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0500000005

第5章 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的基本过程(2)

(二)分析关键点的形成逻辑

在通过调研数据获得大学生思想意识关键点和症结点基础上,结合130多位学生对八个核心主题座谈结果,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意识关键点背后的形成逻辑,从更深层次了解现状、剖析原因。调研组梳理出了五条大学生思想意识关键点的逻辑成因分析主线:

大学生为什么会怀疑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大学生为什么会怀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合理性;

大学生为什么会怀疑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统一性;

大学生为什么会怀疑中国社会民生的自由度和公平性;

大学生为什么会怀疑自身成长成才环境的适应性。

这些逻辑主线的确定,使实践载体和路径的确立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基于自身认识,浙江大学还就关键点及其形成逻辑问题对团中央下发的《大学生思想引导大纲(试用稿)》提出了若干修改意见,得到团中央的好评。

四 创新路径,实现对大学生有效引导

(一)传承传统有效路径

创新的前提是传承。浙江大学首先梳理并总结了近年来在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和积累的经验,进一步探索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的功能整合、资源配置和引导路径的继承创新。

率先在全国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组建培养学院、完善培养体系,将原先学生干部培养的有效方法与新时期大学生骨干的培养要求相结合,探索精英学生的思想引导有效途径。

联合浙江省青年企业家联合会,推出“求是强鹰”实践成长计划,将学校为主体的培养模式转变为“学校为主、社会介入”的培养模式,探索通过培养社会化技能来引导大学生主动正确认识社会、了解国情的有效途径。

开展以“青年志愿讲师团”和“守望工程”为重点的“求是青春丝带”系列志愿者活动,将志愿者工作与社会公益服务活动相结合,探索以加强社会责任感为目标的大学生思想引导有效途径。

在学生社团中尝试建立“社团活动团支部”,为志同道合的大学生提供思想交流平台,加强学生社团活动中的思想内涵,探索以建设校园文化为重点的大学生思想引导有效路径。

组织近千名大学生回乡参与“大学生村官调研”活动,累计共走访了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60余位大学生村官、780余位村干部和970余位普通村民,亲身感受了大学生“村官”对于农村发展和国家建设的积极作用,探索通过面对面交流和社会实践模式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的有效路径。

(二)探索创新引导路径

在传承传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浙江大学探索了社会体验、时尚吸引、文化熏陶、新媒体覆盖、社会化技能培养等十余条独具浙大特色的大学生思想引导创新路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载体创新。例如,浙江大学团委针对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改版了门户网站“求是青年”,弱化了网站的办公功能而凸显文化传播功能,增强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推出了“团干开讲”Flas h系列节目,深入讲解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问题;以“植入”方式在学生自拍校园DV、自画校园漫画、自办校园刊物等媒体中传播思想引导的理念,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影响。

第二,方法创新。例如,浙江大学团委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举办了诸如光华法学院“时尚马哲”、药学院“大学生形势政策宣讲队”、建工学院“民工志愿学校”、求是学院丹青学园“特色团支部”等创新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大学生的参与度及对基层团组织的认同感。

第三,制度创新。例如,为了适应浙江大学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学校团委组建了浙江大学青年工作研究中心,组织基层专职团干、学生团员、“两课”教师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起开展研究,探索新体制下高校青年工作的有效模式和具体路径。

五 反复实践,确保引导路径务实有效

(一)加强工作应用,强调实践引导

对于大学生思想引导的创新路径和载体的探索是具有尝试性的,在效果上必须经过基层实践的充分检验,这也符合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

浙江大学结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新生始业教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基层团组织建设活动等,将大学生思想引导的创新路径、方法和载体付诸于实践应用,在各基层团组织反复实践,并利用各种渠道进行效果测评。与此同时,还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外语学院、计算机学院、药学院、未来企业家俱乐部、“求是潮”网站等六家单位建立了首批“浙江大学大学生思想引导示范基地”,加强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的组织支持和效果反馈。

(二)收集基层反馈,突出有效引导

新载体和新路径在基层不断实践的同时,浙江大学还在全校大学生中开展了体验式和观察式的意见收集,具体考察引导路径和载体在大学生中产生的实效,并组织听取师生对大学生思想引导创新机制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对大学生思想引导进行跟踪和完善的预案。

