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7000000009

第9章 历史转折点的记录(《东南日报》作品)(5)

不能和谈

而上述的传说完全是政治性的,足见此系一般人对时局极度敏感而产生之谣言,即使霍夫曼果有意解决中国错综复杂的军事政治问题对现政府施以压力,事实上亦绝不可能。因为:(一)目前宿蚌战局成为彼此撒手不开,谁也不愿认输的局面,本来是以大吃小,现在是主力吃主力,正是大家尽了最后力量的时候,这期间小胜小败,都不值得重视,犹待最后一击的力量决定战局,此时当然不能骤作和谈;(二)自共军大举行动以来,在若干处国军颇占优势,此时言和,则不啻投降,政府面子丧尽。

还有,从总统宣布全国戒备,各大都市实行人口总检查,各地实行邮电检查,发动各地组织自救救国团体及组织戡建义务队等实施都是与“戡乱建国”的国策一脉相承的,当然不会突然的来一次和谈。且看合众南京十六日电:“最高当局可能即将发表声明,重申政府之戡乱剿匪政策,据消息灵通方面今晚表示,当局在声明中将力斥和谈之无稽,并对京沪所传种种,作严正之答复。”

可见最高当局戡乱的决心。不过十七日联合社南京电:“谣言今日稍敛,关于蒋总统即将发表时局宣言一说,消息灵通人士尚无知。”当然,和谣既然稍敛,这篇“戡建”宣言似乎也无重复的必要了。

《东南日报》,1948年12月19日

新阁迟迟难产

“中国故事有似侦探小说,当局故意将最后解决办法隐藏至最后一页。”——路透社

在叙述孙科组阁的经过以前,十一日上海路透社的一则电讯是值得注意,足资参考的:“据与政府有密切关系的华方消息灵通人士本日告路透社记者说:上海高级的政界人物,正在幕后争执或战或和的主要问题。孙科组织新政府的努力,已成为他应组织一个战时内阁,或应组织一个有权向中共试探和谈的过渡政府的问题。孙科与各界领袖在此举行的密切会谈中,迄今仅有甚少可靠消息漏出,但据各该人士说,新阁名单发表后,对于主和或主战集团获得胜利,应有一个可寻的线索。”

如所周知,所谓主和人物就是指张治中、邵力子、张群(三人都是国民党政协的代表)等。知道了这些,就知道孙阁所以经一波三折而未见分晓的内幕了。

我们再看一看孙科组阁的经过:孙科院长原定于十一日下午五时出院,因伤口尚未痊愈又续留院一天,于十二日晨九时始离院,也许因为那天下午欲为霍夫曼洗尘,就美援事宜交换意见,才不得不离开他的病床的。

孙院长在沪病院里进行组阁已有半个多月了,他究竟干了些什么事呢?十三日申报有很详细的报道,对于人选及政策方面:“据有关人士透露:各巨头对组阁人事及政策之洽商,已有头绪,但在沪之接洽,仅属交换意见性质,最后仍将取决于总统。此次孙氏在沪,曾恳切邀请张群、陈立夫、邵力子诸氏参与新阁,除邵氏已明白表示不预备参加外,余均在考虑中。”对于内阁的形成方面:“新阁将采取英国战时内阁之形态,由重要部署主管及负有重望之不管部阁员组成,阁员与院长地位相等,专事处理军国大计,其他一般性之事务,则仍由政务会处理。至于裁并机关淘汰冗员等事项,过去曾有初步讨论,因有事实上之困难,未必即刻实行。”

但十四日路透社上海电:“传孙科组阁今日困难益多。国民党之和平分子与死硬派分子继续在幕后争取政府之主要职位。中国政界人士谓,孙科于返京后将作最后努力以组成内阁,然后送蒋总统作最后决定。”又同日美联社南京有电称:“消息一向可靠人士称:孙科内阁会邀国民党自由分子领袖邵力子及西北总司令张治中二人参加,但二人表示在未获得保护之前拒绝参加。”

从上面两则电讯看来,新阁的政策及人选问题仍未解决,但这两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政策问题,如何的政策,就决定如何的人选,正如如何的节目就是如何的角色一样,不过矛盾之点就是在,政府一方面要组戡乱内阁,而一面又想罗致足以一新中外耳目的人选,但这两个要求不能兼而有之的。则恐“此次内阁改组后之本质仍为过去张、翁内阁之庚续,决难满足一般人民之理想与欲望”。若要罗致开明人士,则当局必赋予内阁真正之权力,始克应付目前之难关。

