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0400000024

第24章 近现代对西湖的疏浚工作(1)

一、民国时期西湖治理情况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清王朝被推翻,延续了千年的帝制宣告终结。民国二年,杭州开始拆除旧旗营城墙,打破西湖湖滨一带的封禁,并把它开辟成新市场。这样,阻隔杭州城区与西湖的城墙逐渐被拆除,从此形成了城市与西湖紧密相依的格局。

1917年,西湖浚湖局改名西湖工程局,归浙江省政府管辖,并开始用新式机器船从事西湖的疏浚。

自清朝同治以后,由于世事纷乱,西湖长期懈于疏浚。到了民国初年,湖水淤浅,荒草丛生,里湖一带全是芦苇,外湖行船需用竹竿标出航道才能通行,船工称之“打竿儿”。如遇大风,游船误入淤地,就会“打浅滩儿”,进退两难。由于众多溪涧泥沙的淤积,加上周边农民和权势豪家的侵占,从清初以后,杨公堤以西已尽为桑田。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浙江省政府决定建设西湖环湖马路。其中的西山路部分,除绕丁家山一段外,南、北两段都是在原杨公堤上建造,杨公堤的名字也被改掉,成为了西山路。

1927年,杭州市设立工务局。1928年,西湖工程局裁撤,疏浚西湖事宜改由杭州市政府工务局负责,常年设专职浚湖工人30名,机器挖泥船2条,捞草船2只,小船18只,每日约可挖湖泥、捞水草各110立方米。但是因为湖面广而人手少,因此疏浚的程度有限,只能维持现状,防止继续淤塞。

当时,正是筹备首届西湖博览会期间,西湖的疏浚、整治,事关杭州的形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重视和投入。但即便是这样,疏浚的范围和深度仍然很有限,只能遏制和拖延西湖水域淤塞的加剧,而无法做进一步的改善,事实上,即使是维持现状也勉为其难。西湖博览会以后,更由于时局多变、社会动荡不安、财政支绌而时浚时辍,西湖的淤塞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了。

抗日战争杭州沦陷期间,敌伪杭州市政府设立西湖名胜管理处,主持西湖园林的保护、修理及导游事宜。1932年12月,日军占领杭州,此后西湖游客稀少,民生艰困,市民只能上山砍柴挖根烧饭,西湖四周群山因之几成秃顶,水土大量流失,西湖更日显淤塞。

1936起,在民国市政府征工服役工事中,列入疏浚西湖工程。1938年成立浚湖队,专事负责西湖捞草、清秽工作。当时其中的一艘机器挖泥船已沉入湖底不能使用,因此仅有一艘挖泥机船,只在外湖南部湖身壅塞最严重处进行局部疏浚。

抗战胜利后,百业凋敝,由于疏于清理,西湖淤浅也更为严重。到了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湖水平均深度只有0.6米,游船过后会泛起阵阵泥浆。苏、白两堤上的桥梁大都已经损坏,堤基塌陷,一遇汛期,湖水漫至堤上,桃树、柳树如陷泽国。当时花港观鱼只剩3亩,残花败柳,一片荒凉。西湖水域的维持,专用大小船只不过30只,专职疏浚员工不过数十人,西湖的日常疏浚,已无以为继了。根据当时杭州市政当局的报告记载,从1945年至1949年3月,杭州市政府工务局仅挖泥10232立方米,割除湖中残荷水草累计3320亩,清除积污水草39623吨。

