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1700000037

第37章 中国人谈爱(6)

嵇康说得更大胆。他为拒绝做官,给朋友的信上说自己是“每非汤武而薄周孔”。“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废。安能舍其所乐,而从其所惧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意思是,他经常非难商汤王、周武王,轻视周公和孔子。他乐于游山玩水,欣赏自然,而惧怕做官。他说,我怎能放弃我喜爱,而去做我所惧怕的事呢?

因此,阮籍、嵇康的思想解放比王弼更彻底。王弼是承认名教的,而主张名教应顺应自然;而阮籍和嵇康则是否定名教的,主张完全发展的人的天性。

现代社会在爱的问题上,比较接近王弼的观点。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男女爱情的处理,是主张在法律许可的条件下,依靠男女之间的情感的天性而自然发展;并不主张父母的强制,也不鼓励让爱情受到财产、名利、地位等的制约。同时,也不鼓励违反法律的爱情,如重婚或第三者等。

朋友之间的友爱,应建立在不违反社会公德条件下的感情基础之上,而不是依靠利益或权势。

二、唐代哲学家论爱

魏晋南北朝之后,由隋文帝重新统一了中国,隋代时间很短,但接踵而至的是中华帝国的盛世——唐代。

佛教是在西汉末到东汉初期,开始从印度引人中国。佛教经典的全面引进、中国佛教哲学的形成,都是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道教是在东汉末开始形成的,而道教哲学的建立,也是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在同一时期中,儒学也有重要发展。因此,在整个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哲学上形成了佛、道、儒的大交流,大融合。在中国哲学史上,这是第一次中外哲学思想的大汇流,对于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重要的儒家哲学家有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以韩愈的影响为最大。

韩愈的生活年代是768—824年,他是唐代中期(代宗到穆宗)的人。他祖籍在河南,先代居住河北昌黎,所以,也称韩昌黎。他自幼勤奋,志向甚高。他考取进士后,当过监察御史;因劝阻皇帝迎佛骨而被贬到广州潮州当刺史;后来又担任过兵部、吏部侍郎等高官。他是一个富有开拓精神的人才,在文 学上他提倡古文,对转变当时形式华丽而内容空泛的文风有很大贡献。他在哲学上,恢复孔孟儒学的本来内涵,将人们的思想从佛、道两教的空谈和迷幻中拉回到了人间社会。他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他的哲学论文很多,有《原道》、《原性》、《原人》、《原毁》、《原鬼》等,涉及的方面很广。韩愈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恢复了儒学的正规传统。

本书四五两章提到,董仲舒等汉代儒家将儒学引导到谶纬神学的方向,与孔子、孟子的以伦理学为主体的儒学方向是违背的。

韩愈将儒学重新拉回到伦理学的方向,因此,他自己认为是继承孔、孟的真正传统的。

韩愈说:“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原道》)

韩愈认为孟子作为孔子思想的主要传人,这个论点应该说是正确的。他说:孟子之后,儒学失传了。这是对以董仲舒为主的汉代经学和谶纬神学的有力否定。这个观点恢复了孔孟儒学以“仁”和“仁政”为中心的本来涵义,直接影响到宋代之后的新儒学。

因此,韩愈是中国儒学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位重要哲学家。

韩愈的重要论述是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原道》)

他这句话将儒学的精华概括为:仁、义、道、德。大意如下:

仁,就是博爱,是儒学的最高原则;

义,是将仁付之于适当的行动;

道,是由仁、义出发去做人;

德,仁、义出于自己的内心,而不依赖外因。

韩愈这句话概括了几个十分重要的与爱有关的论点:

(一)他将“仁”作为儒学的最高原则;而什么是“仁”?他明确提出“博爱之谓仁”的观点。

孔子提出过“仁者爱人”;孔子对“仁”,还有许多不同的解释。而韩愈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认为仁”就是博爱。

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时期,提出过“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将博爱提高到人类进步的最高原则。而韩愈在8—9世纪时,就将博爱作为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当然,韩愈的时代与法国大革命的时代是很不一样的;韩愈当时不可能将博爱与民主、自由思想相结合。但是从伦理学的角度看,韩愈在中国的中世纪的唐代,将博爱提高到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哲学成就。

(二)韩愈将“仁”与“义”相联系,这是继承孟子的思想,并且对“义”提出更明确的含义行而宜之之谓义”。意思是:将仁付之于适当的行动,称谓“义”。

因此,仁爱不能停留于口头,而必须有行动,并且是合宜的行动。口头挂着“仁爱、博爱”,而没有实际的行动,不是真正的“仁爱”或“博爱”。有爱心而行动是不适宜的,例如父母对子女的溺爱,破坏别人家庭的男女情爱等,都不能认为是真正的爱。

