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饭店只有一间套房
走进北京机场贵宾室,爸爸一眼就认出了阔别数十年的卢家伯伯。
他两鬓斑白,精神依然健旺。卢家伯伯伸出双臂紧紧拥抱着爸爸:“玉刚,又见面了,侬(你)好啊!”卢家伯伯的宁波乡音未改,仍然是那么亲切随和。
爸爸只叫了一声“三阿哥”,两人紧抱,爸爸笑中带泪。
卢家姆妈毛梅影与妈妈已有30年未见面,两人抱到一起,泪珠滚滚,絮语不断。
爸爸被安排在北京饭店下榻,专车驶进北京饭店后,大家才知道,这里只给爸爸妈妈安排了一间套房,至于伯忠姑父和其他陪同人员,北京饭店没有作出安排。
卢家伯伯悄悄对负责安排的一位女士说:“能不能再安排一个房间,哪怕条件差一点也可以!”
“卢局长,现在来北京的外宾和国外华侨太多了,北京饭店的房间几个月前就已经预定满了,包先生的这间套房,还是因为我强调他是卢局长的重要客人,才留得住。你看,这套房的客人刚办好退房手续,我才有房间给你哩!”那位女士压低声音向卢家伯伯解释。
卢家伯伯无奈地摇摇头,转过头对爸爸抱歉地说:“玉刚,真对不起。现在来旅游的外国客人、华侨太多,北京能接待外宾的饭店太少。别看我是旅游总局局长,北京饭店除了给你留下的房间,再也找不到另一间房了。
哎!自家人,我也不瞒你,我经常半夜被叫醒,派汽车把安排不了的客人送到天津,如果天津也安排不了,当晚我就得打电话把廖公也叫醒,因为调民航飞机非得他出面才行。用飞机把旅游的客人先送到上海,送到西安,回头再来北京。这样的事也不止一次了!说来惭愧,我这个中国第一任旅游事业管理总局局长,真是愧对海外来访的朋友哟!”
爸爸虽是世界船王,一向不讲究个人享受,也非常为他人着想。他一个劲地宽慰道:“三阿哥,不要为难了,我们先住下,让伯忠他们去找别的旅馆,明天再说吧!”爸爸早听说国内宾馆紧张,没想到会紧张到这种程度。
第二天,妈妈去卢家拜访卢家姆妈,爸爸则按约定去国家旅游总局拜会卢家伯伯。
爸爸走进国家旅游总局办公楼。从外宾接待室到卢家伯伯那间办公室要经过一条长长的走廊。因为天气闷热,各个办公室都把门开着。爸爸侧身向那间挂着“日本处”牌子的办公室里看了一眼,桌子挨桌子,可能正在开会,挤满了人。其他办公室情况也都差不多。走进卢家伯伯的办公室,爸爸更为吃惊:三阿哥这间十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只有一张沙发,一张办公桌,靠门边还有一张旧桌子,是秘书的,上面堆满了文件。如果不是亲眼看见,爸爸怎么也不会相信,这是中国政府一位部长级干部的办公室。想想30年前,三阿哥在上海广大华行的办公室,也要比这个大得多,排场好得多。
爸爸忍不住问:
“三阿哥,你们的办公室怎么这样挤?你还和秘书在一个办公室,天气如此炎热,大家挤在一堆,会影响健康的。”
卢家伯伯很知足地说:
“我们现时的办公条件就是这样。我还算比较好了,副局长们还是几个人用一间办公室呢!玉刚,晚上休息得好吗?我们这里条件不好,真是委屈侬(你)这个船王了!”
“还好,还好,有地方住就很不错啦。不过,老实说,饭店管理真是比较差,秀英打开抽屉,爬出一只大蟑螂,吓得她哇哇叫!
当然,国家刚刚开放,住宿条件跟不上,也是正常的,我能理解。”
爸爸后来对我说:
“我当时心中就酝酿出第一个计划:要说帮助国家,就从帮助三阿哥开始吧。
三阿哥当国家旅游总局局长,没有饭店怎么行?捐一个饭店,引进香港、国外先进的管理制度,办成个现代化宾馆的样板。
另外,国家机关旅游总局的办公条件也确实应该改善一下,再捐些钱,给三阿哥盖个像样的办公楼吧。”
一人坐一把木椅,一人端一杯清茶,已经14年没见面的三阿哥和爸爸两人,爱好习惯似乎一点没变,话不离国家建设、不离自己的事业。
还带很重宁波口音的卢家伯伯说:“我是这个月刚被任命为中国旅游事业管理总局局长,也是新中国第一任中国旅游总局局长。
中国设立旅游总局,也算一个创新吧!这是邓小平同志建议的。”
爸爸有点意外:“邓小平关心旅游事业?”
