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7800000033

第33章 诗歌艺术的心灵性与现代性诗歌批评(5)

顾城作为人,缺少起码的生存本领,或者说,他始终不愿从他自营的精神世界中逃逸,不愿去适应现实的生存方式,这就导致了他的生活悲剧境遇。他以梦想的生活方式、王公贵胄的生活哲学面对现实问题,可是,又不是王公贵胄的子孙,没有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生存条件,必须通过写作获得财富来养活自己和妻儿及情人。他在现实生存挑战面前实在太脆弱了,无力在这世界求生存,无法满足妻儿的现实的物质需求,无法调解妻儿与情人之间的现实冲突,无法阻止有钱的商人对他妻子的追求,无法解决灵魂渴望与现实选择之间的矛盾,因而,顾城作为诗人而享誉于世,却无法像真正的诗人那样死去。他最终杀妻并选择自杀之路,是被逼疯了的诗人对荒诞世界的残忍复仇,这是生存怯懦者对世界的残酷报复,其实,他并未真正复仇,因为他杀死的是亲人,而放走了侵略者。

4.2.2孤独的歌声:自由想象与诗歌创作的思想转换

如果说,对顾城诗歌的分期描述力求尊重客观历史事实,那么,对顾城诗歌思想性格的分析则体现了主体性的创造性阐释意图,这需要系统地阅读顾城诗歌,并在阅读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性概括。由于顾城诗歌已有完善的“文本”,因此,关于顾城诗歌不同时期思想脉络的梳理就有了比较可靠的依据。顾城早期诗歌的思想总体上说充满单纯的色调,这个时期的创作与少年顾城的思维水平和认识能力有关。最伟大的天才也有思想形成过程,顾城早期诗歌的单纯表现为他对大自然物象的关注,他曾在《剪接的自传》中写道:“真好看,塔松绿汪汪的,枝叶上挂满亮闪闪的雨滴;每粒雨滴,都侧映着世界,都有无数精美的彩虹,在蓝空中游动。”儿童天然地热爱身边的自然,所见所闻皆富诗意,充溢纯粹情调,观察本身也给儿童带来了无限快慰。每个儿童皆有自己熟悉的那方天地:山野的闲花,青葱的树林,嫩绿的秧苗,微风吹皱的一池春水,杨柳枝条在碧水中剪接错杂的倒影,水中的野鸭和鸟儿,门前竹林里的鸟雀在清晨时刻的吵闹和夕阳西下时刻的欢聚与喧闹……只要你留心观察,一片风景就是诗情,每种物象都可以构成生命的隐喻,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这种俯察自然的诗人。

顾城由于受到诗歌家庭的影响,较早地掌握了诗歌的审美形式,无论从什么意义上说,八岁的孩子能够写出“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了一只眼睛”,总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对于诗人来说,仅仅描摹出习见的自然意象显然不够,他必须在其中隐藏某种喻意,使诗不透明,而具有某种情感象征,如此才能成为诗。顾城早期诗歌在表现自然时总是力图证悟某种真理性,这对于儿童来说,是困难的,但对于青年来说,又是十分必要的。在读解自然时,应读解出某种真理性,否则,从哪里去寻找诗人的智慧呢?顾城尽力表现出这种寻找智慧的努力。例如,《美》这首诗,绝非少年能够自由地诗思的概念,但顾城通过抽象的语词窥见了某种真理性闪光。“永恒的美,奇光异彩/却无感无情;/生命的美,千变万化/却终为灰烬。”其中,有种说不出的意味。

