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锤炼特色,善于反思
当教师的教育教学特色逐步形成并趋向稳定,这时,我们要“趁热打铁”,锤炼特色,及时有效地进行反思,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第一,锤炼特色,练内功。“薄发”的过程是令人欢喜的,而“厚积”的过程却是寂寞和痛苦的,没有平日丰厚的积累,就谈不上令人艳羡的“薄发”。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充实和提高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苦练内功。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将他从教20年的教学生涯划分为四个五年,第一个五年“崭露头角”阶段。第二个五年“孤独沉潜”阶段,在这个五年中,他没有任何公开课没有任何获奖没有任何荣誉,只是静心读了大量的书,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文凭,读书只是为了读书。读宗教类的书,读哲学类的书,读文学类的书,读美学类的书……读各种各样的书,五年的沉潜,肚子里装了无数本书,装了成百上千的课,慢慢发酵,慢慢融入他生命的每一根血管,每一个细胞。所以表面的确很平静,没有一次抛头露面,没有谁去关注它,但是在平静的底下,生命的能量却不断贯注不断加大。如果没有这五年时间的沉潜,那么就不可能有后面的第三个阶段“一鸣惊人”,更不会有第四个阶段“开创流派”,掀起诗意语文的浪潮了。
锤炼特色需要我们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找到教师自身特色与学科教学、学生实际的结合点,不断积淀实践的智慧,在研究中创新,在否定中成熟,提升教育教学素养。
第二,及时反思,留足迹。锤炼特色除了不断的学习,还要善于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坚持反思可以总结实践,升华经验;可以发现不足,渴求新知。可以摆脱“匠气”,增长悟性,使我们的教学愈教愈新。
每堂课后我们都要及时反思。对教学中的得与失,教师与学生的体验,课堂的生成都要进行反思。从而加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使自己在反思中觉悟,在反思中创新,在反思中获得专业成长,在不断循环反复的自我反思与改进中提高自己的水平与能力。反思形式可以是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随笔,教学手记,等等。通过与同行及同事的联系、交流和合作,形成经常性专业对话的习惯,在对话交流中广泛汲取教育教改信息和灵感,研究和吸收他人先进的教育经验,适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特色。养成“爱反思”、“多交流”、“勤动笔”的习惯,留下我们成长的足迹。
四、内化特色,成就名师
在魏书生的职业生涯中,放在第一位的是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第二位的是育人,千方百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位才是教书。细细思量我们有些教师的工作,却把教书放在了首位,当然这有客观原因,但最根本的在于他们没有认识到:只有强化了前两位,才能更好地教书。
我们的特色是长期的积累,更是自身不断的“内化”过程。我们的特色首先要有本学科的特色,如语文的优美与广阔,数学的简洁与逻辑,自然的实验与现象,等等,脱离学科教学特点的教法难以适应学科教学。其次是特色既然是一个教师所特有的,就要展现这个教师的个性,风格迥异,或稳健持重,儒雅整洁,或风趣幽默,自然流畅……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改变人。陶行知曾说:“教育就是教人变。教人变好是好教育,教人变坏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教人不变或不教人变不是教育。”当然,教育要追求的肯定是教人变好。我们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发现、挖掘学生的潜能,以自身独特、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塑造学生人格,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终生受益的影响和感化。
我们的教学从低效走向高效,直至优质;我们已从一般教师走向特色教师,成就名师。至此,我们走出了一条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享受自我的道路。
第三节 影响特色教师成长的因素
在特色教师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因素会对教师教育特色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种种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人格因素、行为因素、环境因素等。充分认识并积极利用这些因素,对于促进特色教师的成长有其积极的意义。
一、人格因素
人格,心理学上称其为个性。它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该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思想品质,反映了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它具体包括个人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兴趣、动机和信念等多种因素。
教师人格——专门针对教师这一群体而言的一种人格,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各个个体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特征。
作为一名教师能否把握教育发展的背景与趋势,建构自己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自己的教育潜力与发展趋向,确立自己所追求的特色目标,在建设特色中能否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否具有持久性的内驱动力。这一切都与教师自身的人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爱因斯坦说过:“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格的伟大”。日本教育家本田荣义称教师职业“是以教师的人格决一胜负的职业”。
当“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教师的需要,那么他就会不断锤炼个人的职业精神,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爱教育、爱学生、爱专业、爱上课”成为教师的情怀,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走进学生心灵,形成并展示出个人的风采和优势。
二、行为因素
行为是人的外在的行动表现,是人的主观见诸于客观的一种方式,是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的外显。人的任何思想、任何意图要变为现实,都要经过人的行为。
普通教师要成为特色教师,要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必须不断改善自己的行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行为机制,努力使自己的行为成为一种有明确目的自觉的行为,一种指向事业成功的善的行为,是需要经过长期努力的行为,同时又是一种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行为。
(一)善于学习
我们先来看以下一组数据:
(1)人类知识信息的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19世纪每50年增加1倍,20世纪中叶每10年增加1倍,当今每3-5年增加1倍。
(2)现代科技其理论研究成果向生产的转化速度越来越快。18-19世纪,从电荷的发现到系统的电子工业的建立,用了150年;照相术原理付诸应用用了112年时间;20世纪,自1935年发现U235原子裂变到建立第一座原子反应堆仅用3年时间,又过3年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太阳能电池从研制到投入生产只用了2年;激光技术从发明到应用只用了半年。
