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9100000049

第49章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2)

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实践依据

(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人才强国战略

1.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强国战略凸显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是一种生产要素,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人才资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一切活动以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为中心,以科学技术的创新为先导,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由物质资本转向知识资本。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是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人才发挥作用的方式有了根本的区别,人的知识、智力取代土地、资本和原材料而成为直接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源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发掘和利用人类自身智力资源来发展与推动。人力资源的发展决定着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只有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人力资源,才能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物质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能满足人类各种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知识经济社会,关键的战略资源已转变为信息、知识和创造性,这就意味着整个社会资源的新重点在于人力资源,它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2.我国人力资源有待提升。人口基数大、平均受教育年限短、国民素质不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1%,教育人口约占世界的26%(其中学历教育约占22%)。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基本情况。上述数据表明,尽管我国劳动力总量在国际上很有竞争优势,但我国人均受教育水平不高,国民素质仍然偏低,人才数量相对不足,初级劳动者过剩,高、精、尖复合型人才短缺,高层次人才缺乏。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中半数以上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第二产业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不足6%,第三产业高层次人才缺乏,技术创新不足。这种人力资源配置及其素质结构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

3.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开发人力资源。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社会资源、“第一资源”,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投资、开发。人力资源的潜在性特征只有通过教育的培养和训练才能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劳动者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掌握劳动知识、劳动技能,挖掘人的潜力,培养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社会生产力,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如何尽快把人口多的压力变为人才多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通过教育来培养、配置与使用人力资源是我国的唯一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人力资源的潜在优势变为现实生产力,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走人才强国之路。邓小平同志认为,一个人口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都比不了的。有了人的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2]

(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能够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促进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推动着生产工具的现代化,带来劳动对象的扩大,成为生产力的动力基础,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和一切社会关系的变化,从而推动或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上的每一次重大技术革命,都带动了产业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力的深刻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再是土地、资源、资本,而是知识、信息和技术,它们是一种无形的产业资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远大于物质资源的贡献率,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决定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突破口,它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起着主导作用,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所言,生产力三要素无论是参加劳动的人、劳动工具,还是生产劳动的对象,无一例外都是以科学技术作为基础的。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变革中起着基础性、决定性作用。

2.我国的科技水平有待提高。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显示,我国的科技竞争力2008年在5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7位,这说明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影响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原始创新能力低,关键技术的自给率低,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靠进口,发明专利的数量较少,科学研究的质量不高,缺乏突破性的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低,经济与科技结合不够紧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技术基础,农业科技缺乏大面积推广,成果转化率低,农业科研机构的产前、产后服务力量薄弱,技术储备不足;我国传统工业基础较弱,技术水平低,更多地停留在“组装”水平,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大,附加值较低、技术含量较少。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3.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高科技水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高等教育作为生产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是第一生产力的母机。科学技术不是天外之物,不会自然产生,也不是自然而然地得以推广和应用的。科学技术在未应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只有直接运用于生产过程,同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并发挥效用时,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现实生产力,否则只能是潜在的生产力。要发展科学技术,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则必须依靠教育来实现,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工程,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教育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邓小平提出:“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3]通过高等教育传播、创造与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劳动者,是发展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支柱和巨大杠杆。

三、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国外依据

回顾近千年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到,那里有高等教育强国,这个国家就会在不长的时间内成为世界强国。从12世纪起,意大利相继创办了一些著名大学,如萨勒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帕多瓦大学、那不勒斯大学、罗马大学、佛罗伦萨大学、比萨大学等。那时的意大利大学代表了世界大学的最高水平,成为文艺复兴和近代科学的策源地,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拿破仑占领德国大片领土之际,德国经过痛苦的挣扎,寄希望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以此作为振兴国家的主要途径。19世纪30年代德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并引领了世界第二次技术革命,直接推动德国在20世纪初成为欧洲头号经济强国和世界经济强国。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明确把教育置于国家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随后日本先后创建了东京大学等一批著名大学,1920年崛起为亚洲第一高等教育强国,有力地提高了日本国民的基本素质和劳动生产率,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头号经济强国和世界经济强国。美国的经济发展为什么超过德国而成为世界强国,就是因为美国科学技术与高等教育领先于德国。英国的工业革命,日本和德国战后仅用一代人的时间就跃居经济强国所创造的世界奇迹,美国经济最强国地位的建立等等,无不是其高等教育提供的科学技术及其人才支撑的结果。高等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使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实力的象征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因此,在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中,高等教育扮演着极为重要的推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角色,这使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强国无不把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振兴发展的基础力量,视其为国家不可或缺的国际竞争力并加以高度重视,因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成为各国为之奋斗的目标。

发达国家纷纷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确立为提高本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美国是当今高等教育强国,近年来仍加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保持其高等教育强国的地位。日本提出了通过重组大学资源重点建设30所世界一流大学。近年来日本实施大学法人化改革及对大学科研经费投入方法的改革,为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服务。英国为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改善高等教育财政,大幅度增加研究经费,推动产学研合作,并使有限的资源向重点学校集中。德国通过“顶尖科研资助项目”资助,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法国1998年就提出要建设欧洲一流的高等教育。韩国在2005年出台了若干有利于培养人才的政策和措施,通过完善大学间的竞争体制和激励措施促进大学管理体制的创新,建设世界一流研发型的大学和培养领军人才。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些改革举措,目的都在于保持他们的高等教育的领先地位。世界的历史发展证明,一个没有高等教育强国的国家,就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在国际竞争中就会处于弱势地位。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只有首先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才能建设成为经济强国、科技强国。世界强国的历史发展告诉我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的唯一选择。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90.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0.