在推进过程中发现,基层的反馈意见起到了很好的完善、整合、提高作用。例如,通过基层反馈发现同伴影响式的面对面交流效果远好于团干部影响式的面对面交流,创新式的文化熏陶效果也大大好于传承式的文化熏陶,这在浙江大学药学院开展的“大学生形势政策宣讲队”活动以及求是学院丹青学园开展的“特色团支部”创建活动中可见端倪。如此,经过反复的实践和提升,以基层经验保障大学生思想引导的路径和载体本身的长效和创新机制建设,从而突出思想引导的有效性。

(三)借鉴彼此优势,重视普适引导

思想引导工作面向的是全体大学生,要解决的是全体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问题,而不是大学生骨干精英的再培养问题。因此,思想引导工作的普适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在试点工作过程中也发现,有效路径与要完全达到“全员、全过程”的普遍性要求还存在一定难度,例如全国各高校普遍采用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引导模式就存在门槛过高而无法全员参与的欠缺,而诸如浙江大学“求是强鹰”实践成长计划之类的创业教育就存在资源紧缺而无法全过程引导的尴尬。因此,在归纳引领路径和创新载体时,就需要通过基层的反复实践,借鉴彼此工作中的优势,凸显思想引导的普适性。

六 总结提升,推动青年工作科学发展

在前几个阶段的成果基础上,浙江大学针对此次试点工作,还在全校大学生和专兼职团干部中开展了满意度测评,获得了较高的认同。2010年7月,浙江大学结合暑期团干部培训,召开大学生思想引导试点工作总结大会,全面总结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准确评估试点工作的突出效果,深刻归纳试点工作的经验得失,明确提出试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今后工作的建议。通过总结提升环节,试点工作的制度不断完善,长效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工作成果日益巩固和扩大。

(一)举全校之力完成总结报告

试点工作自开展以来,从启动部署到调查研究,从创新实践到总结提升,各项工作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展开,浙江大学全校33个院系的各级团组织以及近3000名团干部和团员直接参与其中,在综合学校和各基层团委开展试点工作的经验基础上,完成了《找准思想关键点 探索引导新路径——浙江大学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总结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该《报告》对浙江大学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主要成效及基本经验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提出了试点工作的存在问题以及对试点工作的思考和展望。

(二)推广大学生思想引导优秀案例

为了进一步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路径载体方面的生动探索和实践,对大学生思想引导活动案例进行系统挖掘和整理,浙江大学在各院系中开展优秀引导案例的征集,精选三十余个模式较为成熟又体现浙大特色的大学生思想引导优秀案例上报团中央,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实践。其中,“求是强鹰”实践成长计划和“大学新生服务网”两个创新案例入选团中央《大学生思想引导案例精选》,还就相关活动的开展情况制作了DVD视频光盘,由团中央统一下发给各地、各高校团组织学习参考。

(三)加强工作宣传和氛围营造

加强宣传和氛围营造是巩固已有试点工作成果的有效手段,不仅有利于扩大试点工作在校内外的影响力,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还能全面、持续地吸引大学生参与到思想引导的创新活动中来,从而推进长效机制建设。为此,浙江大学团委积极争取各种支持和资源,邀请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同志、浙江团省委书记周柳军同志等领导为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和开展青年思想引导工作题词,寄语青年学生“引领思想 共话成长”。有意识地利用《浙江大学报》、“求是潮”网站等校内媒体对分类引导试点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并利用校团委机关报《求是青年》改版的契机,出版《青年思想引导工作专刊》,通过对学校分管党委副书记和校团委书记的专访,对参加试点工作团干部的访谈,以及对经典案例的剖析,达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赢得了较好的反响。此外,2009年10月,《知行合一·实践报国——大学生从社会实践走向成功》一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政同志和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同志亲自为本书作序,充分肯定了浙江大学以社会实践为重要载体开展青年思想引导工作的做法。2010年1月26日,《浙江日报》也对浙江大学青年思想引导试点工作的创新路径之一“求是强鹰”实践成长计划进行了深度报道。

同类推荐
  •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问题研究》力图通过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争论内容的全面收集,并在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争论展开全面的审视和反思,以尝试弥补相关研究的这一缺失。
  • 大学生GE阅读(第3辑)

    大学生GE阅读(第3辑)

    本书是大学“大学生GE阅读”第3辑,书中具体收录了《20世纪西方美学的四个问题》、《人性新说:不要忘记我们是人》、《论苏轼的文学创作与禅宗之关系》、《“自由立兹”的周德伟》、《短语评点51则:中国古典诗词的另类品题》等文章。
  • 乱世犹闻读书声

