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9000000023

第23章 “学雷锋第一家庭”的故事

一对虔诚地追随雷锋足迹的老人,一对执著地宣传雷锋精神的老人,47个春夏秋冬,这对老人以惊人的恒心和毅力,倾己所有,收藏了近5000件和雷锋有关的物品。这些藏品中有价值10万元的“镇馆之宝”,有雷锋大会发言的原声磁带,有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学雷锋的宣传品。耄耋之年,两位老人又把自己毕生收藏的雷锋藏品奉献出来,在热心人的支持下,办起了纯公益性质的雷锋纪念馆。

与雷锋结缘

1963年3月5日,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难以忘却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一个不朽的名字——雷锋,感动了他们。

浙江嘉兴市的李克孝,就是当年千千万万个被感动的人之一。就在这一天,他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杂志上认识了雷锋,熟悉了雷锋。

时光流转,斗转星移,李克孝如今已是78岁的老人。回想当年,李克孝还是非常激动。他说:“雷锋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我父亲和大哥是烈士,我也当过兵,做过钢铁工人,我和雷锋有类似的经历。”

如今,这两份报刊成了李克孝最早收藏的雷锋藏品。

采访时,李克孝小心翼翼地拿出了当年的《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一报一刊都用层层透明薄膜包裹着的。

那份近50年前的《人民日报》已微微发黄,头版醒目的位置有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

《中国青年》刊名下面写着一行字:“学习雷锋专辑”,李克孝小心翼翼地拆开了上面的透明薄膜,翻开杂志,里面掉出了一张写着“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印刷品。

李克孝透露了一个“秘密”。他说,当年毛主席写“向雷锋同志学习”是用红色竖条纹宣纸写的,现在我们看到的已没有“红色条纹”了,这是经过技术处理掉了。他还拿出了当年毛泽东亲笔书法照片为证。“这张照片是见过真迹的张峻拍下来亲自送给我的。”因为收藏雷锋藏品,李克孝结识了很多雷锋生前的战友、朋友,张峻是其中的一位,他是拍雷锋照片最多的人。

李克孝说,其实那个年代收集雷锋物品的人很多,只是我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47年。现在的李克孝已成为全国收藏雷锋物品最多的个人。李克孝说,学雷锋精神贵在坚持。学雷锋做好事,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他干的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都是很平常的事,关键就在坚持。

至今,李克孝收集的雷锋藏品已近5000件。它们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给雷锋的题词,媒体对雷锋的报道,雷锋照片、书籍,雷锋用过的物品,雷锋纪念章、邮票,印有雷锋肖像的瓷器、书签、电话卡等。这些藏品除了极少数是雷锋生前的战友朋友转送,“中国雷锋精神研究会”会员间的互赠,其余都是李克孝和家人掏钱购买的。

为了收集藏品,李克孝和老伴蒋涵英几乎投入了所有的业余时间,也投进了一辈子的积蓄,几个子女长大结婚买房,他没出过一分钱。他说,他非常感谢妻子儿女的理解和支持,一家人只要听说哪里有关于雷锋的物品,马上就会告诉他,儿子出差在外,看到了还会帮着买,有时买重复了,他就转送给朋友。

记者去采访时,李克孝正细心地擦拭着一个雷锋瓷像。李克孝说,这个瓷像是他在1968年到景德镇出差时,花了150元钱买的,这是他当时一个月的收入。“走到哪里,就收集到哪里”。李克孝还几次花钱从废品收购人员那里“淘”到了雷锋藏品。

李克孝有一个“镇馆之宝”:一个中间印有雷锋像的瓷盘。李克孝说,这个瓷盘是清朝年间的,雷锋像是他在20世纪60年代,请景德镇研究所的专家设计制作上去的。有买家开价10万想买走,但他一口谢绝了。

办了两家展览馆

追寻雷锋的足迹,搜集雷锋藏品47年,使李克孝深刻地领悟了雷锋精神,他说,“学雷锋并不只是学做好人好事,更重要的是学他的做人。”

李克孝平时爱看报纸和电视新闻,还会上网查资料,70多岁的蒋涵英是20世纪60年代上海师范大学毕业生,电脑更是运用自如。

李克孝感慨地说,现在的社会,有些人道德观念淡薄,缺失了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关爱。建设和谐社会,需要雷锋精神。

2004年,李克孝参加了嘉兴当地关工委组织的一个活动。和小学生闲聊时,他问:“雷锋你们知道吧?”不料,答案五花八门:“是香港明星!”“台湾演员!”“体育明星!”李克孝坐不住了:“这些孩子可是祖国的未来啊!”

