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特色校长的成长背景
特色校长的成长离不开其特定的背景与土壤,这是一个个体与环境、个体与群体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感应、互相发展的过程,其间无不体现着社会化、本土化、个性化的契合与哺育。
一、文化背景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全面、深刻而又长远的,一个人的成长与其社会环境不无关系,而一个群体的成长却是与其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的,特色校长的成长也是如此。
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他们身上充满“舍生取义”“尚志养气”“修身、齐家、治天下”的宽阔胸怀和进取精神,而新时期从西方引入的人本主义、建构主义、需要层次、多元智力、存在主义等理论,使他们处在中西文化交融和碰撞的交汇口,不断厚实学养,丰润底蕴。他们能在树立服务奉献的使命意识、努力前行的进取精神、崇尚科学的学术追求、笃志博学的治学态度、合作开放的现代风范的同时,在更丰富的理论素养和文化背景下,思考人的意义和价值,思考教育的本质和追求,从而形成强烈的文化意识、文化良知、文化使命和超群的文化建设能力。蔡元培做北大校长时,对北大影响之所以深远,是因为他以“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理念来改造和治理北大,并一直成为北大之魂。
二、发展背景
特色校长应该是一个发展型的校长,是一个社会活动家的开放式人物,他能在与外界的广泛接触和学习互补中,形成自己的领导和管理特色。
特色校长的成功是主动发展、自我建构的过程,他们的主动性、自主性是在学校办学过程中,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强烈的教育意识和管理意识、强烈的成就动机和欲望、坚持教育创新的意识、学校发展的意识也就逐步形成了,这也就保证了他们能从学校和个人出发,走特色化、个性化之路。
特色校长的成长又是他们专业素质和能力全面和谐发展逐步达成专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以专业化为目标,注重专业化的提升和发展,努力探求一条专业化的道路。例如当下的新课程改革,为校长们创设了一个再学习、再提高,促进自身发展,尽快提升自身素质的机会。中小学校长,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加快角色转换,深刻认识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发挥创造精神和自主意识,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课程理论的学习,提高组织实施新课改的能力,全方位推动新课程顺利实施,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促进自我的发展与成长。
三、实践背景
特色校长的立足之地在哪里,发展根本何在?回答是学校,是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的实践。校长需要自觉地立足于学校,将促进学校发展视为自己的最基本的立场,要时时认识到:自己是“这个学校”的校长,自己的使命是促进本校的发展,自己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学校是自己成长的土壤。只有这样,校长才能站在学校发展的立场上,创造性的理解宏观教育政策;创造性的吸纳社区、家庭的教育力量,有机整合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创造性的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建与时俱进的学校教育理念和模式。这不仅生成着学校的发展,而且生成着自己的发展,使自己朝着特色的方向前进。
立足学校,校长就有了土壤:立足实践,校长的发展就有了源泉。
特色校长的成长,无不是在实践中砥砺、打磨和造就的。基于校本,基于课堂,基于群体,正是对特色校长实践成长的最好诠释。
他们在经营学校的实践中发展成长。学校是校长发挥才能、施展才华、开发创造性潜能的舞台。从这个意义上说,校长是学校这份事业的经营者。校长做经营者,就要关注质量和效益的统一,谋求资源配置的高效与合理,“正确地做事”,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用最低的成本做最多的事。经营学校就是经营“品牌”、经营“质量”、讲求“效益”、追求特色。
他们在为师生员工服务的过程中发展成长。校长做“服务者”,就是要增强服务意识,确立管理就是服务、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校长在服务中打造优质教育品牌,在服务中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在服务中生成自己的个性特色。
