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婺剧多年来持续低迷的根源,固然有娱乐方式多样化、观众心态太浮躁、重经济而轻文化等客观因素,是观众抛弃了婺剧;而婺剧界的种种怪象,譬如见物不见人、见人不见角、见角不见技、见技不见戏,冷了观众的心,同时也是婺剧抛弃了观众。
第一怪:见物不见人
以人为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婺剧表演也不例外。近年来,在婺剧界甚至整个戏剧界,有一种不良趋势蔓延:不是以戏剧演员这个人为本,而是为舞台科技这个物所囿,追求包装花哨、装置豪华的所谓大场面、大制作。
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本来给婺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以前舞台上只有一桌两椅,要变换花样,无非换一换桌围和椅帔,最多在妖魔鬼怪上台的时候撒个火彩,看起来逼真一些,而现在有专业的舞美,各种道具应有尽有,要高楼有高楼,要长城有长城,要桥梁有桥梁;以前只有煤气灯,晚上灯光昏暗,现在有了电灯,黑夜如同白昼,而且还有专业的灯光设计,可以制造逼真的舞台效果,要下雪就大雪纷飞,要开花就百花盛开;以前要靠演员的嗓子,将声音传入观众的耳鼓,现在有了音响设备,演员胸前别个麦克风,腰上挂个扬声器,轻启朱唇,声播远方。
先进的舞台科技,本应该成为婺剧的福音。令人不安的是,滥用舞台科技似乎成了一种新俗套、新窠臼,利用现代的道具、布景、灯光、音响,片面追求大场面、大制作,弱化了作为舞台主体的演员的表演艺术,结果是见物不见人,观众看到了作为物的技术,看不到作为人的艺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裘盛戎先生曾经对过分的布景和灯光,发出这样的质问:“在台上要我干什么?”同时,在利用舞台科技方面,因为缺乏高素质的人才,效果也不能尽如人意:现代音响有了,却没有会用的调音师;追光灯有了,但不知打在谁的身上;字幕屏有了,但错别字连篇;乐队吹打弹奏有了,就是不会配器,乱哄哄一片。现代科技需要高素质的人去操作,否则再现代也是白搭。
我并不主张退回到一桌两椅的时代,而是主张利用舞台科技为婺剧锦上添花。前提是舞台科技只是作为背景和陪衬,不是主体,主体应该是人,是人所表演的艺术。如果以现代的舞台科技来掩盖演员拙劣的演技,只能是欲盖弥彰;只有以现代的舞台科技来衬托演员精湛的演技,才能是锦上添花。
你不妨比较一下《二度梅》与《吴绛雪》,都有大场面,但前者因为扮演陈杏元的主演,唱做俱佳,表演精湛,尤其是移步坐辇,颇为观众所称道,现代的舞台科技是锦上添花;而后者扮演吴绛雪的主演,虽然也想学移步坐辇,但是火候没有到,反有东施效颦之嫌,现代的舞台科技是欲盖弥彰。
第二怪:见人不见角
不是说见物不见人吗?舞台上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攒动,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都是人啊!舞台上人头攒动,让观众看谁呢?一个场面二十多个人,摩肩接踵,连转个场都困难。你就是再有演技精湛的主角,也被这人潮淹没了。
红花还要绿叶扶,光有主角不行,还要有配角,但过多的绿叶,反而容易遮住红花。以前,一堂兵只有四个龙套,可现在增加到八个,甚至十二个,遇到出征之类的场面,舞台上很容易超过二十个人。解放前,一个婺剧班社,只有十三顶半网巾,也就是十四个演员,所有的人员加起来,不过二十九个人,现在一般的剧团都有五六十人,有的甚至达到上百人。
演戏毕竟不是从前的打仗,靠人海战术,主要还是靠生、旦、净、丑等少数几个主角支撑,主角的演技尤为重要。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婺剧最著名的几出折子戏,演员的人数都很少,但个个都是出挑的角儿,个个都有精彩的表演:《哑背疯》只有一个演员(同时扮演风瘫的李美娘及其哑父),《僧尼会》是两个演员(小和尚与小尼姑),《断桥》是三个演员(白蛇、青蛇和许仙),《牡丹对课》是四个演员(白牡丹及其父亲、吕洞宾及其徒弟)。像《哑背疯》这样的经典剧目,只要演员的技艺精湛,完全可以以一当十。所谓的大场面,实际上是为了遮盖其演出戏剧性的贫乏、人物的苍白,正所谓“戏不够,群舞凑”。
少而精,自然精彩纷呈;多而滥,只能滥竽充数。
第三怪:见角不见技
现在的剧团不缺人,每个角色都有专人演出,甚至还有AB角。角儿有了,可是技巧练得如何?具体来说,就是“四功五法”(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身法步)扎实不扎实,情况可能不容乐观。
婺剧的技法丰富多彩,有翎子功、翅子功、扇子功、椅子功、水袖功、把子功、毯子功等;还有很多精彩的特技,譬如蛇步蛇形、移步坐辇、一身两人,有的已经失传,令人惋惜;还有很多表演程式,光花旦的台步有云步、移步、点步、蛇步、碎步、鹊步、醉步、跷步等十几种,光学会这些不同的台步,也够你喝一壶了。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大类每一小项的技法,都需要长期孜孜不倦地刻苦训练,才能掌握。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号称“江南活武松”,在苦练基本功方面,有一些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名言:“夏练一伏,冬练三九”“练功如练字,一笔不能苟”“不到难处,怎见好招”“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一日不练,前功就丢”。
现在从艺术院校毕业分配到专业剧团的,虽然不可能像前人那样苦练基本功了,毕竟还练过。而很多民间剧团的演员,根本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大多是对着录像,依葫芦画瓢,靠自己去领悟,往往只能做到形似,难以达到神似。
第四怪:见技不见戏
梨园有一句话,叫做“戏不离技,技不离戏”。说起戏,总离不开技,传统戏曲表演的“四功五法”,蕴含了许多技巧,无技不成戏;说起技,更离不开戏,因为这些外在的技巧,只有通过内在的感情,才能演绎有血有肉的人物,感动观众。
而有的导演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脱离内在的戏情,片面地卖弄技巧,结果是见技不见戏。譬如老版《断桥》虽然也有很多技巧,但这些技巧都是为戏情服务的,演绎了白蛇、青蛇、许仙之间复杂微妙的感情,不失为一出缠绵悱恻的情感戏;而新版《断桥》却变成了一出火爆的动作戏,一个个高难的动作,一个个惟美的造型,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令人眼花缭乱,加上高亢的音乐,顷刻间把观众的心都提起来了,似乎是先声夺人。但是,那一拨又一拨的高难技巧,是不是像汹涌澎湃的大潮一样,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戏情?
曾经看过一个民间剧团的演出,先由两个人抬上一张桌子,蹲下,按牢;然后,武旦上场,在这张小桌子上连续翻了三十多个跟斗(“前桥”),又高又飘,又柔又美,不可谓不精彩。但是卖弄技巧,不惜破坏舞台形象,有点得不偿失吧。毕竟演戏要以情动人,如果光是卖弄技巧,婺剧团演员的技巧再好,也好不过马戏团,观众何必来看婺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