没多久,李克孝在嘉兴秀洲中学初中部举办了第一场“雷锋生平回顾展”。这之后的三年时间里,李克孝拖着200多斤的雷锋藏品,先后办了60多场“雷锋生平回顾展”。一个70多岁的老人,拖着200多斤的物品挤公交,3年坚持办“流动雷锋展”的事迹引起了媒体的注意。

杭州天地农副产品公司董事长马水泉在报上看到了李克孝的事迹,决定投资20万元为李克孝提供一个办馆场所。

2007年12月1日,在杭州市天目山路396号杭州山水人家会馆的二楼,杭州雷锋纪念馆正式挂牌。这是全国唯一由个人提供展品、民营企业投资的社区雷锋纪念馆。一年下来观展人数已超万人。随着雷锋纪念馆知名度的提高,前来参观、交流的人越来越多。李克孝说,马水泉看他忙不过,还特地招聘了一名大学毕业生给他当助手。如今,雷锋纪念馆已成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第二课堂”实践基地。

不得不提的是,雷锋纪念馆的很多展品,最初是直接放在展台上的,但半年下来就发觉丢失了不少。记者问他是不是有些可惜,但他表示,或许只是小孩的无意之举,喜欢雷锋,想拥有雷锋的东西吧,只要他们欢喜就行了。不过,为了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雷锋,学习雷锋,现今藏品都已放进玻璃柜。

为了办好这个纪念馆,李克孝离开嘉兴长住杭州,每个月只能抽几天的时间回去和家人团聚,家人也非常理解。李克孝嘉兴的家只有70多平方米,屋内除了一张床,几乎都摆满了雷锋藏品,就像是一家“家庭纪念馆”,当地人经常慕名前来观看。李克孝在杭州办了纪念馆后,就把馆里的藏品拍成了照片,原有的照片又复印了一份留在家里。他说,这样,嘉兴的老百姓还是可以在家门口观赏到雷锋藏品,迄今为止,已有数万人登门观展。李克孝自豪地说:“家里的雷锋纪念馆可以说是办了40多年,我爱人就是这个雷锋纪念馆的馆长!”

半个世纪的志愿者

“做事之前想雷锋,做事之中学雷锋,做事之后比雷锋,一生立志做雷锋”,这是李克孝印在自己名片上的话,也是他的座右铭。他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

47年来,李克孝不遗余力地学雷锋,弘扬雷锋精神,曾先后4次专程赴雷锋的家乡湖南望城县,和雷锋至今健在的婶娘、堂哥深入交流。每年都自费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纪念雷锋活动。

谈起前年炒得沸沸扬扬的“雷锋初恋女友”一事,老人气愤地说:“纯粹是胡说八道!”老人说,为此我们还曾找过被传为雷锋初恋女友的当事人,对方否认了这种说法。其实,作为那个年代的过来人,谁都知道雷锋当年根本不可能这样谈情说爱。雷锋在自己日记里也否认了这事。为了还真相于世人,老人向有关部门反映,参与制止社会上拿雷锋炒作的不良行为。

做了半个世纪的志愿者,李克孝老人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已成为雷锋精神真正的传人。记者在采访中感觉到,老人行事低调,不事张扬。想请他多举几个自己乐于助人的例子,老人总是三缄其口。

跟老人交流,记者强烈地感受到老人本身就是一位新时代的活雷锋。记者曾两次拜访李克孝,老人穿得都很朴素,而且是同一套。老人笑着说,在生活上,他对自己的要求一向是低标准,只要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其实,老人说的这句话,雷锋日记上就有“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李克孝曾出资捐助多名贫困生,其中有一位已念完4年大学,参加工作后,还来看望他,这让老人颇感欣慰。

