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描述美国社会是:年轻人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意思是说,老年人在美国非常孤独而痛苦。而中国人,即使在异国他乡,子女始终重视对父母的关切,或者愿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或者经常地去看望父母,使父母在老年时能得到子女亲情的慰藉。这种家庭的和睦关系是中国人值得珍惜的文化传统。
子女对父母之爱,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血缘之爱、创生之爱。
人类是有理智、有感情的动物,人类对于自己的创生者,都必然会怀有深深的爱。基督教的信徒热爱上帝,因为他们相信上帝是人类的创生者。
现代遗传学已经证明,每个人的DNA决定了他(她)的体质、容貌、智力、性格、疾病等特征,而每个人的DNA都是由父母双方的DNA所组成。从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父母是每个人真正的创生者。因此,全世界的人都会从内心深处热爱自己的父母。
子女由父母所生,因此,对父母之爱,是人的天性。孟子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孟子·尽心上》)
(二)亲情之爱。
正如前引诗经中的诗歌所描述,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子女在人生的最早十几年中,完全是依靠父母而成长的。子女依靠母亲的乳汁喂养,在母亲的怀抱中长大,依靠父母的搀扶而能走路,依靠父母的开导而学会讲话,依靠父母的帮助而获得最初的知识。在这十几年中,子女和父母自然地建立了深厚的亲情。这种亲情是任何其他人间感情所不能代替的。
(三)感恩之爱。
每个人对于有恩于自己者,都会有感恩之爱。清代朱有纯编的《朱子家训》中有一句话,被流传很广,即:“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意思是,一分的恩情,要以十分来回报。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朱自清有一篇十分有名的散文——《背影》,写的就是他对于父亲的感恩之爱。散文描述说:父亲已经年迈,身体又胖。父亲送我(作者)上火车后,想到要为儿子买些橘子。我看到他买来橘子后,要将橘子送到火车上给我,“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当然,作者不是只因为父亲为自己买橘子而感动,他想到父亲一生为子女付出的辛劳,而现在已经年老体衰,他不由地流泪了。
子女对父母付出的爱,是父母晚年最好的慰藉,同时也是子女莫大的幸福。
同胞手足一世情(手足之爱)
兄弟姐妹的关系,中国人称为同胞手足关系。这个称呼颇为贴切,同父母所生的兄弟姐妹,血脉相连,与一个人的两手之间、两足之间或手和足之间的关系,非常相似。
中国传统文化对手足关系十分重视。
孟子说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孝”是与父母的关系弟”就是与兄弟的关系。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不少描述兄弟之爱的佳作。如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莱萸少一‘人。
王维有兄弟五人,姐妹二人。写此诗时,诗人年仅十七岁。一人离家外出(可能在长安谋取功名),举目无亲。在重阳节日中,他非常想念亲人,而他最想念的是他的兄弟姐妹们,想到他们在登山游玩时,大家都佩插香花(茱萸),饮菊花酒,而独独地少了他自己,他们一定会非常想念自己。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和他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充满眷恋的心情。
宋代文豪苏轼和苏彻兄弟两人,一生的感情非常深厚。他们在许多诗词中表达了两人的深情。
嘉祐六年(1061)初冬,苏轼出任凤翔(今陕西西部)判官(州府官员);苏彻留在京城(今开封)侍奉父亲。苏彻送他兄嫂出行,骑着马走了一百多里,在郑州西门话别。苏轼写了一首诗,其中有四句是:登高回首坡垄隔,但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兄弟分别后,苏轼回头张望,隔着山垄,只见弟弟的黑色帽子时隐时显。那时天色已晚,哥哥担心弟弟孤身一人,骑马回去,衣服单薄,会受凉。
神宗熙宁九年(1076),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府。中秋节的夜晚,明月当空,他想念着弟弟苏彻,写下一首著名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綺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的最后两句是千古名句,意思是:但愿我们都能活得长久,虽然相隔千里,每年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赏这皎洁的月亮(婵娟)。
苏轼于1101年去世(64岁),根据他的遗愿,他被葬在中州(今河南省)嵩山之南。此处背靠奇峰,面临清溪,环境优美。苏彻1112年去世后,也同葬于此。
王维和苏轼的著名诗词,充分表达了人间兄弟手足之爱所达到的深度。
手足之爱,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同胞血缘之爱。
同卵生殖的孪生兄弟之间的DNA,是100%相同的。兄弟姐妹之间DNA吻合程度也在99%以上。兄弟姐妹,或同父同母,或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他们的血缘关系都非常密切。这种关系使他们在内心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亲密感,使他们感到他们的命运是天生地联系在一起的。
(二)幼时伴侣之爱。
兄弟姐妹一般情况下,在幼年时都生活在一个家庭中,他们是儿童到少年时期最亲密的伴侣。幼年时,他们在一起玩耍,在一起学习。即使到了中年或老年,他仍然会保留着幼年时期的共同的温馨的回忆。由于是同父同母所生,他们在性格上、爱好上会有较多的相似之处。这些都会加深他们感情。
(三)共同责任之爱。
当他(她诚长后,或在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后,尽管他们很可能分别住在不同街道、不同城市,甚至不同国家,但他们有着共同的责任,即关心他们的共同父母和其他兄弟姐妹。这种共同的责任使他(她)必然会始终愿意共同地为父母或其他手足付出自己的爱心。
手足之爱,或兄弟姐妹之间的亲密感情,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值得人们珍惜。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之爱)
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除家庭外,还要广泛地与社会接触。社会有广义的大社会和狭义的小社会之分。大社会指的是大众、人民、民族、国家、世界、人类等。小社会指的是每个人直接接触的周围人群,例如学校中的老师和同学,医院中的医生、护士和病友,同一居住区的邻居,工作单位中的同事,同一专业的同行,等等。在这些小社会中,人们亲密相处,必然也会产生感情和爱。由于本书的篇幅限制,这里选择与每个人的人生关系重大的两种爱:师生之爱和朋友之爱,加以论述。
