,为四万万人谋幸福就是博爱。

(林家有《孙中山的博爱思想》)

根据以上论述,孙中山的博爱思想有以下特点:

(一)他是将中国儒学的“仁”,特别是韩愈的“博爱之谓仁”与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进步思想密切地结合起来。

(二)他将博爱思想提到非常高的水准——“政治极则”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这在中国思想界是独特的。

(三)他特别强调“公爱”,而不是“私爱”,也就是对广大民众的爱。

他将救世、救人、救国,都看成是博爱。

(四)他将博爱与他自己所提的民生主义相结合,特别关注中国全体人民的幸福。

因此,孙中山的博爱,不仅是伦理学思想,也是政治哲学的思想。

孙中山由于他一生献身革命,以及积极宣扬“博爱”与“天下为公”等思想,不仅得到全中国人民尊敬,并且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五、陈独秀

陈独秀是在中国现代史上有特殊贡献的人物。他的生活年代是1880—1942年,他出身于安徽安庆望族。少年时考取秀才,后到杭州求是书院学习,并去日本留学,参加反清运动。回国后,创办《安徽俗话报》。1915年,在上海主编《新青年》杂志,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1917年,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领导了“五四”新文化运动。1920年,创办《劳动报》和《共产党》两种刊物。次年,建立中国共产党,历任第1至第5届党的总书记。1925—1927年的大革命,因共产国际指导的错误而失败,他受到不公正的党内批评。1929年后思想倾向托派,因而被开除出党。“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主张抗日。1932年他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坚守气节。1937年获释。晚年写出多篇非常有价值的文章。1942年在贫困中去世。

陈独秀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有划时代的贡献,主要是在以下两方面:

(一)对于封建道德的‘三纲’思想的有力批判。

陈独秀对于以“三纲”为代表的儒家的“礼教”思想进行了有力的批评。1916年,康有为等主张以孔教为国教,陈独秀批判时说中土儒者,以纲常立教。为人子、为人妻者,既失独立之人格,复无个人之财产。”“以上所举孔子之道……是否增进社会福利、国家实力,而免于野蛮黑暗之讥评耶?”(《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陈独秀认为“三纲”思想是主宰中国人两千多年的伦理道德。这套思想只适合于封建社会,而完全不适合于民国建立之后的民主社会。陈独秀对于“三纲”思想的批评,在当时全国思想界有相当大的影响。“五四”以后,中国社会风气明显改变,人们开始敢于追求正当的男女亲爱,追求个人的自由,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中国男女青年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解放出来,争得了恋爱和婚姻的自由。中国妇女开始争得与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五四”运动的影响一直延续到当代。

(二)为中国引进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

在中国近代和现代,介绍、引进西方哲学的哲学家是很多的。陈独秀介绍西方思想的突出功绩,是他抓住了两个既是西方哲学的精华,又是中国所最迫切需要的西方思想——民主和科学。在这方面,表现出他对于西方哲学优越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中国哲学不足之处的深切体会。

陈独秀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1919)中,最明确地提出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的观点。他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不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民主和科学,即使到今天,依然是建设我们国家的最重要的两项法宝。对于人类之爱来说,民主与科学两者,都是基本的保证。

人类的各种爱——自爱、他爱、孝爱、慈爱、情爱、对祖国之爱、对大众之爱、对自由之爱,等等,都必须建立在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的进步的基础之上,才能充分地实现。而没有民主与科学,就没有社会的进步。

因此,陈独秀为中国引进民主与科学,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对中国人实现各种人类之爱,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六、梁漱溟

梁漱溟是现代新儒学的创始人,他的生活年代是1893—1988年,广西桂林人。他出身于官宦人家,少年时就有对国家的责任感,参加过反清革命。他自幼爱好深思冥想,辛亥革命后研究佛学。23岁时,他写出《穷元决疑论》这篇高水平的佛学论文,被蔡元培聘请为北京大学讲师。“五四”时期,儒学思想在学术界受到猛烈批评,他却决心出佛人儒。1922年他发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竭力捍卫东方思想。新中国成立前,他在山东从事乡村建设运动,产生较大影响。1938年他访问延安时,与毛泽东进行过深谈。他积极参与中国民主同盟的组建。1949年后的年代中,他是高级知识分子中唯一敢于和毛泽东争论的人。“文革”“批林批孔”时期,他以长篇发言为孔子辩护。八十年代后,他继续宣传他的新儒学思想,直至去世。

他在哲学上的重要贡献是他的《东西文化论》。

他说西方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或说,意欲向前要求的精神产生赛恩斯与德谟克拉西两大异彩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

其意思是:西方人的意欲是向前要求。为了改善生活而向前要求,就一定要了解并征服自然,由此就产生科学(赛恩斯,Science);为反抗专制而向前要求,就一定产生民主(德谟克拉西democracy)。

