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9100000031

第31章 高等教育强国:大学的使命与责任(2)

我们都在办大学,但有谁真正理解了大学?对大学的科学概念本身而言,或许并不需要再去做更多的探讨。可是对大学的信仰、大学的精神、大学的追求即大学的使命、大学本真的思考是不能停止的,尤其是当代社会的功利诱惑日益增多,从这个角度去观察大学,我们是不是已经处在一个大学概念不甚清晰的混沌时代?譬如说,大学究竟应该是神圣的知识殿堂、学府黉宫?还是一个谁都可以推着大板车进去随地叫卖文凭的菜市场、大观园?

大学要走出象牙塔,因为社会需要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唯一理由。从社会需要角度来看,大学经历了从“被动满足社会需要”到“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到“引领推动社会需要”的三个阶段,但这个“社会需要”究竟是一种什么需要?大学从敬畏学问的学府到出售文凭的学店现象出现,这种变化是不是一种社会需要的产物?在一个物欲横流、过于急功近利的社会,要求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回到象牙塔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大学就不再是大学,校将不校,学将不学也!

大学是以探索、追求、捍卫、传播真理和知识为目的的,继而自然就负有引导社会价值观,从道德上规范社会行为之使命,对人类素质改善和提高、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具有不可替代之重大公共影响力、推动力的教育机构和学术组织,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社会文明的一面旗帜,是人类社会的科学脊梁、道德良心和文明希望。这似乎夸大了大学的公共影响力,然而大学应当有这样一种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使命高度或使命期望。大学的这一组织属性决定了大学必须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所在,在这里,大学以理想主义的崇真、向善、求美、务实,教人并引导社会崇真、向善、求美、务实。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并受到社会的高度尊重,就是她代表着社会人文精神的高度,这个高度就是大学的理想主义,理想主义使得大学与众不同。这样的大学才能成为学者和学人心之所往、情之所系、梦之所想的“心灵中的圣殿”。

现在有相当一些大学不仅不自觉于高等教育强国的努力,甚至缺乏对国家负责、为国家分忧的意识,导致国家不得不花很大的力气来整治大学不断出现的问题。当然这不全是大学的原因,但大学自身的问题确是不少。一些大学放弃了一些本应坚守的使命责任,而做一些不该做也不能做的事情,原因就在于这些大学丧失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对国家负责的使命。比如很多高校把大量圈地修建新校区称之为“抓住了机遇”。什么叫机遇?钻政府部门尚未认识到一项活动其未来的危害性而加以有效控制的空子就是“机遇”?修建新校区以改善大学的办学条件为目的是必要的但也需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征地和铺张浪费,更不能容许贪污腐败,从中谋取私利。

大学的所作所为尤其是重大决策,绝不能急功近利,应当以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和利益为依据。大学绝不能因为可以借贷而且这些贷款或许不需要自己还,就借尽可能多的钱去买一双远比自己脚要大的“鞋”。绝不能做“江山留与后人愁”的任何事情,因为大学是最不能仅仅代表自身利益和满足自身需要的,大学是不能犯错误的理性组织,有着较之其他社会组织更多更强烈的国家和社会责任担当,坚持和谋求国家与社会的利益并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必须成为大学不能动摇的意识和行动。

大学完整的使命价值,应该体现在注重知识发现和传播的理想与注重国家社会进步和改造的完美结合中,这是大学的办学者、教育者必须持有的一个基本认识和现实态度。只有这样的大学才会自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按大学发展的规律办学,按人才成长的规律教学,按科学管理的规律治校。

二要自觉正确处理好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仅解决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更多人才的需求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了教育公平的问题。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能以牺牲精英教育为代价。高等教育强国的特征之一,既表现在全民族成员普遍素质的提高,更依赖于精英人才、杰出人才对社会进步的引领和带动,一个没有精英的国家对世界不可能有影响力。所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绝不能以牺牲精英教育为代价去实现大众化教育。就目前情况看,我们已经比较好地解决了让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但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杰出人才培养方面,问题却日益严重。

中国和德国都号称制造大国,可是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却有很大的区别。导致差距的原因就在于中国没有像德国一样曾经培养了那么多的世界级知识精英,也正是这些知识精英使德国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事实上,有哪个国家像德国一样拥有如爱因斯坦、伦琴、普朗克、海森伯格等一大批知名科学家?据统计,截至于2005年,共有76位德国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65位是在自然科学和生物医学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许多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发明创造都是德国人的贡献。比如:白炽灯泡、自行车、电话、冰箱、奥拓发动机、汽车、阿司匹林、电视、喷气发动机、电脑、扫描仪、液晶显示屏、MP3、空中客车、芯片、燃料电池汽车、双子电梯、磁悬浮列车、膨胀螺丝(阿尔图·费舍尔的发明,他有世界专利大王之称,有5000余项专利)、可以对原子内部一览无余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等等,这些都是科学技术含量极高的德国制造。而中国制造多属科技含量不高的低端产品制造,尤其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有世界影响的原创成果转化的中国制造。

