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曼陀罗的理论,可感知的物质世界是由能量的振动组成的。一个物质对象只不过是能量振动的最密集方式。所有振动中的最精微形式是终极实在的声音形式。根据吠檀多的知微者们所说,那声音便是唵。表示声音的梵语单词是sabda,既是声音,也是文字的意思。当一个人听到了一个文字的声音,它只不过是声音的粗糙形式,称为vaikhari,是由声带产生的。隐藏在vaikhari之上的声音称为madhyama,是由思想过程产生的。Madhyama之上隐藏着的是思想本身,称为pasyanti。Pasyanti之上的是有声之梵,也就是宇宙之声。
跟随这种声音的轨迹,探索者首先得到他所选的择神的灵性意识,然后是它的灵性异象。后来,通过转化所有的声音和图像,会与之合一。斯瓦米·维韦卡南达在解释反复念诵圣言的必要性的时候,说:
为什么要念诵它们呢?我们并没有忘记潜在业力的理论:处于头脑中的所有印象(业相)。它们会变得越来越隐蔽,但它们仍然在那里,只要得到适当的刺激,它们就会显现。原子的振动从来不会停止。当这个宇宙被毁灭,大量的振动全部消失;太阳、月亮、恒星和地球都熔化了;但是原子里面仍然有振动。每一个原子都发挥着同样的作用,就像在宏观世界里一样。因此,即使当心质(chitta)的振动平息下来,它的原子振动仍然在持续;一旦它们受到了刺激,就会再度显现。我们现在可以明白念诵的意义了。这可以给予精神的潜在业力以最大刺激。“与一位圣人在一起一瞬间就能建造起一艘横渡生命之海洋的船”——这是一种建立联系的力量。所以,念诵唵和冥想它的意义同样也在你的脑海里创造良好的联谊。学习,然后冥想你所学习的。这样,光明会来到你身上;自我也会显现。但是,必须冥想唵及其意义。避免与邪恶在一起,因为旧有的伤痕在你身体里,与邪恶在一起必定会把它们唤醒。同样地,我们被告知,与善在一起会唤起潜伏在我们体内的善业。世上没有其他东西比与好的在一起更加神圣,因为善业也随之而浮现。
探索者的类别
吠檀多把探索者划分成三个类别:高级、中级和初级。正如较早时的解释那样,高级探索者并不被要求去实践冥想,而是去“正确理解”。不仅把自我作为梵来冥想,而且要通过否定由无明而来的,叠置在它上面的所有限制来认识它就是梵。这好比是感觉一棵树的底部残余为树桩,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一样。
苏内须瓦拉(Sureshvara)在他的《无为之境》(Naish Karmya Siddhi)里主张,正确理解,也就是直接的知识,不同于冥想。通过冥想而获得的知识是间接的。直接的知识依赖于事实,间接的知识依赖于探索者的精神过程。实践冥想是推荐给那些能够正确理解的较低级别(或者是中等)的探索者。在冥想中,探索者在圣音唵的加持下,被要求去把私我作为梵去冥想。他在念诵圣言唵的时候,把他的心固定在内在深处的自我上,随着心意得到净化,最后认识到他的内在自我是与遍布一切的无上自我或梵为一体。这样一种中级类别的探索者被要求去念诵唵,作为冥想练习的一种支持。商羯罗把唵称为认识梵的高级工具。
对于中级以下的探索者,吠檀多建议他们在圣言唵的帮助下,通过叠置在梵身上的神圣属性来冥想梵。在这样的冥想中,唵既被看成是一种可听到的声音,也被看成是一个可看到的符号。对于感到这种冥想有困难的探索者,吠檀多指示他们去把上帝的一些遍布一切的特定形象或外表视为择神来冥想。在这种状态下的探索者会这样去冥想一个神圣化身的形象。要求他把他的择神视为无上自我的焦点。
除非探索者已经在较低阶段的冥想中建立起稳固的基础,否则无法在较高级的冥想中获得成就。冥想至尊神性的一些特定的外表,例如湿婆、毗湿奴,或者卡利,也就是上帝的一个化身,最终会认识到遍布一切的神性,超越所有的形象和属性。室利·克里希那,在《乌达瓦之歌》里,逐步教导冥想的实践,是以集中在择神的形象上开始,以认识纯粹的自我与梵为一体为高潮,说:
实践自制的人应在心意的帮助下,把感觉器官从感觉对象中撤离,在智慧的指引下,直接地把心意指向我的完整形象上。接着,应该要把心意集中起来——把我全身各处——分布到一部分上,只观想那微笑的面容,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把心意拖入那被专注的对象上,并且固定在至上源头。然后也离开那里,在我[纯粹自我]那里歇息,无论什么也不要想[冥想者接着会变得与冥想对象为一体]。因此,随着心意的专注,人只会看见我在他自己里面,也看见他自己与我,万物的自我为一体——像光与光结为一体一样。从而,一位通过强烈的冥想而把心意集中起来的瑜伽士,会很快把对象、有限的知识和行动[那就是,整个看上去为多元性的相对领域]扑灭。
