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7400000004

第4章 冥想的意义(1)

大地似乎在冥想。天空似乎在冥想。天界似乎在冥想。水似乎在冥想。山似乎在冥想。诸神似乎在冥想。人似乎在冥想。所以,臻达伟大者,似乎获得冥想一份。尽管小人争吵、辱骂、诋毁,而伟人似乎获得冥想一份。对冥想进行冥想。

——《唱赞奥义书》

冥想,通常被理解为对任何对象的深度专注。在某种意义上,人人都冥想。因为专注不仅对生存,而且对任何行业中的成功都是必不可少的。正是通过专注的力量,我们能够做、能够听、能够理解任何事物。不管我们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办公人员还是劳动者、公司老总还是衣食父母,我们都必须专注心意,以便达到我们的目标。射手必须专注于靶子;钓鱼者必须专注于浮子;演说者必须专注于谈论的主题;音乐家必须专注于主音(keynote);舞蹈者必须专注于舞蹈动作。

专注是获得任何对象之知识的方式。心意则通过专注得到透镜的特性,并能够深入地渗透到任何对象之中,不管是外在还是内在的对象,都必须感知到它的真正本性。专注是获悉内外世界之秘密的唯一方法。苹果掉落自从创世之初就已经被观察到了,但正是艾萨克·牛顿(Sir Isaac Newton)爵士对这一事实的反思和专注,才有了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确切表述。

然而,冥想不止是专注。在瑜伽哲学和吠檀多哲学中,冥想是一个精神过程,冥想者通过它与冥想对象合二为一。专注(dharana)是这一过程的预备阶段;当专注变得容易时,它就表现为冥想(dhyana)的形式,心意在其中持续地流向它的对象。冥想的顶峰就是融入冥想对象的三摩地(samadhi)。

圣典把专注定义为“心注一处”。当我们能够将心意持续地集中于一个具体对象十二秒,就可以说我们达到了专注的状态;如果心意能持续十二次专注状态,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冥想;如果心意能持续十二次冥想状态,则达到了三摩地的阶段。

冥想分三个不同深度,即:专注、冥想和三摩地,并在三摩地中达到冥想的顶峰。我们已经说过,专注是认识对象的方式。但要完全获得一个事物的真正性质,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专注,并与所知事物完全合一或同一。那时,对一个人或事物的认知就是我们对该人或事物所思考的内容。冥想是获得完全的、正确的认知之最合适方式。

冥想不同于反思性的推理。理性只获得一个清晰的事物观念,它就得到满足,而冥想则寻求对它们的直接知觉。理性是头脑的功能,而冥想是上帝的居所——心的功能。只有理性的认可绝不会终止疑虑,也没有力量转变我们。它不能平衡激情和理性、欲望和冷静,也无法根除我们世俗的习性,这些习性的种子只有通过冥想才能被摧毁。冥想将我们无数不和谐的冲动整合到生命的中心目标,即自我现实之中。我们的欲望、本能和冲动,就像交响乐中不同的乐器,结合在宏大的节奏和乐曲的交响中。

冥想不止是默观(contemplation)。默观是思考神圣者,而冥想则是心意自发地流向神圣者。默观的状态可以比作一只围绕着花朵嗡嗡作响的蜜蜂,落在花上,吸吮它的甘露。而当蜜蜂落在花上品尝甘露时,它就到达了冥想状态。

冥想有时和祈祷联系在一起,但它们之间是有明显区别的。祈祷是以二元论的方式发挥作用的,因为它指向一个与我们分离的人格,神或神性人物。在冥想中,那种表面上的二元论被瓦解了。冥想在开始时或许需要努力、需要信条、需要人神同形同性的意象和象征,但最后总是在三摩地中融入并超越了所有形式、名字和概念的神圣者。意象、概念和象征,只是在这一灵性冒险中充当了垫脚石。所以,据说在祈祷中我们与上帝交谈,而在冥想中我们在自己之中倾听上帝的无声之声。在祈祷中我们与神圣者交谈,但在冥想中我们与神圣者合二为一。

冥想是最高形式的崇拜。在崇拜中,商羯罗说,一个人放弃了他外在的活动以及“在神圣的、纯洁的阿特曼之圣所的崇拜,这个阿特曼是独立于时间、地点和距离的,它无处不在”。当我们冥想时,阿特曼或自我就是我们崇拜的真正内在的圣所。而外在的圣所,也就是虔诚的奉献者朝圣的圣地,它具有某些缺陷。例如,圣地可能地处遥远,朝圣者要承受身体上的疲累。朝圣者的安慰可能会受到天气的干扰,小偷或无道德的祭司也可能给他们带来麻烦。人们可能因为种种限制,而只能在某些特别的时候去朝圣,因为朝圣灵验与否据说依赖于吉祥的季节。此外,传统朝圣带来的益处并不是永存的。但是,在阿特曼的神圣居所崇拜的人,则不存在这些缺陷和障碍。

