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7400000059

第59章 性格的转变(1)

最能确定冥想取得进展的标志是性格的转变。正如从树上的果实便可得知树的好坏一样,从一位求道者的操守和行为便可得知他在冥想之道的进展情况。也许一位求道者的内在成就会有一些问题,是私人的、神秘的和个人的,但他性格的转变是无可置疑的。

一个人的内在如何,会表现在操守、举止、行为和反应中。一位求道者日常生活中的操守和举止指征着他冥想的成就。通过冥想而获得的内在启示不应该是,而且不会仅仅是一个理念或者神秘的显示。启示,为了成为一个现实,必须启发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仅是瞥见真理一眼是不够的。探索者必须持久地树立在这样的真理中,这样他能与其持续和自发地密切联系。借用新教徒神秘主义者雅各布·伯麦(Jakob Boehme)的话,探索者必须达到“所在之地不仅是一种景象,而且是一个家”的境界。探索者在他朝向冥想的目标,自我觉悟的路途中,必须从有限的时间通往无限的永恒,从自我意识的束缚通往宇宙意识的无限扩展。这个意识的扩展以性格的转变为迹象。

通过冥想的练习,一位求道者是再生的,他旧有的自我同时也死去了。当他练习时,他渐渐开始发展出一种新的精神,新的心灵,新的洞察力,新的视野和新的潜在业力,将他旧有的生命,连同它的旧思想、旧束缚、旧志向和旧身分都抛诸脑后。

性格的转变是这灵性再生和成长的衡量标准。冥想的转变结果是解脱,解脱的意思是自由:不是不受任何事束缚的自由,而是在每件事中沿中道而行的自由。世界还像以前一样,但是求道者渐渐转变和变化了。

冥想在三摩地中达到顶点。一般来说,有两种三摩地:有余三摩地和无余三摩地。在有余三摩地中,心意表现为冥想对象的形式,且停留在那里,不过同时保持着一个知者、知识和知识的客观对象的区别。在无余三摩地中,心与冥想的客观对象合为一体,知者、知识和认知的客观对象的区别完全消失。

检验这种三摩地体验的是什么?三摩地的状态只能是无梦睡眠的吗?因为在无梦睡眠,是感觉不到心意的。吠檀多主张,检验真正的三摩地最关键的是体验者带着他完全转变的性格,回归到正常的意识。三摩地的体验从不离开他:它(三摩地)的其中一部分依然会无时无刻不和他在一起,他生活在其魅力之下。这就是说,即使一个傻瓜意外地体验到三摩地,他也会变成一位圣人。

另一方面,在无梦睡眠中,心意不经历任何变化;它只是停止运作,浸入其源后,一个小偷依然是小偷,一个傻瓜继续是傻瓜,二者显现着他们以前的性格模式。

无梦睡眠是以意识欠缺为标志,而三摩地是一个超意识的状态。

室利·罗摩克里希那讲述的以下故事说明了真正三摩地下的有意识体验和不经意状态的体验,也就是偶然的无意识体验之间的区别:

一位魔术师在一位国王面前表演着他的把戏。他不时地大喊:“混乱来!迷惑来!哦,国王,给我金钱!给我衣服!”突然他的舌头向上粘住了上颚。他体会到kumbhaka(止息,屏息)。他完全讲不出话来,也发不出声音,不动了。人们以为他死了。他们建了个砖窖,以那个姿势把他葬在那儿。一千年以后,有人挖开这个窖。人们发现里面有一个人安坐在三摩地中。他们将他当作一位圣人来崇拜。当他们摇动他的舌头,舌头松开,恢复其正常的样子。魔术师恢复对外界的意识,叫着:“混乱来!迷惑来!哦,国王,给我金钱!给我衣服!”这个故事的意思是只有真正的三摩地状态及其意识成就才能转变性格。当某个体验到真正三摩地的人恢复正常意识,他会变得跟以往不同。他外表看来也许还是一样,但是他的内在已经完全改变了。他的情形如同一把剑在神秘哲学家之石的触碰下变成了金子,不再能够用作施暴的武器一样。

这样一个人的上帝意识有两种状态:当他闭上双眼,他只看到上帝独一无二地存在,当他打开双眼,他看到上帝成为了万事万物。上帝意识也可以有三种状态,正如在室利·采坦尼耶的生命中那样:最内在的、半意识的和意识的。在最内在的意识中,采坦尼耶会专注于三摩地,对外部世界完全失去意识。在半意识状态,他会在狂喜中跳舞,但是不能说话。在意识状态,他仅能吟唱上主之名和歌唱上主的荣耀。

