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昆达里尼上升到顶轮的时候,心意进入了三摩地,求道者失去了所有对外界的意识。他再也不能留住自己的物质身体。如果把牛奶倒入他的嘴里,它又会流出来。在那种状态下,生命之气会逗留二十一天,然后离去。船进入了海洋的“黑水”就不会再回来。但是上帝的使者(Isvarakotis),例如神的化身,可以从这种三摩地的状态回落下来。他们可以从这种崇高的状态下降是因为他们想要活在奉献者们的陪伴下,享受上帝之爱。上帝在他们身上保留“知识的自我”或者“奉献的自我”,所以他们可以教导其他人。他们的心意在第六和第七个平面之间来回移动。他们犹如划着一条小舟,在这两个平面之间来回移动。求道者描绘了意识,以昆达里尼,或者是盘旋上升的力量为象征,以一种上升的次序,缓慢地从一个中心提升到另一个中心,直至来到头顶上至高的中心。正如斯瓦米·维韦卡南达所说:
冥想中脉是非常有用的。你会看到它的异象,它会来到你身边。这是最佳的方法。然后长时间地冥想那。这是一条非常好、非常卓越的线索。这条生命的通道贯穿脊髓,通过这条拯救的道路,我们不得不让昆达里尼上升……我们必须唤醒昆达里尼,然后缓慢地让它从一朵莲花提升到另一朵,直至来到大脑。每一个阶段都对应于心意的一个新层次。总的来说,室利·罗摩克里希那对用于冥想的意识中心的评论如下:
心是一个极好的地方。一个人可以冥想那,或者是冥想顶轮。经文里描述了冥想的规则。但是,你可以按你喜欢的方式来冥想。每个地方都充满了梵-意识。有哪个地方不存在着梵-意识吗?……有两种类型的冥想,一种是冥想无形的上帝,另一种是冥想有形的上帝。但是,冥想无形的上帝极为困难。在那种冥想里,你必须去除所有你看到的或听到的。你只能注视自己内在自我的本质。湿婆在冥想他内在自我的时候,跳起舞来。他惊叫起来:“我是什么?我是什么?”这叫做“湿婆瑜伽”。在练习这种冥想方式的时候,要直接注视着自己的前额。这是在跟随着吠檀多的“不是这,不是这”方式否定了世界以后,对自己内在自我的本质进行冥想。还有另一种冥想方式,称为“毗湿奴瑜伽”。眼睛固定在鼻尖上,一半直接往内看,另一半往外看。有时候湿婆会冥想有形的神,还会跳舞。那时候他会大叫:“罗摩!罗摩!”然后手舞足蹈。第十九章二元论、非二元论和中心
对任何意识中心的冥想都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二元论、非二元论,或者是二者结合。这三种类型仅是术语,代表了接近终极实在的三种方式。正如我们较早的时候所看到的那样,二元论的接近方式是间接的,非二元论是直接的,而两者结合是间接-直接。所有三种接近方式的目标都是个体自我与终极者的连接。
求道者跟随二元的方法,采用的是间接的接近方式,以一个形象为开始,逐渐会意识到那个形象事实上是终极实在的一个光明远景,超越了所有形象和名字。
求道者跟随非二元的方法,采用的是直接的接近方式,视终极为无形、无属性、遍布一切的无上自我,并且专注于那。在综合的方式中,先冥想有形,然后以冥想无形而告终。非二元方式的直接接近,虽然被赞美为最好,因此也需要智力的参与,然而,实践起来却是困难的。很多人习惯于停留在形象、概念和象征里面,不能够让自己的心意固定在自我上,没有任何形象或属性。对于这样的求道者,二元的接近方式或者二者结合的接近方式会更加可取。
圣典描述了无相冥想的几个例子:(a)求道者冥想那,像一条鱼,在纯意识的无限海洋里游泳,无论如何也没有任何障碍;(b)像一只鸟,在无限的天空里飞翔,没有东西阻止他的自由飞翔;(c)他想象自己是浸在水里的壶子——里面是水,外面也是水。
室利·罗摩克里希那描述了智慧瑜伽士所实践的冥想方式:
到处都是水;上面和下面所有地方都充满了水;人,像一条鱼,在水里欢快地游泳。在真正的冥想里,你事实上会看到所有这些。
以无限的海洋为例。它的水没有界限。假如有一个壶子浸在里面:
壶子的里面和外面都有水。智慧瑜伽士看见里面和外面除了超灵以外,什么也没有。那么壶里面的是什么呢?是“我-意识”。因为壶子,水看上去是被分成了两半;因为壶子,你似乎感觉到了里面和外面。只要这个壶子的“我”还存在,就会有那种感觉。“我”消失了,还留下什么呢。那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你知道智慧瑜伽士的另一种冥想方式吗?想象无限的空间(akasa),一只鸟在那里飞翔,欢快地展开双翼。这是Chidakasa(遍布一切的纯意识),阿特曼(内在深处的自我)是那只鸟。鸟儿没有被囚禁在笼子里;它在纯意识里飞翔。它的欢乐没有极限!
在其他地方,室利·罗摩克里希那说:
还有另一种[达到瑜伽状态]的方法——冥想。在顶轮,湿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呈现自己。求道者应该要冥想他。身体是一个托盘,心意的觉悟是水。存在-知识-喜乐[无上自我]的太阳反射在水里。冥想太阳的倒影,透过上帝的恩典,便会看到真正的太阳。室利·罗摩克里希那谈到了另一种类型的冥想:找一块无风的地方坐下,冥想一盏油灯的火焰。“我习惯于冥想一盏灯的火焰,观想红色部分为粗身;红色里面的白色部分是精身;最里面像棍子般的黑色部分是因果身。”跟着非二元的方式,求道者也会把自己观想成自我-意识之光的一个点,融入无限之光的海洋里。首先,他会观想自己是一点的光,然后会设法去感受自己是无限之光的海洋里的一部分。最后,他会让那点光融入海洋里。
这种无相冥想采取的原则有两个。求道者要么让自己的灵魂成为意识的中心,然后设法去感受那里的无限;要么让无限成为他的意识中心,然后观想自己的灵魂是那无限的展现。当不可分割的灵魂被观想成意识中心的时候,无限被观想成是一个周围被灵魂环绕着的圆圈;当那无限被看成是意识中心的时候,灵魂被观想成存在于它里面的一个点。
还有另一种方法的无相冥想。在这种方法里面,求道者以一种固定的姿势坐着,跟着一种被称为“neti,neti”(“不是这,不是这”)的否定过程。在这种过程中,他开始一步一步地把自己从身体、生命力量、感觉、心意和智力中分离,最后他来到了最内在的自我,并且住在里面。商羯罗描述了这种否定的过程:
唵,我既非心意、理智、私我,
也非心[记忆所在之处]。
我既非耳朵,也非舌头,
既非嗅觉,也非视觉;
我既非以太,也非空气,
既非火,也非水,也非土:
我是永恒的喜乐和意识——
我是湿婆神![无上自我]我是湿婆神!
我既非生命之气[一个物质身体里维持生命的生命力],
也非五种生命呼吸[生命之气的五种作用],
既非身体的七种元素[水、血液、肉体、脂肪、骨头、髓和精子],
也非它的五鞘[粗身鞘、能量鞘、心意鞘、智性鞘和喜乐鞘,里面藏着的是阿特曼,也就是自我,就像套在一把剑上的剑鞘一样],
我既非这双手,也非这双脚,也非这舌头,
我不是任何行动的器官:
我是永恒的喜悦和意识——
我是湿婆神!我是湿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