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9300000027

第27章 孔氏南宗的教育思想及文化教育活动(1)

自南宋初年南渡以来,孔氏南宗传承“洙泗遗风”,在吸收和融合江南文化的基础上,秉承、发展诗礼传家的优良传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良好的族学教育,使孔氏南宗家学兴盛,贤才辈出,真可谓代有英杰,在当地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南宗士人活跃于东南各省,通过担任学官、创办书院与学校等途径,积极投身于当地的文化教育活动,在推动各地教育和文化发展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南孔文化作为一种思想文化,不仅是浙西南地区区域文化思想的载体,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儒家思想在南方地区发展演变的一种折射,更是人类文化漂移的典型范例。

第一节孔氏南宗的著述及其教育思想

南渡以来,孔氏南宗十分注重族学的建设与发展。在富有优秀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族学熏陶下,孔氏南宗家族史上涌现了一大批饱学之士,可谓代有传承、贤才辈出,从而赢得了“出士类增美士林,可作千秋冠冕”的美誉。孔传是南渡之初的杰出代表,其后代也多有贤才。有关研究曾就“闻人辈出”的孔传后人作了较为详尽的考证和统计:“徐映璞的《孔氏南宗考略》,在所列元、明两代七十三位‘名贤’中,仅孔端问之长子(孔)、长孙(孔摅)之后裔便占了四十三人”;“孔传幼子端隐之后,《明史》有传者,便有二人,即:明初的孔克仁,明末的孔贞运”;“以历代科名论之,考诸明吕元善的《圣门志》卷三、清孔胤植的《阙里志》卷十、清孔继汾的《阙里文献考》卷二十八,以及民国《孔子世家谱》等,据统计,仅进士便有二十一人”,而且,“散见于《浙江通志》《江西通志》《湖广通志》《福建通志》进士名录中之孔传后裔,因未遑考证,暂不予录入”。上述统计数据足以反映出孔氏南宗族学之兴盛,人才之辈出。

孔传作为孔庭族长,在孔氏大宗南渡、开创南宗基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政治思想与实践、教育活动与宗族事务等方面对南宗族人的影响更为广泛深远。孔传博学多才,勤于著述,著有《杉溪集》《洙南野史》《续尹植文枢纪要》《孔氏六帖》《东家杂记》等。

在孔传之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捃摭诸书事,提其要,区分汇聚,有益于世”,即收集唐之前经典中的典故词语和诗文佳句等,并分门别类地汇编成书,这就是《白氏六帖》。该书对后人启迪颇多,“使学者不执业,不占毕,而有博闻之益”,同时在学术史和著书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孔传所编的《孔氏六帖》,是对《白氏六帖》的补充和完善,“取唐以来至于吾宋诗颂铭赞、奇编奥录,穷力讨论,纤芥不遗,撮其枢要,区分汇聚有益于世者,续唐白居易《六帖》,谓之《六帖新书》”。因此,后人将《孔氏六帖》与《白氏六帖》合编为《白孔六帖》。两宋之际的韩驹在为《白孔六帖》所作的序中说:“方侯著书时,士皆挟一经不治他技,而侯独奋不顾,自诗颂铭赞、奇编秘录穷探历讨,纤芥不遗,斯亦勤矣。书成而当建炎、绍兴之际,主上复古救弊,士知博学。孔侯之书如富家之储材,栋椽枅栱,云委山积,匠者得之应手不穷,功用岂小哉?”

从上述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孔传在当时大多数读书人“挟一经不治他技”的文化环境下,对唐以来的经典能够做到“穷探历讨”,其学识和境界远远高于流俗,从中体现了其学术追求的真谛和价值取向,即博而能贯通,以求有益于世。这一价值取向对孔氏南宗的学术与教育活动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白孔六帖》同时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是中国古籍中的一部著名类书。其内容举凡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科技、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风俗等等,无所不包,涉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众多方面,兼有百科全书和资料汇编的双重性质”。孔传编撰该书的宗旨十分明确:“古之学者必世其家。吾惟宣圣之后,而子思《中庸》杂于大戴氏礼,及子高、子国始立训传,阙然至今,吾甚惧焉,于是缀辑使无坠厥绪。”从孔传本人的阐释中,我们可以感知其“世其家”之立意,可谓志愿笃诚、宏远,“穷探历讨”更体现其治学的严谨,此书对读书人之所以具有“应手不穷”功用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东家杂记》作为孔传的重要著述之一,是后人研究孔氏家族史的重要文献。因《东家杂记》与孔传整理谱牒的志趣密切相关,并对孔氏南宗的宗族思想与宗族文化影响深远,所以我们将在“宗族文化”的有关章节中对之进行具体分析。

