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的作用
(1)反映报告期内全部生产费用的支出情况和各种生产费用的构成情况,将各项费用的本年累计数与本年计划数和上年实际数进行分析比较,了解生产费用的升降情况,考核评价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
(2)反映报告期内全部产品的生产成本总额,将本年累计实际数与上年实际数和本年计划数进行比较分析,来考核分析产品生产成本升降情况和计划执行结果。
(3)将表中的各期产品生产成本合计数与该期的销售收入或者利润进行比较分析,可以计算出成本销售收入率,可考核各期的经济效益。
三、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月份和年度内生产各种主要产品的单位成本的构成及其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该表应按主要产品分别编制,是按产品品种构成的产品生产成本表的补充报表。
(一)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结构和作用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包括表首、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单位成本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三个部分。表首部分列示主要产品的名称、规格、计量单位、销售单价、本月计划产量、实际产量、和本年累计计划产量、累计实际产量等。单位成本部分,分别按成本项目反映历史先进水平、上年实际平均、本年计划、本月实际和本年累计实际平均单位成本、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部分主要是反映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耗量。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可以具体说明“产品生产成本”中“单位成本”项目的具体构成。所以它是对产品成本表所列各种主要产品成本的补充说明。利用该表,可以考核各种主要产品单位生产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按照成本项目来分析产品单位生产成本的超支或者节约的原因;了解各种主要产品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执行情况,以利发现问题,挖掘潜力,降低产品成本。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是指产品主要原材料的耗用量,应根据业务技术核算资料填列。
(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方法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各项数字填列方法如下:
(1)表首部分。本月及本年累计计划产量应根据生产计划填列;本月及本年累计实际产量应根据产品成本明细账或产成品汇总表填列;销售单价应根据产品定价表填列。
(2)单位成本部分。“历史先进水平”栏应根据历史上该种产品成本最低年度本表的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填列;“上年实际平均”栏,应根据上年度本表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填列;“本年计划单位成本”应根据本年度成本计划填列;“本月实际单位成本”栏,应根据产品成本明细账或产品成本汇总表填列;“本年累计实际平均成本”栏应根据该种产品成本明细账自年初至报告期末完工产品成本分成本项目的实际总成本除以本年累计实际产量计算填列。
(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部分。计划数应根据业务技术核算资料填列,各有关年度实际数应根据当年有关统计资料填列。
四、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编制
制造费用明细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发生的制造费用总额及其构成情况的成本报表。该表的制造费用只反映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明细表的各部分按制造费用项目来设置,按“本年计划数”、“上年同期实际数”、“本年累计实际数”设置专栏,反映费用的发生情况。
企业为反映各生产单位各期制造费用的发生情况,制造费用明细表可分车间按月进行编制。
项目三 成本报表分析
任务一 完成成本报表因素分析法的计算。
任务二 完成全部产品成本(按产品类别)计划完成情况的计算。
任务三 完成全部产品成本(按成本项目)计划完成情况的计算。
任务四 完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情况的计算。
任务五 完成产品单位成本情况分析的计算。
任务六 完成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产品成本影响的计算。
一、成本报表分析的意义
成本报表编制完成后,必须对其进行分析,才能使报表中的数据真正成为有助于成本管理与对策的有用信息。成本报表分析属于事后分析。它以成本报表所提供的、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成本水平和构成情况的资料和有关的计划、核算资料为依据,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各项指标的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企业各项成本指标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原因,以促进企业节约成本开支,改善成本管理。
二、成本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成本报表分析方法,在实践中是多种多样的。采用何种方法,是由分析的目的、分析对象的特点、所掌握的计划资料和核算资料的性质和内容来决定。
成本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常用的有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对象在目前的实际状况与相关标准的数据相比,确定差异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寻找差距,并为进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根据比较基数的不同,成本报表的比较分析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将本期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进行对比
以实际成本指标与计划成本指标或定额指标对比,分析计划或定额的完成情况,揭示差异的性质。
2.将本期实际指标与前期指标进行对比
以本期实际成本指标与前期(上期、上年同期或历史先进水平)的实际成本指标对比,了解成本指标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揭示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改进情况。
3.将企业实际指标与同行业先进指标进行对比
以本企业实际成本指标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成本指标(或平均成本指标)对比,可以了解在大范围内成本管理所处的状况和水平,有利于吸收先进经验,推动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采用比较分析法,应注意对比指标之间的可比性。指标对比法只适用于同质指标的数量对比,对比指标双方的指标内容、计算方法、采用的计价基础、时间单位及有关前提条件等应当相互一致。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和对比经济指标的比率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在成本分析中,常用的比率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相关比率分析