二、新中国成立后三次大规模西湖疏浚

由于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到1949年前后,西湖的淤泥积塞程度已经比较严重了。1949年5月杭州解放时,西湖及其周边的情况是:湖床增高,湖水平均深度只有0.55米,蓄水量仅三百余万立方米。湖底水草遍生,淤泥翻腾,大型游船只能循着几条固定的航道行驶,不能畅行游览。特别是湖的西南部大多已成了洼塘沼泽之地,杂草丛生,蚊蚋孳聚,一片荒芜。环湖曾经林木参天的群山到处是荒山秃岭,各个名胜古迹和园林绿化败落,一片萧瑟,对游客开放的名胜景点仅剩下了十多处。到20世纪50年代,西湖的面积缩小为九千二百余亩。随着西湖水面的缩小,西湖西部山水间的过渡带成为农田、水荡和荒地,有的成为人们居住和发展用地,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在近现代,西湖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功能已基本消失,也已不再是下游农田的灌溉水源,但作为一个位处市区的历史悠久的著名风景名胜湖泊,它的治理仍然受到极度的重视。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政府对于西湖也不遗余力地进行了多方面的治理工作,努力恢复其秀丽的湖光山色。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西湖大规模的治理主要有三次。

1.第一次大规模疏浚

第一次较大规模的疏浚是在20世纪50年代。

全国解放伊始,政府即在1950年把治理西湖作为杭州城市建设的项目之一,列入国家投资计划。1951年,西湖疏浚整治被列为国家城市基本建设项目,杭州市人民政府并特设了疏浚西湖工程处,着手全面疏浚治理西湖。

这次疏浚从1952年开始。1952年,杭州市政府采用了“以工代赈”的方法,调集了的失业工人约八百人,组建起西湖疏浚施工队伍,开始有组织的西湖治理工作。这次治理,不再沿用历史上全靠人工挑挖的疏浚手段,而是采用了机械的链斗式挖泥船来挖掘湖泥。链斗式挖泥船是一种使用较早的老式挖泥船,它是利用一连串带有挖斗的斗链,借助导轮的带动,在斗桥上连续转动,使泥斗在水下挖泥并提升至水面以上,同时收放前、后、左、右所抛的锚缆,使船体前移或左右摆动来进行挖泥工作。这种挖泥船对土质的适应能力强,挖泥后水底比较平整;但在进行作业时,所占水域面积甚大,而且施工过程中需要拖船、泥驳等辅助船舶较多,同时作业时噪音很大。

疏浚工作从小南湖开始,具体疏浚时,首先用一艘链斗式挖泥船在湖中开挖,挖出的淤泥再由人工挑运,运送到南屏山麓今天的太子湾公园一带堆放。机械的链斗式挖泥船的挖泥速度显然非人力可比。由于挖泥船出泥很快,人工挑泥跟不上出泥的速度,虽然工人人数众多,后来又在堆泥区架设了建议铁轨,并且又采用人力翻斗车来推运湖泥,但还是赶不上挖泥船的速度,造成挖泥和运泥两大环节不能协调配合,因此在工程的初期,疏浚的进度很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后来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和上海航道疏浚公司等企业的支援下,专门添置了一艘卸泥船和其他的一些设备,以跟上挖泥船的速度,加快了疏浚的步伐。到1954年,又增添了2艘链斗式挖泥船,同时配备8条运泥铁驳船、2条拖轮和吸泥船,以及抛锚船、煤水供应船等一系列辅助船只。如此,挖泥、运泥、排泥全部实现机械化操作,“实现了挖泥船挖泥———泥驳运泥———拖轮拖带泥驳到近岸停泊的吹泥船旁———将淤泥加水成为泥浆后吹送———经输泥管道排入堆土区的全程机械化操作”,基本结束了千年以来纯人工疏浚西湖的历史。

就在这次大规模疏浚进行期间,1955年秋冬,杭州长时期连续干旱无雨。久旱之后,湖水干涸,湖底淤泥龟裂。特别是岳湖一带,由于西湖最大的补充水源之金沙涧首先进入岳湖,涧水挟带来大量的山泥,在入湖口附近逐渐沉降下来,导致岳湖的湖床比其他几个湖区高,因此湖水干涸、湖泥淤积的情况更严重。利用西湖湖底朝天、湖泥露出、人员可以直接下去挑湖泥的时机,1956年1月,杭州市人民政府组织动员郊区农民和城市居民共七千余人,参加疏浚西湖淤泥的义务劳动,先后共有四万多人次挖泥运土。

