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大量增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由此造成的结果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例如,资源枯竭、森林破坏、酸雨、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外来物种入侵等现实问题日益显现,这将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安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和改善人类面临的困境,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将发挥很大的作用。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与机制的科学,它将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解决人类面临的生存环境问题的重任。
“生态学”学科自1866年建立以来,已经历了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历程。生态学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态学的理论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生态学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态学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等紧密结合,从微观、中观、宏观等多尺度探讨生物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相关问题。
目前,国内出版的生态学实验指导用书已有不少,这些指导用书基本上根据生态学课程的理论体系来编写,显得较为规范、全面。但是,我国不同区域的高校在生态学实验教学的发展程度上有较大差异,各高校的实验条件、教学对象各不相同,其教学方法、手段和内容也应各有特色。此外,目前高等教育的改革对生态学的实验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更应该促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鉴于此,编写一本适合地方高校生态学实验教学现状,并与当地的动植物资源、环境特点有机结合的生态学实验指导用书显得非常迫切。
本教材的编写理念是,让学生在掌握生态学重要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对理解生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有启发意义,选编的实验内容所使用的器材比较简单、操作过程不太复杂,对于学生开展设计性实验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够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本教材编写的基本框架是,体现生态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并贯彻实验教学大纲的设计思想,将内容分为生态学实验基础、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三大模块。其中,生态学实验基础主要介绍生态学实验开展的基础知识、常用的实验技术和方法,特别是与后述实验(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密切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基础性实验主要是针对理论课涉及的生态学原理进行的验证性和设计性实验,并做部分拓展;综合性实验是让学生在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基础上,整合一至多个生态学原理所开展的应用性较强的实验。
本教材的特色有:第一,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实验步骤”改为以“操作建议”的形式呈现,主要目的是给参与实验的师生一定的启发,并对实验过程的设计留有余地。第二,在每个实验的最后,安排了根据相关生态学原理进行的实验拓展,主要是提供若干个相关实验设想,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条件,自行选择操作性强的实验进行教授,还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和挖掘,也可以使之成为学生的开放性实验课题,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搭建一个基础平台。第三,紧密结合地方高校的教学实际和环境资源特点,设计的实验内容比较实用,多数学校均可开设。第四,鉴于目前各高校“生态学实验”教学的计划课时比较紧凑,在本教材阐述的内容尽可能简洁、明了,以方便师生们使用。
本教材可供本科院校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科学教育等专业的师生使用。本教材是同行老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浙江师范大学的李铭红、颉志刚、王艳妮、程宏毅、杨冬梅、洪华嫦老师,杭州师范大学的陈波老师,温州大学的胡仁勇老师,中国计量学院的徐爱春老师和丽水学院的吕耀平老师共同参与编写并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相关专家编写的同类教材和许多文献,由李铭红老师统稿,并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支持出版,在此深表谢意!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衷心希望同行专家和师生们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不断完善与提高。
编者
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