    乱世犹闻读书声

    1912~1937年的中国,是一个“乱世”,不仅政局上混乱,思想上也剧烈地激荡着,诞生了无数“大家”。在民国那样一个乱世,中国教育为何还会有如此的成就。这本书为此26年的教育著史,为影响教育至深的教育家立传(蔡元培、马相伯、鲁迅、张伯苓、王国维、晏阳初、罗家伦、陶行知等),将教育事件与教育人物传记结合叙述,清晰地展现出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路程。对故纸堆的梳理,也许能引起您对当代教育的一些思考。
  • 抓住学生的心理

    抓住学生的心理

    教师成长是教育事业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位名师,路有多远?有没有捷径?该遵循怎样的规律行进?
  •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面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就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历史事例和现实经历为背景和参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结合实际探索活动强调实践、行动的重要性。原受教育者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服务社会。
热门推荐
  • 王者荣耀之终极传说

    王者荣耀之终极传说

    以王者荣耀为题材改变成玄幻故事,不以历史论故事,一切都是虚拟故事。
  • 重生之毒妃拽天下

    重生之毒妃拽天下

    【新书免费】她,原是23世纪暗夜组织有名的特工女王,想她为了执行任务,真所谓无一不会。由于闺蜜和弟弟的阴谋诡计想要得到魂戒,把她心弄的拔凉拔凉的,跳下绝情崖……穿越到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成为了玄木大陆潇湘国丞相府人人唾弃的废材丑颜三小姐。哼哼,什么绿茶婊,白莲花,都给她滚!咳咳,那个鎏王啊,要追她排队去。待她全系灵根一出,绝世容颜一现,看她怎样虐渣渣,啪啪打脸。【宠文+爽文+一生一世一双人】新人新作,多多关照哦~
  • 慕枫之魔幻六班

    慕枫之魔幻六班

    我是一个普通人,成天跟鬼在一起,我发现我的身体里面有女娲的一缕邪魂,而且跟我定契约的鬼仙,跟她还有点感情纠纷,我有点不知所措了。那么故事就此展开立刻了。这是第一部,这个鬼的爱人会有3部,一部--我订契约之后的事。二部丧尸皇来袭,外星人还来凑热闹,咱打不过就跑。三部,找到了一个美丽的星球,开始没羞没臊的田园生活,嘿嘿。想知道我们都干了什么吗,那敬请期待。
  • 枫尘痕露

    枫尘痕露

    我?是神?你是玉皇大帝派下来的逗逼吧?我一个穷小子你逗我玩干啥?难道,你是图我这条命?我?真的是神么?预知后事如何?看书你就造了!看一个山里娃。如何额……变成一个装逼的山里娃。我,枪绝,弓断,来世,必斩今日围杀我之人——《修罗志》神界不公,我定斩神,神界不容我,我,以疯魔削天庭!——《罗刹志》
  • 仙若飞妃:此生不离

    仙若飞妃:此生不离

    “白泽上仙你这么凶你麻麻知道吗?”“我这么凶全天下都知道!“”你就不能温柔些?“白泽冷笑”温柔,你教教我?“”算了,我就是爱你的霸道~“、千阳,离墨、一个弃我如敝履,一个视我若珍宝。竭尽全力努力,也敌不过命运一次不怀好意的安排。然而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 天命难违:绝世优凤

    天命难违:绝世优凤

    什么?本命不该绝,却因为被人算计死于一场车祸,然而阎王老儿却不收魂,带着记忆转世,来到了‘玄冥大陆’,因为大姐的z阻碍被赶出家门,结果因为父亲和当今皇上是发小,被照顾得好好的,还认识了当今权势滔天的皇上的儿子桀王殿下南宫寒熙展开了与‘敌人’斗智斗勇,最后当上一代名后。
  • WhyLove

    WhyLove

    韩雪晴,台北人,酷爱看偶像剧,特别痴迷《公主小妹》,有的时候,人的梦想是可以实现的,就这样,韩雪晴在半晕半醒的状态下竟然来到了皇甫大院,当起了皇甫家二小姐——皇甫静,会与皇甫珊(小麦)、南风瑾、南风彩、南风璘、南风影等人演绎一出怎样的一出戏呢?
  • 死神之途

    死神之途

    《死亡都市》一个被死神所管理的都市,穷凶极恶的地狱,罪恶,贪婪,污垢…人心在这里上演得淋漓尽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魔,心魔一但觉醒死神将无处不在,那些看似自然的死亡是来自死神的陷阱。而你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逃脱者吗?
  • 百川书志

    百川书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