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青春少年,台前白发苍苍”,这是年轻的传统戏剧观众大量流失的传神写照。如何在留住现有老观众的同时,吸引更多新观众,让传统戏剧这朵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瑰丽奇葩永续发展,是戏剧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但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尽管业内人士不遗余力,呕心沥血,结果还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八零后、九零后的传统戏剧观众愈来愈少。
面对这样一张不容乐观的“成绩单”,是不是应该好好地反思一下:你的一往情深、几许执著、廿年努力,是不是搞错了对象?培养传统戏剧的观众,固然离不开外部环境的熏陶,这是外因;更离不开人们的年龄、性格和气质,这是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否则就徒劳无功。只有对那些具备传统戏剧观众基本素质的特定人群,进行长期的教育引导和环境熏陶,才有可能把他们从潜在的观众转化为现实的观众,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如果针对所有的人群,漫天撒网,广种未必能够薄收,往往是对牛弹琴,事倍功半。
那么,要成为一名传统戏剧的观众,一般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大致与年龄、性格和气质有关。
关键词:年龄
一个完整的人生,都要经历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四个阶段。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因为环境、教育、阅历、性格、体质等方面的不同,对传统戏剧认同和接受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传统戏剧讲的故事很多取材于中国历史,譬如战国戏、三国戏、杨家戏、岳家戏、水浒戏;唱的曲调一咏三叹,节奏舒缓;做的动作纷繁复杂,程式众多。传统戏剧的这些特性,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而言,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好之者当作掌中宝,如痴如狂,恶之者当作路旁草,不屑一顾。
——少年。如今天真烂漫的少年,喜欢看电视里的动画片,可三十年前我还是少年的时候,因为没有电视机,只能看“小人书”——连环画。一般而言,少年还不能理解传统戏剧的文化内涵,不耐烦舒缓的表演节奏,最多爱看热热闹闹的“猴戏”,鲁迅在《社戏》中对此有过传神的描述:“最害怕的是老旦的出场,因为伊一唱起来就没完没了……老旦果然来了,咿咿呀呀了半天。我见她把手一抬,以为伊要进去了,谁知她又重新坐了下来。小伙伴们都喘着粗气,几乎要叫骂了起来。”
好在童年是一张白纸,师长爱在上面画什么就画什么。再说,小孩子看戏,虽然不懂其中传统的文化内涵,但对红红绿绿的戏剧外在形式有好奇心,就像幼儿园孩子能够滚瓜烂熟地背诵《三字经》一样,虽然不懂隐藏在字句后面的内涵。培养传统戏剧观众,务必从娃娃抓起,从小在心灵里打上不可磨灭的印记,长大了即使浪迹天涯,也会梦牵魂绕。
——青年。青年处于人生的上升和扩张阶段,身强体壮,血气方刚,喜欢快速的节奏和新鲜的刺激,跟传统戏剧中熟悉的故事、缓慢的节奏有些格格不入。而且,青年已经形成独立的人格,刚刚摆脱对父母的依赖,矫枉过正,往往容易从过分依赖的一个极端走向过分叛逆的另一个极端,你要引导教育他热爱传统戏剧,无异于按牛头喝水。真正从青年时代开始喜欢传统戏剧的,不是一个没有,但确实是少之又少。所以,对于青年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不值得大动干戈地去引导和推广。
——中年。经过人生这个大熔炉几十年的淬炼,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阅历丰富了,内涵深刻了,性格圆融了,节奏缓和了,开始跟传统戏剧的内涵和节奏接近了,所以在中年时期爱上传统戏剧的,不乏其人。而且,人到中年,往往事业有成,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强的经济实力,成为家庭的核心力量、社会的中流砥柱、国家的栋梁之才。如果是商界的成功人士,可以从经济上扶持传统戏剧;如果是政界的成功人士,可以从政策上扶持传统戏剧;如果是文化界的成功人士,可以从专业上扶持传统戏剧。这是值得戏曲界大力培养和深度挖掘的一个潜在的人群。
——老年。人到老年,经历了喜怒哀乐,经历了风霜雨雪,经历了荣辱得失,从精神上来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从体质上来说,两鬓斑白,气血已衰,但人生的内涵越发深厚,生活的节奏越发缓慢,跟传统戏剧深厚的内涵和舒缓的节奏已经完全吻合,“台前白发苍苍”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们是天然的传统戏剧观众,根本用不着你去引导和培养,说不定还能跟你讲一讲“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哲理呢。
一言以蔽之,培养传统戏剧观众,与其漫天撒网,不如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的年龄,采取不同的对策:抓住童年人群,放任青年人群,开掘中年人群,放心老年人群。
关键词:性格
我家兄妹三人,出生在相近的年代,生活在相同的家庭,接受了相似的教育,可为什么只有我一个戏迷呢?