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当前一个令人忧虑的问题是,我们的研究型大学缺乏向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努力的动力,热衷于低层次的办学甚至热衷于以营利为目的的种种办班。而本应以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高校则无视自己的办学历史和条件,不安于本位,好高骛远,如部分高职院校急于升本科,一些充其量三、四流的地方大学把目标锁定为世界知名、国内著名的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研究型大学,有些地方大学把申报博士点、获批博士授权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同层次水平大学的职能、目标的如此错位,如同“教授热衷于四处赚钱越来越像商人,而商人钟情于著书立说越来越像教授”,最后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都受到伤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想自然也就会落空。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培养世界精英的大学把本科生教育视为学校的立身之本。加州政府认为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如此成效的最重要原因,很大程度源自于20世纪20—30年代构建的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社区学院三大公立高等教育体系,以及体系内的高等院校安于本位办学所做的贡献。由此得到可资借鉴的经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大学都应坚持自己办学的定位,正确处理好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担负自身的使命和责任。

三要自觉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创新人才。这是当前大学面临的很紧迫的事情。不少大学发挥作用不理想,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尤其是杰出人才培养的问题严重。

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一书中说“:一所大学就是一个群英汇集的殿堂,天下各处各地的学子到这里来,以寻求天下各种各样的知识。”可是大学有招收越来越多学生的激情,却少有把他们培养成人才的理性和责任。有大学生说,“我背了一麻袋钱上大学,换回一麻袋书,毕业了用这些书还换不回一条麻袋”。如果这样下去,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观就会改变。2009年参加高考的应届毕业生首度减少,除高中应届毕业生人数减少的原因外,是否与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下降并影响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也有一定关系?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而创造力却排名倒数第五。这是很值得认真反省的。

科学发展观其本质就是以人为本,大学是最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组织。可是我们总喜欢把外国大学代表团带到新校区去参观,并播放引以为豪的关于理念、制度、办学条件的宣传片。可效果如何呢?人家参观过了只说一句话:中国大学什么都有,唯独没有对人尤其是对学生的关注。

坦白地说,我们与世界著名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最大差距就在于缺乏以生为本和关心人才成长和成才的办学理念。比如,热衷大众化教育却淡化了培养精英的意识,有扩大招生规模的激情却缺乏人才培养质量的理性,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却忽视青年人创新创业包括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一成不变、居高临下的一统性要求却甚少提供学生个性自主发展的空间。我们的教育是教你怎样按别人想的去想,却忽视了教育是叫你按自己想的去想,重视学生培养却甚少重视培养的质量等等,就是这些办学理念的差距可能导致我们输掉大学教育。考察大学教育,我们确实存在由于对学生主体地位、主体要求认识不足而导致对他们过分限制的问题,缺乏从学生身心健康出发为他们创造有利个性发展的选择自由。

在多次赴欧美著名大学访学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个严峻的事实,那就是有创新潜能的优秀人才一定向往并追求能培养精英型创造性人才的大学。现在的年轻人,如杨振宁、李政道先生当年要到美国去追随大物理学家费米、爱因斯坦一样,纷纷赴美深造,这是“大学的马太效应”和大学的教育规律使然,在开放的世界谁也无法改变。然而,我们不能改变规律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大学,如果不想致力去改变大学人才培养的现状,那么难以留住最有才华和发展潜能的人才的状况仍然难以改变。

四要自觉把更多精力放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责任担当和高质量人才培养上。大学要让大学里的学者和学生安于学问、热爱学问、忠诚学问并献身学问,这既是大学的本分也是大学对国家负责的根本。即便处在社会浮躁的环境中,大学也应当有足够的清醒和理性,知道自己的使命和方向所在,不仅能自觉坚持和守护大学的学术属性和办学原则,而且有意识、有力量、有制度地唤起和保护学者、学生对专业、对学问追求的真正兴趣和热情,使他们不受学问之外种种利益的干扰和驱使,安于在实验室和书房里做“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学问。否则,大学就难以承负民族科学脊梁之重。这是不言自明的事实:如果我们失去了国家科技竞争力,则无法与世界强国竞争;如果我们在科学技术上赶不上科技强国,在经济上就无法与人争胜。由于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而大学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既来自学者自身的学术潜力,更来自他们对科学的执著和追求科学的殉道精神,以及大学为此创造的精神、制度和物质环境。为此,大学有必要认真审视自身是否真正建立和改善了尊重知识和人才并有利于吸引人才和发挥人才科研积极性、创造性的学术环境,而学者也应当反思是否把心思和精力真正放在科学研究上而非追名逐利。

