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7300000028

第28章 园林美学思想(7)

经过这一段繁重而又不同凡响的历史时期(以抢救为主)的造园实践,先生在造园理论上不断探索,有了不少新的体验、新的认识,其中“为情造景”的理论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先生在《中国的园林艺术与美学》中说:“中国人看东西,欣赏艺术往往带有自己的感情,要加入人的因素……园林里有建筑物,它就有了生活。有生活才有情感,有了情感,它才有诗情画意。‘芳草有情,斜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这里最关键的是后面那句‘人倚西楼’,有楼就有人,有人就有情。有了人,景就同情发生关系。所以,中国园林以建筑为主,是有它道理的。”“过去大家讲中国园林有诗情画意。一到花园就想作诗作画。这诗情画意是怎么出来的呢?这同美学有关系,同情感有关系。过去我国有句话说‘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为什么在后花园私订终身?为什么不在大门口私订终身?花园里有诗情画意,有感情。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有这个条件,就促进了他们的爱情。所以园林里有诗情画意。”先生认为中国人的共性之一是讲道义、讲感情、讲义气,以感情悟物,进而达到人格化。所以他一再强调:“中国园林同中国文学、戏剧、书法、绘画等,是同一种感情不同形式的表现。比如明末清初的园林,同晚明的文学、戏剧、书法、绘画等是同一种思想感情,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明末的计成,既是造园家,也是画家,清朝的李渔,也是造园家,又是一个戏剧家。中国文化是个大宝库,从这个宝库中,可以产生出很多很多不同的学问来。”他认为,中国文化不是孤立的,宝库中的各种瑰宝是互相联系、互相感染的。可以说中国园林就是建筑、文学、美学、艺术等的综合体,其思想感情是相同的。所以,他在《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中,就更进一步地论述了中国园林与中国诗文的关系,他说:“中国园林,名之为‘文人园’,它是饶有书卷气的园林艺术。……历代谈中国园林总离不了中国诗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就是中国造园的主导思想。……园之筑出于文思,园之存,赖文以传,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园实文,文实园,两者无二致也。……造园如作诗文……诗文言空灵,造园忌堆砌,故‘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园,一一风荷举’。言园景虚胜实,论文学亦极尽空灵。中国园林能于有形之景兴无限之情,反过来又产生不尽之景,觥筹交错,迷离难分,情景交融的中国造园手法。《文心雕龙》所谓‘为情造文’,我说为情造景。情能生文,亦能生景,其源一也。”

由此可知,“为情造景”理论的提出决非偶然,这样的类比、归纳和结论也决非一般。只有在造园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造园理论提高到一定水平,从事造园的人不但能造园、复园、品园、游园,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系统的理论修为,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应用自如,而且对诗歌、散文、戏曲、绘画、书法等多门艺术都样样精通,博学多才的人,才能触类旁通,贯通古今提出“为情造景”的理论,而这些条件全都具备的人,非陈从周先生莫属了。很明显,作为造园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高,“为情造景”理论的提出,对今后造园事业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它将激励造园工作者加倍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审美修养,增强决心和信心,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同时,也将促使文学艺术更加繁荣昌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富有真情实感的作品来。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园林与昆曲的关系

先生童年时就爱听昆曲,而且是由昆曲把他引进诗境再入园林的,所以他像酷爱中国园林一样地酷爱昆曲,与国内老一辈的京昆大师、名角梅兰芳、俞振飞、沈传芷、郑传鉴、华传洪、张传芳等,以及中年一代的名角华文漪、岳美缇、梁谷音等都交游深厚。他不但能拍曲、唱曲,写文章时要有昆曲陪伴,而且要求自己的研究生学习昆曲。他曾为京昆剧观众日渐减少而担忧,四处吁请重视弘扬传统曲艺,被昆曲名角华文漪戏称为“昆曲保皇派”。他还接连写过《园林美与昆曲美》、《以园解曲以曲悟园》、《昆剧与建筑园林》等多篇文章来阐述昆曲与建筑园林的关系。每当上海昆剧团访港、访澳、访日、访美等国和地区时,他都会为他们写文章,向观众介绍。无独有偶,世界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亦酷爱昆曲(因贝聿铭先生出自昆曲门第,从叔祖晋眉先生是昆曲大师,父亲也爱拍曲),两人曾一起在苏州听曲,并向苏州市长吁请挽救苏州昆剧团。贝先生被同济大学聘为名誉教授并作学术报告时,也建议学园林建筑的人要学昆曲,从昆曲中吸收营养。为什么这两位大师的意见如此一致呢?这要从园林与昆曲的关系说起。

