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自由港”政策的可能性及其影响
自由港又称“自由口岸”,是设在一国国境之内、海关管理关卡以外的允许外国货物、资金自由进出的港口区。进出港区的货物免征关税,准许在港区内进行改装、加工、长期储存或销售等业务活动。只有当货物转移到自由港所在国的课税地区时,才需缴纳关税。目前我国已有多个城市提出要建设自由港,并争取成为国际枢纽港。深圳在2003年7月谨慎地提出,要把深圳盐田保税区转型为自由港;同年11月上海首次公开宣布要把洋山港建设成为自由港,并已提出建设自由港的十项主张;随后,厦门、天津、宁波、大连等城市也都跃跃欲试。自由港的特点是扩展保税区,采取低税过境、出口退税、外汇自由支付等政策,同时实行更加开放的企业准入制度,让港口在手续上简化,在港口资本运作上体现市场化。目前,由于我国没有自由港,很多货物运输都是从韩国的釜山、日本的神户中转,既增加了成本,还减少了收益。据估算,港口运输收入每100元中,至少有40元被这两个中转港口获得,因而发展自由港自然成为我国很多沿海港口的迫切要求。尽管我国尚未正式出台“自由港”政策,但实际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自2003年以来的一些动作已经为“自由港”政策的出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铁道部已经制定了修建10条直达港口的快速货运线路计划,交通部制定了《港口法》和港口保安计划,海关也进行了通关制度改革,国家环保局加大力度执行港口建设中的环保相关规定。这些都为自由港改制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3.2 世界主要港口物流发展状况分析
3.2.1 世界主要港口物流的基本情况
1.鹿特丹港
鹿特丹港位于荷兰西南沿海莱茵河和马斯河入海的三角洲上,濒临世界海运最繁忙的多佛尔海峡,是国际水陆空交通的重要枢纽,素为“欧洲门户”之称。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鹿特丹港一直是世界货运第一大港,现在不仅是世界上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也是欧洲最大的集装箱港口,是西欧的商品集散中心。美国向欧洲出口货物的43%,和日本向西欧市场出口货物的34%都经过鹿特丹中转,德国经鹿特丹港的进出口货物几乎超过了其国内港口的总吞吐量。
鹿特丹港不仅货物吞吐量大,而且由于国有和私营企业对不同种类市场都进行了大额投资,其装卸货种也十分多样化,可以同时称其为化学品港、铁矿港、(液体)散货港、汽车港、件杂货港、冷冻货港和集装箱港。
鹿特丹港不仅是荷兰对外贸易的门户,而且也是整个欧洲的物资流通基地。鹿特丹港吞吐货物80%的发货地或目的地不在荷兰,大量货物在港口通过一流的水陆空内陆运输网进行中转,在48小时内运抵欧洲各成员国的目的地。从鹿特丹到欧洲内陆的水上交通网十分发达,在鹿特丹港中转的货物大约有40%是通过驳船运往欧洲内陆的,同时利用充裕的近洋运输条件也可通过二程运输把洲际货物运往目的地。鹿特丹港还通过铁路网与欧洲各主要工业地区相连,拥有众多直达班列开往许多国外目的地,同时荷兰的高速公路运输也与欧洲的公路网直接相连,覆盖了从英国到黑海、从北欧到意大利的欧洲各主要市场,其长途公路货运量占欧洲公路运输总量的40%。空运货运则可以通过80千米外的阿姆斯特丹国际机场和鹿特丹国际机场进出。
对于不直接中转去欧洲内陆的货物,鹿特丹港还能提供许多存储和疏运设施,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保税区和配送园区。鹿特丹港保税区仓库早在1815年就开展了自由贸易,该保税仓库集中在港口内,公共保税仓库面积达4.3万平方米,再加上私营、商行、工厂的保税仓库,形成了一个很大的保税网。与此同时,鹿特丹港在货物码头和联运设施附近发展了个性化的配送园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配送要求,实现由货运中心向国际物流中心的转变。