顾城在写作这样的诗歌时总是冥思苦想,从今天的眼光来看,顾城的这种诗歌追求多少受到了某种时尚的影响,仿佛诗人天生就应该是哲人,因此,诗歌里必定要有某种哲理。其实,这种哲理式追寻往往是浮表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诗歌的正常描述,堵塞了纯粹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感情交流,因此,那种毫不经意地建立在自然意象之上的诗歌,有时更能给予启示性。1970年,顾城写作的《芦花鸡》就给人这种超凡脱俗感,例如:“芦花鸡/走着/静静悄悄。雨滴/被一点点啄掉。树梢上/鸟叫/草叶猛然一抖/不,是羽毛。”由这首诗,你可以想见诗人抒情的某种纯粹性,他是在静观默察自然,没有隐喻,诗中展示的是纯粹的细节,其中充满了某种安闲的美和淳朴的雅趣。可以看到:芦花鸡寻找着,观察者与对象物之间是动与静的关系,观察者不动,对象物在动;对象物不动,观察者的心思在动。这不是什么令人振奋的场面,不是虎狼狮吼的情景,但恰好流露出日常生活的平静和闲适。诗人,诗心,用简洁的语言捕捉到了如此闪光的日常生活踪迹,这里,并没有重大的生命启示,但恰好流射出日常生活的雅趣,类似的诗歌并不在少数。这一时期,顾城在句式上似乎特别偏爱四句段,这种整齐句法的诗,很少充满灵动感,例如,《岁月的早晨》、《石岸》、《书籍》、《中秋漫画》、《铁面具》、《虫蟹集》等,皆写得很平淡,很一般。

顾城早期诗歌最有意思的作品,还在于他那些以童心和童年视角观察体验自然生命的诗章。大多数诗人写诗,很少意识到自己的年龄角色,顾城的诗,则始终保持着这种童年式经验。以这种眼光去看人生,就有些颇不平凡之处,尤为重要的是,他那童话思维对于他的诗句之构造几乎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这种童心,既有天真的一面,又有成熟的一面,既有美好的幻想,又有深刻的怀疑和质问。尽管诗人在语言表达时,总是乐于用些比喻式句法:“像……”,“是……”之类的句法,在顾城早期诗歌中随处可见,但是,他那种童话式思维决定了他能超越了诗的时尚,而葆有诗的纯真趣味。《生命幻想曲》这首诗,就写得很有韵致感、情致感和抒情感。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顾城特有的孤独意绪和冷静透视的对抗情绪颇值得重视。在喧嚣的世界中,能够保持冷静与独立,并能对某些谎言和愚昧进行透视是极端不易的。顾城诗的童话思维和现实隐喻方式,使人不仅看到顾城身上的童心,而且看到了顾城作为精灵所具有的某种魔性。有了这样良好的开端,顾城诗歌的成熟就奠定了优雅的基调,作为诗人所应具有的眼光、才力和勇气,在此有了基本的表现。

人的思想和诗情被激活,毕竟还需要外在的机缘,顾城的诗歌创作很快就获得了这种外在的机缘,这便是新时代的到来。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邓小平开创的新时代无疑提供了顾城诗歌新生的机缘。他的诗和思想有了现实的回应,不仅找到了诗的同道,而且找到了诗的深度模式和自由独立品格。他真正作为诗人被谈论,就是因为他1979年以来发表的大量诗歌。1979年打头的一首诗,只有两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诗题为《一代人》。这两句诗,震撼了许多人,确实代表了一代人的精神心理。顾城作为诗人真正独立而且自信了,他因此还获得了青年人的认同。在这一时期,顾城诗歌所具有的那种冷静透视感和反思品格确实不同凡响,在他的诗中,似乎没有感恩式幸福基调,有的是冷峻灰色基调。在诗人看来,从动荡混乱的时代真正觉醒,不应再陷入新的迷幻和盲从之中,顾城透彻而警醒的思索,给予人们某种沉重的感觉。他关心一切重大的问题,对于牺牲、就义、风暴、死亡、酷刑、坟墓,对于希望、理想、战友、悲剧、土地、小船、蒲公英、黎明、歌曲、太阳、春天,皆有深刻的审美体验。在这些诗歌话语中,充满怀疑主义精神,还包含着生命主义意向,因而,顾城的创作成熟时期发表的诗作,尽管具有很大的轰动性,但是根本没有大众关怀的喜剧性和政治性话题,所有的诗歌创作皆源于诗人的独特经验。不能说顾城这一时期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政治性,但顾城这一时期的诗歌仍涉及一些政治性话题,不然,他的怀疑主义精神就缺乏真正的意义。