同类推荐
  • 诚信与道德

    诚信与道德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每个人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讲:“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恪守信用。诚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
  • 中国的细节

    中国的细节

    他是中国最知名也最受争议的日本人之一,他被奉为“新锐国际政治观察家”,也被抨击为“赤化”“没资格说三道四”。他身处夹缝,备受争议,却始终坚持对中国的观察和思考。他见证了中国的繁荣自信,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和谐声音。他笔下的中国由诸多细节构成:从咖啡店提供上网服务到高考生优先安检,从大学生的课堂讨论到媒体开始亲赴现场,从《建国大业》到诚品书店,从刘翔到足球球迷,从“剩男”到“港漂”……于生活,他谈有趣的文化现象;于时政,他聊国家外交和发展。他以温和而不偏颇的表述为目标,但绝不盲目讨好大众。他坚信,当代中国与加藤嘉一是真正意义上的“绝配”关系。
  • 中国传媒产业效益评价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效益评价研究

    本书撰写力求从我国传媒产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各传媒集团产业化进程的差距,系统阐述各传媒集团产业化的重要意义;产业化的现状和问题;各传媒集团加快产业化步伐的对策和措施;产业化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等。本书的创新点体现在产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强传媒产业化进程的对策和措施;建立评价传媒产业综合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三个方面。
  •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本书是一部可以同《旧制度与大革命》对照来读的书。这在热销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大革命并非一定发生在一个国家的贫困时期,在经济发展较好,却导致严重两极分化的时期也可能引发革命。两个时期虽然面临的问题不同,但引起的后果却可能相同。胡适的解剖刀对准的是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深恶痛疾的是旧中国的种种痼疾。他主张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是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制度,而历史却选择了革命。而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同样的风险,又听到了类似的主张。我们能做什么?胡适当年的思考也许仍然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洮水无声

    洮水无声

    本书为作者的一部工作文集,主要收录了作者在临洮县城建、电力、人事等部门工作过程中发表的论文、研究文章、工作感悟等,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
热门推荐
  • 星尘云雨

    星尘云雨

    连绵的黑色山脉,呜呜呜的凄惨叫声时起时伏。天空中挂着两轮银月,那西边比较大的,叫碧池,听说是久远时代从天外突然飞来的,虽然它显得比较大,但是亮度反而没有东边的白茫那么耀眼。明安,大明王朝相国唯一血脉,从小受家庭溺爱,生性儒弱。因家道剧变意外流落异乡,踏上一条奇异的道路。
  • 无极魂域

    无极魂域

    少年零辰因机缘巧合,踏入了让人目眩神迷的魂术世界。让少年很无辜的是,从此霸道公主日夜欺凌,温柔美女要与他生孩子,妖艳女王却抢先了一步。
  • 魔兽帮追妻

    魔兽帮追妻

    片段一:“丫头,难道你不想知道自己能不能修炼法术吗?我昨天晚上看你学过功夫,但是又不像是功夫。”冷慕天把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恩,要是我没有修炼法术的天赋呢?”“那我就不让你乱跑,把你留在家里好好保护起来!”冷慕天说着拉起亓书言的手。“那我要是能修炼法术呢?”亓书言甩开他的手。“那我就当你的老师,教你法术。”“我需要你吗?”片段二:“娘子,他是谁?”“这个就是要把我卖给疯子的阿爹。”“哦?那这个岳飞大人我是认还是不认呢?“
  • The Courtship of Susan Bell

    The Courtship of Susan Be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守剑求生

    守剑求生

    玄幻世界突遭外星文明入侵,一时间,各世界末日降临。武者变成丧尸!虫族吞噬宝器进化!机甲战士能对抗领悟规则力量的强者!巨大战舰穿梭世界掠夺资源……在此危难爆发之际,少年陈搏穿越而来,手持长剑,开始了挣扎求生,一路奔逃的亡命之旅。或生或死,茫茫不知……
  • 绝风物语