所有灵性进展的本质是朝着上帝意识前进。这也是冥想的真正进展。这在冥想进展中也是如此。通过冥想获得的不同状态的三摩地只是不同层次的上帝意识,无余三摩地状态是所有状态中的巅峰。

上帝意识是一种内在的觉悟,真的能客观地检验吗?这种检验的正确标准是什么?印度教思想的不同体系关于这个问题有他们不同的观点。

一些体系认为任何灵性知识或者体验的有效性取决于其与这样的知识或体验的客观对象的相应性和一致性,就像经由其与日常生活的普遍经验的结合来检验一样。并且,这样的知识或者体验,为了得到纠正,必须作为一种激励行为,去满足实践的需要。作为例子,这些体系指出,一片被误认为真银的贝壳,永远不能作为真银之用,也不能满足对银的需要,在沙漠中作为海市蜃楼所看到的水永远不能给观看者解渴,也不能弄湿沙漠里的沙。一些佛教思想家也这样认为,任何知识的有效性取决于其实践上的有用性和价值。他们说,揭示出其对象的知识也一定能够产生想要的效果。

但是根据不二论吠檀多,一致性、连贯性和实践效力的检验,尽管对于检验多种多样的知识是有用的,却不能适用于检验灵性知识。吠檀多主张一致性的标准是非直接的,因而是无效的。要相信这个标准,一个人必须从所体验到的协调性中推断出一种真正的一致性,存在于对客观对象的认知与客观对象本身之间。但是这样的协调,如果它是显然易见的,那么只有在它不相互矛盾的时候才能够说是真的。例如,我们的普遍经验让我们相信太阳围着地球转:我们“看见”它每日如此。

人们几乎1500年来都相信这个现象是真的,直到伽利略时代,他证实并非如此。

在那个时代,尽管人们的认知是错误的,它却合其目的。因此,尽管一个体验可能似乎与日常生活接受的事实相一致,它可能不是真实的。关于真实效果的检验,也可以说一个错误的认知有时会导致一种目的的满足。比如,一个寻找宝石的人可能错将一颗宝石的光彩当成宝石本身,靠近它,确实得到了宝石。尽管在这个例子中,宝石的光彩错被当成是宝石,这样一个错误确实导致了目的的实现。

根据吠檀多,内在的开悟有三种检验。第一,是avadita,即这种开悟的体验与任何其他随后的体验是不冲突的。这是唯一可能检验的,因为所有其他检验最终都回归到这一个。第二,内在的开悟是aviruddha,即一种不会与我们现实世界日常经验相冲突的体验,正如我们成年人的体验不会与我们儿童时代的那些体验相反一样。第三,是sarve bhute hiteravah,即总是引导着所有生命的幸福。

自我的知者超越了所有不连贯的经文和社会的所有习俗,但仍是不能行差踏错,或者是树立起坏榜样。他不仅是纯洁、和善的,而且是纯洁与和善的真正表现:

这些美德,他为准备开悟而实践着,现在成为他生命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不寻找它们,而是它们如影随形地跟随着他。因此,不管他做什么,只不过是帮助所有人向善。

吠檀多的三种检验都说到开悟灵魂的举止和行为,这样灵魂的性格转变也客观地表明了他的灵性成就。一位求道者真正的想法、感受和体验,由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举止、行为和反应,以及他本身传达的氛围得到最佳证实。

在《薄伽梵歌》中,阿周那问圣克里希那:“哦,卡撒瓦(Kesava),怎样形容一个具有稳定智慧的人融入三摩地呢?这种具有稳定智慧的人如何说话,如何坐,如何行动?”在回答中,克里希那描述了这样一个人的性格行为,还说一个稳定智慧之人的这些性格属性也意味着他获得了这样的智慧。一位求道者越是朝自我知识或者自我觉悟前进,这些属性越是渐渐地在他的举止和行为表现出来。举止和行为,行动和反应据说是指示一个人内心深处真实状况的标志。一位世俗之人相信感觉到的世界是最真实的,因此把他全部心意投入里面。但是一位圣人确信上帝是所有真实中的真实,并且他的举止和行为总是反映着那上帝意识:他视每件事为他的自我,或者是他的择神之变形,因此他的所有行为变成了崇拜的行为。

