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9100000058

第58章 高等教育强国:必要性、基本特征与路径选择(1)

罗向阳 支希哲

摘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为我国一项国家战略抉择,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具有很高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和办学质量。为了在高等教育规模和办学质量上协同发展,政府必须加大高等教育投入,积极转变政府职能,高校要优化办学导向,提高国际化水平。

关键词: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办学质量;政府职能;国际化

在第18次全国高校咨询工作会上,陈至立国务委员在代表国务院所作报告中指出,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高等教育强国具有丰富的结构性内涵,需要从量和质两个维度加以把握,政府和高校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改革创新,加大作为,为早日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打下坚实基础。

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要性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特征,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并融入全球竞争格局后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目标与新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高等教育大国后下一步面临的紧迫任务。

(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传统农业时代,土地是第一资源;工业革命时代,即从18世纪中叶开始,资本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我国工业是在积贫积弱的传统农业基础上萌生和发展起来的,一方面缺乏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残酷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另一方面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这意味着我国无法走传统工业化道路。与此同时,我国一方面还处于工业化历史进程之中,另一方面被卷入到了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更为先进的社会形态之中,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意味着我国必须以跨越发展的思路主动利用知识经济时代所赋予的发展机遇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主要依靠科技和人才的经济发展模式替代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强调自主创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而要实现这种转变,高等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当承担其历史赋予的使命。

高等教育历经时代变迁,其功能不断丰富。高校不仅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摇篮,也是国家基础研究和知识创新的主要阵地,还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自身所蕴藏的巨大的知识、人才优势和创新能力,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虽然初始条件差是一个原因,但与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知识和技术创新以及文化引领等方面还比较薄弱有密切关系。我国人口多,如果高等教育强了,巨大的人口压力就会转变为巨大的人才优势,一旦这种优势发挥出来,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望其项背。另外,从高等教育发展史和国家发展史来看,高等教育往往与大国崛起相伴相随。比如,19世纪初德国创办了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众多现代大学,19世纪30年代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强国,成为世界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重镇,引领了世界第二次技术革命,直接推动德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欧洲头号经济强国和世界经济强国。美国自1913年经济实力第一次超过英国后在过去近一个世纪中牢牢占据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这与它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尤其是拥有众多世界顶尖级大学密切相关。

因此,无论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所处的国际形势来看,还是结合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来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二选择。

(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了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到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达到了2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历史性的23%,也就是说,不到10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这也同时说明,在同龄人口中,我国有接近80%的青年人只接受了中等及以下层次的教育,全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不到8000万。[1]

另外,我国高校数量不少,2007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908所,但跻身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行列的很少,即使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仍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中长期奋斗目标;我国高校拥有和培养的人才不少,比如,拥有全国2/5的两院院士,2/3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占全国的80%以上,[2]但世界一流的学术大师和各领域的领军人才却不多;我国高校产生的科研成果不少,但有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成果还不多;我国高校主动融入社会的积极性在不断提高,但在服务社会的功能发挥方面还不尽如人意。

经过大改革,大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高等教育内部也确实存在上述诸多问题和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部动力,任何事物都是向前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来看,我国高等教育自身面临着大提高的重要任务。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发展。而高等教育自身大提高的过程也就是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过程。

二、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特征

关于高等教育强国的界定,学术界从未在表述形式上达成一致。有学者认为,从国家层面来说,高等教育强国的衡量指标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的比例及其在世界的地位;大学入学率;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等教育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贡献率;高等教育对社会文化观念的引领作用;大学对外国学生的吸引程度;先进的具有引导作用的大学教育理念以及民主、开放、鼓励创新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3]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教授认为高等教育强国至少具有如下五个方面的特征:高等教育普及程度很高;具有很高的办学质量;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很高的贡献率;有很强的国际吸引力;有强有力的教育保障体系。[4]高等教育强国被认为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评价指标是系统而多元的,可以从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普及程度、整体质量、开放程度、体制和制度、办学思想和观念,高等教育的数量、质量、结构、效应的协调性以及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等综合指标去理解和判定。[5]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来界定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特征是基本共识,但在质量维度的选择上存在差异。事实上,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在于办学质量,其基本表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上,而强有力的保障体系、先进的办学思想与管理体制等只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支撑性条件,国际吸引力则只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一种表现而已,这些都不能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组成部分。

(一)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具有很高的高等教育入学率

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首先提出了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将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分为“精英(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大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介于15%和50%之间)和普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三个阶段的基本观点。一个国家要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紧紧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是不可能实现的,处于较低的大众化水平也是很难实现的,尤其对于第一人口大国的我国更是如此。

为什么高等教育强国一定要有很高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呢?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其内在蕴意是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功能以达到民富国强之目的,而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履行其他功能的基础,很高的高等教育入学率意味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最为根本和关键的生产性要素——人才资源的保障。2004年,世界有36个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而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平均水平仅为18%—20%。[4]日本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科技迅猛发展和经济腾飞与高等教育入学率高紧密相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日本高等教育就学人数急速扩大,20世纪70年代大学入学率由10%上升为40%,到1990年总就学率上升为50%,到2005年前后总就学率上升为70%,达到了普及化阶段。[3]而从20世纪60年开始,正是日本经济急速增长的黄金时期,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使日本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因此,一般来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即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才满足高等教育强国的数量要求。