中国人的意欲是满足于现状,满足于一种自得其乐的调和、中庸的生活。

印度人的意欲是反身向后的。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也不要求向前去要求,而只要求回到宗教中去超脱人生。

对于未来文化,他认为:在物质方面,可能会有所淡化,而更多地向艺术的创造这条路走;在社会生活方面,强制性的法律约束,可能会减少,而更多的是依靠情感、道德、伦理来维持社会关系;在精神生活方面,宗教将要淡化,哲学和艺术将占重要位置。这样的未来,就是“孔子的路”。

总之,他是主张融合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各自的优秀部分。在当代,许多有识之士都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人类文化的正确方向。

他所谓的“孔子的路”,就是孔子所倡导的“仁爱”之路。他的意思是:这是人类未来文化的方向,是世界各国(包括西方世界与东方世界)共同的发展方向。这是非常有远见的思想。

同类推荐
  •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本书所讲“易经”,包括“经“和“传”,行文时或注明“经”,或注明“传”,或注明为后来学者论述,或总称“易经”或“易学”。全书收录了略说易经与辩证法、易经的对立统一律、易经的质量互变律、易学循环论的再认识——否定之否定律等近40篇文章。
  • 传习录(传世名著百部第50卷)

    传习录(传世名著百部第50卷)

    王守仁是明代中叶的著名哲学家。他的心学思想,以一种“活泼泼”的自我意识和主体精神,冲破了数百年来中国思想界为程朱理学所垄断的沉闷局面,风靡晚明,启迪近代,影响至今。在《传习录》中,王守仁对程朱理学以外在于主体的“理”为本体的思路进行了抨击,指出:“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而为二矣。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 人生有何意义

    人生有何意义

    在将近100年前,胡适的同窗问过他一个问题:“小山,你是学哲学的人。像我这样养老婆、喂小孩,就算做了一世的人吗?……”这是我们几乎所有人都曾经思考过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怎么活着,才算是有意义的?《人生有何意义》是胡适精选文集,汇集了胡适先生浩如烟海的著作中最富有闪光点、与人生有何意义主题相关的文章,集结成册,一共分为“人生有何意义”“为什么读书”“青年人的苦闷”“不老不朽”四章。胡适深受赫胥黎与约翰·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么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他学识渊博,学贯中西,对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他是怎么看待人生的呢......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三)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三)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三主讲近世哲学。
热门推荐
  • 天臣小爱

    天臣小爱

    来自21世纪的萌妹子变成可爱小官,爱上一根木头后踏上了变性之旅
  • 她就是星期天

    她就是星期天

    简介:校园里,人人看着校长对一位少女点头哈腰,不由得都猜想起来,突然有人大喊:“她就是星期天啊”
  • 自由乞丐

    自由乞丐

    一个在乞丐中长大的孤儿,为何在修炼之后变化多端,极度愤怒之时,为何功力大增六亲不认?深夜熟睡之时,为何总是梦游?是斗气影响还是遗传,乞丐的父母究竟是谁,还是说乞丐根本无父无母,希望大家能陪乞丐一起寻找事实的真相。
  • 所谓初恋

    所谓初恋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是既没工作,还没有男人。这是我妈对我的评价,她说,“于然,你就甘心?”甘心?不,我不甘心,凭什么那些长的没我好看,学历没我高,人没我好的女人们敢在我面前得瑟。因为她们要不走后门混个铁饭碗,要不,勾搭上一个长期饭票,而我,面临失业不说,带初的东西还一样都没送出去,比如,初恋。
  • 剑语尘心

    剑语尘心

    失去记忆的少年,一把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的断剑,像一个剑客行走于苍兰大陆,可他,并不是一个剑客,在他的心里,有着太多渴望获得的答案,有着太多的迷雾在等待着他去驱散。他是孤独的,失去记忆的那份孤寂并不会有人能够体会,他又不是孤独的,在寻找答案的路途上,他的身边有着一群可以依靠的伙伴,在充满云雾的路途上,他又会经历些什么呢……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海外扶余

    海外扶余

    海外扶余,扶余,传说中的古国名,有说是今天的日本,也有说是今天的南美洲。比喻遥远的与世隔绝的异国他乡。
  • 羽帝之君临天下

    羽帝之君临天下

    你说手中的剑可以主宰生死,我便剑斩天下,屠戮苍生;你说无上的权力可以主宰命运,我便君临天下,称王称帝,你说天心湖旁的紫兰盛开唯美如画,我便让它开满天下!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无敌少爷命

    无敌少爷命

    从小生活得无优无虑的他,却背负起灭家之仇。本想寻芳猎花的他,却逐渐卷入鲜血纷飞的江湖旋涡中。武功平平的他,却在冥冥之中学会无上剑法。上门提亲的他,却身不由己的卷入四大世家的争斗当中。本想复仇的他,却受到爱情的阻绕而不得不放下屠刀。本想过平静生活的他,却面对外族的侵越,不得不拔剑而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