性格和人格的转变是冥想进程中最客观的表征。当求道者在他进程中有进步时,有可见的迹象在其身体、精神和关键器官上渐渐显现。经典以及瑜伽和吠檀多传统都提到这些迹象:

1.健康改善

2.人格完整

3.对心意和感官控制的增强

4.坚守禁欲或者节制的誓言

5.坚守弃绝、不动心、纯洁和真理

6.渴望上帝和专注地奉献于自己的择神

7.品尝内在的喜乐

健康改善

《白净识者奥义书》提到:“瑜伽中完美的征兆,他们说,是身体的轻盈和健康,没有欲望,气色干净,声音愉悦,气味甜蜜,排泄轻细。”关于这些迹象,斯瓦米·维韦卡南达说:

随着身体组织越来越精细,一开始的时候就会发现,最微小的不规则都会令一个人失去平衡。少许的食物会或多或少地扰乱整个系统,直到一个人获得完全的控制,然后他将能够吃任何他喜欢的东西。当一个人开始专注,一颗大头针落在地上的声音也会如响雷。随着器官越来越精细,知觉也越来越精细。这些是我们的必经阶段,凡是不屈不挠的人都会成功。

在另一个文献里,斯瓦米·维韦卡南达说:

这种练习的最初影响能从一个人的脸色变化中看出来。粗糙的线条消失;带着平静的思想,平静也来到这张脸上。接下来是漂亮的声音。我从未听到一位瑜伽士有一个公鸭嗓。这些迹象在数月的练习后会来临。身体健康是灵性进步的首个标志。罗马人常说:“Mens sana in corpore sano”(一颗完好的心在一个完好的身体中)。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先于灵性健康。以下斯瓦米·维韦卡南达和一位弟子的对话是与这个内容有关的:

斯瓦米·维韦卡南达:首先要增强你的体格,然后才能控制你的心意。“这个自我不是由软弱者获得的。”

弟子:但是先生,注释者(商羯罗)解释“软弱”这个词说是“缺乏禁欲或者节制”。

斯瓦米·维韦卡南达:让他去。我说,“身体虚弱者不适合领悟自我”。

弟子:但是许多笨人也有强壮的身体。

斯瓦米·维韦卡南达:一旦你能努力为他们提供好的方法,他们将能比身体不适合的人更快地实现它们。你没发现体格弱的人难于控制性欲或者愤怒吗?瘦弱的人很快被激怒,很快被性欲所征服。

弟子:但是我们也发现有例外的。

斯瓦米·维韦卡南达:谁违反这规则?一个人一旦控制了心,他的身体是强是弱都不是问题。这种事情的要点是,除非一个人有好的体格,否则他将永远不能热衷于自我觉悟。室利·罗摩克里希那常说:“如果一个人的身体里有一点儿的缺陷,他将不能获得觉悟。”加深自我感知是冥想的结果。在这种成功加深自我意识的每个层次中,将求道者的身心从他们放纵生活的各种环境中释放到那种相应的程度,而这种放纵的生活是能量和精力浪费的原因。这种内在的自由和自发性源于这颗不受条件限制的心,从求道者的行为转变中逐渐体现出来,通过他不过激的言语,温和的脾气,快活的性情和健康的外表表现其特性。身体越健康,身体意识越少。一个健康的身体将心意从身体意识中解放出来,而一个虚弱的身体会持续将心意的所有注意力引至它自己身上。

人格完整

冥想练习为我们的内在意识从与身体和心意的认同中带来渐进的解脱。这种解脱总是反映在我们被增强的思想、言语、感情和行为之整合中。根据瑜伽和吠檀多,解脱,并不意味着转移到另一个领域,或者获得某些我们前所未有的东西。自我觉悟是一种炽燃的觉悟,它摧毁了我们中间的所有假象和想象,在我们面前揭示出我们的自我。自我觉悟并不改变世界,而是改变个人。

在基督教主祷文的祷词中有一句是:“愿你的国降临”:祷告者预想他将实现自愿放弃自我的王国,意识到其弱点和无益。瑜伽和吠檀多同样主张解脱,为了有意义,必须要在生时得到解脱,因为对一个世俗问题不可有任何非世俗的解决方法。

