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特色学校的特征
特色学校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
(一)多样性与统一性
特色学校的创建是在学校的领导下,结合本校实际,长期坚持并发展自己的特色,并积极地将特色内化,成为稳定的办学价值观和特质,并以成熟独特的教育个性和管理个性表现出来,使得学校的各项活动都蕴含和体现了学校的特有精神。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便是要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特色的发掘、发展是建立在对本校的实际情况的准确定位和把握上的,这构成了特色学校创建的前提和基础。但实际上,由于各种历史或现实的原因,各学校的办学条件、学校文化、社会自然环境等各方面都千差万别,因此,要求实践中一刀切,以统一的方法和模式来创建特色学校,显然是行不通的,各学校有必要紧密联系本校的实际情况,通过讨论和辨析,发现自身的独特之处,来创建特色学校,这样,各学校势必会形成多种多样的特色学校发展模式,多样性必然也是特色学校创建的一个重要特征。
既然各个学校的条件千差万别,参差不齐,是不是特色学校的创建就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干的呢,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各学校的特色创建的差别,主要是从表面上来说的,比如说依靠基点、方法、发展模式、操作程序等,而透过这些表面的现象,我们发现,有一些特质始终贯穿于特色学校的发展过程,那就是特色学校的创建都必须统一到发展素质教育上,统一到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上,而最根本的一点是统一到学生的发展上。不论发展何种特色,采取何种途径和手段,其最终目的必须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决不能为了特色而特色,特色不是目的,培养合格的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学生个性的完善和人生的完满,才是特色学校创建的旨归。可见,千差万别的特色学校创建是统一于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的,多样性寓于统一性中,统一性中体现着多样性,二者不可对立起来。
(二)稳定性与变化性
稳定性是特色学校的一个重要属性,只有具备稳定性的富有特色的学校才能称得上是特色学校,其特色必须是建立在一个稳定的常规上,而不是朝令夕改,或者昙花一现。因为,特色学校是建立在对自身特点和现状的良好把握上的,并在此基础上,长期坚持并发展自己的特色,并积极地将特色内化,并成为稳定的办学价值观和特质,并以成熟独特的教育个性和管理个性表现出来,使得学校的各项活动都蕴含和体现了学校的特有精神。特色学校的形成往往是几代教师、学生、几代校长努力的结果,新任校长要注意保护学校特色,合理地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保护原有的发展机制和惯性,绝不能新官上任三把火,为求标新立异,而把原有的特色建设思路完全抛弃,这样无助于特色学校的稳定发展。可以说,特色学校的特征和要求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表象存在,它早已作为一种精神、一种价值观深深地印在学校每一个学生和教师员工的心中。特色学校的理念明晰于所有人心中,并在日常行为中,以特色学校的理念要求和监督自己,这不仅仅是一个自律的过程,表面上看是关乎一己,但实际上,这样的一种思想和习惯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关系表现出来的,因此,也就形成了一种潜在的制约和要求机制,这是特色学校得以持久存在的内在根据。从外在来说,在形成了一种内在的约束和导向机制后,学校的管理、教学、办学等各方面的工作将会在其指引下,逐渐地走向常规,形成稳定的表现形式。特色学校不会因为领导人的更替而变化或消失,而得以较稳定地长期存在。这正如孙孔懿先生所言:“任何一种真正的学校特色,都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学校自诩的,也不是靠有偿新闻‘加工’出来的,而是货真价实,有目的、有计划、有过程、有成果,经得起检验的。”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是作为一个过程存在的,只有作为一种过程,万物才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离开了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万物将失去其赖以存在的根据。特色学校的发展也是这样的,随着外界社会环境、教育教学观念、教育价值取向等的变化,特色学校也是要不断变化的。具体来说,特色学校是有地域性和时间性的,某所学校在某个小地区与其他学校比是具有其特色的,但是如果把它放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与更多的学校去比较的话,那么,它是否还能够拥有其特色。某所学校在某个时间是具有特色的,但是当其他学校纷纷仿效,使得其特色不再成为一种特色时,那特色学校也就不成其为特色学校了。
只有不断地创新,创造出新的独特性,才能重新获得领先的优势。其实,特色学校本身便是一个创新的产物,没有学校的努力创新的话,特色学校根本不可能产生,可见,特色学校是一个变化中的存在物,变化性是其重要特征,无论是特色学校的产生还是特色学校的延续,都离不开不断的变化创新。
(三)独特性与普遍性
独特性是特色学校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每一个学校都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具有不同的个性,失去独特性,就没有特色学校的存在。孙孔懿先生认为,学校办学特色既可以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也可以表现为“人多我少,人有我无”。“独特性”要求我们在发展学校独特性、在学校办学育人的过程中,表现为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有突出超群的地方,别人没有做或想做而你率先做到了,或者别人虽然做了,而你比别人做得更好,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
曾经有一位校长,到一所学校任职三年,把该校原先的旧房子全部拆除——尽管有些房子还能使用,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图盖上了新房。校长本人也获得了一个“有魄力”的好名声。还有一所学校最近十多年来,连续换了四任校长,学校的建设规划当然也是因人而变。光说学校大门,先是在南,再改到东,然后又改到南,现在又一次向东迁移。而每次校门的改动,都是兴师动众,甚至还要举行隆重的剪彩仪式。所以,老百姓戏称:“一任新校长,一个新校门。”
北京市东城区对全区各小学的校训进行了一次整体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50所小学中,有49所学校的校训构成形式都为“四词八字”口号式,而且许多常规用词的使用频率很高,像“勤奋”、“团结”、“创新”、“文明”的频率都在50%以上。
