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9400000038

第38章 诗歌格律和戏剧程式

在小说《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中,贾府大观园里的姐妹们结海棠诗社,斗诗之前先“限韵”,且看这段描述:迎春笑道:“就是门字韵,‘十三元’了。头一个韵定要这‘门’字。”说着,又要了韵牌匣子过来,抽出“十三元”一屉,又命那小丫头随手拿四块。那丫头便拿了“盆”“魂”“痕”“昏”四块来。宝玉道:“这‘盆’‘门’两个字不大好作呢!”

为什么这“盆”、“门”两个字不大好作?因为在“十三元”这个韵部里,唐宋时候韵母都是相同的,但到了明清,随着语音的变化,已经有两种不同的读音,一种韵母是“an”,譬如元、园、原、源,另一种韵母是“en”,譬如盆、魂、痕、昏,可以当韵脚的字数比较少,选择余地比较小,所以连贾宝玉这样的俊才,也觉得不好作。

古人写近体诗尚且不易,今人就更难了。以前的学童,读的是四书五经,考的是时文、诗赋、策论,刚入学堂,就练习对对子:“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而今的学子,学习科技与文化并重,而传统文化只占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众所周知,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讲究平仄、对仗、押韵。初学者都有一个痛苦的过程:对仗工整了,可能平仄不调;平仄调好了,可能不押韵;韵押好了,可能意境不佳,往往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所以,有人把它称作“戴着镣铐跳舞”,非常传神。

先说押韵。近体诗用的是中古汉语的平水韵,与现代汉语的语音相差很大。譬如,在平水韵中,有“一东”与“二冬”两个不同的韵,不能互押,而在现代汉语中,语音完全相同。类似情况还有“六鱼”与“七虞”,“十一真”与“十二文”,“十三元”与“十四寒”、“十五删”。而在“十三元”中,却有盆、魂、痕、昏等一些韵脚,在现代汉语中与“元”完全不同,已见前述。

再说平仄。古代汉语分平、上、去、入四声,平就是平声,仄即不平,就是上、去、入三声;而在现代汉语中,将古代汉语的平声分为阴平、阳平两声,上声、去声不变,而将入声字分别归入现代汉语的四声。既然要写近体诗,就要严格遵守格律,分辨入声,作为仄声。这样一来,如何区分古代汉语中的入声,成为一只挡道的“拦路虎”。有的方言可以辨别入声字,譬如用杭州话念一到十,可以分辨出“一、六、七、八、十”五个字,短促重浊,都是入声,属于仄声。但普通话和多数方言无法分辨,可能将入声字误作平声。惟一的办法,就是随身带一本《诗韵合璧》,诗兴发的时候,以供检索,非常麻烦。

不得不承认,诗歌格律对于初学者而言,确实是束缚手脚的“镣铐”,但历史上像杜甫这样的诗歌圣手,对于格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反而是可以依傍的“拐杖”。试想,如果没有严整的格律,不讲对仗,哪有骈偶工整之美?不讲平仄,哪有抑扬顿挫之美?不讲押韵,哪有朗朗上口之美?上千年来能够脍炙人口、弦诵不绝吗?难在格律,美在格律,生命更在格律。

因此,只要是做近体诗,就不能任意突破格律,甚至舍弃格律,变成“打油诗”;而是学习格律,掌握格律,运用格律,化生涩为熟练,化拘谨为自如,化“镣铐”为“拐杖”。

传统戏剧跟近体诗相比,虽然有雅俗之分,毕竟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与诗歌的格律类似的,就是戏剧的程式。我认为,不讲格律,不成诗歌;不讲程式,不成戏剧。生活之真,如何上升为艺术之美?就是通过纷繁复杂的表演程式来转化的。

戏剧的表演程式,我们不妨把它分为两类:

一类是演员身体部位的表演程式。譬如昆剧旦行的手姿,一出手就是兰花指,但又有所不同:拿不同的物件,有不同的姿势,分持扇式、持笔式、持马鞭式、摘花式;指点事物,有远指式、虚指式、自指式;手法有搓手、云手、掏手、背手等。

另一类是演员身体部位“延长”的表演程式。譬如,头部的“延长”,扎上头套,有甩发功;戴上官帽,插上翅子,有翅子功;戴上胡子,有髯口功;戴上头盔,插上翎子,有翎子功。婺剧“桃花霸”集翎子功之大成,技巧有耍、扳、抖、点、画、逗、拈、搅、衔、叉、翻、掏、颤、划、挽等十多种。又如手部的“延长”,持扇子,有扇子功;握兵器,有把子功;拿椅子,有椅子功;穿上戏服,加上水袖,有水袖功。京剧名伶程砚秋将水袖的技巧归纳为勾、挑、撑、冲、拨、扬、掸、甩、打、抖等十种。解放前,婺剧没有水袖;解放后,婺剧借鉴兄弟剧种的长处,也有了水袖,像浙江省金华市婺剧团排演的《红梅阁》,剧中李慧娘的水袖舞得相当精彩。