鹿特丹也是荷兰的工业中心,港区内就有一个很大的多种工业园区,主要包括炼油、造船、石油化工、钢铁、食品和机械制造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炼油和化工工业。这里有大型炼油厂,其炼油能力占荷兰总能力的一半以上,是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
2.安特卫普港
安特卫普港位于比利时北部沿海的斯海尔德河下游,西距北海70千米,东有阿尔贝特运河直通马斯河,比利时全国海上贸易的70%通过该港完成,是比利时最大的海港,也是世界着名的亿吨大港之一。安特卫普港是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德国和法国的主要进出口门户,港口地理位置接近欧洲主要生产和消费中心,吞吐量的一半为转口贸易,是欧洲汽车、纸张、新鲜水果等产品的分拨中心。
安特卫普港是一个多功能港口,拥有汽车、钢材、水果、粮食、木材、纸张、煤炭、矿砂、化肥、集装箱等的各种专业码头,其中高科技的水果码头是欧洲最领先的水果码头。安特卫普港的另一个特点是码头的多功能化,如集装箱码头不仅仅只是装卸集装箱货物,还可以同时装卸其他各种货物,具有多种功能。此外,安特卫普港还拥有1200万平方米的露天堆场和仓库,其中仓库总面积约480万平方米,远远超过鹿特丹(190万平方米)、汉堡(90万平方米)等欧洲大港。该港许多仓库都根据货物特点配备了专门设施,如储存谷物、水泥、塑料、酒类的仓筒,储存茶叶、咖啡、化工品、木料的仓库,储存肉类、鱼类、热带水果及各种乳制品的冷藏库,储存油和油脂的专用储罐等。该港还建有大量储藏对温度和通风有特殊要求的危险性货物的仓库,目前,该港已建有符合最严格的本国及欧洲标准的危险物品储存仓库,能为防火灭火、货物储存、环境安全提供最大的保证。
安特卫普港与世界上100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港口拥有300多条班轮航线,与世界上800多个港口相连。港区内拥有铁路总长960千米,公路280千米,港外与3条欧洲高速公路、12条国际铁路线和莱茵河等内河水运网相连,每条抵离港的铁路货运量为2500万吨,内河运输量达5800万吨。安特卫普港还是欧洲最大的钢铁港口,每年处理钢铁制品数量几乎是北海各港的总和。
安特卫普港的一个重要竞争优势就是优越的地理位置。在汉堡-勒拉佛尔地区的所有港口中,安特卫普港位于最中心的位置,几乎所有欧洲生产和消费中心都在安特卫普港的短距离范围内,比利时、荷兰、德国以及法国的马尔萨斯和洛林等都是其贸易腹地。在汉堡-勒拉佛尔地区的所有港口的货物进出口总量中,安特卫普港的进出口量分别占12%和23%,如果只考虑一般杂货则该比例将分别上升为24%与25%,其集装箱吞吐量一直稳定在22%左右。
安特卫普港建立了两套高效率的现代化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信息控制系统(APICS)和电子数据交换系统(SEAGHA),以满足现代航运和港口物流发展对船舶引导和货物监控管理的需要。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是由私营企业建立的,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但现在已成为物流信息链中连接托运人和顾客之间的重要环节。
安特卫普信息控制系统是由港务局控制的,港务局利用该系统可以引导港内和海运航道上船舶的航行,安排船舶离港和掌握国际海运危险品的申报等。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不仅与安特卫普信息控制系统相连,而且还与比利时海关服务网络系统(SADBEL系统)以及比利时铁路公司使用的“中央电脑系统”等相连接,从而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便捷服务。