在向中央申请并落实经费后,1956年又增加一个挖泥船组,两船组同时疏浚,疏浚的速度成倍提高了。1958年,建国后第一次大规模的西湖治理顺利竣工。在这次大规模的疏浚过程中,政府共投入资金437.64万元,挖出淤泥719.11万立方米,在挖去沉积湖底多年的淤泥后,西湖湖水平均深度达到1.808米,最深处达到2.6米;全湖的蓄水量也由疏浚前的三百多万立方米,增加到1027.19万立方米,增加了两倍多。挖出的淤泥大多堆积在环湖周围,填平了昭庆寺周围、清波公园、学士桥、汪庄、张苍水墓地四周及花港观鱼、赤山埠、眠牛山、刘庄、卧龙桥、茅家埠、金沙港、环碧桥、岳湖西等环绕西湖的田荡、洼地共18处;另外,还征用、借用古荡堆土土地166公顷,用来堆放淤泥。挖出的石块、砖瓦、碎片等则堆填在苏堤及湖中三岛周围,用以加固湖岸。

挖出的湖泥配合园林建设,堆填环湖低地洼塘,扩建、新建了公园,增加了绿地面积。湖床加深,蓄水量增加,调节了周边的小气候,对改善西湖环境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在疏浚湖泊的同时,还开展了大规模的绿化造林运动,使荒山秃岭重新披上了绿装,西湖风景区内的主要景点也初步恢复了景观。

2.第二次大规模疏浚

第一次大规模疏浚以后,西湖水域得以保持了比较好的水质和水位高度。但是,这次清淤,由于在生态环境认识上的局限,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特别是湖底大量的淤泥被清挖殆尽,占塞湖面的大片葑草和其他过量生长的水生植物都被一并清除,导致西湖水体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一定的影响,使湖水的自净能力有所削弱。而自古以来生存在湖底淤泥中的一些古老的微生物,也会随着淤泥的挖净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另外,西湖上游溪流中夹带的泥沙入湖的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入湖水源中的泥沙长年累月地沉积在湖底,加之解放后,湖水上游和环湖地带的常住人口也逐渐增多,导致流入湖中的污水量也逐年增加,因此,数年以后,湖底的淤泥层又逐渐增厚,湖床也开始慢慢抬高,湖水深度又逐渐降到1.47米,沿湖岸许多地段的石墈也逐渐破损、坍塌,西湖面貌又逐渐变得残损了。于是,在1976年,政府将西湖治理工程列入国家建设计划,再次拨专款200万元,重设浚湖工程处,开始第二次大规模的疏浚西湖。

这次疏浚,计划再挖深0.5米,达到水深2米左右,除去离湖岸边沿20米左右疏挖成自然斜坡外,估计有土方200万立米。

1976年制定下第二次疏浚西湖的计划后,就开始筹备工作,订购疏浚工程船只,选择堆土区域,计划在1977年开始投产疏挖,到1980年完成,平均每年出土50万立方米。1980年工程完成后,仍保留疏浚设备,为今后经常性维护所需。

但是,当时刚刚结束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计划经济模式下种种束缚的惯性仍然存在。各种物资、设备十分紧缺,诸如疏浚湖泊所需的绞吸式挖泥船、接力泥泵、输泥钢管、拖轮等,都必须报请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建设委员会等中央部门请求批准后才可能落实。在获得批准以后,还必须在船只、设备的生产厂家进行订制,然后制造完成交货后才能开工。因此直到1977年底,疏浚工程所必不可少的5台接力泥泵仍未到位,迫使疏浚工程延迟到1978年才正式开工。

在落实疏浚设备和物资的同时,新的西湖疏浚工程专业队伍也开始组建,成立了西湖疏浚工程处,具体负责对工程的管理。

从1978—1982年,第二次疏浚持续了5年时间。这次疏浚主要采用液压绞吸式挖泥船挖泥。绞吸式挖泥船是利用吸水管前端围绕吸水管装设旋转绞刀装置,将水底泥沙进行切割和搅动,再经吸泥管将绞起的泥沙物料,借助强大的泵力,输送到泥沙物料堆积场,整个挖泥、运泥、卸泥等工作过程可以一次性连续完成,是一种效率高、成本较低的挖泥船。而且,它船型不大,吃水浅,噪音小,维护保养简便,船只外形也比较美观。不过它的水上排泥浮管较长,施工期间有时可能会影响其他船只的行驶。