[3]邓小平同志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4.

同类推荐
  • 中华句典4

    中华句典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奥妙无穷。悠远的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和文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故事,都牵动着华夏文明的神经。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
  •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在媒介与司法的多维关系中,两者之间的事实关系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合理性期待,于是就需要制度的介入与规划。但制度作为一种谋划方案并不是万能的,也许参与者的主体实践智慧对于提升现实的合理化更为重要。
  • 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志:理论与实务指南

    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志:理论与实务指南

    罐装技术尽管在野蛮的战争背景中生成,但这种技术的出现却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于是,我们便一度生活在“罐装”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地享用几乎所有经过防腐处理的食品和饮料,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地欣赏那些能够永久“储存”的各种艺术品。但是,在人们享受着“罐装”技术的泛化所带来的无限便利的同时,却逐渐发现原来这些被封装起来的食物都已失去了原初的味道和色彩,那些鲜活的或朴素的东西已经离我们远去。
  • 人文教育读本

    人文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这些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仍然适用,也趋同于国家、社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是一部探究媒介、传播与国家命运关系的学术专著。以“传播何以改变国家命运”为研究命题,通过概念界定、理论推演、模型建构、案例分析来揭示国家兴衰中的传播奥秘,启发中国和平崛起的传播战略。在复杂系统理论的逻辑框架下,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典型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后的诸多传播问题,清晰呈现媒介传播在历史兴衰中的动力机制,丰富发展了媒介理论,展示了传播思想的学术魅力。引证材料翔实,理论思考严密,宏大叙述鞭辟入里,精微分析智趣横生。
热门推荐
  • 当名媛遇上保镖

    当名媛遇上保镖

    宋轻汶,别人眼中高高在上顺风顺水的名媛,实际上她的人生从她第一个知道的英语单词illegitimatedaughter开始就变得溃烂不堪。无论是对家族还是对她的丈夫而言,她只不过是颗棋子。却偏偏一边要帮忙收拾烂摊子,一边还要演技爆发,演出一个优雅从容幸福美满的宋轻汶,直到她遇见唐宴……
  • 小妻辣么萌:Boss,太凶猛!

    小妻辣么萌:Boss,太凶猛!

    (绝宠1V1)她把国宝级男神上了,没扔钱还花样作死。她认怂:“为什么不放过我?”他冷笑:“因为你单纯不做作,跟那些妖艳贱货不一样,好有趣!”她:“……”他:“你不就喜欢这种邪魅狷狂?或者,你这个磨人的小妖精?”她:“话不能乱说,我、我磨谁了?”“它!”他看向身下的嚣张,一举进入。唐诗面红耳赤娇喘连连,不小心磨擦了一只炫酷屌炸天的霸道总裁,谁说虐你宠你爱你?明明是啪你啪你啪死你!【不下药、没误会没小三、身心干净】
  • 火炮科技知识(上)

    火炮科技知识(上)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
  • 边战

    边战

    明朝武宗年间记事,至应州大捷之后。虚拟一人物,讲述一段时史。
  • 网游之逐鹿天涯

    网游之逐鹿天涯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战士,一个迷茫的战士,当友情将我武装,爱为我指引放心,我将不再平凡,不再迷茫,我会用我手中的剑,为我和我在乎的人,杀出一片天堂!
  • 景语漫记

    景语漫记

    深锁高墙十五年,一日,父王允我出宫游历,这才让我看到这世间是怎样的景象……
  • 木船之殇

    木船之殇

    总之就是小木船引发的种种故事啦の_の。(本作品有些血腥元素)
  • 墨姗恋之陪你穿越时空

    墨姗恋之陪你穿越时空

    因儿时的一次相遇,她碰巧救了他,再次见面,他发誓,要守护她一生一世,不要她受一丁点委屈,当他们双双穿越到古代,手握生杀大权,身边美女如云,他是否还能守住曾经的诺言……
  • 西伯利亚丛林

    西伯利亚丛林

    对于西伯利亚一直在很多人心中的感觉就是寒冷到无法生存,我写的就是在西伯利亚的原始丛林的隐藏的秘密。本作品纯属虚构,和国家政治无关!!!和我一起走进西伯利亚的恐怖悬疑世界!!!绷紧你的弦,在黑夜里的那一声清脆是最恐怖的恐吓!!
  • 谜密的浓爱

    谜密的浓爱

    他是学生会长,冷静而狠,偏偏对酒衷情很久。学校的安排,去美国。没几天回来中途,在飞机上遇到陌生男子。回校没想到,他是对方学校派来的。那个麻烦而人气超红偶像艾柯这朋友,他帮他找了个小助理。而学校将代替他的位置并让他教他管理,那个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