《孔子编年》就历代文献对孔子的相关记载作了系统整理,正如南宋史学家赵希弁所说:“皇朝孔传取左氏、《国语》《公羊》《史记》及他书所载孔子事,以年次之,自生至卒。”赵希弁的《郡斋读书后志》、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对孔传的著述多有介绍,可见其著述之丰,且在当时就享有盛名,时人韩驹对《孔氏六帖》就给予了很高评价,称其为“富家之储材”,《孔氏六帖》《东家杂记》被收入《四库全书》,《孔子家族全书·家事本末》以《孔圣传以学著名》为主题对孔传作了专题介绍。孔传的著述及其所体现的文献整理思想对后世具有积极影响,更在南宗族人的文化和教育活动方面起到了榜样作用。

孔传不但自身以学行闻名,其儿子也好学明理,并多有作为。孔端问“笃学而工于诗”,著有《沂州集》。孔端问在南渡以后曾任洪州奉新(今宜春奉新)县丞,“绍兴年间以病卒于官所,朝廷以圣人之后,给系省钱,于奉新县管下五里官山安葬,附祀邑庠”。孔端问之所以得以“附祀邑庠”,是与其勤奋笃学分不开的,这也反映了他在奉新县任职期间的良好作为和影响。再如孔端隐,“博极坟典,包罗古今,成童即以明经授博士弟子员,论道解颐,他人莫及也”。

衍圣公孔端友学养深厚,“从八岁开始,因钦命教授的严格训导,不仅博通经史,而且工于书画、擅于骑射”。南渡以后,孔端友深得时人尊敬和推崇,这可以从其与叶义问之间的交情中得到充分反映:“绍兴元年(1131)四月,孔端友返衢治病。其时,吏部侍郎、同知枢密院事叶义问,于饶州教授秩满后徙居衢州。义问慕名师事端友,端友则视其为挚友,遂将幼女许配与义问长子叶端衡,以永结秦晋之好。”孔子第四十九世孙中也多勤于著述者。孔端问之子孔曾任漳州录事参军,“笃学能官,著《吏事总龟》”。孔端己之长子孔行可(孔璞),自号景丛子,“尝谓人曰:‘诵经史犹饥渴之得饮食也’”,“容貌端严,循纯规度,至老手不释卷。凡有资于世用者,无不贯达,尤精于诗”,著有《景丛集》十卷。孔端己之次子为孔璨,“与兄俱以学行称,以白身最长授迪功郎,奉南岳祠”。

孔行可之子孔元龙学养深厚,“年至九十,手不释卷”,著有《诲忠策》,其重教思想反映在《柯山论语讲义》及其与孔从龙合编的《鲁论言学》之中。整理汇辑的《洙泗言学》深得其老师真德秀所称颂。《鲁论言学》重在“学”字,诚如真德秀所言:“昔南轩先生尝辑《洙泗言仁》一篇……今衢梁孔君又辑其言学者四十余章,章为之释,使学者知所以学。”孔元龙曾任柯山书院山长,其学问和品行对弟子的影响颇为深远。孔元龙之弟孔从龙“少好学,尝与兄元龙同辑《鲁论言学》一书”。

孔拱笃学好义,人品为乡党所称,著有《习经》《读史》各三卷,《村居杂兴》三卷,《锡山草堂集》五卷。

孔子第五十一世孙中,孔应得、孔应选、孔应发、孔应祥等,学问深厚,深明礼义,修养高尚。孔应得以其博学多识得到皇帝器重,位至资政殿学士、谏议大夫、签书枢密院事,咸淳三年(1267),“奉议郎、国子监丞孔应得上殿轮对,发明《大学》《中庸》之旨,玉音曰:‘卿所奏皆得先圣渊源之学’”。孔应选“与弟应发自为师友,刻意问学”。孔应祥曾任从政郎、刑工部架阁,并任衢州族长,入元以后,“累辞征辟,退隐终身,自号采菊翁。长族四十年,以礼义教子孙,年九十九卒”。