值得重视的是,顾城诗歌第三期的创作思想有某种转变,他不再直接关心社会政治问题,而是把自己封闭起来,放逐了时代诗人的一般使命感。遁入神魔世界,关注鬼魂文化,人生的迷茫感和人的四面危机感,极大地困惑着顾城。顾城无法在这个现实生存世界找到精神依托,只有叩问灵魂世界,个体面对现实的无力感,在疲惫的心灵中疯狂地折磨着主体的身心。诗人强烈地体验到,世界决不会由你所想象的那样去运行,相反,你必须千方百计地去适应世界,世界就是你的生存必然性。现实世界是由世俗法则、强权交换、无缘无故的仇视、冷漠和自尊自大而形成的。你适应了世俗社会的生存法则,就有了生存的自由;你抗逆世俗社会的生存法则,就必须面对孤独。现实的世俗世界,疯狂的金钱崇拜和权力崇拜,扭曲了全部的人性,诗人面对着绝望。白天,对于诗人仿佛是多余的,愈是世俗狂欢处,愈是驱逐诗人,诗人不得不隐匿,寻找那片静谧的自然。白天的喧哗搅碎了诗人的梦幻,唯有黑漆漆的夜晚属于诗人,那灯红酒绿,那摇滚的音乐氛围不适合诗,尽管波德莱尔在这种场地找到了诗,然而,这毕竟是“恶之花”,圣洁的美丽的诗歌与恶之花之间保持着天然的距离。

顾城遁入到魔幻之国,进行着灵魂的抗辩,“不要再想了/那些刻在石块上的日子/它们湿漉漉的,停在那里/用伤痕组成了巨大的表情,沉重/而又不可诉说。”这就是顾城的孤独体验。正如他在《乞求》中所写的那样:“乞求在继续,失望在继续。”诗人的内在心迹被这种忧伤、孤独、苦闷所侵占,诗人的心灵显得格外沉重。顾城关于人的思索,并没有因为时间更替而轻快起来,在灵魂中,在都市里,他想象着布林,正如所叙述的那样:“布林是孙悟空、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很小的时候就在我心里捣乱。”“时间的活塞一直推压到1981年6月的中午,我突然醒来,我的梦发生了裂变,到处都是布林,他带来了奇异的世界。我的血液明亮极了,我的手完全听从灵感的支配,笔在纸上狂奔。我好像是自焚,又好像是再生,一瞬间就挣开了我苦苦所求的所有抒情方式。”《布林》的写作,充分展示了顾城诗歌的魔性和怪诞性。诗人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的答案和倾泻不完的积愤,在童话式话语时空中全部释放出来,至此,顾城完成了自我诗歌的一次彻底性解构,于是,顾城诗歌发生了一次逆转,即转向对更冷漠更无情的语词方式的寻求。

他的流浪期的创作,由于不再关心接受者,大多呈送给圈子内的诗友,因而,诗根本无法解读。无论是《鬼进城》,还是《城》,虽进一步强化了前期顾城的孤独感觉,但实质上已走上冷抒情和凝固情感的写作方向上去。一切充满了不可思议,一切充满了神秘不可解,一切充满了怪诞和背叛,因此,那些在心灵中极其坚固的“北京城的诗情记忆”,也变得十分荒诞了。顾城最后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从诗的角度而言,基本上是失败的,因为最简洁抽象的语词构图仍无法实现美术的效果,但是,在他生命最后时期,诗体小说《英儿》显得特别关键重要。《英儿》对性爱、生命、理想、天国、现实的立体思考,既显示了诗人的理想与希望,又表达了诗人的绝望与归依。顾城作为诗人,很少叙述爱情,这是非常奇怪的,而在潜意识中,他对性的渴望,确实充分体现神魔的要求。他无法抗拒现世的诱惑,无法战胜金钱世界的强盗逻辑,于是,顾城选择了通往天国的绝望与希望之路。对现实的绝望,逼着诗人寻死,诗人勇敢地面对死亡,又设想天国来安慰他的灵魂,这其中蕴含着“悲怆的韵律”。顾城诗歌的内在思想脉络,有了这样基本的陈述,可以获得思想生成的内在可能性,由此出发,便可以追寻孤独诗人的思想性格和创作取向。