(3)知识陈旧周期逐渐缩短。18世纪为80-90年;19世纪为30年;20世纪上半叶为15年;20世纪60年代后为5-10年;当今为3-5年。
可见,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树立学习意识、改善学习方法、精选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6年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专门对教师的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今天,世界整体上的演变如此迅速,以致教师和大部分职业的人员从此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即他们的入门培训对他们余生来说是不够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命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
1.向书本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十分强调教师的读书学习,他指出,教师的教育素养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读书,他提倡教师“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
教师工作繁忙,读书的时间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先保证去读“不得不读的书”,比如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课改新理念)等,在书中找到灵感。
2.向同行学习
大家都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至理名言。要敢于解剖自我,发现不足;了解他人,吸取精华。教师之间组成“学习共同体”。在这个集体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同伴的互助中,相信自己在这个集体中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付诸实践,从而超越自己。
3.向学生学习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使学生成为教师学习的重要资源之一。抛弃陈旧的师道尊严,放下架子,学习学生某些方面优秀的东西,丰富自我。向学生学习本身给学生树立一个谦虚好学的榜样,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敢于实践
说到实践,教师可能马上会说:“我天天都在实践。”不错,教师的工作就是实践,备课是实践,上课是实践,批改是实践,辅导、评价等都是实践。但我们说的实践是“有要求”的实践,那就是“行动研究”。教育行动研究在《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解释为“由社会情境(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论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可以看出教育行动研究强调对教育情境的研究,是在实际的教育情境中教师思考如何富有智慧的行动以及对行动的反思,是行动和研究的紧密结合。
现在盛誉全国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激起了无数崇拜者的惊喜与羡慕。
但说实话,作为引领我们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工作的名家,在理论上并没有独特的建树,在语文教改方面只是一棵“知识树”,即知识系统化,只是换了种表述而已;教学上只是一个模式,即“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我们一般教师也能提出这些东西。然而魏书生只因为成为魏书生,他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而不是“理论”出来的。他始终不渝地实践着谁也明白的“教书育人”和“教是为了不教”的道理。他的论述像“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一样通俗易懂,那样切近规律;他的课堂教学是朴实的,但朴实的却令专家、令同行折服;他的报告是那样的激动人心,场场能引起同行的强烈共鸣。我们同魏书生确实有区别,但实际区别在哪里呢?我们同魏书生实际区别就在于一个“做”上。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常的事做实就是不平常,可见特色就是这么来的。
(三)勤于反思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度推进,反思已成为广大教师成长的基本方式。不少教师正是在反思中逐步成熟起来的。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一个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提出:教师成长=教育过程+反思。
那么什么是反思呢?反思——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行动中,借助发展逻辑推理的技能,将自我和教育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思考、推敲)的对象,不断地对自我及其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积极、主动、科学、合理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同一学校的有些教师迅速地成长起来,获得成功,而有的教师却成长缓慢,甚至没有进步,最终仍然平庸、教无特色。正是因为前者拥有反思的自觉性、持久性和深刻性,并把这一“流行符号”变成学习和工作的习惯。
三、环境因素
媒体上曾刊载过这样一段调查:“教师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甚至在梦中,都惦记着学生,想着刚进行的模拟考试,顾着明天将要进行的公开课,后天的主题班会,下周的安全检查,下月的课间操评比……以及没完没了的统计数字和报表,随时随地地推门听课,防不胜防的意外事故,突发事件和告状风波。”教师的事务性工作实际上还不仅仅是这些,开学初要交各种计划,期末要交总结,每节课要写课堂日志,每周要交教学反思,每月要交教学笔记,每学期要交论文。还有一年一度的考评,几年以后要评职称等。除日常工作之外,又有如此之多的事情,教师能“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吗?显然在这种环境下,是不利于特色教师成长的。
美国学者特拉弗斯说:“教师角色的最终塑造必须在实践环境中进行。”同样,特色教师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成长的,学校环境对特色教师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人际关系、学术氛围以及物质条件,包括校舍、教学设备、仪器、活动场所、图书资料等,是影响特色教师成长的环境因素。
作为学校,乃至社会要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构建和谐校园,实行人性化管理,实施人文化、民主化的评价,营造教研、科研、学术的良好氛围,催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为教师的特色成长创造条件。
当然,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环境是教师成长重要因素之一,不容忽视,但也不能片面强调环境对教师成长的影响。
魏书生对环境的影响有精辟的论述:“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自己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太难教,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这段话对特色教师成长仍然起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