    绝风物语

    外表好象什么事也不关心,但内心却很温柔,只是平时沉默寡言不爱说话,但好象什么事都发生在他身上了。有点后宫,有点无聊,有点幼稚,还很土,但是却是自己的一些胡思乱想,至少这里我来过,嘿嘿!
  • 相守一生:王妃很氓

    相守一生:王妃很氓

    她是暗都鬼魅组织的头目,名为魅戟。在一次毁掉病毒实验室时,不小心染上了病毒。所谓时运不济,她想也不外乎自己染了病毒还会因为一个该死的手链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朝代!她抚额长叹……好歹还算是留了一条命得以重生了成为丞相府的小姐,蔺伟霆的宝贝孙女,却是景都里人称“汉子”的蔺铭鈃。他是幻都王朝的异性王爷,名为墨景邪。人称“罗刹在世”的丑王!只因六岁那年中毒而面目溃烂,成为罗刹那般的恐怖面容!“丑王”被赐婚九次,每次都是第二天挂白灯,新娘子死了……传闻好似是被丑王惊天地泣鬼神的面容给吓死的。当一朝,“汉子”与“丑王”喜结连理,景都百姓欢乐庆祝,终于摆脱了“汉子”的威胁,只是不知道他们两个谁会先死。客栈里竟是开起了赌局,赌这二人谁先驾鹤西去!精彩片段;--------------------“鈃..你这是在干嘛”某男邪邪一笑“还能干嘛,当然是扑倒你了”某女低头回答“是这样啊,那你为什么还不行动”某男弱弱的问“因为我不知道要从哪里下手啊”某女手挥着刀“额...那还是不要扑倒吧”某男浑身颤抖“那怎么行..”哼叫你用美色引诱我爷你这是玩火自焚哪,爷你的追妻路漫漫长路,我会为你默哀的,某暗卫-------------------------------------------“爷,王妃把你最爱的琉璃珠给小景玩”某侍卫“没事,她想玩就让她玩吧”某男低头看文案“爷,王妃把景阁的书当火柴烧”某侍卫“没事,只要她高兴就好”某男依旧没动“爷,王妃......”某侍卫“怎么”某男终于抬头“嗯....王妃在收拾东西”某侍卫弱弱的看着“她是要去哪”某男脸黑着问“王妃说....说....”某侍卫不知道要不会要说“说吧,我不会生气的”某男沉着脸“王妃说她要去找美男”某侍卫鼓起勇气一口气说“嗯”某男铁青着脸过来一会儿,某男的脸已经平静下来“你去告诉王妃,说晚上她安排”某男平静的说着“这...是”“王妃,爷说晚上你来安排”某侍卫禀告着“这就对了嘛,早听话点我用的着烧书吗,可怜的书啊”某女乐呵呵的走了这是.......某侍卫汗颜,爷,王妃你们这是闹哪样啊!————————————————-一对一的,女主强,男的很宠,很爱女主,无小三,很有爱的文哦,希望大家喜欢。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依内容分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等等,共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特性。
  • 被历史尘封的典籍

    被历史尘封的典籍

    ——混沌未名,族群在黑暗中蹒跚前行。中世纪末期,在东方陷入黄色的恐慌时,西方最深沉的黑暗将迎来曙光。最后两次十字军的东征,是西方封建统治者最后的挣扎,他们企图通过掠夺另一个古老帝国的国运来维持苟延残喘的统治。十字军陈兵塞浦路斯,只等时机一到,兵峰就将直抵古老国度埃及的喉咙,截断这个千年帝国的命脉。在这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在这即将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漩涡旁,高加索地区偏北一点的地方,黄祸入侵欧洲的遗民,钦察汗国中的小小部族——尼鲁温,也正在为汗国的野心奋斗着。而这时他们还不知道,某种比黑暗更加古老的恐怖,正裹挟着东西方的灾祸,企图将历史引向另一个进程
  • 废材逆天:美男站那别跑

    废材逆天:美男站那别跑

    21世纪王牌特工,寻得穿越至宝。你说穿越就穿越吧,还穿到了冷家最不受宠的废材三小姐冷颜身上。毫无灵力,被处处欺压,既然我冷颜穿越了,害过我的人就要为之付出代价!废材吗?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做绝世天才!咦?我的报仇路上怎么这么多美男?诶?这个美男出浴图是什么鬼?咦?这怎么还有一个大美男?欸?好多美男啊!“你!去给我报仇!”某女颐指气使的指指某美男。“还有你,把皇帝老儿的金库洗劫一空!”某美男又遭殃了。“咦?你去哪?美男,哪里跑!”ps:内容可能颠覆简介。因为作者会发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