作为一种规则,冥想的第一步是rupa-dhyana,把心意集中在择神的形象上。
第二步是guna-dhyana,冥想择神为所有喜悦、知识、纯粹和爱的具体表现。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是svarupa-dhyana,冥想择神的真正本性——遍布一切的纯意识。第一步通往第二步,第二步通往第三步。
吠檀多为不同的探索者提供了不同的崇拜方法,与我们各自的精神能力相适应。一部吠檀多经典说:“崇拜偶像是第一步;比这更好的是念诵圣名及其神圣的荣耀。其次是专注。最高级的是认识到‘我是他’”。另外,在另一本圣典里,说:
“最高的灵修是梵意识的实践。其次的是冥想。再接着的是唱颂赞美诗和念诵上帝的名字。最低级的是借助一个偶像的外在崇拜。”吠檀多的目标是要把探索者从所处的状态中提升。他的灵性成长必须依照他的心理结构和适应性而行。这样的成长是一种有机的成长,不能操之过急或拔苗助长。它是一种自然地揭示出其本性的意识进化。尽管所有探索者的至高目标仍然保持一致,但是由于人的不同气质,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法各异。一个人的灵性觉悟和吸收取决于他的精神能力和精神结构。
这一点也在《大林间奥义书》的一个故事里有所阐述:
众神、人和魔鬼[也就是,三种类型的人——敬神的人、普通人和不敬神的人]——生主,创造者梵天的所有后裔——为了到他那里去寻求指引,过了数年的苦行和自制的生活。在他们完成了灵性苦行以后,众神走近生主。“先生,请您仁慈地给我们指引吧。”他们说。生主念了“Da”这个音,对他们说:“你们明白了吗?”他们回答:“对,我们明白了。您是告诉我们:‘Damayata——要自制。’”“对,你们明白了。”生主说。接着是人走近他,说:“先生,请您仁慈地给我们指引吧。”生主念了同一个音“Da”,对他们说:“你们明白了吗?”他们回答:“对,我们明白了。您是告诉我们:
‘Datta——要慈善。’”“对,你们明白了。”生主说。然后是魔鬼走近他,说:“先生,请您仁慈地给我们指引吧。”生主念了同一个音“Da”,对他们说:“你们明白了吗?”他们回答:“对,我们明白了。您是告诉我们:‘Dayadhvam——要慈悲。’”“对,你们已经明白了。”生主说。据说即使到了今天,来自天上云层发出的声音:“Da!Da!Da!——是‘自制!慈善!慈悲!’”
上述的意义在于:
自制、慈善和慈悲三个道德观念是为三种不同层次的人而设。残酷的人要实践非暴力和为慈悲而努力;贪婪的人要用慈善来战胜贪婪;还有那些不受其他罪恶所束缚,但仍然有感官欲望的人,应当特别地去实践内在的控制。对于这种前后关系,商羯罗注释说:“在那些人当中,尽管缺乏自我控制,但拥有其他良好的品质,是神;那些充满贪婪的是人;而那些残暴的是魔鬼[阿修罗,也就是不敬神的]。”教导的要点是,一位探索者对灵性教导的吸收取决于他的内在本性,而他的内在本性又取决于他的内在进展。我们的灵性研究不得不从我们所处的位置开始。
吠檀多主张,对于一个认识梵的人而言,冥想并不是必要的。同时,对于一个不认识梵的人而言,冥想又是不可能的。实践冥想是对于那些还没有得到梵的直接知识,同时又对梵不完全无知的人。作为探索者,他们以对经文的学习与推理为基础,开始了他们寻找有关内在自我与梵,遍布一切的自我为一体的直接知识的旅程。冥想期间获取的知识会把他们引向对梵的直接认识。
所有的吠檀多学派都同意,解脱离不开自我知识。它们中的其中一些并不支持自我质询是获取自我知识的唯一方法这种观点。他们主张,持续不断地冥想自我也是解脱的一种方法。有两种方法,自我质询和冥想,前者被认为是直接的,后者是间接的。冥想这种方式被一些人称为是一种不管成败的尝试,巧合的会获得成功。经文Dhyana-dipa把冥想比作是一种幻想,以一种果报为顶点。根据这种观点,一盏灯的光和一颗宝石的光都可以被错误地认作是一颗宝石。尽管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推断,可是一个把灯光认作是宝石的人走近光源的地方去,并没有找到任何的宝石。而另一个错误地把宝石的光认作是宝石本身的人,却得到这颗贵重的物品。以后者的情形来看,得到宝石的人并没有使先前有关宝石存在的推断变得正当。因此,一个探索者的旅程以无知为起点,但是会以知识为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