他们在校区合作的沟通过程中互动发展。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只是这一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它只有与其他环节环环相扣、共生互动才能形成合力,发挥教育的综合效应。校区合作、和谐共存、互动发展是当今教育格局的趋势。作为校长,在校区合作中是纽带和桥梁,是校区合作沟通的组织者、参与者、推动者,更是这个活动的受益者。
他们在学校集体的组织过程中创新发展。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校长观念更新、知识创新、机制革新、形象出新、目标求新。特色校长的创新发展是指理念常新,管理革新,能力日新,同时也使自己的成长发展有了新的境界和着陆点。
这样的实践背景,使校长能直面复杂多变的办学环境,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使校长在实践中定位办学价值,提升人格魅力,凸现个性特色。
四、心理背景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受其自身发展意向的指引。这种发展意向包括需要、兴趣、理想、信念等方面,它们是给个体发展进行“定向”的因素。
在影响特色教师成长的意向因素中最直接的是个人的需要。一个校长是否具有成为特色校长的需要、愿望,与他是否会采取促使自己成为特色校长的行动直接联系着。需要越强烈,则对行动的推动力也越大。当然,需要是有着层次上的不同的。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人类所有需要可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层次,那么“想成为特色校长”应该属于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即“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自我潜能才赋并取得成就”的需要。这种最高层次的需要促使人的潜在能力得以开发,使人的努力得以持久。
同时,校长个体的兴趣也是对特色校长的生成很有影响的。当一个校长热爱他所从事的职业与岗位,怀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索教育、教学、管理、科研活动的规律,就会使他在职业生涯活动中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因此,兴趣是影响特色校长生成过程中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的重要因素。在特色校长成长过程中,其中兴趣强度、兴趣广度、兴趣持久度、兴趣稳定程度等,给特色校长的成长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当然,理想和信念在特色校长的成长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理想是个体的人生奋斗目标,对未来的设想和追求;信念则是个体坚信自己理想的正确性并为之不断奋斗的一种个体倾向。特色校长的生成必然有其远大理想与坚定信念的支撑和推动。当一个校长确立了想成为特色校长的理想之后,就会为之去采取行动;而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这时,确信自己的理想正确并且一定能够实现的坚定信念,将推动其走出困境,战胜困难,最终实现成为特色校长的理想。
树立高远的理想信念,坚持探索自我的道路,不断地了解自我,实施及时的自我评价,怀着浓厚的兴趣和无畏的勇气制定实际的计划来培养自己,以积极的心态在不断的完善中完成自我的精神进化,是特色校长成长历程中重要的心理历练。
第三节 特色校长的成长阶段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特定过程,特色校长的成长亦是如此。有研究资料表明,中小学校长的成长,一般是沿着以下几个阶段成长发展的,这几个阶段相互联系、前后衔接。他们在持续的理论学习和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思考、探求、研究、完善,逐步发展、不断提高、日趋成熟。
一、资格预备期
这是校长任职前经受各工作层面锻炼,并为领导和群众认可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主要特征是:在完成本岗位职责中,工作负责、态度端正、思想进步、业务较强、实绩明显、威信较高,是教职工群体中的优秀者,有的已获得本岗先进工作者称号,表现出较高专业水平和良好的个人素质;是学校某一方面的负责人,并已经取得局部的学校管理经验,表现出潜在的组织才能和领导水平,为主持全校工作打了良好基础;得到领导和多数群众的认可,并寄予较高期望,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角色适应期
这一时期,特色校长刚刚走上校长的岗位,还缺乏驾驭全局的管理能力和实践经验,需要经历一个适应过程。在这一时期中,他深入了解学校的校情、师情、生情,逐步认识学校和个人的优势与不足;对校内人际相互了解,彼此适应;广泛学习理论和他人的办学经验,兼收并蓄,增加自己的素质内涵;勤于实践,勤于思考,逐步认识管理规律,掌握常规管理技能,积累管理的经验,提高管理艺术,促进自己稳步成长。