根据《摩诃婆罗多》所载,与我们真正的自我沟通,是最有效的冥想形式,它被比作在圣河中沐浴:“阿特曼之河充满了自制之水。真理是水流,正行是堤岸,慈悲是水波……在圣河中沐浴。普通的水无法净化我们内心深处的灵魂。”因而,冥想是心意最伟大的净化者。

灵性探索者常常问:如果上帝是自明的,是一切实在的实在,那为什么我们无法真切地看到他?我们为什么必须经历灵修才能见到他?吠陀知微者回答说,我们无法看到上帝,是因为不纯的东西落在我们的心意之镜上,它们混淆并误导我们。因为,我们感知和体验的世界是通过我们的心意反映出来的。如果镜子覆盖着尘埃或污物,它反映给我们的内容就会被扭曲。但是,只要我们擦亮心意之镜,那么它就能反映实在,也就是上帝。这一活动伴随着灵修戒律和苦行,包括控制感官和各种形式的冥想。

冥想是一种控制心意的技巧。被控制的心意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不被控制的心意则是我们最痛恨的敌人。人的心意以其不安而闻名。在《薄伽梵歌》中,用了四个词来描述心意:不安、狂暴、强大和顽强。一个古老的谚语把沉溺于感官享乐的不安的心意描述成一头发疯的大象,而商羯罗则把它比作老虎:“在感官享乐的森林地带,潜行着一只大老虎,叫心意。它阻止渴望解脱的善良之人去那里。”斯瓦米·维韦卡南达则把不安的心意比作猴子,猴子不仅陶醉在欲望之酒里,而且同时被嫉妒之蝎所刺、骄傲之魔所袭。不安的心意就像怪兽,能让生活成为梦魇——但同样的心意,一旦得到控制,就将成为最可信赖的朋友和帮手,维护着平静与快乐。

克服心意不安的方法是什么?纵容任何心意中出现的欲望而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只会导致更大的不安。通过自我折磨和禁欲只是压制欲望,将它们赶到地下。

试图通过改变我们的环境来转变心意也是徒劳的,因为无论到哪里,我们的心意以及它的习性都跟随着我们。根据《薄伽梵歌》,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控制和规范来面对它。

这种控制的逻辑是强制性的。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只不过是物质身体,那么我们肯定会死;如果我们仅仅是情绪上的疯狂和冲动,那么就绝不会有宁静;如果我们只充满欲望和梦想,那我们永远也不会自我实现。除非我们控制了身体、欲望和心意,否则我们绝不会找到真正的平静和实现。然而,除非通过冥想,得到我们内在的存在之核心——自我的指导,否则,我们的控制是无法成功的。正如《薄伽梵歌》所言:“心意不受控制的人没有自我的知识,也没有默观。没有默观,他就不可能拥有平静;没有平静,他怎么可能会有快乐?”冥想心理学培养的是一种单纯的思想。不安的心意就像湖泊,不断受到欲望之风的搅动,创造出不同本性的思想波。而由于心意不断地被搅动,以致我们的真正自我沉在湖底,无法被感知。当我们与众多的思想波相对,并通过重复、不间断的冥想实践,有意识地培养一种单纯的思想时,它就会发展成为一股巨大的波,吞噬所有不同的涟波,让心意变得透明、平静。冥想中专注的心意已经形成了这种单纯的思想波。

对灵魂来说,冥想是一种自然的需要。健康生活的两种节奏是撤回和回应、冥想和行动。这一节奏一旦被打破,生活就将误入歧途。心意一旦无法脱离活动,而撤回到灵魂的寂静之中,它就会变得不安。本性迫使我们每天睡觉,以便我们的身体得到休息并恢复精神。尽管身体在睡眠中得到休息,但心意并不是经常能得到休息,它在梦中依然保持活跃。

同类推荐
  • 气场人脉掌控术

    气场人脉掌控术

    本书通过对众多人际关系中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气场掌控技巧和秘诀。在本书中,我们将看到亚伯拉罕·林肯如何获得民心,又是如何把敌对者变成最忠诚的支持者;比尔·盖茨是怎样在人脉资源尚不算丰富的事业起步阶段签到了跟IBM的第一份合约;沃伦·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为何难以复制,他又如何利用人脉反败为胜。诸多经典案例说明,那些杰出的成功者们往往善于运用强大的气场来充分发挥人脉的作用,并最终获得一种走向成功的神奇力量。
  • 影响你一生的九字箴言

    影响你一生的九字箴言

    本书以全新的形式——以58条管理方法,配以生动的寓言故事和生动的管理故事,再加上管理方面的经典句子编撰而成,使读者在轻松中接受管理智慧,领悟到管理大师们的管理思路、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
  • 幽默说话 智慧做人

    幽默说话 智慧做人

    本书荟萃了大量精彩的中外名人的幽默故事,帮你了解幽默、认识幽默,更好地掌握和使用幽默。
  • 故事与人生

    故事与人生

    人生就是一个个自己演绎的故事,把别人的故事放到自己的现实中来,将人物角色换位进行对比和思考,这样不仅能获得宝贵的经验,还能收获一些极其珍贵的感悟。感悟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所谓感悟就是通过接触和认识,而得到的新的认识。感悟能使我们认清形势、认识自己、不断修正自己,并让自己的思想进步、信心增强、人生目标明确。
  • 优秀员工不可不知的12个人