卢家伯伯点点头说:
“小平同志找我去谈过一次话,他说,中国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要靠‘两油’,一是石油,二是旅游。他要我们旅游总局与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一下,以发展旅游为中心,搞一个综合方案报给中央。
就在前几天,美国泛美航空公司董事长西威尔与泛美饭店董事长保罗、希莱恩到北京来,也住在北京饭店。他们这次来北京,是应中国国务院利用侨资、外资建设旅游饭店办公室的邀请,来洽谈与中方合作筹建旅游饭店事宜。”
爸爸又是一个意外:“美国人到中国开饭店?”
卢家伯伯说:“想不到吧?”
不过,这是事实,往往民间外交走在官方外交的前头。这仿佛是国际关系领域里一种规律:就在政治家们还在患得患失,争论不休时,企业家们已经先行,并用实际行动推动政治家们的思想和行动。
他们的眼光和勇气,立即引起了中国高层领导人邓小平的关注。邓小平在中南海亲自接见了他们。
两个美国企业家都觉得,中国历史悠久,像长城、故宫等这样的独特的文物古迹及黄山等自然风景,对于外国人来说,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开发中国旅游业前景很好。他们已经同中方正式签妥协议,希望合作能成功。对他们提议建一座5000个房间的饭店,邓小平指出:“是可以商量的,也可以再多一点。主要是我们能接纳多少,我们要积极努力创造更多的条件,加上一些具体问题,还要研究。”
邓小平的谈话,给外商很大的信心。
爸爸频频点头,他心里非常激动、感慨和庆幸中国的领导人邓小平有这样开阔的胸怀、开放的心态和务实的作风!他禁不住问道:“三阿哥,目前国内的旅游宾馆情况到底怎么样?是不是只有北京比较紧张?”
卢家伯伯摇摇头,如实说出目前的状况:“‘文化大革命’一结束,华侨要求回国探亲,外国客人要求到中国旅游的人数陡然增加,就说原定计划1978年接待外国旅游人士10万人,现在还不到年底,已经近170万了,整整增加了十六七倍!
现在国家已经比较重视旅游业。今年3月,中央已经决定进一步开展旅游工作,提出要增加开放城市,成立旅游机构,各地要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
“有具体实施方法吗?”爸爸问。
卢家伯伯说:
“国务院做出重要部署:中央成立了以耿、陈慕华、廖承志为首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旅游事业的统一领导;成立国务院直属的国家旅游事业管理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旅游局;三年内拨给基建投资3.6亿建旅游饭店,增添交通车辆等。
北京接待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全国旅游的开展。外宾反映经常吃不上饭,睡不好觉。接待旅游外宾的客房经常爆满、应接不暇、周转不开。哎,我这个旅游总局的局长,真是对不起热爱中国的这些中外朋友们了!”
看到卢家伯伯无奈内疚的表情,爸爸心痛得几乎忍不住冲口而出:“三阿哥,我真想帮侬做点事!也是为祖国尽一个海外游子的心。
我设想捐一个饭店,主要是想做个榜样,规模不一定很大,但一定要精致、现代化,主要在管理、服务等方面起个示范效应。”
但爸爸是个谨慎的人,他担心如果方法不当,弄巧反拙,会给三阿哥带来麻烦,他抿住嘴,没把心里话讲给卢家伯伯听。
2.由衷的敬佩
妈妈看望过卢家伯伯之后,曾对我感叹过:卢家住在崇文门西河沿街口的一幢公寓里,房子结构是新式的,客厅宽畅,光线充足,室外内陈设简洁大方。一张布面长沙发,两张小沙发,此外,仅有一样“高档用品”——14寸黑白电视机。墙角放着一把风扇,底座绿漆加锈斑的,是一台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电扇。
书房、卧室里,除了必用的床铺、书桌,最多的就是书,这是三阿哥的老习惯,无论在重庆、上海还是香港,最爱逛的是书店,他嗜书如命,什么书都爱买。
卢家孩子们一一过来见姑姑。
妈妈看前看后,忽然想起了什么:“怎么没见老二?那个去苏联留过学,后来搞科学研究工作的男孩子呢?”
