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0900000053

第53章 微博客与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演变(1)

陈梁

摘要 媒介与社会有着互动共生的关系,每一种媒介的诞生都是社会信息传播的进步,它促进了知识、文化和科学的交流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存社会关系和现存体制机构在重新建构的同时,也反过来催化了社会信息传播方式变革。微博客作为博客的升级形式,以多种信息传播终端作为信息扩散的渠道,从形式上和结构上给社会传播提供了技术保证,而它多元化的传播中心和平等、互动的传受关系,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中来,使传播更加广泛和高效。它不但推动着社会传播的个人化进程使社会碎片化成为现实,允许个人借助信息传播的工具载体来自我认同,而且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博客,使知识和观念的辐射成为没有时间、空间限制,更没有信息量限制的传播。这种新的社会传播方式融合了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传播和媒介对人的大众传播,并且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这一融合,这将有利于新的技术和文化的普及以及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信息传播方式,微博客,媒介,社会

一、微博客的概述和特点

微博客(Micro‐blogging,Microlog)通常被认为是Web3.0的概念的先驱,很多人认为微博客是博客的变体,是将博客移动化、信息表现多样化的新型博客,用户可以通过登录网站、手机短信(SMS)、IM(Instant Messaging)软件(如:Gtalk、MSN、skype、飞信等)和外部 API接口等多种途径及时更新并公开发布博客文本内容,通常限制在140字符内。

早在2006年,博客技术先驱blogger.com创始人艾文 ·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1972)创建的新兴公司Obvious推出了Twitter服务,它成为了世界上最早提供微博客服务的网站。2007年,Twitter被参加德克萨斯“西南偏南音乐节”(south by southwest)的科技类博客采用之后,迅速得到火爆应用,开始风靡全世界,成为了被广泛接受的新媒介。到2008年,Twitter的用户超过了150万。而在中国类似Twitter的服务网站也不断涌现出来,例如叽歪(www.jiwai.de)、滔滔(www.taotao.com)、Plurk(www.plurk.com)等。

从微博客的发送特点上来看,微博客不但拥有了传统博客自媒体的基本特征,而且还具备了4A的元素(Anytime,Anywhere,Anyone,Anything)(穆荣均,2008),成为一种流动的互联网装置。

(一)自媒体、草根性

微博客与博客一样属于自媒体(we media),它使传播者向大众化、个人化的方向发展,传播者的数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传播者的组成更加复杂,传播内容更加多元。话语权进一步被下放,保证让人人有话说,同时也进一步削弱了博客中精英的话语权,突显了草根性与平民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专业媒体的权力。与博客相比,微博客显然更具有灵活、及时、迅速的特点。

微博客与传统的媒体相比,它有进入门槛低这一特点,微博客的普及让人们的文化消费更加大众化、平民化。就传播主体而言,它是一种“零技术壁垒”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即“零技术、零成本、零编辑、零体制、零形式”。从技术层面为普通人发布信息开辟了渠道。

(二)信息碎片化,内容多样化

微博客页面上的文本多是不成系统的,多数是闲言碎语的唠叨、琐碎的生活细节,它的内容丰富多样,反映的是传播者在任何情境下的文字表达的需求。这与传播的动机息息相关,微博客传播者的传播动机主要是缓解社会外部环境带来的精神压力;满足人的自我实现,期望他人认可的需求;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马斯洛理论”把人类的心理需求分成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当生理需要和安全的需要获得满足时,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就尤为重要(郭庆光,2000)。这样根据传者的动机,这些信息更多的是个人化的表达,而非针对一个主题或者社会现象的讨论,这就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内容,使得社会进一步碎片化。

(三)传播渠道多样化

微博客继承了博客个性化和开放性等特点,但是在信息发布渠道上它有了新的革命,它开辟了多种新的发布渠道和接受渠道。除了传统的通过互联网登录网站更新博客的方式,还可以用手机短信、IM软件等渠道进行信息的更新和发布。随着3G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手机成为了更新博客、关注别人博客动态的前沿工具。这使得表达想法的步骤进一步简化,它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已有的手机短信功能发布博客;此外,IM软件也成为微博客的发布渠道,如滔滔网就与QQ“个性签名”绑定,实时发布用户更改的“个性签名”等。