(三)韩愈将仁爱与道德相联系。

他认为道德必须建立在仁爱的基础之上。对民众没有仁爱之心的“道德”,只能是假道德。

当代中国,官场与商场上道德沦丧的情况很突出。官场上,有贪污受贿的,有欺压民众的;商场上,有卖假药的,有卖有毒奶粉的。对于这些现象,当然应建立民主监督、舆论监督、法律惩处等强大的制约机制;在全社会,也需要大力宣扬中国传统的“仁义”和“道德”思想,以树立社会的道德规范。

宋明思想家论爱

中国宋代的迄止年份是960—1279年,元代是1271—1368年,明代是1368—1644年。欧洲的中世纪是公元5世纪到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是在15—16世纪。因此宋、元、明时期,正是欧洲的中世纪后期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中世纪,是一个受宗教控制的愚昧而黑暗的时期,而宋明新儒学,却显示了较高的理性思维。这是认识宋明新儒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宋明的儒学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和汉唐的儒学相比,有很多的新内容、新观点。在中国哲学史上,被称为“新儒学”。

宋明新儒学的产生,有一些经济、文化和思想背景:

(一)宋、元、明时期的经济发展。农民虽然仍租种地主的土地,但已有较多的自由。宋代通过垦田、围田,农田面积有很大增加。特别是南方的水稻种植技术有很大提高。制茶、纺织、瓷器、造船技术在世界上也很有名。苏州、杭州、扬州、泉州等工商业城市相当繁荣。

(二)科技和文化的进步。火药、指南针、活版印刷等发明都在宋代出现,传播到全世界。著名科技著作有秦九韶的《算术九章》、沈括的《梦溪笔谈》等。宋词、元曲、明杂剧的成就都很高。经济和文化的繁荣,都要求有新的哲学思想的引导。

(三)哲学思想上,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大融合。新儒学吸取了佛学和道学思想的精华。

(四)宋明时期,全国建立许多传播学术思想的书院,并且树立了不少学派,学派之间的自由争论盛行。这种自由、平等的学术风气,对于新儒学的发展关系甚大。

宋明新儒学,与先秦时期的孔孟儒学相比,更为完整;因为先秦儒学主要是伦理学和政治哲学;而新儒学则包含了本体论、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伦理学、心理学等许多内容。但是,并不能说它比先秦儒学更为完美;相反,它具有一定的理论缺陷。到明末清初之后,它为许多学者所批评,并且成为社会进步的阻力。

宋明新儒学与孔孟儒学的共同特点是对伦理学的重视。因此,宋明新儒学的理论与人类的爱有密切关系。新儒学与孔孟儒学相比,它将伦理学以及对人类爱的论述与本体论结合得更紧,因此也将伦理学与爱的学说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根据宋明新儒学的发展过程,下面按时间的先后,选择几个最主要的哲学家来介绍。他们是,张载、二程、朱熹、王守仁。

一、张载

张载的生活年代是1020—1077年,他是周敦颐(新儒学的开山祖师)的同时代人。他生于长安,长期住在陕西眉县横渠镇,因而人们称他为“横渠先生”。他的弟子多是关中人,所以人们称他的学派为“关学”。他是一个务实的人,年轻时喜欢谈兵法。他曾经研习老子和佛学多年,感到没有收获,就研读儒学,探索宇宙和人生,确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他的弟子描述他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他的主要著作是《正蒙》。这部书的最后有一篇 《西铭》,后来二程称《西铭》是孟子之后儒学的最杰出文献。

与人类爱有关的学说,他有以下几点思想:

(一)“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人性观。

关于人性问题,张载说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正蒙·诚明》)

张载将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两部分。所谓“天地之性”是天所赋予人的本性。这种人性,例如人性之善、仁义道德等,是永恒不变的。每个具体的人(形而后)所表现出的是“气质之性”,气质之性有美恶、智愚的差别。每个人只要善于反省自己(善反之),那么,就能保留“天地之性”。

对人民大众的仁爱、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子女对父母的孝爱,按张载的学说,都是属于“天地之性”。至于具体的人,对仁爱、慈爱、孝爱,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能充分理解并实践人类的爱;有的人则不论是对大众、对父母、对子女,都没有感情,这就是“气质之性”。但后一种人,如果能经常反省自己,也能恢复他的“天地之性”。因为只有“天地之性”是人的固有本性。