任何值得做的解决方法都会在问题本身的相互关系中找到。

并且,瑜伽和吠檀多都主张自我觉悟的愿望是每个生命的自然动力。妨碍我们实现这个自我觉悟的不是外在事物,而是我们身心的内在状况,它是由放纵的生活所带来的综合因素、强迫、恐惧症和幻想等组成。

同类推荐
  • 大智若愚的点滴(心灵感悟书坊)

    大智若愚的点滴(心灵感悟书坊)

    “大智若愚”这个成语可谓浓缩了中国儒家和道家为人处世的智慧。《大智若愚的点滴》从大量的故事中精选出了大智若愚、充满智慧的小故事,还有一些非常感人的故事,每一篇都有着非常深的寓意,相信能够给读者带来不寻常的感受和对情感新的领悟。
  • 送给青少年的羊皮卷

    送给青少年的羊皮卷

    《送给青少年的羊皮卷》针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精心挑选了对青少年有着巨大激励作用的13本经典著作,加以精细解读.并在其中穿捅讲述了许多富含人生智慧、成功经验的各人故事,力求为青少年朋友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智慧上的启迪。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羊皮卷”的无穷魅力吧!
  • 行走社会的做人艺术

    行走社会的做人艺术

    康涅克州有位律师R君,在参加卡耐基的课程之后,有天和太太驾车到长岛去拜访几个亲友。R君的太太留他陪一位老姑妈聊天,自己则到别处去见几个年轻的亲戚。R君觉得不妨以这位老姑妈为对象,体验一下使用“赞赏原则”的效果。要改变人而不触犯或引起反感,那么,请称赞他们最微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个进步。
  • 性格影响命运

    性格影响命运

    如何看待自己与自信心有关,自信心强的人能较好地看到自己的潜力,而自卑的人则会对自己有所贬低。如果自己觉得自己是个乐观向上的人,那么你就会表现得乐观向上;而如果自己认为自己是个内向而迟钝的人,那很可能就会表现得内向迟钝。这种现象也告诉我们,要充分地相信自己,因为人是可以改变的,而且人的潜力也是无穷的。
  • 二三十岁要懂的博弈论诡计

    二三十岁要懂的博弈论诡计

    迄今为止最实用的博弈手法及案例解读。博弈在人生中就像一个策略,不同的策略选择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而每一个人都会对自己的策略慎之又慎,这就是博弈能够带给我们的乐趣,让我们在生活中收获更多的精彩。
热门推荐
  • 星空最强者

    星空最强者

    2020年,血色灾变日降临之后的第四个年头,世界各国政府逐渐从变异妖兽的手中收复失地,重建了新的秩序!全新的进化方向,全民修炼的新时代,带给地球的,是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社会形态!这里有一拳爆星河的武者,也有万千奇妙的灵能科技,兽类可以口吐语言建立国家,植物也可以化形为人四处游荡!当高中里教授的是基础剑术,大学里练习的是猎杀手段,一切都可以拳头和力量去衡量,属于强者的黄金盛世,随之而来!而我们的故事,则要从主角获得系统的能力,穿梭万界,跟着亚索在英雄联盟里打酱油学习剑术开始说起!新书粉嫩,打赏,推荐,收藏,一切放心的砸过来吧~~~书友群:282537393
  • 笑面神探

    笑面神探

    这是一些故事,这是一个人,这些事离奇诡异,这个人常笑眼吟吟,笑脸下的内心独白就如每个人某一刻所想的是什么?只有一个回答,鬼才知道,每一故事都是一次重生,世间的黑暗是永恒的,光明亦是永恒的,但光明与黑暗却对立而不绝对,光明滋生黑暗,黑暗也永远不会绝缘光明,,,,,,,,
  • 最强商人

    最强商人

    商人嘛,是一个以社会之间营生关系为基本的一个人人可以触摸的职业。这个职业是我的作为一个人的吃饭的本钱,可是我也有我的梦想就是超越我的师傅,我叫罗宽,至于我的师傅嘛。他的名字叫罗贯中他是一个为了宇宙与宇宙之间每一个有着商人存在的地方来保护的人,他就像周星驰《功夫》电影里那个以宇宙为和平的人我的第一站就是从那滴水开始,故事的源头就是从那里开始从生命的源头开始,那个宇宙中合成第一滴水的开始第一滴纯净的水开始,那个梦的开始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开始那个让我从梦里醒来的开始~~……。罗宽是最强大的呵呵呵,哈哈哈。!!!
  • 我的小世界之家有萌宝