一个人的成长中,除了父母之外,影响最大的就是老师。老师不但传授给你各种知识,同时也传授给你做人的道德和品行。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老师有特别的尊重。中国古人说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太公家教》),都表示中国人对老师的高度尊重。
对老师的爱,也可以称为“师爱”。
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关系,是说明师生之爱的极好的例子。在《论语》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许多这方面的叙述。孔子对弟子的爱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他深刻了解各个弟子的优点和特长,给予他们热情的鼓励。
例如对颜回,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他称赞了颜回在贫困的生活中保持乐观的精神。对闵子骞,他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意思是:闵子骞真孝顺啊!人们对于他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是没有不同意见的。对子游,孔子以为子游习于文学”。孔子认为子游的特长是在文学方面。
(二)他的教育是针对性的,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导。
例如对子路,他说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孔子设礼稍诱子路。”意思是,子路的性格直爽而粗犷好斗,孔子用礼节慢慢地诱导子路。
孔子对不同弟子问的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回答。有下面的事例:
求问孔子:“闻斯行诸?”子曰:“行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子华怪之,“敢问问同而答异?”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其大意是:子有(冉求)问孔子听到应做的事,就立即去做吗?”孔子说对,立即去做。”子路(仲由)问同一问题,孔子却说有父亲兄长在,怎么能听到就做呢?”另一学生子华感到奇怪,问为何问题相同,而回答不同?”孔子说子有做事多虑退缩,所以我要激励他;子路做事有两个人的胆量,所以我要抑止他。”
这件事说明,孔子对于学生的教育非常细致而深人,他会考虑不同学生的性格和优缺点。
(三)他非常重视教导弟子怎样做人。
他对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意思是:你要做道德高尚的读书人,不要做道德低下的读书人。
(四)他对弟子的生活也十分关怀,并给予安慰。
伯牛得了难治的病。孔子去问候,说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命也夫”意思是:这样好的人却得了这样的病,真是命啊!
(五)他对于弟子服务于社会或国家寄以厚望。
孔子很称赞子贱(宓不齐)的治理政治的才能,说惜哉不齐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则庶几矣。”意思是:可惜不齐治理的地方太小了,治理更大的地方也会差不多的。
由于孔子对弟子的关爱和教导,弟子们对于孔子也非常尊敬和爱戴。
公元前489年,在孔子带领多个弟子周游列国期间,楚庄王拟聘请孔子去楚国。陈国和蔡国(今河南省淮阳和上蔡地区)的国君害怕孔子受聘楚国不利于本国,派兵将孔子和他的弟子围困起来。
在受困的七日内,断绝了粮食。弟子们尽心尽力,寻找食物,到湖中捉鱼,到田野采集嫩草煮食,帮助老师共渡难关。当得到一些食物时,都要让老师先吃。而在这七天中,他们继续向老师请教各种问题。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安葬在曲阜家乡。弟子闵损、冉雍、冉求、颜路、曾点、漆雕开等都来送葬,并且按照孔子的“应为父母守孝三年”的教导(“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弟子们像对待父母一样,为孔子守墓三年。子贡是孔子弟子中在政治和商业两方面成就很大的人。孔子死后,他从江南千里赶来奔丧。其他弟子三年后离去后,他继续守墓三年。他将南方的稀有珍木移植在老师墓旁,以寄托他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从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师生之爱的例子,以及古今中外许多其他例子,包括人们亲自体验的师生关系,可以理解师生之爱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师生之爱是精神性的。
老师所能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的传授;二是精神的感化。两者都是精神性的。这是师生之爱与父母子女之爱的重要区别。后者主要是血缘性的、生活性的、亲情性的。
孔子当年向学生讲授的是六经:《诗经》、《书经》、《易经》、《春秋》、《礼记》、《乐记》。这是知识的传授。
孔子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品德的教育,教导他们怎样做人。《论语》中的名句大多是这一方面的。例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在当代社会,学校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主要是知识。小学到中学,老师向学生传授的是人类自古至今所积累的文化精华与科学知识,人类的文明事实上就是依靠老师的传授而代代继承。
到了大学,特别是研究生阶段,老师所传授的有一部分是老师自己所特有的学术积累,其中老师的学术见解或学术造诣是非常宝贵的。这一部分知识是学生从其他地方得不到的。近一两百年来,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或哲学,影响深远的学术进步,很多是依靠一些著名科学家和教授对学生的代代传授而取得的。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老师的治学态度、处世原则和做人精神,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陈独秀的高举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战斗精神;胡适的崇尚自由、民主的精神;竺可桢的求是精神;陈寅恪的“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不但影响了他们当年的学生,并且影响了全中国几代青年。
(二)师生之爱影响人的一生。
人的一生的成就和品德,究竟是受谁的影响最大。当然各人情况不完全一样,但是古今中外,许多人都会承认,是受老师的影响最大。
孔子的弟子中,有许多位后来都有突出的成就,例如曾参,他写作的《孝经》是一部专门论述儒家孝道的著作,后来被列为儒家经典,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曾子的《孝经》,则完全是继承孔子学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