(二)“民胞物与”的社会-生态观。

张载有一句著名的言论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西铭》)

意思是:我把世界上的所有人都看成是我的同胞;将自然万物看成是我交往的朋友。也就是说:要将一个人的爱扩大到我的所有同胞,并且扩大到自然中的各种生物。

这句话的思想境界相当高,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有这样的思想相当不容易。这两句话在今天世界正在进人全球化的时代中,在世界人民更加重视自然生态的保护的时代中,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三)“为天地立心”的人生哲学。

张载还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语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子语录》)

“为天地立心”的意思是:要使人们的心灵能够感悟宇宙和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为生民立道”的意思是:要使人民大众都能寻求到做人的道理和社会幸福的途径。“为往圣继绝学”,意思是:要继承和发展成为“绝学”的正统儒学。“为万世开太平”,意思是:要为人类的世世代代开辟一个永远和平、美好的未来。

对今天来说,其中的第三句,不一定理解为继承儒学,而可以理解为继承人类的一切优秀科学与文化传统。

从人类爱的角度看,这几句话既有对宇宙和大自然的爱,又有对广大人民的爱,还有对人类未来的爱,是有极高思想水平的。

二、二程

二程,就是程颢和程颐兄弟两人。他们都是宋明新儒学中理学一派的奠基人。程颢的生活年代是1032—1085年(宋仁宗到神宗);程颐则是1033—1107年。弟弟比哥哥多活了20年,这也是程颐的学说发展得较为完整的原因。他们是河南伊川人,长期在洛阳讲学,被人称为“洛学”。后来学者称程颢为明道先生,称程颐为伊川先生。

理学是宋明新儒学中的主流学派,有时人们就称宋明新儒学为“宋明理学”。但这个称呼并不很合适,因为宋明新儒学中还有张载等的“气学”和陆九渊等的“心学”。

理学家讲的“理”,意思是“天理”,也就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规律。他们认为,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根据“理”而运行的;人类的一切行为,从人的天性来说,也都是遵循“理”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的道德准则是一致的,这就是他们的“天人合一”的本体论。

理学的基本观点,首先是程颢提出的,但后来程颐的阐述更全面一些。

二程哲学中与人类爱有关的主要论点是:

(一)天人合一‘。

程颢说人与天地一物也。”(《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这是明确的“天人合一”论。

中国传统哲学讲的“天人合一”,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自然界和人是处在同一个系统中,这个观点和现代的生态学观点是符合的;二是指自然界与人具有同样的本体。

人类爱之中,不仅有家庭范围内的慈爱与孝爱,也不仅有社会范围内的仁爱,还有人对大自然的爱,对宇宙的爱。“天人合一”的观点,就体现着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友爱的关系。这个观点将人类爱提高到宇宙观的水平。

(二)性即是理。

程颐另一个观点是性即是理。”他说性即是理,理则自尧舜至于涂人,一也。才秉于气,气有清浊,秉其清者为贤,秉其浊者为愚。”(《程氏遗书》)

所谓“性”,就是人的天性。程颐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的天性是客观存在的,有不会改变的运行规则,这个规则就是“理”。人的天性,从尧舜到普通人,都是一样的。至于人的才能所以有贤、愚之分,是由于气质不同,气质清者,就是贤;气质浊者,就是愚。

理在人本身的体现,就是“性”,或“人性”。至于什么是“性”呢?那就是孟子讲的“性善”。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9)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9)

    本书是关于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关系的论文集,书中主要体收录了:《浅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人权与社会主义法治》,《美学视阈下的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新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柔性管理刍议》,《浅析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解决建议》等文章。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安住在折腾中

    安住在折腾中

    《安住在折腾中》,本书收录了法眼寺方丈,明一法师的数十篇日记一系列禅修讲稿。书中不仅记录了明一法师作为僧人的日常修行,劳作,弘法的点点滴滴,更令广大读者有机会分享到这位正信正行,爱国爱教高僧的修行体悟用人生智慧。广大信众用佛门弟子都将从中受益。
  •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你必定也已经知道,孔丘老师早就不满足于旅游教学的形式,为了把自己的思想更加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们,他便决定不再到处闲晃,专门开办一所成功学校。这可是个干载难逢的机会,上了他老人家的课,成功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你若还是不信,不妨先去试听两节再下定论。瞧!学校已经打出广告:孔氏成功学校,历史悠久(两千余年),师资优良(圣人亲传),免试入学,欢迎试听! 没见过孔子拿西瓜刀砍人? 居然还鼓动学生去收保护费? 放狗咬客人?率众扁人? 有没有搞错,至圣孔子何时成了“极道鲜师? 本书彻底颠覆你对孔子的刻板印象,在嬉笑怒骂之中,让你深刻领会孔子的微言大义。
  • 近代思想的主潮