一个演员只有一头二臂,如果仅仅依靠现成的手和脚,是办不成更大、更美、更绝的事情。我们做一个假设,演员头上、手上、肩上、腰上、腿上、脚上一点“抓手”也没有,空空如也,演技再高明,只能徒唤奈何。现在通过表演程式,把手脚“延长”,就变成“三头六臂”,能力倍增、精彩放大。如果没有纷繁复杂的程式,原原本本地按照生活原型来表演,走路就是走路,骑马就是骑马,坐轿就是坐轿,恐怕要变成话剧了,美感和魅力势必大大减弱(参见徐城比《京剧的知性之旅》)。

从广义上来说,戏剧的程式无处不在,做、打有程式,唱、念也有程式,表演有程式,音乐、服装、化妆、脸谱等都有程式,这是几百年来戏剧演员经过反复锤炼而流传下来的艺术精华。

如何将束缚手脚的“镣铐”,变成可以依傍的“拐杖”?没有投机取巧的捷径可走,只有勤学苦练,熟能生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只要反复练习,仔细琢磨,诗歌的格律就了然于胸了;“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只要苦练“四功五法”,把基础打得实实的,婺剧的程式自然游刃有余了。

同类推荐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

    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

    本书作者在世界文学视野下,多层面地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的演变及其创造性成就,提出了包括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中国文学中的忏悔意识、现实战斗精神、现代战斗意识、现代生存意识、先锋与常态、恶魔性因素等命题,在价值论与方法论两个层面为中国比较文学和国别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启示。
  • 晚上8点的阅读:与大师的精神对话

    晚上8点的阅读:与大师的精神对话

    本书是诗人洪烛在孤独地寻找自己心灵伙伴过程中绘制的一本《精神地图》,收录了《永恒的荷马》、《但丁:地狱营造者》、《加入莎士比亚还活着》等作品。
  • 崆峒山文化研究论文集2007年卷

    崆峒山文化研究论文集2007年卷

    文章讲述的是:崆峒文化价值的多维性与多层次性,关于崆峒文化研究的一些思考程金城,崆峒华夏远古文化之源刘亚民刘启文等内容。
  • 纳兰容若与饮水词

    纳兰容若与饮水词

    《纳兰容若与》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纳兰容若与《饮水词》的有关内容。
热门推荐
  • 辐射之核尘余生

    辐射之核尘余生

    战争,永远不变(短篇攻略小说,辐射:核尘余生)
  • 风水师傅

    风水师傅

    这个世界,有太多未知的黑暗,有太多未知的交易,有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走在这些秘密的边缘。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爱上你是我的病

    爱上你是我的病

    她是春城市大名鼎鼎的心理专家,情感导师,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们是各个行业出类拔萃的精英。且看一个貌不惊人的睿智女孩是如何周旋于这些钻石王老五之间的。
  • 阵记

    阵记

    主角镇为宇灵魂穿越到了一个叫做地球的科技星球重生,利用科技制造的宇宙飞船通过黑洞来到另一拥有魔法的空间,开始修炼,飞升原来所在的空间,进入全新的历程……
  • 女主可是自带空间的蚁后

    女主可是自带空间的蚁后

    十八岁少女白小梦,本来只是众多高考考生中的一员,一次意外的变身,她由人类变成了母蚁,然后她发现,自己竟然自带空间!就在白小梦带着一群小蚂蚁,开开心心地过日子,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孩子们的爸爸回来了,还带来一个惊天消息,洛伊:“老婆,末世就要来了,人类气数将尽,我们一起去征服世界吧!”
  • 廉泉的侦探传说

    廉泉的侦探传说

    为了最后的真相,我不惜付出我的一切。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没有撼天动地的超能力,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博弈,和所谓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究竟是坚守信念,还是屈服于现实。这就是一部名为正义的侦探小说而已......
  • 量劫之始

    量劫之始

    忘却生死,不忘初心。一念存心,万物为真。万念加身,假亦作真。假假真真,皆应凡尘。
  • 萧萧意冷

    萧萧意冷

    青春从来不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也不是生离死别,肝肠寸断,而是点点滴滴,沁人心脾。青春是个剧场,里面不分主角配角,但终会散场,正如一句歌词,世界变,我们也在变……
  • 重生之如此多娇

    重生之如此多娇

    重活一世,她的心里没有深仇大恨,有的只是对自己梦想的坚持,按着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她想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之后,就随便跟爸妈看中的人相亲,再随便结婚,没想到会遇到他。但是也正是有了他,她的梦想之旅才越来越精彩,且看顾子安重活一次活得如此多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