有一次,老人邻居家煤气瓶着火,他闻讯后冒着生命危险第一个冲进火场关闭了阀门。面对记者的“刨根问底”,老人不愿多说什么。他说做好事的确不难,难在一辈子做好事。“社会上存在着‘雷锋三月来四月走’的现象,我们要从身边平凡小事做起,把学雷锋做好事当成一种习惯。”

老人坐公交车时,看到年纪大的人,总会站起来给对方让座。之后,他又会走到那些年轻人身边,礼貌地请他们给他让座。李克孝说,我这样做就是在提倡雷锋精神。记者问他,有没有碰到过不肯让座的年轻人?李克孝乐呵呵地说,目前为止没有。不过,他也劝告周围的老人,没什么急事,不要一大早去挤公交车,年轻人也不容易。

在老人的言传身教之下,李克孝的三子一女都成长为遵纪守法为社会创造财富且乐于助人的好公民。当过兵的儿子,只要各地战友到浙江来找他,都是尽心帮忙。女儿在单位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对属下平易近人。说到孙子孙女,老人很高兴,因为孙女李晨毓的表现活脱脱就是一个小“活雷锋”,小小年纪的她,每天放学,都会拿起扫把,把公用道楼扫得干干净净。

李克孝说:“雷锋是英雄,杨利伟是英雄,翟志刚是英雄。但雷锋离我们最近,每个普通老百姓随时随地都可以成为活雷锋。雷锋好人好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可以学习和模仿的,比如多劳少得、助人为乐、做好事不留名、默默地为集体作贡献……”

自从在杭州办了纪念馆后,李克孝更忙了,除了接受省内各单位、个人的邀请去做交流讲课外,上海、江苏的很多社团也慕名来邀请他。只要有利于雷锋精神的弘扬,老人总是乐呵呵地答应,自己掏腰包付差旅费且不收讲课费。为此,李克孝牺牲了很多个人时间,他有个在贵阳的哥哥,已快90岁,李克孝遗憾地说,已有七八年没见面了,大哥年年打电话过来让我们夫妻俩去他家,但一直抽不出时间。

是什么样的力量激励着老人无私奉献?是雷锋精神!李克孝说:“学雷锋乐在其中。只要身体允许,我会继续努力,把雷锋纪念馆办得更好。毕竟我年纪大了,希望有年轻人能到纪念馆来工作,使纪念馆的事业后继有人。”

红光满面、声若洪钟的李克孝,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年轻。结束采访时,记者向他讨教养生方式,他朗声说:“多做好事,心情就愉快,心情愉快,身体就好!”

同类推荐
  • 我怎样编辑农业报

    我怎样编辑农业报

    我把一个农业报的临时编辑工作担任了下来,正如一个惯居陆地的人驾驶一只船那样,并不是毫无顾虑的。但是我当时处境很窘,使得薪金成了我追求的目标。这个报纸的常任编辑要出外休假,我就接受了他所提出的条件,代理了他的职务。
  • 红牡丹

    红牡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呼啸而过

    呼啸而过

    作为一位青年教师,我在学校干得很出色,想不到却被学校无情地解聘了,我想去找校长理论,校长却连我的电话都不接,我异常怨愤,发誓活出个样子给他们看看,几年后,我真的成功了,当我再次来到学校,我才知道这是校长的故意安排,我从未体会到这种最特殊的关爱……给别人家的孩子担任高考保姆的中年妇女,忍受误解和屈辱,耐心地开导别人孩子的心灵,使她近乎扭曲的心灵变得健康而阳光,但是女孩自己的母亲却因为工作忙碌,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当这位中年妇女,做完自己的工作回家之后发现孩子早已上学去了,原来她的孩子也上高三,她是因为生活的压力而不得不出去打工,没时间照顾孩子……
  •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名家经典散文选)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名家经典散文选)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短小、灵动、真切、睿智、感人是本书的特色;青春、活泼、真挚、真情、直爽是本书的感怀。
热门推荐
  • 见五秒之后