因为对于传统戏剧的感情,除了外部环境的熏陶以外,或许跟内在的性格有关吧。“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即使同是父母所生的同胞兄弟姐妹,性格也可能截然不同。当时,我是属于特别沉静、内向和早熟的孩子,小伙伴盼望过年,一般是因为有新衣服穿,有大鱼肉吃,有小鞭炮放,而在我却是因为有戏看。
传统戏剧的文化内涵,浅者见浅,深者见深。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尝,自然会由浅入深,由淡而浓,进入无比奇妙的虚拟世界。仿佛在一个凛冽的冬日,窗外大雪飞舞,三五好友围炉而坐,细品香茗,一杯杯,一盏盏,一遍遍,清香无比,浸入骨髓;而不是像喝老酒,几杯落肚,酒劲上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以,喜欢传统戏剧的观众,性格方面往往沉静、内向,甚至还有些害羞。正因为传统戏剧表演的节奏比较舒缓,可以让这些沉静内向的人群从从容容地欣赏,一遍一遍地回味,一层一层地挖掘,由表及里,深入内核,深得其中三昧。
反之,传统戏剧的这些特点,往往成了那些好动外向人群眼中的缺点。他们未必有耐心欣赏传统戏剧的文化内涵,未必有耐心忍受传统戏剧的缓慢节奏。譬如一句话短短七个字,要分成“二二三”三句来唱,中间还夹杂着“咿”、“呀”、“啊”之类的衬字,句后还有没完没了的拖音,念念两三秒钟,唱唱要两三分钟。又如双方交战之前,大将往往要表演“开霸”,就是展示英武形象的一系列程式,非得把急性子的人憋坏不可。
关键词:气质
跟性格相关联的,是人的气质。笼统地分,人的气质有古典型的,也有现代型的。从接受的角度来讲,同气相求,往往那些古典型气质的人群,比较欣赏古典美,更容易接受传统戏剧这样古典的舞台形式;而那些具有现代型气质的人群,比较欣赏现代美,更容易接受芭蕾、歌舞、话剧这样现代的舞台形式。
作为国剧的京剧,以及全国三百六十种地方戏,虽然也能演现代戏,但一般来讲更擅长演传统戏。传统戏剧除了展示各地的乡土美以外,更有一种含蓄蕴藉的古典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传统戏剧产生的时间来看,古老的昆剧有六百年历史,婺剧有四百年历史,京剧有两百年历史,年轻的越剧也有一百年历史,是一坛芳香四溢的百年老酒啊!从戏剧的唱腔来看,无论是曲牌体,还是板腔体,都属于传统的民族音乐。从戏剧的服装来看,主要是以明代改良装为主的传统服装。此外,像脸谱、帽子、把子等等,都是传统戏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程式、音乐、服装一起,共同演绎了中华民族戏剧文化特有的一种古典美,让那些古典型气质的观众,如痴如醉,如痴如狂,心旌摇荡,不能自已。
此外,传统戏剧观众的培养,跟性别也有一定的关系。像京剧、婺剧这样文武兼备、风格多样的剧种,跟性别的关系不大;而像越剧这样比较柔美婉约、擅演文戏的剧种,更容易获得女性观众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