    优秀员工不可不知的12个人

    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种,实力、机遇、人脉、背景……但是,成功的结果只有一种,那就是不仅战胜了自己,更感染了他人。李开复、唐骏、李彦宏、陈永正……他们并非占尽天时地利的幸运儿,亦非天赋异禀的神童。他们今天的成就同样经历了种种考验、艰难取舍和痛苦挣扎。但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成功对所有正在风雨中前行的人们而言,更具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仔细阅读《优秀员工不可不知的12个人》,它将带给你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体验。
热门推荐
  • 丑妻不打折(全本)

    丑妻不打折(全本)

    结婚两年,她与他形同陌路。有一天,他将离婚协议书扔至她跟前:“签了它,你可以得到一笔赡养费!”“为什么?”看着那纸协议,她的心,一片荒凉。“你没有了利用价值。不妨告诉你一件事,秦氏别墅已转至别人名下。当初你有这点价值我才强忍着呕吐娶了你。”男人薄唇吐出无情字眼,以贯有的高傲姿态俯视她,“如果没了秦氏别墅你活不下去,你可以选择去死!”男人眸中的邪恶冰冷,清晰地映在她的双瞳。原来,这就是她准备死守一生的男人。接过离婚协议书,她露出结婚两年来的第一个笑容:“萧朗,有一天你会后悔!”当晚,她提着自己的小小旅行箱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萧家别墅。他既不仁,她当不义。次日清晨,各大报纸的娱乐头条出现一组照片:男人是西城声名最差的公子燕情,女人却是西城第一财团风行部落总裁萧朗未曾曝光于人前的丑妻--秦姒。--爱过吗?她问自己。许是爱过的,心里有个小小的声音在回答。她的爱,刻在那个家不能见光的角落。可是,等得累了,守得倦了,她终于决定,放手了。------多年后再相遇,她名花有主。她在另一个男人眼前绽放自己的美丽。而他,泪如雨下……
  • 玄梦无生

    玄梦无生

    这不是个轻松的故事,有些虐心,却也并非无趣。一个魔女,想要成神,岂是换个身份那么简单。九九八十一鞭损魔鞭挞,个中滋味,谁能体味?好好做个魔不行吗?何苦非要成神呢?
  • 醉神霄

    醉神霄

    门阀世家凌家的二少爷凌霄,原本只想做一个简简单单的纨绔,每日调戏一下良家妇女,回家欺负一下下人丫鬟,再娶上几房妻妾,过自己潇洒快活的小日子。奈何身不由己,作为家族的嫡子,凌霄又不得不为了自己家族的未来而全力以赴。帝王的忌惮,其他门阀世家的虎视眈眈,让看似一片繁荣的凌家,又存在无数的隐患。天下动荡,凌霄还要背负家族,背负国家,背负天下的责任。且看凌霄如何摆脱枷锁,牵手自己的爱人,过自己想要的潇洒幸福的生活。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穿越之人鱼祭祀

    穿越之人鱼祭祀

    绝美人鱼异世来,桃花朵朵开。一条美女蛇既骚包又无下限;一只蠢萌小兔看似纯洁实则腹黑;一个清俊如谪仙实则是一个坑死人不偿命的笑面狐;一个从里到外都黒到彻底,动不动就玩沉默的缺爱孩子,实则内心如火;一只傲娇炸毛的兽兽,你既然会化形了就不要老是往人怀里扑好不好!还有隐藏在暗处蠢蠢欲动的大boss,原来就是一个刚满18岁的小兔崽子!温柔冷静的人鱼祭祀表示你们不要再闹了……那怎么成?不闹这本书就要完结了。
  • TF十年之无悔青春

    TF十年之无悔青春

    她,家庭普通长相大众,只求默默陪伴着她心底的那三个少年;她,明明可以与心爱的少年零距离相处,却依旧是选择远远地祝福……如果你选择打开了这本书,请善待她。故事将从这儿开始……
  • 藏斋诗话

    藏斋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徒笔记

    魔徒笔记

    将灵魂出卖给魔鬼的人?抱歉,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死去将自己的灵魂交给它们。一直只想活着,活到诸神灭绝,地狱泯灭。到那时,所有生灵都会忘记恶魔曾经的爪牙,黑暗的眷顾者。我们将拥有一个新的名字。使徒.......
  • 诸天万界逍遥游

    诸天万界逍遥游

    李天明意外得到随身主神、获得了穿越各个位面的能力、武侠、科技、魔法、修真、开始了穿越诸天万界之旅。
  • 花千骨之恋恨情缘

    花千骨之恋恨情缘

    忘川河下,三生石旁,奈何桥边,孟婆熬汤,苦若黄连,喝了那杯忘情水,忘去多少痴情仇怨,被迫吃了那颗绝情丹,忘去多少痴情痛苦,原来她是神界二公主,未来神界的继承人,一次意外,重返长留,似曾相识,他们又会发生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