(四)即时性

微博客即时的信息发布方式,实际上是由于渠道的多样性而实现的,它融合了手机短信以及各种IM软件等多样化传播渠道,其实现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即时的信息发布方式。信息的传播可以在任何时间和空间实现。2007年旧金山大地震的消息最先是通过Twitter发布的。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Twitter上第一条关于地震的消息是在北京时间下午2点35分35秒,比彭博新闻社快了22秒。这宣告Twitter引领了一个新的传播时代,微博客在社会信息传播中已经开始占有一席之地(金童,2008)。

(五)受者的相对稳定性和广泛性

虽然传统博客也可以通过“圈子”等方式来构建社会化网络,以实现受者的稳定,但是从受众心理分析来看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需求:渴望了解别人心理、寻求安慰心理、偷窥欲望。博客更多的作为一种阶段性总结或信息公告使用,较为正式,更新速度也相对较慢,因此,博客所构建的虚拟人际网络的互动性与即时性明显存在不足。这样将很难去满足受众的心理诉求和保证一个稳定的受众群。而与传统博客相比,微博客在这一点上却显得更为包容和巧妙。具体而言,微博客借助多种发布方式和自由随意的传播特征,可以笼络更多的亲友以及其他同趣者,并且促使他们更积极、更快速地参与到交流之中。微博客的群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特性。例如,从Twitter发起的话题一般会在发起人的好友那里获得回馈。所以,它的群组沟通模式既不同于QQ群组,也有别于BBS等同主题讨论,它更多的建立在对某个人而不是某个事件的关注上。这样,只要Twitter用户合理地建立并运用自己的好友群组,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从可信度较高的信源获得需要的信息。

(六)自由和适度的沟通

微博客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但微博客并非一味提升人们之间的亲近感,它所体现的人际距离介于博客和即时消息之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达到一个适当的距离。“Twitter不是一个直接的沟通,中间隔了一下”。“隔了一下”正是魅力所在(刘军,2007)。传统博客的远距离、无法及时更新等特点,使人际沟通不能及时地进行,意见和建议不能及时的反馈;IM软件等近距离、需要及时回复的特点,在心理上给人排斥感。而微博客则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较好的平衡点。首先它的随时更新保证了与亲友的及时沟通;另外,它的日志风格,让亲友们少了强制回复的压力,这种适度的距离感是微博客所特有的,也是微博客受到用户欢迎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从博客的出现开始,人们的交流开始进入一个自由沟通的时代,它使信息的传播免于复杂的操作程序和繁琐的审查机制,但是博客的这种表达方式仍受限于网络接入条件与表达的时间成本(郭晓熹,2007)并且它的表达属于一种阶段性总结的方式。而在微博客中,人们表达,某种观念、想法或者情感变得更加直接,不需要去煞费苦心地构建文章架构、整合文字,更不用去寻找计算机作为终端更新微博客。只需要拿起随身携带的手机,就可以对任何人任何事发表看法、表达情感。这种自由随意的表达方式赋予了网络表达高度的真实感,推动了人们对于互联网的理解的深化。

微博客已经以其简单、快捷、及时等特点给社会信息传播注入了新的动力,在移动互联开始日益普及的今天,微博客甚至带领了一个随时随地自我实现的新时代。

二、传统的社会信息传播方式

信息传播活动起源于人类社会化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的需求,这种活动产生于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人类的传播,就是运用一套符号来传递观念、认知,经过累积而形成自己、他人和全社会的知识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行为的过程(Don Stacks,1991)。从客观来看,信息传播存在两种方式,即人际之间的传播和媒体对人的传播。但是媒体对人的传播又可以根据每一个新媒介的出现被细分,社会的信息传播经历了许多媒介形式,从报纸杂志到广播电视到互联网时代。每一个媒介的兴起都意味着一套新的符号的诞生,它伴随着一个新的社会信息传播方式。这个方式的改变事实上在前文的社会学理论中已经提到,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这样新的社会关系必将带来新的社会信息传播方式。