值得一提的是,从孔子第四十七世孙到第五十三世孙,即从孔传到孔端己,从孔端己到孔行可,从孔行可到孔元龙、孔从龙,从孔元龙到孔应得,从孔应得到孔昭孙,从孔昭孙到孔淮、孔瀛,连续七代均堪称英杰,可谓代有英才,从中深刻折射出孔氏南宗族学文化的历史传承。

孔涛为孔子第五十三世孙,其聪颖资质与笃学精神所铸就的学识、人品以及政治作为均为时人所称道。孔涛“幼有异质,五岁知读书,八岁能属文,架阁公爱其警敏,俾受业默斋留先生。间出游郡庠,别驾陈公刚中大奇之。年二十,举茂才异等,一时名士大夫,如永康胡先生、吴兴赵公、巴西邓公无不器重焉。妇翁徐圣予从事江东宪府,携君以行,涿郡卢公、柳城姚公前后持使者节,君皆为之执弟子礼,由是学益进,声誉益起”。孔涛著有《存存斋稿》及《阙里谱系》一卷。

孔子第五十五世孙孔克表,字正夫,博学笃行,精于史学,是明朝初年南宗族人中学识、品行卓著的名贤之一。洪武六年(1373),孔克表“以学行举,入见上,与语经史,皆称旨,拜修撰,兼国史编修官”,孔克表对经史具有透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著有《群书类要》和《通鉴纲目附释》,后者之序为名儒宋濂所作。

桐乡支孔氏族人孔自洙也堪称品学兼优之名贤。孔自洙年少时就展示了出类拔萃的才华,“年十九,补邑博士弟子员,屡试辄冠军。闽中刘乾所鳞、许平远豸督浙学,俱拔第一,有合郡无双之目”。其学术思想深受刘宗周的影响,“受诚意慎独之学,学问愈进,志趣愈高。后历官中外,刚正不阿,多所建竖,一以先生为法”。其学问以注重“经世”闻名,政治活动也多有建树,如任剑南参藩时,“指挥方略,动合机宜”,平定了山寇。孔自洙著有《竹湄居士集》《枢余十义》《闽学规条》《兵曹秋秩条议》等。

建德(今安徽东至县)支族人多有笃学之士,其中以孔贞时、孔贞运兄弟成就最为卓著。孔贞时著有《在鲁斋文集》,孔贞运著有《敬事草》《行余草》《皇明诏制全书》《词林典类》等。他们不仅著述鸿富,而且怀有济世之才,在动荡的晚明时期,试图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而有济于时局。孔贞时次子孔尚豫也“能文章,熟当世之务,有《诒书堂类稿》”。

此外,衍圣公孔万春之弟孔万龄著有《渔唱集》。衍圣公孔洙著有《存斋集》《江南野史》。孔大德于“天启丁卯乡试第一,南宫罢归,杜门著述,耕无储粟,意兴豁如。著《史评》十五卷,《易解》八卷,《秀野堂集聚园诗草》十余卷”。孔鼎为新城诸生,“筑室须眉峰,研探《易传》及天官地理之学,著《楷园集》八十余卷”。孔兴道为人刚正,人所敬重,而且文章自有风格,“为文词必自出新意”。孔昭晙通于经史,著有《小山课子文》《史鉴详批》《五经详注》等。孔宪达著有《发蒙初阶》《祖述志闻》。

南宗族人之所以代有贤才,最根本的原因当然是孔氏南宗对于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氏南宗形成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教育思想。孔氏南宗的教育思想既蕴含于南宗士人的各种著述之中,又渗透于南宗士人的各种教育活动之中。

孔氏南宗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具有关注现实、注重应用的显著特点,这与“浙东学术”所提倡的经世致用精神是高度一致的。具体地说,南宗士人强调的是将儒家思想应用于现实之中,就治学精神而言,博采多种学说,力求融会贯通,在此基础上突出经世致用;就教育实践而言,努力继承弘扬先圣之道,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宗旨贯穿于教育活动始终。孔子第五十四世孙孔思明在其《监利县学重建大成殿记》开篇中,就开宗明义地对孔氏南宗教育活动的本质和宗旨作了精辟阐述:“夫道之大源本乎天,道统之传本乎圣人,圣人设教本乎学。学也者,有国之大典也,明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治隆平,皆道也,由学以行之”,“天生圣人,所以行道也;建学立师,所以闻其教也。教隆道亨,洋溢四海,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岂非格致诚正以至于修齐治平也哉!”在孔思明看来,教育的根本责任和宗旨在于“弘道”、“行道”,重要目标则是“明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治隆平”。