园林与昆曲,从艺术门类上看,同属于时空艺术,它们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之中,园林是造在特定的地点内,需用一定的时间才能展现完、欣赏完;昆曲是在特定的舞台上表演,也需用一定的时间才能表演完、欣赏完。因而,它们对时间和空间的需求上都有共同点。这是大家所熟知的,故不展开分析。从美学上看,先生在《园林美与昆曲美》中说:“我国园林,从明、清后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尤其明中叶后,昆曲盛行于江南,园与曲起了不可分割的关系。不但曲名与园林有关,而曲境与园林更互相依存,有时几乎曲境就是园境,而园境又同曲境。文学艺术的意境与园林是一致的,所谓不同形式表现而已。”那么,在美学上园林与昆曲的一致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以下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共同的发展史

前文《论“为情造景”的造园理论》中已论及中国园林的兴衰史,此文不再赘述。这里仅以昆曲的兴衰略加比照。

昆曲,是由宋元时期南方温州永嘉一带的村坊小戏变化而来的,人们称这种小戏为南戏,又称永嘉杂剧。起初流行于浙闽农村,以小曲演唱,剧情、结构都很简单,仅三、四个人物出场,进城后,受杂剧等其他艺术的影响,逐渐趋向成熟,场次灵活,行当角色比杂剧齐全(有七种、杂剧仅五种),曲调形式、唱词格式也富有变化,还出现了《张协状元》、《琵琶记》这样的好作品,对后世影响较大。到了明代,南戏流传广泛,形成了昆山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四种。南戏各种声腔的崛起和传播,推动了明代传奇的创作。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杰出代表。昆山腔以苏州、太仓为中心向四方传播,经魏良辅改造,从南曲的清唱入手,集南北曲之大成,并配置伴奏乐器,唱腔流利悠远、委婉动听,管弦并举,更富表现力,深得人们喜爱。而把昆山腔搬上戏曲舞台,使之成为传奇声腔的,要归功于梁辰鱼。他是利用昆腔写作戏曲的创始人,《浣纱记》就是他的代表作。他的作品不但音律优美,文辞典雅,戏中表达的国难与爱情的矛盾冲突也描绘得真实生动,与一般描写才子佳人的剧作不同,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昆剧的行当脚角也有了不少变化,服饰、化妆和脸谱运用都能符合人物性格。明末清初,正是江南文人园走向鼎盛时期,昆曲也在江南一带广为流传,上至宫廷,下至村镇,戏曲演出频繁,文人也参与创作和指导,达官贵人家中私蓄“家班”,使表演艺术与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昆腔家班盛行时,大多在宅园的花厅、水阁和庙会中演出,家班的兴旺对昆腔的繁荣和园林的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造园家兼戏曲家李渔的家庭戏班尤为典型。他边创作剧本,边指导排练,从中选拔并培训演员人才。他重视观众的欣赏要求,注意倾听戏友的呼声,作品言辞做到“观听咸宜”,获得社会广泛的好评,名噪一时。同时,他还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研究探讨戏曲艺术的创作规律和特点,写成了《闲情偶寄》,把戏曲的实践和理论提高到新的水平。因此他一直被戏剧界视为戏曲导演及导演理论的开创者,他的导演理论至今仍有应用价值。经过改良和革新后的昆曲,得到士大夫和宫廷的欣赏与重视,在戏曲界取得了长期的正统地位。到乾隆时,出现了村村镇镇演昆曲的繁荣景象。与此同时,由于地方化趋势的加强和受民间艺术的影响,昆曲逐渐演变为富有地方色彩的昆剧,如北昆、湘昆等,有的被地方戏吸收成为地方戏的组成部分,如川剧、婺剧等。乾嘉之后,昆曲慢慢失去了它本来的特色而走向衰落,并由民间戏曲和花部所代替。从园林和昆曲的兴衰史中,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都是因为没有坚守本身的特长,因变而滥,逐渐丧失了自我本色,而从兴盛走向衰落的。不但有相同的历史和命运,而且显示出相同的时代的精神面貌和社会的文化需求。它们曾经都有过辉煌的历史,这就告诉我们,它们都不愧为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和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