十五日,孙科返京晋谒总统以后,仍未能迅速组成新阁:“殆系遭遇重大困难之故,闻邵力子已拒绝入阁,张群与张治中暗示仅愿以国务员资格入阁。”(十六日新闻)之后,十六日中央社兰州电,索性否认张治中参加新阁说:“关系方面消息,张长官治中,因赴京已久,即拟遄返任所,正向总统请示回兰日期,约在最近数日,即可成行,京沪方面,盛传张氏因孙院长选其参加新阁,张氏在原则上已同意说,完全不确。”

于是,原定于十七日公布的名单,仍然流产。“纽约十七日广播,南京讯:此间消息灵通方面人士称,孙科组阁已遇极大困难,若干有地位之人物仍不愿入阁;孙氏或将放弃组阁之努力。如孙氏失败,则蒋总统或将请北大校长胡适尝试组阁。”(十八日申报)现在,“孙科内阁名单尚无发表之期,而政院政务已濒停顿,原由副院长张厉生代行政务一月有余,自十七日起,翁内阁之副院长,正副秘书长均已不到院办公,翁内阁原定十八日举行最后一次临时政务会议,以为结束,但迄十七日午夜止,此项开会通知尚未送出,可能不再举行,静候新阁组成,处理要公。”(十八日申报)看情形,还得待过河小卒的尝试。有如十四日南京路透社所言:“际此中国军政危机交加之时,发生种种推测与幻想,但此戏究竟将如何结局,殊无从断定。但如能达到和平之目的,继任政府将如何成立,以及在国际上其立场应如何,凡此种种之紧急问题,均无从作答。中国之故事有似侦探小说,当局故意将其最后解决办法隐藏到最后之一页,但此时已离揭晓之期不远矣。”(孔言)

《东南日报》,1948年12月19日

山姆叔重利轻义

——美援一部停拨

霍氏返美

当国内新阁登场、和谣盛炽之时,霍夫曼却悄悄地飞回美国了。

他在返美途中曾数度发表有关视察中国情形的谈话,其中有几段值得注意的,如他十八日飞抵檀香山后发表如下的谈话:“马歇尔计划在中国之成绩斐然,此在中国乃目前管理最有效率之计划,一般从未怀疑该计划之诚意或批评其功效。经合署中国分署署长赖朴翰正在努力保证‘吾人所给予中国二亿七千五百万元之价值’。”

霍氏又再度评述渠在上海记者招待会中所发表声明为人所曲解之点称:“若中国联合政府成立,接受马歇尔计划之各条件,则经合署将予继续援助,直至‘正式之政策树立后’。总而言之,吾人为给养人民并非政府,由国务院决定政策。”(合众社檀香山电)又联合社加里福尼亚州巴罗狄那十九日电:“霍氏接见记者时对蒋总统备致钦佩,但不欲讨论中国政府前途。关于中国各城市易主时,如何继续分配救济品一点,霍氏认为新政府必须同意接受现政府所接受之各种条件,如一充分保护经济分署全体人员,包括华人在内;二经济分署工作人员有充分之检查权,三充分昭告受惠人民经济分署之粮食与其他救济品来自美国。”从以上三段谈话当中,我们可直觉地感到里面是充满着商人的口吻,霍夫曼完全是以商人的眼光来看援华的,他们只要有能接受他们所提出条件的政府,他们就把美援给谁,根本不分国民政府或是共产主义。他们把援华视为做生意,只要有利益可图,他就可以投资。反过来说,如果国民政府不能接受他的条件,或是不能保证他所付出价值的话,那么他就会停止援助的。

美援变化

所以当霍氏二十一日到白宫与杜鲁门作半小时之会晤,报告欧洲及远东之行经过情形后,他就发表谈话称:“鉴于中国情势急迫,七千万美元之中国建设计划,已告停顿。此一措置在沪与赖朴翰会商决定。”经合总署或将要求国会继续拨款,以便推进经合总署计划至明年六月底。但中国局势动荡不定,不能决定长期之建设计划,在经合总署能计划长期之拨款请求以前,中国局势必须较目前为澄清。美国停止对华建设援助,从道义上说,自然是值得惊异的,但根据霍氏的逻辑来说,停止援华却是必然的结果。因为目前中国局势动荡不定,美国的投资就不能收到预期代价了。现实主义的山姆叔,是不会做亏老本的生意的。

相反的,美国把资本更倾向日本了。据合众社华府十八日电称:“美国正要把日本建立成为她在太平洋上的反共防线之一大堡垒。国务院于十七日宣布的稳定日本经济训令,实与美国支持日本的新政策,不谋而合。”从这个电讯里,我们不难看出美国在远东的动向,率直地说,在美国当局的眼中看来,中国的局势已不能挽救,因此乃将其在亚洲反共防苏的重心从“援华”移到“扶日”了。换言之,美国的援华实际将等于半路上拔去短梯,掉头不顾,而将大战中共患难的“盟友”遗弃,反而去哄那大战中的敌人了!美国最近对于远东的一举一动,在明眼人看来,一望而知。