    见五秒之后

    人有三六九等,世有三教九流。一天总有白天和黑夜。退伍回家后的莫一凡,最大的人生目标就是赶快找个媳妇。让好辛苦一辈子拉扯他长大的父亲,过上子孙满堂的晚年生活。可是,生命起源都是一次偶然,人生又岂能没有伤痛和意外。只是这伤痛来的如此突然,意外又来的如此莫名其妙。张九千,和莫一凡一个火车皮拉去,又一个火车皮拉回来的感情。和莫一凡一样退伍后,进入一家普通的国有企业。不一样的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恋爱之后,他成了莫一凡眼中的“妇女之友”。竹六道,莫一凡的同年同班战友。农村出身的他,退伍后,一直在南方打工。李三有,一次不成功的盗窃,让他落到了莫一凡和张九千的手里。从此,人生多了三个异姓的哥哥,却不知是福是祸。
  • 混乱序曲

    混乱序曲

    人生不过选择,似简单似复杂。人,不是没得选,只是不好选,选不好。可一旦抉择了,就不畏人言,勇于追逐自己所喜爱的事物,不去计较别人的目光或者评论,心有坚定,一往无前当一场恐怖活动席卷全球的时候,看那背弃少年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
  • 帝女

    帝女

    本来以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平凡的女孩子,结果发现自己竟然不属于这个世界,在另外一个世界,她有一个万人景仰的身份——帝女,什么鬼,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笨的要死结果在修炼上如此天赋绝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独巅

    独巅

    乱世之初,何人独断万古?妖孽万千,何人唯己独尊?我失去的,我要用自己的双手自己拿回来!
  • 叶s!青春进行时

    叶s!青春进行时

    《叶s!青春进行时》有人说生活平淡如水,不如小说中精彩。有人却说,生活其实远比小说中狗血。青春进行时,在我们的青春里,总有一个,是属于你的影子。叶梓和叶桐星(叶s),林蔼和左溪,他们的故事,已然开始......
  • 素心织锦:但盼故人归

    素心织锦:但盼故人归

    闻人一族早已传承千年,到了左鸢这代,闻人族长将她送往了千年之前,左鸢发现,这竟是个历史上没有记载的朝代。
  • 四大千金:江南云霓

    四大千金:江南云霓

    她不是不会笑,只是不懂得怎么去笑了,当这样一个阳光般灿烂的男子闯入她的生命以后,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不平。幸?不幸?一切的阴谋终将落幕,他和她会有未来吗?
  • 兽世撩夫桃花朵朵开

    兽世撩夫桃花朵朵开

    上山爬山穿到兽世。虎兽:我救了你,所以你是我的。狼兽:美丽的雌雄,我愿一生守护你。蛇兽:你是我看上的,谁都没想抢走。鹰兽:我愿带你翱翔天空,看尽世间的没景。
  • 奇异修仙传

    奇异修仙传

    修仙修的累了?开着汽车去兜兜风怎么样?撩妹撩的累了?躺在沙滩上喝着果汁再抱个美女怎么样?
  • 薰衣草之恋:王子的公主

    薰衣草之恋:王子的公主

    古人云,人生难免有分分离离。可是江羽璃和陌云皓却有着太多的分和离,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忘却,一次次的生离和死别。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在一起?许久许久,他终于找到了曾经的那个女孩,家人的话语终于再也无法束缚他们,他们之间的误会终于解除,终于不用看着别人的脸色在一起,终于……他们的世界只有了他们,然而,“让开!”似乎没有看见对方震惊的眼神,吐出冷漠的话语。“别再做无谓的纠缠。”冰冷的警告,如同极寒的冰剑,穿透了一颗早已支离破碎的心脏。心受了伤,会复合吗?泪流干了,还会为你哭吗?记忆空白了,还会为你心痛吗?……缘分的红线如丝缠绕这他们,就算不相知,不相识,他们仍会相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