    近代思想的主潮

    本书分为精神生活的基本概念、知识问题、世界观问题、人类生活问题、根本问题五章,内容包括:主观与客观、唯心论与唯实论、法则、一元论与二元论、道德的问题、人格与性格等。
热门推荐
  • 灭神再世,娘子,莫伤心

    灭神再世,娘子,莫伤心

    她是21世纪的毒医—白玲珑,代号:千面牡丹,是拥有最强大易容术与出神入化的演艺,虽然演戏到深处有些难回头,但这并不影响她的地位。他是21世纪第二杀手—苏煞,代号:煞神,擅长暗杀,速度和善于观察是他最尖锐的武器。一朝穿越,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在异世相遇。她是废柴公主——白无双,穿越方法:寄生,因而穿越改天改名。他是天道使者——苏煞,穿越方法:个体穿越,各种玩,各种狠,各种低调。很好很好,两个现代人,看他们玩转天下。“不许勾搭别人!”“是,娘子我错了,莫要伤心。”“不许关系别人,除了我。”“是,娘子,都听你的,莫伤神。”“不许给我动手动脚。”“娘子,这可不行,我夫会憋死的……”某只一脸认真,某女汗颜。
  • 唐华张

    唐华张

    他叫唐华张,辍学不读后。在朋友的建议下自己开了一家充气娃娃店继承了公输家族的机关术。从此以后被万千的大妈们喜欢(?ω?)。每当夜深人静时,他总是会坐在窗边发呆自言自语道:我是喜欢美女啊,不是大妈们啊!呜呜呜呜。
  • 遮天成仙之轮回尽头

    遮天成仙之轮回尽头

    仙路太过虚幻。成仙路尽头,真的是成仙吗?那让一代又一代天骄为之奋斗的成仙路真的是那么的美好吗?仙就真的可以永生不死吗?
  • 孤战

    孤战

    华夏纵横五千年,虽历经千万劫难却始终屹立于世界之林,是因为有三大因素。传说只要万里长城不倒,浩浩黄河永远流畅,华夏便会永远不倒,而更因为它—“华夏”这个最古老最神秘最强大的组织存在。这是一个始终笼罩在层层谜雾中的神秘机构!民间传说,它的每一个成员都拥有惊世骇俗的本领和奇诡非常的异能:他们既能够降妖伏魔、上天入地,也能够不避水火、穿金裂石,几乎无所不能!他们战斗在中国最为险恶、最不为人知的领域,用他们的热血和青春默默地守护着古老的华夏民族。
  • 醉仙道

    醉仙道

    这是颗枣的故事。这颗枣,不是妖精,也不是魔鬼,它不会修仙,它只是颗枣!修仙的是人。一群修仙的山贼。一样的修仙,不一样的故事……
  • 龙虎山之绝世道士

    龙虎山之绝世道士

    十二岁那年的异变让我的生活不再平凡,反而让我的生活充满了刺激,背负了复仇使命的我,在经历了四年的磨练之后,是否变得更强,是否变成高冷范,还是逗比流,这些都请你与我在书中找到答案。我的QQ:2036164683
  • 风声掠过

    风声掠过

    她,为了梦想,穿越而来,这时空和她想象的完全不同,调查,研究,那货是谁?老是打乱她的计划,要干嘛,还有他,那个令她伤过心的男人怎么也在这,是他吗?看她如何一边工作,一边谈恋爱,工作,情场两不误,绝色容貌,惊人才艺,吓到了别人,奇幻事件发生,事情接踵而至,她,要如何应对,看她在古代,逍遥人生,如风声般往来!
  • 夏末初晴雨后秋

    夏末初晴雨后秋

    消失四年的他又突然回来,挑起她原本平和的生活,当一直守护她的人,为爱痴狂,她爱的人真心相待,她的人生该如何抉择。
  • 灵路者

    灵路者

    九世轮回,一世现,欲破苍穹,指云天,若问少年心所图,傲视众生有何难。
  • 难题解答大讲座(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难题解答大讲座(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丛书旨在通过向青少年提供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和热爱科学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拓宽视野,不断创新,最终达到提升综合性素质的目的。其中涉及到青少年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青少年学习的最佳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