卢家姆妈的面色陡然发白,难过地垂下头,轻声叹口气:“哎,‘文化大革命’中被活活斗死了,说他是苏修特务,反对江青,都是莫须有的罪名。其实老卢还在广大华行时,孩子已经在大学参加了共产党发起学生运动。因为老卢是地下党员,党的纪律严格,不可让他人知道他是党员,连儿子也不知道。老卢当时还把他大骂一顿,儿子一怒之下离家出走,直到我们回到上海后才知道他也早就加入共产党,被派到苏联去学习了。哎,其实父子心思是一样!”倡倡这个故事后来成了一部名为《与魔鬼打交道》的电影里的情节。
卢家姆妈叹了一口气,简直说不下去了。她喝点茶,再慢慢动情地说:
“我有时也想不通,但是老卢总是劝我,要说损失,‘文化大革命’国家损失更大了。只是我这当娘的心里难过,孩子死时才35岁,死得太早,太可惜了!要是现在活着,正是能为国家做事的年龄!老卢总说,失去儿子的也不只我们家,邓小平的大儿子也是被打被斗,被逼跳楼致残疾了嘛!1949年春节后,老卢说去南朝鲜做生意,结果他是回到了上海,参加了上海新政府的军管工作。那年10月,我带着六个孩子,摆脱了特务的监视,终于回到上海,香港家中的一切都扔了。一家八口终于在上海团圆了,短暂的快乐之后,生活上的具体困难一个接一个地向我压过来:六个孩子仍在读书,上学、上幼稚园,有国家供给,可是两家的老人吃饭穿衣都需要自己供养,我得到安家费只有一千港币,手头真是拮据。当时香港广大华行决定拿出40万美元退还非党群众的股份,我想,我又不是共产党员,我也可以退股份嘛!于是我说:‘老卢,我在广大华行的那股可以退多少钱?快些退还给我,正好补贴家用。’老卢用两手合了个圈,笑着说:‘梅影,你的股份是这个数!你的那股,我也全部上缴给党组织了。’你说有什么办法,我只好把带回来的首饰一件一件送到当铺,换些钱补贴家用,不瞒你说,到‘文化大革命’抄家时,我们家的存折上只有400块钱,还是卖掉了我最后一只钻戒后用剩的。当年在广大华行的伙计,后来留在香港的,听说统统是百万富翁了。‘文革’中老卢被关起来,牢里又黑又湿。我俩关在一起,在一个牢里一年,互相都不知道,因为太黑了。”
妈妈忍不住问:“三阿哥有没有一点后悔?”
卢家妈妈摇摇头说:
“老卢从来没有后悔过,他总说,从1937年加入共产党,他就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祖国和人民了。”
爸爸听妈妈讲了这些情况,心灵触动太大了。
三阿哥把自己的全部资本都缴给了国家,了不起的人格。我想他当时明知会受尽苦难,亦坚持参加革命,还做出巨大的奉献,好不容易。
在“文化大革命”中,三阿哥还受到批判,他被迫隔离,一个孩子被打死,可他现在一把年纪,还为国家发展东奔西走,不辞劳苦,勤奋工作。通过卢家伯伯,爸爸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更有信心:有这样的领导人,中国不可能不建设得繁荣昌盛。
晚上,卢家伯伯和爸爸关上门,两人谈了很久很长。卢家伯伯说,周恩来总理不是神,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都拥戴他,是因为他在“文化大革命”中,为了顾全大局,抱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宗旨,宁可自己受委屈。
卢家伯伯说得非常感慨:如果不是周恩来在病床上写下了证明,我老卢恐怕永远是“国民党特务”、“买办资本家”,再无解放和出头之日。
3.华侨的知心人
第二天爸爸跟卢家伯伯乘车去见廖承志。
作为国民革命先驱廖仲恺的独子,廖承志的名字,本身在海外就有巨大的号召力。海外的华侨来北京,第一个要求,是希望能得到廖承志接见。廖公对各国华侨情况特别熟悉体谅,只要与他见了面,大家出门时都笑容满面。
爸爸也不例外,与廖公见面,一见如故,而且他说话比三阿哥还要直爽开放,他热情地握着爸爸的手,眉开眼笑地说:“包先生,欢迎你回来,邀请函是以我名义发的,不过实话告诉你,我也是报告了小平同志,他说请,我也就有了尚方宝剑嘛,哈哈!
本来小平同志也要见你的,不巧,今天他正好参加一个会,不能来了,让我代表他欢迎你。他说与你虽然没见过面,但也是老朋友了,因为抗战时期,你就帮了我们地下党很大的忙。”
爸爸笑着摇摇头说:
“我也说句实话,那时只知道是三阿哥业务上需要,真不知道他就是共产党呢!”
廖公表情一下严肃起来,口气非常认真地说:“我也在上海干过几年地下党噢,我知道地下党的纪律严格,谁向外泄露自己身份,对不起,立即开除党籍。幸好你今天说不知道卢局长是地下党,不然,你三阿哥的局长可就当不成了!”
“真的?”爸爸脱口反问道。
廖公用手点着陪坐一旁的卢家伯伯,哈哈大笑着说:“不信你问他!”
卢家伯伯也忍不住笑了:
“现在廖公是跟侬开玩笑,不过,当年地下党的纪律确实有这条,所以侬三嫂也不知道我是地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