顾城诗歌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我们渴望什么样的诗人?从经典诗歌意义上说,自然希望诞生新的“楚辞诗人”、“乐府诗人”,希望有现代意义上的屈原、陶潜、张若虚、李白、杜甫、苏轼、龚自珍,等等。在现代中国诗歌史上,很难找到一位纯粹的诗人。郭沫若的《女神》具有典范意义,但诗人的其他作品无法与之相提并论;闻一多的《红烛》与《死水》,好像还缺少点自由而纯粹的韵律。不过,我愿意把闻一多的诗歌视作有价值的精神坐标,因为无论是作为诗人还是评论家,闻一多的诗歌创作与评论显示出深邃的理性追求。他的诗歌的精神象征意义,他的诗歌的民族国家感怀,他的诗歌的内在自由渴望,值得深入评论,更重要的是,他能从中国古典诗歌研究中寻找诗歌的民族思想源泉。顾城的诗歌,无论是人格精神,还是诗性正义理想,皆无法与闻一多相提并论,然而,为什么要评价顾城呢?就我而言,必须关注的是,诗人如何穿透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假面,如何获得超越现实生活的勇气?顾城是时代的魔童,通过顾城,很容易想到,民族国家的政治扭曲,并不能养育出自由之子,自由之子,只能出于自由的民族国家,自由的文化与文明。荷马是希腊文明自由精神与英雄崇拜孕育的诗子,但丁是基督教救世精神正面发展的产物,莎士比亚是不列颠帝国时代的生命哲学精神的总汇,歌德是德意志伟大精神的不朽象征,惠特曼是美利坚自由民主思想的诗性表达,雪莱则预示了未来最美丽的青春生命自由精神,这些诗人,不仅代表了时代,而且代表了民族国家最自由美丽的思想方向。显然,中华文明曾经有过屈原、陶潜、李白等美丽的诗人,同时,又渴望在新的时代诞生自由美丽精神象征的诗人。

同类推荐
  • 随缘偶记

    随缘偶记

    《随缘偶记》内容丰富,意境宽广,信手拈来,无拘无束。有工作上的深度思考,寄托着对民族工业振兴的诚挚期盼;有对田园风光的深情回忆,流露着对乡土生活的无限眷恋;有郊游中的观感与遐思,抒发着热爱生活的丝丝情怀;有宾朋相聚时的即兴而作,透射着情同手足的拳拳之心;有对异邦求学之子的谆谆教诲,蕴含着殷殷的乱犊之情;有月下独酌时的心灵独白,散发着惬意而真实的独特馨香……整个诗稿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浓浓的民情、乡情、亲情、友情和爱情,表现了对祖国、对事业、对故乡、对亲朋、对生活真诚而炽热的爱。它既是生活的感悟,更是生活的记录。
  • 2015中国年度散文

    2015中国年度散文

    王蒙、刘兆林、毕淑敏、林清玄……40余位作家的40余篇佳作,或着眼现实,或回眸历史,无论思辨文字,还是抒情篇章,在认识历史和人生、呈现观察与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均有直指心灵的力量。本书由中国散文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5年度散文的创作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描述了农村少年汪中在父母双亡之后漂泊四方,经历艰难曲折,最终走上了自觉地为革命事业而英勇斗争的道路。主要人物形象激励过许多在黑暗中找不到出路的青年走上革命道路,而这部小说也因最早歌颂党的领导、最早塑造优秀共产党人形象,从30年代起一直被国民党当局查禁。
  • 八廓街:55个男“背包客”的内心独白

    八廓街:55个男“背包客”的内心独白

    本书选取了55个从内地来西藏旅游的男“背包客”,以内心独白和访谈对话的形式,生动、客观、真实地描述了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扰,如何在西藏这片圣洁之地感悟生命、感悟人生,从而打开心结,完成自我超越、获取新生。
  • 打开文学之门

    打开文学之门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激发了怎样的想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风格有什么不同?如何理解“无言谁会凭栏意”……文学,以独特的语言艺术构筑了异彩纷呈的世界。让我们打开文学之门,由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例子,深入理解文学的内涵,认识文学的功用和审美特性,感受文学的无穷魅力。
热门推荐
  • 充满智慧的1200条贤哲箴言