二都是表现文人思想的综合艺术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石、水池、花木、室内装饰陈设等物质要素,按“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原则,以山水画为蓝本,如作诗文般造园,以题咏点景,融绘画、诗文、书法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品,其目的为:一是体现主人的立意和构思;二是满足人们对于山水泉林自然美景的享受;三是提供主人起居、游览、休息、读书的处所。所以它不仅有生态环境上的要求、实用功能上的要求,还有艺术欣赏上的要求,追求诗情画意。昆曲有戏曲剧本,由演员按剧本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有一套音乐、舞蹈性的动作,唱、念、做、打并重的程式,载歌载舞,表演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这是以表演为中心,结合了文学、表演、音乐(包括器乐、音响)、舞蹈、美术(包括舞台美术)、武术、杂技、化妆、服装、道具和脸谱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一种综合艺术。园林和昆曲的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是,都和当时的哲学、文学、美学等相通,出于同一种思想感情,是文人即士大夫的思想感情。先生在《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中说:“汤显祖所为《牡丹亭》,而‘游园’、‘拾画’诸折,不仅是戏曲,而且是园林文学,又是教人怎样领会中国园林的精神实质。‘踏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靡外烟丝醉软’、‘朝日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其兴游移情之处,真曲尽其妙。”这就是昆曲中有园林、园林中有昆曲的真实写照。先生在《园林美与昆曲美》中提到了昆曲界的老前辈——上海戏曲学校校长对中国园林的认识:“我记得在‘文化大革命’前,上海戏曲学校昆曲班邀我去讲中国园林,有些人看来似乎是‘笑话’,实则当时俞振飞校长真是有见地,演‘游园’、‘惊梦’的演员,如果他脑子中有了中国园林的境界,那他的一举一动,便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演来有感情,有生命,有声有色。梅兰芳、俞振飞诸老一辈的表演家,其能成一代宗师者,皆得之于戏剧之外的大量修养。”梅兰芳、俞振飞等老一辈表演家,在文人所擅长的作诗、绘画、书法、品茶、品园等方面也都是行家里手。

园林是以静态为主、动态为辅的综合艺术;昆曲是以动态为主、静态为辅的综合艺术。昆曲常在园林的花厅、水阁中表演,使得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综合艺术在时空上得到完美的融合,取得意想不到的视听效果。两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真是异质同构,珠联璧合。

三同以“雅”为审美特征

计成在《园冶》中说:“清幽之趣药浓丽,故能雅。”中国园林(指文人园,皇家园林规模宏伟、色彩华丽、追求雍容华贵除外),都是以“雅”作为审美特征的。先生在《园林美和昆曲美》中说:“中国园林,以‘雅’为主,‘典雅’、‘雅趣’、‘雅致’、‘雅淡’、‘雅健’等等,莫不突出以‘雅’。”苏州园林,就是“雅”的代表:其一,色彩以雅淡幽静为主,外观是白墙灰(黛)瓦,建筑的梁木方、柱头皆用栗色,挂落用墨绿,都是冷色调,与白色的墙面起强烈的对比,而墙面因花影扶疏,冲淡了强白,形成过渡。其二,园林与住宅相连,是读书养性之所。士大夫不会像皇家那样威风凛凛,炫耀富贵和权势,他们的园林只会在装修、选石、陈列上下功夫,而环境、气氛都必须清静、淡雅。先生在《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中说:“诗文兴情以造园,园成则必有书斋、吟馆,名为园林,实作读书吟赏挥毫之所,故苏州网师园有看书读画轩,留园有汲古得绠处,绍兴有青藤书屋等,此有名可征者,还有额虽未名,但实际功能与有额者相同,所以园林雅集文酒之会,成为中国游园的一种特殊方式。历史上的清代北京怡园与南京随园的雅集盛况后人传为佳话,留下了不少名篇。至于游者漫游之作,那真太多了。随园以投赠之诗,张贴而成诗廊。”至今文人仍保留此高雅之举。其三,园中山水,多以南宗山水画为蓝本,水墨浅降,略施淡彩,秀逸天成,突出江南山明水秀的特点。其四,结构讲究曲折含蓄,内向隐晦,婉约朦胧,组景是藏而不露,引而不泄,游路是曲而不尽,峰回路转,在园林中创造出“无意胜有意,无声胜有声,无色胜有色”的效果。

同类推荐
  • 马到功成

    马到功成

    马云、马化腾历经江湖的腥风血雨,才分到了互联网市场的一大杯羹。2008年,阿里巴巴、腾讯市值已经高这百亿美元,“二马”笑傲江湖。同是搞互联网,一个“出语不凡”,一个“很粉很年轻”,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才能。
  • 孙中山先生传