    我的小世界之家有萌宝

    见过我这么萌的豚鼠吗?见过这么能吃的我吗?我家那老头儿说了,我虽然个子小,但是他想养我一辈子,即使把他吃穷了啃泡面,也想把我养着不放开。虽然我知道我陪不了他的一辈子。可我就是喜欢趴在蠢爹的肚子上,边啃水果边嚷嚷着:“喂!我的花生和饼干呢?怎么还不呈上来?”
  • 癌人

    癌人

    一位生物学家在不知情的状况下,使用自己去世祖母的癌细胞克隆了一个黑人女孩。不料,这个拥有超常生长速度和器官再生能力的女孩很快就成了“蛇头”的目标;与此同时,“维护人类纯洁联盟”也发觉了女孩的存在,视其为异类,欲将其置于死地。$$在“新人类”系列作品中,王晋康用一贯的苍劲笔触和悬念迭起的情节为读者展示了人与非人的较量。在本书中,作者构筑了一个身世离奇的异种人类和一个险恶复杂的社会群体。从不自知到渐晓身世,从懵懂到成熟,黑人少女的成长史及心理境况的变化亦是周遭社会的折射。
  • 快穿:男主的情商分分钟在下降

    快穿:男主的情商分分钟在下降

    当慕清清看到自己身边出现了一个毛茸茸的球的时候,她就知道大事不好了。渺渺:“此宿主笨且记性差,绑定非常失败”清清:“这任务多数变态,你们总系统是怎么通过的,不知道禁污嘛?”某男主:“禁污多不好,污一点是可以刷好感度的”
  • 巫傩密码

    巫傩密码

    寒一川自幼跟着“傩雕师”奚灵石生活,他是奚灵石唯一的弟子,奚灵石自幼供奉着由“夏祖灵根”雕刻而成的“本命猴”,“本命猴”与奚灵石生死相连。寒一川跟着奚灵石去替人看病的时候,奚灵石发现自己供奉的“本命猴”被人偷走了。本命猴被盗,危及自己的性命。寒一川为了救师父和神秘女子蓝灵珠决定一起去把被盗的“本命猴”寻回来。途中,寒一川和蓝灵珠遇到了各种想要自己性命的人,各种不可知的危险,他们远赴西南,了解傩雕师的起源与来历,通过重重的线索去找寻师父。最终,寒一川找到了自己的师父奚灵石,但发现这都是师父设的局,这里面究竟有怎样一个惊天的秘密?面对亲情与生死,他会如何抉择?
  • 寻仙之末世天界

    寻仙之末世天界

    我欲寻仙,但仙在何处……………………不想成仙的修真者,就不是个合格的修真者,早晚有一天,老子要遍寻这漫天神佛,踢她们的屁股,老子倒要问一问,混蛋们!你们都在搞些什么东东!!————问天
  • 凤舞九天:帝君爆宠妻

    凤舞九天:帝君爆宠妻

    万万年前,神魔妖三界的那场大战,打破了六界本应有的平衡。她,本是众星锁钥的明珠,作为神族唯一拥有正统血脉的继承者凤舞菱,被她的父皇母后用尽最后一丝神力送往异界,封印了自身,等待着她的回归。他,则属于六界的异类,作为掌控六界平衡的天规之主皇甫流殇,自天地形成之初就一直独处于浩淼的苍穹,孤独的守望着这片天地。冥冥之中她与他的相遇是必然,万年以前的他可以为了她站在天规的对立面,挥手横扫千军,而如今只是一句:“只要你不愿,这天规便没有存在的必要。”……且看回归后的她是如何的风华绝代,俯视苍穹。
  • 守护甜心之血瞳天使

    守护甜心之血瞳天使

    当天使的眼瞳被血染红,她盯上的人就插翅难逃。流出的血不会复还,做出的事不能后悔。就算他们流着血跪在她面前,终得不到她的宽恕。她,是血色的彼岸,是死神的座右铭。她,扎根在坟头,在午夜十二点妖娆绽放,拉响地狱的梵婀玲。她,是来自地狱的怨灵,是代表仇恨与死亡的花——血色曼珠沙华。高高在上地坐在宝座上,勾起唇角,打一个响指,妖娆一笑:“Gamestart。”在这一场游戏里,她,就是至高无上的女王,而他们,只是一群任她摆布的小木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