    充满智慧的1200条贤哲箴言

    美国总统林肯曾说:关键的一句话,可能影响人的一生。正是一些贤哲箴言促使无数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这些贤哲箴言足可被人们视为珍宝,其除了语言锤炼精彩、简洁上口、极具传唱性之外,还给人以启迪、发人深省、耐人寻味、,极富哲理,更重要的是,这些语句是古今中外名家在经历了常人无法比拟的磨难中悟出的智慧和真谛。本书从浩瀚的人类知识的宝库中精心遴选,把那些可以激励一代人健康成长,发人深省、令人焕发活力甚至可能促进人们成就不凡业绩的箴言精髓编辑加工成册,以供广大读者特别是对人生充满热情与困惑的青少年朋友们品读。
  • 天州征伐录

    天州征伐录

    关于这块被人们称作“天州”的大陆从何而来的远古神话中,都会提到一种叫做“龙”的生物,它们掌握着最原始的力量,并以这种姿态,活在游商们的记载中。直到,一支部落自西北草原崛起,相传他们的首领,在山中降服了龙,使它们成为撕碎这块大陆北境诸国的尖牙利刃。三百年过去了,这块大陆近二分之一已被这群龙的主人掠走,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土,女帝李嗣镜继承皇位。而此时的天州大地,仍有少年,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之轮将碾向怎样黑暗的尽头……
  • TFBoys之公主的复仇计划

    TFBoys之公主的复仇计划

    小时候的玩伴如今成为仇人,交错的命运改如何改变?
  • 青春的恋歌

    青春的恋歌

    有时候有一些东西错过了,就一辈子错过了。人是会变的,守住一个不变的承诺,却守不住一颗善变的心。而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却只是彼此沿路的一片风景。
  • 血燃道途

    血燃道途

    太古年间,人族拜古兽为图腾获取沟通天地的能力。而后人族强大叛变,斩杀各图腾古兽获取血脉天赋,世代继承。古兽几乎绝迹,其后代妖兽与人族世代为敌。
  • 一婚定情:亿万老公要定你

    一婚定情:亿万老公要定你

    她只是替好朋友捉奸,却捉到了他的头上。惹上他的下场:逼迫她领结婚,逼迫她去爱他,逼迫她生孩子,她不情愿的事情,他都引以为乐。一场精心设计好的婚礼,只是他设计好的局,当她和另一个女人同时被绑架时,他毫不犹豫的选择救下了另一个,她在一场大火中逃离了他,在那场大火中,毁灭了她的爱。三年后,她带着两个宝宝,以全新面孔站在他的面前,挽着另一个男人出现在他的面前,却被他拦住。“三你那不见,孩子都有了。”“陆先生,我认识你吗?”某天夜晚,男人爬到了她的身边:“来,亲爱的,让你从新认识我。”
  • 九州修道录

    九州修道录

    华夏世界的剑道大能身死道消之后,元神穿越来到九州世界,居然附身在一个将死的乞丐身上......携神剑,炼九脉,重修剑道,问鼎九州。
  • 那年,冬天

    那年,冬天

    一个人一生有多少的个冬天?有无数个冬天。一个人一生有多少青春?一次,一生只有一次青春。青春是一场烈火,是要用来燃烧的干柴。如果不趁着青春燃烧自己,那么就是废柴。改变一个人生,只需要一个冬天就够了。在冬天里的青春是最难忘的,因为那是冬天里的一把火。
  • 五杠

    五杠

    百年之后的二十二世纪,少先队员的五道杠被赋予了更为神圣的含义。黄皓轩和其他梦想成为五道杠的莘莘学子一样,在班场中浮沉。与之不同的是,他有一个专注坑儿三百年的老爹,且看他跨过千难万险,成为五杠少年。
  • RM之韩娱天王

    RM之韩娱天王

    RunningMan迎来了来自中国的新人!小幂幂是他的同学,郑秀晶是他的绯闻女友,林允儿承认一直喜欢着他,安希妍HANI一直微信给他留言……他的歌风靡全球,他和bigbang的合作舞蹈流行世界,他的影视作品一票难求。他,就是这个地球上,最强的娱乐天王!这一切,都从Runningman开始!金钟国,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