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坚信,并不是去死守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和“条条”。死守“本本”,唯“书”是从,是行不通的。早在1930年,毛泽东就响亮地提出了“反对本本主义”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口号。邓小平明确指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所以要独立思考。”我们“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关键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邓小平精辟地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和方法,“用毛泽东主席的话来讲就是实事求是。”纵观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近90年的历程,可以说就是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与变化着的时代特点和发展着的革命及建设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过程。而支撑这一过程得以持续发展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坚定信仰,树立中国革命胜利的信心。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中国先进分子在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错误思潮斗争中,提高了对马克思主义重要性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革命,在同托陈取消派的斗争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同悲观失望思想的斗争中,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毛泽东又同以王明为代表的投降主义路线的斗争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正是凭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突破革命只能通过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人暴动来进行的模式,领导人民通过农村包围城市,实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夺取了全国政权;正是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及时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中国基本完成了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但就在这时,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全盘否定斯大林,国际上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乘机掀起了反苏反共的恶浪,使社会主义运动步入低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借鉴,积极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探索过程中,又发生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样带全局性的错误,遭受了挫折,但中国共产党并未气馁,仍然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邓小平确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坚定信念的逻辑前提。也正是凭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强信心,邓小平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不断排除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种种错误观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艰辛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历史性课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突破和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新的境界。
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到前所未有的严重挫折,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帝国主义及反动势力对社会主义的一片诅咒声中,中国共产党人高扬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坚定地朝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奋勇前进。江泽民多次强调,理论上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理论坚定是政治坚实的基础。正是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实际,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面向现实、结合实际所要解决的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进一步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大根本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也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伟大的战略思想,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
(二)人民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观
实践主体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实践主体的价值取向密切相连,价值取向不同决定着价值主体在社会实践中寻求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不同的理论认识,这也正是真正的科学理论与伪科学理论的区别所在。实践中的创新活动更需要正确的价值导向,否则,创新活动结出的只是损害人民利益的苦果。中国共产党的每一代领导把对实践的探索、理论的创新和人民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作为一股强大的内在动力驱使着党的领袖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实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是人民利益。毛泽东指出:“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因此,“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基于此,毛泽东提出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正是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毛泽东顶住来自苏联、共产国际和党内教条主义的压力,在实践中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正是基于对广大人民利益的关注而提出来的。邓小平在会见外国客人时说:“我们过去固守成规,关起门来搞建设,搞了好多年,导致的结果不好……很长时间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状态,人民的生活还是贫困……这才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重新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就是要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他把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之中。“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是否有利于人民利益的增进,是最高的价值标准。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主体,其实践是创立和发展科学理论的源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归根到底要同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归根到底要以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为源泉。离开人民群众,离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科学理论就将失去其真理性和指导性,变成毫无意义的空谈。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既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又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只要我们依靠人民,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就可以克服任何困难,战胜任何敌人。
他还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党的群众路线有机统一起来,强调领导人民群众进行一切实际工作,都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正是毛泽东同志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确保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条宝贵经验,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把生产力的基础作用与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高度统一起来,并始终不渝地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他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出发,对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给予了非同寻常的重视。他善于概括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并将之上升到理论上来指导实践,根据人民群众的主体愿望和实践指向,敏锐地捕捉和把握中国改革开放的契机,不失时机地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他尊重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强调要把人民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根本标准。邓小平同志的这种特色鲜明的群众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对毛泽东同志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创造性的坚持和发展,使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情怀,充分体现了人民性和群众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首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后,全面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保证是一切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和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即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