将两个性质不同但又相关的指标对比求出比率,再以该项实际数比率与计划数比率(或前期实际数比率)进行比较分析,以便从经济活动的客观联系中,进一步了解企业成本管理和经营状况。在成本效益分析中,与成本指标性质不同而又相关的指标有反映企业生产成果的产值指标,反映企业销售成果的营业收入指标和反映财务成果的利润指标等。运用相关比率分析法所计算的相关比率也就包括产值成本率、营业收入成本率和成本利润率等。例如:
产值成本率=产品成本/商品产值×100%
营业收入成本率=产品成本/营业收入×100%
成本利润率=利润总额/产品成本×100%
2.构成比率分析
通过计算某项经济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进行分析。例如,在成本分析中,通过计算产品成本中各个项目的比重,费用总额中各个项目的比重,可以反映产品成本或费用总额的构成是否合理,为寻找降低成本、节约成本的途径指明了方向。例如:
直接材料费用比率=直接材料费用/产品成本×100%
直接人工费用比率=直接人工费用/产品成本×100%
制造费用比率=制造费用/产品成本×100%
3.趋势比率分析
将不同时期同类指标的数值对比求出比率,进行动态比较,据以分析该项指标的增减速度和变动趋势,可为定比趋势百分比和环比趋势百分比两种方式。
假设某服装公司生产全新羊毛西服在200×年四个季度的实际单位成本分别为760元、750元、780元、810元。
若以第一季度为基期,可以计算出其他各季度单位成本与之相比的定基比率,分别如下:
第二季度:750/760×100%=98.68%
第三季度:780/760×100%=102.63%
第四季度:810/760×100%=106.58%
通过上述计算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该西服产品在第二季度有所下降,但在第三季度、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有上升的趋势。
如果以上季度为基期,根据资料计算各季度环比的比率,分别如下:
第二季度:750/760×100%=98.68%
第三季度:780/750×100%=104%
第四季度:810/780×100%=103.85%
采用以上计算,该产品的单位成本在第二季度是有所下降,但在第三季度突然猛增,呈上升趋势;第四季度也上升趋势,但没有第三季度幅度大。
(三)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也称连环替代法,是把综合性指标分解成各个构成因素,据以确定各因素变动对综合指标变动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连环替代法是将综合性经济指标分解为各个因素后,以组成该指标的各个因素的实际数,按顺序替换比较的标准,来计算各个因素变动对该指标的影响程度的方法。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计算,应当遵循以下计算顺序:
(1)根据综合性经济指标的特征和分析的目的,确定构成该指标的因素。例如,在分析单位产品成本中的直接材料费用的变动原因时,可以确定分析材料消耗的数量和单价两个因素的影响。
(2)根据因素的依存关系,按一定顺序排列因素。采用连环替代法,改变因素的顺序,计算结果会有所不同。为了便于比较和分析,应当确定因素的排列顺序。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将反映数量的因素排列在前,反映质量的因素排列在后;反映实物量和劳动量的因素排列在前,反映价值量的因素排列在后。
(3)确定比较的标准后,依次以各因素的本期实际数值替代该因素的标准数,每次替换后计算出新的数据,有几个因素就需要替换几次,直至最后计算出该指标的实际数据。
(4)以每次替换后计算出的数据,减去前一个数据,其差额就是该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
(5)综合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其总和就是该经济指标的实际数与标准数的差异。
三、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是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和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
(一)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全部产品成本计划是按产品类别和成本项目分别编制的,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也应当按照产品类别和成本项目分别进行。通过分析,查明全部产品和各种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查明全部产品总成本中,各个成本项目的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同时还要找出成本降低幅度较大的成本项目,为进一步分析奠定基础。
1.按产品类别进行的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全部产品按产品类别进行的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依据是分析期内的产品生产成本表和按产品类别编制的全部产品计划完成情况分析表。
2.按成本项目分析全部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
在生产企业里,为了生产产品所支出的费用是多种多样的,这些费用支出的节约或超支,最终势必影响到产品的生产成本。因此,为了了解成本变动的原因,挖掘成本降低的潜力,还要进一步比较和分析构成产品成本的各个项目支出的变动情况及其对总成本的影响程度,为解决降本增效难题指明了方向。
(二)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企业可比产品是企业的主要产品,通常是分析期正常生产、大量生产的产品,可比产品的比重、消耗、成本、收入、利润等都在企业全部产品中占了很大比重,是产品成本分析的重点。
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根据因素分析法的原理,首先确定需要分析的对象,其次是确定影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的主要因素,最后要计算出各个因素变动对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的影响程度。
1.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及其完成情况的计算
2.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及其完成情况的因素分析
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即产品产量、产品品种结构和产品单位成本。
(1)产品产量。在其他因素不变条件下,单纯产品产量的变动,只引起成本降低额发生相应变化,而成本降低率不会变化。所以在实际产量、计划品种构成、计划单位成本情况下的成本降低率与计划降低率相同。
(2)产品品种构成变动的影响。因为全部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实质上是以各种可比产品的个别成本降低率为基础,乘以各种可比产品的产量比重(权数)求得的加权平均成本降低率。由于各种产品的成本降低程度有高有低,假设成本降低幅度大的产品比重比计划比重提高,则全部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就会比计划降低,降低额也会比计划多,反之降低率和降低额会比计划少。
品种结构变动的影响可用结构变动后的降低额减去结构变动前的降低额计算。
某产品品种构成=(某产品产量×该产品上年单位成本)/Σ(各产品产量×该产品上年单位成本)×100%
四、产品单位成本分析
企业产品成本分析,除了要对全部产品和可比产品成本进行分析总括分析外,还应对企业主要产品的单位成本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分析,在于揭示各种产品单位成本的各个项目的变化情况,以及各项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查明单位产品成本升降的原因。同时,也只有对各种产品单位成本分析后,才能确切查明全部产品和可比产品成本脱离计划的具体原因,从而正确地评价企业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