    孙中山先生传

    一位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简任官员、国民党党史专家笔下的孙中山先生!本书注重整体,叙事比较确切扼要,裁剪适当,条理明晰。作者广泛搜集大量的资料,并经过认真考订,基础较为深厚,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和一定的史料价值。原孙中山研究所副所长、中山大学教授段云章先生评价此书:“首先,虽非历史唯物主义者,但也较好地理解到时代潮流、社会环境和伟人言行的互动关系。其次,著者本着他自定的治史须”根据事实,加以论述“的原则,广泛考订资料,并做了实地调查。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军事家(1)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军事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雨果

    雨果

    雨果作为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不仅是法国的骄傲,也是全世界人们尊崇的文学家。贯穿雨果一生的不仅是他优秀的文笔、天然的才情,更多的还是他伟大的人格。一起来翻阅《雨果》吧!
热门推荐
  • 醉倾诗情

    醉倾诗情

    醉倾诗情红鬓诗莲同一月,叶落残花梦笔寒。夜辱诗情与心落,执念惜是泪嫣然。(轻歌,是一首愉快的歌曲,离忘,又是谁的心生。枫秋飘落,是亦然的景色,困惑生死,便又是迷人的芳香。诗,是清淡的茶水,情,是夜里的星光。以诗之茗,作首一曲,以情之烬,倾尽荒亡。夜里吟诗谈情,如有甚意,便命为……夜诗情。)
  • 死海古卷

    死海古卷

    《死海古卷》于本世纪中叶(1947-1952)在巴勒斯坦西部发现。本书反映了库兰宗团的思想,库兰宗团属于正统犹太教分裂出来的艾赛尼教派。
  • 熟睡也穿越:妖娆美人香

    熟睡也穿越:妖娆美人香

    “倾城绝色芙蓉女,红颜祸水美人香”。遭遇史上最莫名其妙的穿越,化身最不受皇帝宠爱的妃嫔,深受最荒诞可笑预言的迫害,卷入最纠结扰人的四角恋爱。我是最讨厌穿越的穿越女薛凝香。
  • 神偷战皇

    神偷战皇

    一代神偷穿越异世,功法武技?神兵利器?天才地宝?美女芳心?只要我想,皆可入我手!我是神偷,也是旷世战皇!
  • 我的地球不可能这么高武

    我的地球不可能这么高武

    嘛,这是一个少年从普通地球穿越到高武地球后成为位面之子拯救世界的故事。面对着各种穿越过来的生物叶鑫心里有些打鼓,呃,saber,阿瓦隆真的挡得住式姐的刀么?【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天灵九州

    天灵九州

    天灵板块,共分九州,天下生灵皆修灵。苏夜作为一个地球华夏穿越者,且看他如何在异界掀起狂澜,君临天下。
  • 命运密码:决定命运的36个因素

    命运密码:决定命运的36个因素

    命运,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课题。命运的变化莫测,是命运神秘性的根本原因,而几千年以来人们用各种玄学化、神秘化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所谓的“算命”,更增加了命运的神秘性。本书是一个初步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人生命运的密码。本书的上篇主要介绍命运规律,下篇分解决定命运的36个因素。正如26个英文字母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使这种语言的词组千变万化一样,影响命运的36个因素的不同排列组合,使全世界亿万人的命运千差万别。人生中的每一次命运变化,都是命运因素一个新的排列组合引起的。
  • 武巅峰

    武巅峰

    天赋?势力?没敢说第一,但论实力,一抖天下一颠,一拳万人血流!武之巅峰,少年叶兴如何走上,是胜是败,一笑之间!
  • 花心大英雄

    花心大英雄

    人族,精灵,矮人,兽人,鱼人,羽人,龙等等千奇百怪的生物,生活在一个大陆之上。这一切,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所有生物,必须死!”沉寂百年的亡灵军团卷土重来,大陆之上,血雨腥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命运的漩涡之中,每一个人都在挣扎,沉浮。孤苦的女牧师,绝望的半精灵,痛苦的商业奇女,重任在肩的公主......面对残酷的命运,她们一次次地反抗,一次次地挣扎,却终归徒劳。眼中的希望,变成绝望!心,凋零,死去!不!这一切都会改变!地球好青年鲁正欢耀世转生,向她们伸出温暖的手,眼神坚定地宣告:你们的幸福,由我来守护!
  • 异域追魂之暗夜帝皇

    异域追魂之暗夜帝皇

    “别惹我,我发起火来,我就不是我了!”一少年出去游玩,得一普普通通的剑!却不想剑中封印着一强者!凭借着这把普普通通的剑,少年走出了家门,和家人彻底翻脸!!“二十年后我会让你看到我的成就!二十年后我会让你们跪着求我!”“记住你今天的选择!他们会后悔,你跟着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