同类推荐
  •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本书奉献给读者的是作者对于当今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创造、文化传播、艺术功能、产业理念及实践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本书是一本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著作,书中对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进行了准确界定,研究分析广播电视艺术的构成要素、功能及其属性,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起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范畴及知识体系。
  • 中华句典2

    中华句典2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本书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普及课题的成果,列举了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的生平、职业生涯、新闻思想,其中有梁启超、王芸生、林肯·斯蒂芬斯 、亨利·卡迪尔·布列松等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这些人也正是中外新闻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这些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为当代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指引。
  •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本书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结构、乡里社区内居民的姓氏分布状况入手,着重探讨了这一时期家族宗族内部各成员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互动关系以及家族宗族关系对外部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 中华歇后语鉴赏

    中华歇后语鉴赏

    本书搜集整理了近1200条歇后语,从出处、注释、语义、故事等方面加以介绍。
热门推荐
  • 非唐

    非唐

    这不是上汲汉、魏、六朝之余波,下启两宋文明之新运的大唐。这不是前有汉,后有宋,皆所不逮的大唐。这不是读史者鉴之可以知治,可以知德,可以治学的大唐。唐为唐,唐亦非唐。借我三千城管,踏平贺兰山阙!
  •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三十六计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三十六计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立意对古典36计谋作现代释析,融知识性、哲理性、趣味性于一体。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万重天

    万重天

    吾自异域来,细看荒古,万重天!(就是主角穿越到一个有着上万个小世界的异世界的有趣、好玩的故事。这个世界乱七八糟,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不存在的。)
  • 无望黎明

    无望黎明

    虽然主角是个逗,但是没办法。主角道:“对不起,我丫祖孙三代都穿越!”神很牛逼吗?主角道:“对不起,我还没成神,不过我现在已经掌握了三个法则了。”其它主角的媳妇很多?主角道:“对不起,我和一个老婆谈两场恋爱。”听说其它主角钱很多?主角道:“对不起,我自己造钱自己用。”导演道:“我是哪根筋坏了设置出他这么个BT。”
  • 为他而绝世倾城

    为他而绝世倾城

    “凝儿~”腻死人的声音。“走开……”上官凝看着眼前这个男人,有些无奈。“凝儿~~”又来。她有时候真的搞不懂这男人。在别人眼里杀人不眨眼的寒亦殇在她面前却像一个小孩子。“我该走了……”上官凝说。“……”不语。接下来的是一个扑面而来的吻。“放开我,别这样子……”她不忍心伤害他,她知道,他们终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可命运就是如此捉弄人,到头来的后果,不敢想……“别离开我,凝儿,凝儿……”听似哀求的声音,像一把刀一下又一下地刺进她的心里,越刺越深,越刺越深。她只好忍住心中的不舍,将他昏迷。“我也喜欢你啊!我也爱你啊!可是,我们终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我终究要回去的,对不起,对不起……”说罢留下的只是泪……
  • 穿越之潇潇与清虞

    穿越之潇潇与清虞

    某片段:美人来给爷笑一个,在给爷唱个小曲;等爷高兴了,就把你娶回家做九姨太。美人怎么你不愿意做九姨太啊,还想做大的吗?这可不行哦,大房已经有人了,反正不是你潇潇公主。某只妖孽却只淡淡的说道:“清虞宝贝,我们是不是该,好好算算帐了。”夏清虞只觉得完蛋了。
  • 江湖逐侠系统

    江湖逐侠系统

    自古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一个真正的侠,除了武功高强,还要心系天下苍生。看古笑如何依靠着武学系统,在穿越而来的江湖世界里摸爬滚打,从一名乞丐一步步成长为大侠!
  • 见习法神

    见习法神

    萌娘世界,重铸人生!宅男的人生突然落幕,来到彼端的世界。异次元生物袭击了水蓝星,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大灾害下,世界多数的都市遭到毁灭。但却促进了魔法的兴盛,科技结合魔法,使人类加速发展。终于诞生出被称作“模拟战甲”的魔具化装备。背靠系统,直面异空间生物,拯救崩坏的世界。与邪恶作战,同命运抗争。一个没有下限的系统,一位没有节操主角的日常。不一样的原创二次元,不只是萌娘,更是一个个精彩人生。
  • 神千域之北冥幽境

    神千域之北冥幽境

    因果循环,有星坠人间,化作拥有五万年岁月、五十五岛屿的北冥幽境。两千多年前,庄周进入北冥幽境三百纪,见鲲鱼化鸟,鹏鸟南飞,作得《逍遥游》一篇。今有其后人再次进北冥幽境五百纪,然而,幽境内却是生灵绝灭,破败不堪。原来是……你顺时光之流而下,夺天地之造化,斩大道之轮回,禁神女于天湖,方至神域之穷途;故,我欲逆时光之流而上,解存亡之门户,还阴阳之终始,救岚神于梦泽,以开世宇之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