南京市教科所学校文化战略研究中心曾在网上随机点击122个中学网站,在这些学校中,校训中含“求实”的64所,含“勤奋”的60所,含“团结”的54所。这种校训风格雷同、千篇一律、名不副实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
(四)环境适应性与内发性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生产力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特色学校的发展是离不开其所处环境条件的,社会条件决定了特色学校的性质和内容。正如马克思所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产生的特色学校是完全不同的,具有某种特色的学校的产生和出现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性和现实适应性。其次社会条件决定了特色学校的层次和发展水平。特色学校的创建和发展都是要有充足的外界条件的支持,生产力水平的高度发展的情况也为特色学校的创建提供了多样的参考和选择,比如某些学校的网络自主学习特色、多媒体教学特色等,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再次,社会条件决定了特色学校的发展广度和深度。社会条件中的社会制度、社会心理条件等对特色学校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不可否认,历史上,在条件十分落后的条件下,也不乏一些特色学校的产生,比如说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学校,其鲜明的特色在现代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是,在这种条件下,特色学校不可能大量地涌现,并形成一种有影响的气候,只能是极个别的现象,而且,在外界环境没有大的改观的情况下,特色学校的存在和延续也必然遇到种种困难,甚至可能被扼杀。
内发性是指特色学校的创建主要是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挖掘自身的潜力,发挥自身的优势来进行的,其间虽然也要借助到外界的力量,但主要的创建过程还是要由自己来完成的。强调内在性是非常必要的,在传统的学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便是内发性的强调不够。比如,在特色学校的创建上,学校没有注意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考究自身的优劣势,继而制定有效合理的学校建设策略,而是主要依靠一些外在的力量来推动学校的建设,这样造成的结果便是学校建设动力的不足。仅仅靠借用人家的成功经验,或简单地将别人的成功经验移植过来,或者拿一些时尚、流行的东西往自己脸上贴金,靠这些来进行特色学校的创建,显然是不可靠的。只有认清自身的优劣势,真正缘于自身的发展制定的切合学校自身的发展策略才会是持久和有力的。
另外,在特色学校创建的依靠力量上,也要强调内发性,努力提高学校每个成员的对特色学校创建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内心的参与积极性,是每个人都积极投入到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中来。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指出的“发展越来越被看成是一种唤醒的过程,一个激发社会大多数成员创造力的过程,一个释放社会大多数成员个体作用的过程,而不是被看成是一个由计划者和学者从外部来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模式要阐明的是“人不能被发展,他们只能发展他们自己……一个人,只能通过他的所作所为……通过做出他的决定,通过增进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以及为什么做这些事情的理解力,通过增加他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通过他自己全方位地参与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生活而获得发展。”由此可见,特色学校创建必须建立在自主发展的基础上,要积极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唤醒他们的参与意识、成就意识,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和创新精神,这样,特色学校的创建将会建立在一个较为坚实的基础上,得以具备持久的支持力和保障力。
三、特色学校的功能
特色学校主要有以下功能:
(一)导向功能
学校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为学校制定一个合理的发展目标,对学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学校是一条巨龙的话,那么学校的发展目标就是巨龙的眼睛,不论学校的物质条件、人文素养等有多么的好,如果学校发展没有一个正确的目标加以指引的话,再好的条件都有可能作为一种摆设,或者最终沦为一种平庸的注释。
特色学校建立之基础首先便是对本校的现状的良好定位和所处环境的准确把握,这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先决条件。准确定位自己的服务对象,在市场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定位学校,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的客观要求、学校的客观基础、办学的客观条件和教育的客观规律。
正因为特色学校的目标建立在了对学校的全面准确认识基础上,所以对学校的发展能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特色学校的目标为学校成员的努力提供了一个明晰的目标,使得学校的发展有了方向,有利于凝聚所有人的力量,更好地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
(二)激励功能
特色学校并不只是一个提出的口号,它更是一种过程,一个在特色学校旗帜下不断前进的过程。特色学校的创建依赖于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实践者的教育智慧和辛勤劳动的积淀基础上,努力塑造自己的特色,并不断反思自身经验,深化对教育的理解,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形成特有的教育品格,凝聚为学校的精神文化,并转化为学校的生活方式,才会使学校教育成效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实现整体育人环境的优化。在这里,特色学校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口号存在,更是转化为每一个人心中的信念。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因为信念积淀了一个人的生活经验,包含了社会环境对他的长期影响。一个人在没有目标时,他是懒惰的,但是一旦确定了明确的目标,一个人就会迸发出强大的动力;一个学校的发展也是如此,特色学校的发展就在于给成员提供了一个在特色学校旗帜的带领下,激发出全体师生的潜力,全校上下同心同德,共同向着特色学校的目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