由于当时西湖沿岸都已绿化,环湖无处堆放淤泥,因此挖出的淤泥主要堆积在太子湾公园和黄龙饭店的洼地,把这两处都填平为止,直到因无泥浆堆场而停止。因此和第一次疏浚相比,这次疏浚的挖泥量不多,总共挖掘、清除淤泥为18.84万立方米。不过,虽然挖泥数量不多,但疏浚工程还是很快产生了效果,1980年后,湖水深度又上升到1.5米以上。

3.第三次大规模疏浚

1981年7月,西湖浚湖工程处和西湖养鱼场合并,成立了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处,其职责是对西湖水域的水体、水生动植物、湖面卫生和绿化、沿湖设施和船只进行专业养护和科学管理,疏浚工程成为管理处的日常任务之一。

1982年第二次大规模疏浚以后,对于西湖的治理,主要以日常的维护工作为主。从1981年到1992年,西湖水域管理处先后采用液压绞吸式挖泥船和液压反铲式挖泥船,对淤泥过厚或水质较差的岳湖、船埠头及船坞等处,进行局部性疏浚,共挖淤泥23.06万立方米。液压反铲式挖泥船是常用的内河疏浚机械,液压反向铲机组装在动力船上,挖掘顺利,挖取的淤泥呈自然状态,含水量低,浮泥在铲斗上举时大都漏去或在铲斗下挖时挤走,在挖掘中遇到垃圾都能装走,对于挖掘底泥是一种较好的机具。

同类推荐
  • 食品工厂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想完成设计任务必须做好多专业人员的合作。因此,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设计人员来说,为了保证设计工作的规范性和建成投产后的食品的卫生安全,除了掌握食品工厂工艺设计的原则和基本方法步骤外,还必须了解其他相关专业设计方面的知识并做好与其他专业设计人员的沟通交流和配合工作。因此,本书以“食品工厂工艺设计”为中心,内容包括基本建设的概念、基本建设程序的相关知识,食品工厂建设前期的项目决策及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意义和方法,食品工厂公用工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食品工厂设计对厂址选择、总平面设计和卫生等方面的相关规范要求以及食品工厂建成后的经济技术分析等。
  • 古代水利工程

    古代水利工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水利工程》水利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命脉。几千年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智慧善良的中国人民同江河湖海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修建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京抗大运河等。这些水利工程不仅规模巨大,而且设计水平也非常高,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不仅给当时的人们带来益处,而且泽被后世,影响深远。
  • 我是手扶拖拉机驾驶与维修能手

    我是手扶拖拉机驾驶与维修能手

    是“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我是手扶拖拉机驾驶与维修能手》是以广大农村干部群众为主要读者对象,以让读者看得懂、用得上、买得起、买得到为基本宗旨,简明扼要地讲解了手扶拖拉机驾驶与维修技术。
  • 微型航天器:航模(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微型航天器:航模(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航空模型的制作与放飞,从古至今一直吸引着无数人。20世纪初飞机发明后,全世界出现了空前的航空热。发达国家竞相发展自己的航空事业,而模型飞机是学习航空技术、研究飞机最为简捷有效的方法。发达国家把航空模型活动当做普及航空教育,培养航空人才,发展航空事业的基础,从而形成了有组织有领导的群众性航模运动。
热门推荐
  • 卿舞彼岸

    卿舞彼岸

    “愿君,一世长安。”“你……是神?”“月局月上,在此。”“卿舞姐!”“我要看到的可不是一个等死的人!”“女人,做本尊的妃,委屈汝了?”“夙卿,做我的后,共赏阖宫荼蘼可好?”“想你了,我便种一颗桃树。夙儿,来我身边。”“汝无论怎么恨本尊,本尊都甘之如饴。女人,本尊爱上汝了!”“别哭,我等你。”“何苦呢……”“女人,本尊不准汝离开!”“奈何桥旁,你等我。”“修哥哥,对不起……”“下个夏天……我便回来,永不……离开……”
  • 眼不见,未尽