这在日本人看来,当然是“如愿以偿”,无怪乎战败的日本人都作踌躇满志的欢笑了。且看二十日新闻报载:“东京十九日广播:一般日本政客,工业界巨子及失意军人,认为中国形势愈恶化,美国之地位愈不利,日本之地位愈有利。共产党在中国势力愈扩大,美国愈积极恢复日本工业生产,复兴日本经济。虽名义上仍为敌国,但事实上日本已为美国之盟邦。美国原拟用以援助中国之金钱与物资今后可能改用以援助日本了。”

美援前途

现在,醉心于美援的人们总该觉醒了,自己不自力更生,洋大人是不会施舍的。最近孙阁启示国人要用自力来维持国家生存,是值得吾人深思的。

然而美援并不是没有恢复的希望,只要我国内能趋安定,美国人是不会放弃这一大好市场的。(孔言)

《东南日报》,1948年12月26日

同类推荐
  • 传媒治理论:社会风险治理视角下的传媒功能研究

    传媒治理论:社会风险治理视角下的传媒功能研究

    本书借鉴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的相关知识,从传媒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即传媒治理与治理传媒角度,特别是就传媒如何参与社会治理进行了具体探讨。本书包括社会风险语境概说、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的可行性、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传媒与其他社会治理主体、治理传媒五个部分内容,并联系中国媒介现实列举了大量报道个案以及详细的案例分析。
  •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伴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奥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议题,有关奥运与媒介传播的研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界的一个关注方向。作为该研究领域具有奠基意义的中外学者交流和研讨的盛会,2006年7月28日至29日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联合召开了“2006传播论坛——体育与大众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英国利物浦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的国外学者,与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国内高校的中国研究者共聚一堂,就广泛的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奥运传播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观点与研究的路径。
  •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由江锋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讲述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优秀教师课堂掌控的艺术

    优秀教师课堂掌控的艺术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掌控课堂这一技能核心,着重介绍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堂掌控的策略和方法。例如,打造高效课堂,如何营造妙趣课堂,如何创新新型的课堂,如何塑造有序的课堂,如何锻造和谐课堂以及如何缔造成功课堂等掌控课堂的有效方法。
  • 中国人的性格

    中国人的性格

    本书作者通过列举不同的中国人的性格特征,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我们民族传统性格。作者在中国生活了22年的经验为基础,诚实而仔细地分析了中国人性格的多个侧面。
热门推荐
  • 郊庙歌辞 祀九宫贵

    郊庙歌辞 祀九宫贵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沙洲云雨

    沙洲云雨

    摒弃了生命与身体的奸细终于死在右使的手中,鼎成真君努力的想要回答,去说不出一句话来,他摇了摇头,看着鲜血从胸口涌出。
  • 无尽逆袭

    无尽逆袭

    一梦醒来,王东回到了十年前。命运跟他开了个玩笑。这一年,女神没成他人新妇;这一年,他还穷困一无所有;这一年,无限位面刚刚公测!凭借着十年游戏记忆,王东开启逆袭人生。曾经错过、失去、求不得的,都要争回来!
  • 生死终极使命

    生死终极使命

    对敌人毫不留情,对队友肝胆相照,对爱人至诚至真,为保全身而退,为保兄弟荣誉,为保妻儿平安,铁血男儿需再奋勇血战,终极使命。
  • 谁的青春,不疯狂

    谁的青春,不疯狂

    谁的青春不曾迷茫,谁的青春不曾疯狂。请把你的青春故事,说给我听。
  • 斗罗之以武封神

    斗罗之以武封神

    天道不允我获得神位,那我便武道成神,成就无上神皇之位。且看一穿越者在斗罗大陆搅起风云,以武封神!
  • 重生炮灰农家女

    重生炮灰农家女

    上辈子苏清因为轻信了别人的话而过早放弃念书,而后打着最低贱的工,领着最低的工资,自己因为过度劳累年纪轻轻的就染上不治之症。为了给自己凑钱治病,最后还害的老爸活生生的累死在工地,老妈因受不了这个打击而一夜白头。重活一回,苏清一定.......
  • 异能魔术

    异能魔术

    拿着异能变魔术,只能说,还有谁!嗯!很强大的异能,可以飞,可以控物,还可以无中生有。凭空变出脑海中的任何东西,当然,除了人类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暗夜之宸曦初来

    暗夜之宸曦初来

    她,新世纪的金牌杀手,以冷酷嗜血而闻名,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遗憾死亡,醒后惊奇地发现竟然到了一个朝中大臣之家,做了修为最低的废柴三小姐,为了不做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