在最初“口口相传”的人际间的传播属于口碑相传,处在传播发展过程中的初级阶段,传播者和受传者皆为少数的人群,信息传播处于“一对一”的状态,传播被局限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中,传播的速度也受到了制约。信息传播的渠道是面对面的言语或者肢体等媒介,而在这一阶段,人际间“口口相传”的内容趋向于自由化的表达,其传播的效果是深刻而有效的,但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来说,语言媒介的时间倾向也说明了其受众的广泛性上明显不足。

在这之后,大众化报刊开始崛起,这同时也标志的大众传播时代诞生,标志着社会信息传播方式进入了媒体对人的传播。公众的信息权利与少数传播机构对信息渠道的垄断,就成为一对持久的矛盾。

“一对多”的传受关系成为了这个时期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显著特点。在传播的内容上,报纸作为阶级斗争的产物,政党和政府对传播机构有绝对的统治权。传播机构成为了政党和政府政治思想和政策方针的扩音器,虽然它补偿了“口口相传”所没有的受众广泛性,成为了视觉延伸的媒介。但是这种少数人制作多数人消费的信息传播方式,不仅限制了公众的信息传播权,而且控制了公众的信息占有规模。

20世纪前期,广播电视顺应着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而产生,使人类的信息传播产生了新的飞跃,由以印刷传播为主的时代进入了印刷传播和广播电视传播相互促进、并驾齐驱的时代(张允若,2003)。这个时期传受关系没有大的变革,依旧保持的“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它的传播范围相对广泛了许多,传播速度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成为了人类全感官的延伸媒介。它可以从视听上去接受信息,这也补偿了印刷媒体不能达到的信息的生动性和传播的迅速性。

同类推荐
  • 童年的秘密(精典教育)

    童年的秘密(精典教育)

    本书揭示了儿童成长的秘密,论述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特点和表现。作者蒙台梭利揭示了儿童的心理发展,提出了“敏感期”这一教育理念。敏感期是指儿童在智力、运动、工作、节奏、行走、秩序感等方面的发展都有敏感期。
  • 云龙舞

    云龙舞

    文登首部以文学形式反映家纺业发展史的全景式史诗般长篇纪实文学,本书共有八个章节,二百零四个个性鲜明的主题。从文登家纺的源头说起,结合家纺产业发展的历史文化渊源,详细描述了驰名中外的工艺品“云龙绣”的发展历程。
  • 当代教育变革浅析

    当代教育变革浅析

    本书,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我国当代教育所发生的重大变革为分析、研究主要对象,较为集中地归纳了变革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发生变革的国际国内背景、原因,剖析了变革的必然性及其发展趋势。试图对当代中国教育变革有更为全面、本质的了解,对教育在现代化建设、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所具有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坚持把教育切实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国战略。
  • 阳光的轨迹

    阳光的轨迹

    本书收录了44篇文章,记录了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点点滴滴,包括《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成长》、《汗水洒绿了校园》、《六位中学校长搭建起来的数学系》、《赛仓教授与合作民族师专》等。
  • 人来视往

    人来视往

    沈德新,1971年3月生于中国景德镇,百年老字号程协泰窑的第四代继承人,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的本土派研究人,著有《人来视往》等。《人来视往》,作者沈德新随笔集。
热门推荐
  • 烟云三界

    烟云三界

    西游只有一部,悟空只有一个,可是我心中的悟空不应该是那个样子的,他是齐天大圣,他是美猴王,他是斗战胜佛,他应该是能够让人热血沸腾的,他应该是顶天立地的,他应该是无敌的,他还应该是一个英雄,真正的英雄,所有人的英雄,在烟云三界之中谱写一部热血悲壮的英雄战歌
  • 入君心