    眼不见,未尽

    穿越到暑假,于是一场寻找之旅就此展开,对于未知的迷茫与恐惧,他选择了坚强面对,对于已知的,他选择了初心,勿忘初心,放得始终!眼不见,未尽!我们,不见不散!
  • vip宠制:男神,求抱抱

    vip宠制:男神,求抱抱

    (不断更+1v1)谁告诉我,我家为什么会有一个帅气的校草男神?“怎么对一个女孩子表白?”萌蠢的校草男神问。“想怎么表白就怎么表白!”“如果对方不同意呢?”“在对方没有男朋友又和你认识的情况下,你就该冲上去直接吻那女孩,吻到她同意。”男神颜值太高,一般女孩子拒绝不了。可是,为什么,这人亲上了自己,还是……强吻?哦,他对我表白了,我是该答应呢还是该答应呢?(极致宠爱1v1+帅气保镖校草vs学霸迷糊女)
  • 黄土豪情

    黄土豪情

    《黄土豪情》是一部架空历史,又不完全脱离历史。作者以细腻的笔墨赋予小说神话般色彩,很好的升华了小说的主题。《黄土豪情》是以中国明末清初为背景的历史性小说。但人物的思想却以现当代为基础,大胆创新,但又不做作。很好的传承和丰富了中国古文化和现当代文化的内涵。小说里一些小人物的细腻描写,崭新地衬托了大人物当时奢靡的生活状态。也侧面反映当时底层广大的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老百姓的悲惨命运,暗示着统治阶级即将灭亡。小说里一段段纠结的爱情故事,年轻人的爱情价值观与根深蒂固的封建残余相抨击,以牺牲生命来维护爱情的神圣与伟大。
  • 明天在不在

    明天在不在

    爱过了就不后悔,只是自己遇人不淑,眼光不高。重来一世一定会让他爱上我。嗯难道范易知道自己爱这他,这眼光这么火辣辣的看着自己一定是不好意思先告白,算了,还是我主动一点吧
  • 刀斩万古

    刀斩万古

    一代剑帝,被群殴地差点死掉就算了,好不容易逃到凡人界,你居然让我得到一把绝世刀胚?大哥,我是剑帝啊,我不是刀帝啊!好吧,这也算了,那你让那把破刀吸了我用命攒起来的轮回之力又是几个意思?真的是要我重活一世?真的要我刀斩万古?———————————————
  • 龙绝江湖

    龙绝江湖

    武林风争!各显其能!江湖争霸!皑山之顶!
  • 永恒之吻:甜爱

    永恒之吻:甜爱

    公主能吃能睡,公主没心没肺。但是我却愿意,一辈子做你的灰姑娘。-----------------------------------朵花兮:有吃的东西,有睡觉的地方,有所爱的人,便是幸福。杜泽亚:可就因为那样,你走进了我心里,再也出不去了。蒋修成:我以为,离开你才是正确的选择,结果,我错了,后悔了。可是来不及了。莫天涯:你是幸运的,因为你可以选择爱我或不爱我,而我只能选择爱你或是更爱你。花若汐:兮,让我来做你的花旦。今生今世,让我来替你担当。-----------------------------------我一直以为,不去触碰感情。青春就可以在没有疼痛的情况下度过,直至终结。而有些事情。注定要铭记。走过了。经历过了。我们也就慢慢成长了。­那些表情、那些话语。那些动作,早已安排好了。等待的,只是上演......
  • 神女传:蝶凌天下

    神女传:蝶凌天下

    新历7235年,平静的蓝光时代结束,第二纪元沉落于冰海之下,第三纪元开始,迎来新一轮的风波时期——暴风时代,这是继异能时代过后的第一大神话时代,又称神女再现时代。千年前,神女与帝王打开时空的大门,带领着上万拥有异能的人们去往另一个时空,而如今,传说中的神女再现,时空的大门也将要再次打开……
  • taosejiqing

    taosejiq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