同类推荐
  • 游在异世

    游在异世

    惊醒之时发现自己身处冷兵器战场,被人救下发现忘记身世来历。这个世界的他应该以何种身份何种方式生存下去,又怎么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
  • 滥觞之涧

    滥觞之涧

    置于春秋战国,以你想不到的视角,勾画人物内心。颠覆你所有的期待,意外之中,顿悟人性哲学。
  • 近代中国的故事之一:鸦片战争的故事

    近代中国的故事之一:鸦片战争的故事

    中国近代的历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封建统治阶级的昏庸腐朽导致丧权辱国,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铁蹄踏遍中国大地,中国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近代的历史又是一部救亡图存史。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与道路,一大批爱国志士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英勇无畏的斗争。
  • 世界通史(第一卷)

    世界通史(第一卷)

    《世界通史》分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所述历史始于原始社会,止于21世纪初。本书全景式再现世纪历史,兼收并蓄国内外史学研究新成果,将世界文明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按历史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直观介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2000多幅珍贵图片,配以百万字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
  •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名列二十四史之首,是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通史,为纪传体史书的创始。《史记》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其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余字。内容浩繁,艺术精湛。因其在史学和文学两大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了帮助青年朋友学习历史、增长智慧,《史记鉴赏》选取了包括述事、人物、议论、典故在内的章节予以注释、翻译,鉴赏精辟,深入浅出。文白对照,译文精微,详而不繁,阅读方便。
热门推荐
  • 三楚新录

    三楚新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白玉铃

    白玉铃

    一件武林至宝,沉寂多年,再次掀起血雨腥风一个丰神俊逸,身怀绝技的少年,被命运推至风口浪尖一个个凶险狡诈的阴谋,一段段匪夷所思的经历一个个敢爱敢恨的人物,一段段缠绵悱恻的感情牵扯出那流传百年的武林惊天秘闻!
  • 刀剑纪元

    刀剑纪元

    平凡的高二学生乙坂隼人在与妹妹约会的途中突然遭到袭击而不幸倒地。苏醒过后,乙坂隼人发现自己不但没死,还莫名其妙地闯入了不知位于何处的奇幻异乡风格世界。让人惊讶的是,在里面,隼人竟然还遇到了一位班上可爱美少女,她的出现,是否会带来希望?这到底是虚拟世界——还是现实?活下去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变的更强!在这一刻,隼人的生活将会变得不再平凡。“GameOver”等同于宣告死亡,相等的代价则是从零开始——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数千死人们皆重生到新世界,获得一次“复活”机会。隼人是否能够闯出“牢笼”,回到现实?热血冒险的精彩轻小说。当刀剑与魔法交错之时,故事由此开始----
  • 让帅哥皈依我

    让帅哥皈依我

    生命结束,却又是另一个开始。拜了个奇怪的蝴蝶做师父。还被赐予陨落仙女肉身重生。各个空间穿梭,旅行一般的任务。温柔淡然如水的慕容师兄。腹黑妖孽的师门对头宋玉。以及,那藏在灵魂深处,永不可磨灭,却怎么也记不起,黑色凄美哀伤的身影。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念经中的真言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喜乐平安
  • 换一种方式去开始

    换一种方式去开始

    秋风送爽,是人们喜获丰收之时。近日,由陕西省发改委干部培训中心主任张焕军创作出的散文随笔集《换一种方式去开始》,由陕西出版传媒集团、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8月26日下午,著名军旅作家、书序作者王宗仁、责编贾云与作者等人在一起,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茶韵书香座谈会,大家一边品尝陕南绿茶,一边再次阅读此书,交流读后之感,肯定了书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 雪坛(猫头鹰丛书)

    雪坛(猫头鹰丛书)

    民国的人物故事都很平淡,也因其平淡,显出小说氛围的哀痛和神秘,这种匹夫匹妇的卑微,并不是某些阴柔派的矫揉造作可比。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蒲公英的约定之凯源玺

    蒲公英的约定之凯源玺

    三位普通的四叶草撞上三只,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神祇王座

    神祇王座

    一步前,一次癫。一步前,一次狂。一步步的走向癫狂,一步步的走向真相...如果...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多好...
  • 想让你看到我

    想让你看到我

    有个人说过,所有的缘分都不是萍水相逢,只是一个人的有意靠近,一个人的精心策划,一个人的煞费苦心,一个人准备好全部的一切,然后期待对方的欢欣鼓舞、惊喜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