三、胜任成熟期
这是校长认识办学规律、获得理论支持、掌握管理主动权的时期,是他们走向特色校长的奠基时期和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他们掌握管理常规,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探索办学规律;树立了正确的教育思想,办学有了自己的见解;能科学管理学校。
在这一时期,他们的主要特征是:确立了正确的教育、管理思想,办学有自己的独立思路;管理行为摆脱了单纯经验的局限,办学有特色;站得较高,看得较远,全局观念、战略观念、创新意识、决策能力等均达到了新的高度;对教育实际和学校现状了解比较透彻,工作能从实际出发,摇摆性小。
四、高原停滞期
在校长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会走上这样一个时期。因工作初见成效而稳固,带来心态上的满足感,操作步入习惯,无法生成新的“生长点”;产生职业倦怠,导致工作进步缓慢,甚至徘徊停滞,这就是特色校长成长过程中的“高原停滞期”。作为校长个人,他的知识、能力、智慧、经验尽管在不断地更新,可是毕竟还是有限的,一定时期内,也会达到一个临界点,思维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缺乏生机与创新,缺少鲜活的生命色彩。在这个时期中,校长自己很难感觉到像前一时期那样的快速成长,相反,他发现自己的很多事情都是在重复;感觉工作效果即使更努力,也没有明显的提高;觉得别人做到的,自己已经做到了,在同伴那里不能再学到更多的东西;心里感觉或者沾沾自喜,或者江郎才尽。如果校长无法突破和超越这一阶段,那么他就永远距离特色校长“一步之遥”。
五、突破超越期
突破期,既是预备期、适应期、成熟期、高原期的延续,又是在前几个阶段渐进式变化基础上跨越式的发展和飞跃,是量的变化向质的飞跃的发展。在突破期,校长必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突破,才能登上“特色”的台阶。一是对教育传统的突破,敢于在反思、批判、扬弃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标新立异,进行创新;二是对“师承”的突破,对于前人和旁人,对于专家和大师,在学术上要敢于超越;三是对自我的突破,敢于批判和否定自己,在不断的反思和否定中实现自我超越。这是特色校长实现职业价值和生命价值的关键时期、黄金时期。
六、平稳过渡期
特色校长渡过了突破超越期,就过渡到了平稳过渡期,这个时期的校长,不仅仅是一个特色校长,还是一个智慧校长,品牌校长。这个时期的校长已经从科学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中找到切合学校发展和自身能力发挥的最佳契合点,积极、深入地检验、完善和发展理论与实践,在不懈的创新追求中敏锐发现和有效积累经验与智慧,逐渐丰富自己的管理知识系统,实现自己的管理理论建构,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和特色,使自己的管理理念为社会、家庭、师生所接受,并得以在师生心灵中成熟和扎根。
他始终处在实践探索与创新追求的状态中,实现其对于管理经历、实践体验与师生世界、教育发展现实的真正理解;他总是从多元的视角审视自己的管理理念、策略方法、实践行为、作用效果,对教育和学校发展的现实状态和未来趋势进行客观的剖析和理性的推断,对经验和智慧产生的背景进行全程式、纵深性的追问和考究;他也由此保持虚心的心态,增强大胆创新的勇气,坚定职业理想的信念,表现出其思想的灵气和理性的追求,使自己的工作质量、生活质量、生命质量都到达一个全新的境界。
第四节 特色校长的成长途径
一、俯首耕耘,执著追求——特色校长成长的心灵之路
有话说“心中有梦,美丽就不会遥远”。特色校长的成长历程中,必定是心中有“梦”,这个“梦”,就是执著追求、献身教育的理想之梦,就是以激情和热忱塑造教育人生的开拓之梦,就是追求自由、幸福、快乐的教育之梦。做人之道,为官之途,当以德为先。作为一名校长,首先是要立宏伟之志,有其志必成其业。作为一个特色校长,心中要有献身教育的远大理想,敢于牺牲,甘受清贫,甘为人梯;要为祖国的未来发展负责,为社会和全人类的发展负责。这就需要校长不仅要热爱教育事业,更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潜心育人,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这才有可能成为特色校长。其次是要立崇高之德,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做到诚实,无私,自信。他的身上,应该融合着诸多的精神要素,如博爱精神,奉献精神,求真精神,务实精神,创造精神。用心去创造自己的教育人生,激扬生命活力,激励生命激情,激荡生命灵动。用目标去激励师生,用活力去感染师生,用激情去感动师生,用美德去感化师生,用创新去吸引师生,用智慧去启迪师生,用文化去丰富师生,用良知去引导师生,构建和实现人类的核心价值观。因此特色校长的首要之路是走好自己的心灵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