    入君心

    林要离对本国的嘉逸王爷一见钟情,再见倾心,三见倾情,于是无父疼无母爱拖着一个妹妹对嘉逸王爷的偶遇次数就多了。于是,在厕所,嘉逸偶遇到了一个穿着破破烂烂男装的要离盯着他下半身,在王府,偶遇到了穿着丫鬟的要离对他笑地一脸的娇羞,在洗澡,偶遇到了从天而降的还留着一脸鼻血的要离。于是,要离成为了放荡不羁的王爷唯一的黑历史。
  • 重生之人生控制

    重生之人生控制

    她,一个重生归来的萝莉,他,一个血腥残忍的反派,是萝莉被压倒还是反派变妻奴?进来看看吧
  • 长暮萧萧

    长暮萧萧

    依稀年少嬉陌巷,如今对月饮清觞,长歌曼舞夜将尽,不诉愁来不诉伤。这是段天涯路远的悲欢故事,也是段快马恩仇的英雄传说,这里有人仗剑为了名利,也有人怒发冲冠为了红颜,而这些诸生百态浪迹的漫漫江湖,就是那个叫做武林的地方。
  • 云之神

    云之神

    天地为棋局,众生为棋子。一个失忆少年身上藏有惊天秘密。一步一步努力变强到达巅峰时却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一枚棋子。且看王云如何挣脱身上命运的束缚,摆脱棋子的命运。
  • 拯救玛丽苏悲情女配

    拯救玛丽苏悲情女配

    什么?!自古玛丽苏女配没有好结局?!我偏不信!看炮灰女配如何翻身,完虐女主!本文书穿~
  • 神医归来:废柴六小姐

    神医归来:废柴六小姐

    “白白,那是我的腿”“主人,人家饿了嘛”“饿了也是我的腿,你不能吃!”“主人你欺负人!555……”“和我回去吧……”“我不回去,在外面自由!”“我没了你,怎么生活?”“放弃你的天下,和我一起去闯荡!”“娘亲,爹爹,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回去啊?”“等你娘亲再给你生个妹妹好吗?”“娘亲,你生了妹妹还会疼我吗?”“娘子,我们回去吧。”“好,出来够久了,是该回去了。”
  • 多年后我们终于再见

    多年后我们终于再见

    相识相知相恋三年,一个学霸一个学渣,面临毕业大家天各一方,没有任何理由的爱情终止在了那一年或者说那一年大家都不知道那是爱情吧,多年以后两人都步入社会,有了自己的工作,似乎和命运和当年一样,小川就职政府部门而小健是社会上一个很不起眼的普通打工者,那一年年末,两人再见面......
  • 洛克王国之远古传说

    洛克王国之远古传说

    世间本是平常的,自太古以来,洛克们眼见周遭世界,诸般奇异之事,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又天灾人祸,伤亡无数,哀鸿遍野。决非人力所为,所能抵挡。方今之世,魔法师们和历代国王与宠物们一起打造了一个:邪魔退避,“中原大地”山灵水秀,人气鼎盛,物产丰富的魔法王国。。。。。。但邪恶势力悄悄觉醒,又有谁能引领大家走向辉煌,走向胜利?10岁自信阳光的洛奇和他的宠物迪莫,厨师菲亚特和他的宠物水蓝蓝,公主可丽西亚和她的宠物火神,卡普和他的宠物皇家狮鹫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获得十大徽章,学习各种魔法,最终打败噩梦拯救洛克王国的故事。
  • 错过的曾经

    错过的曾经

    如果当时他能不纠结或者我能大胆一些,如果当时没有我丢手机他没有换号,如果留的号不被班主任弄错,不管是哪一件只要是做了我们也不至于错过,偏偏一切都是命定的。是呀!当我们走出校园,连道别都没机会讲,当再次遇见是,四目相视,留下的不过是淡然,说曾经爱过会怎样,说没爱过又会怎样,这只不过是年轻时命中注定的一场阴差阳错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