安特卫普港还利用作为工业物流集疏中心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的优势,吸纳各大企业大力发展临港工业。该港最初只有5个炼油厂,之后20多个世界性石化公司及汽车配件厂、拖拉机部件制造厂等企业纷纷落户。现在该港已成为比利时第二大工业中心,建有炼油、钢铁、石化、有色冶炼、汽车装配和船舶修理等各项工业,整个工业开发区占地面积36.74平方千米,约占整个港区的31%。目前安特卫普已成为欧洲最大,且仅次于休斯敦的世界第二大石化工业中心,因而享有“斯德尔河上的休斯敦”的美誉。港口为临港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便利,工业大发展则为港口带来了稳定的货源。据统计,安特卫普港海运量约四分之一来自港区工业,如果把港区工业所引致的各种方式的运输量统计在内的话,每年可达到1.15亿吨以上。
3.汉堡港
汉堡港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港口之一,位于德国西北部的汉堡市内,易北河右岸,距易北河流入北海的入海口76千米,素有“德国通向世界的门户”之称,是德国最重要的海港和最大的外贸过境地。汉堡港的集装箱转运量仅次于鹿特丹港,是欧洲第二大集装箱港,也是世界着名的亿吨大港之一。
汉堡港港区内基础设施完备,不仅拥有长约170千米的公路线和350千米的铁路线,而且还有12个雷达站,长约60千米的信息传输网络,3座闸门和3座水门,另外还有130座灯塔和8个水位航标。港口内配有各种装配设施,有各种岸吊、桥吊、可移式吊、抓斗吊、汽车吊、浮吊、吸扬机、输送带、铲车及滚装设施等,其中最大浮吊的最大起重能力达1200吨,吸扬机装卸谷物的效率可达每小时1300吨。在欧罗巴集装箱码头有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装卸桥,可负荷80吨,吊臂伸展跨距至岸边铁道外48米,向内可伸展23.5米。码头上露天堆场约有82万平方米,货棚面积约105万平方米,油库容量达380万吨,粮仓容量为74万吨。在易北河的大船水深达36米,可泊特大型油船,还建有21个浮船坞,升举能力达13万载重吨,干船坞最大可容纳32万载重吨的船舶。
汉堡港有近300条航线连接世界1.1万个主要港口,每年进出港口的船只超过达1.8万艘,从该港出发的班轮有200多次。汉堡港货物的集装箱化率高达93.4%。近年来,汉堡港的货物吞吐量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尤其是集装箱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跃居世界第9位,成为仅次于鹿特丹的欧洲第二大集装箱港口。
此外,以条形码技术、计算机互联网络、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汉堡港应用也十分广泛。汉堡港于1983年就投资建设EDI中心,目前可传输海运业中使用的各种业务信息以及处理200多种格式的与海运有关的电子单证。
该EDI中心有80多条通讯线路,包括分组网、专线及拨号线,拥有包括海关、铁路、港务局、货代、码头等在内的200多家用户。该系统不仅能在港内进行数据交换,也可用于各种运输手段之间的协作,是货主选择最佳运输方案的手段。高效、信息化的港口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港口的运作效率,增强了港口的竞争力。
汉堡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港,其开放的航运市场和自由贸易政策为港口物流的发展创造了有力的软环境。汉堡港运输市场中运输价格是开放竞争的,并且有一个完整的与之配套的规范市场,包括国际船舶买卖市场、国际租船业务市场等。此外,汉堡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免税区,约16平方千米,其中仓库面积达60万平方米,货棚面积达76万平方米。在自由港区内,港口海关对报关货物不做检查也不征收关税,对货物的堆存期限也没有规定,只需按要求支付堆场费和装卸费即可。
汉堡港借助其港口综合区位优势、便捷的运输条件、良好的港口基础设施和发达的临港工业建立了综合物流中心,发展现代物流。港口当局主要采取两种办法:一是鼓励和支持出口商自建仓库经营分拨业务或委托专业港务公司经营;二是鼓励和支持出口商租赁仓库或与港务公司组建合资公司,利用现有设施或扩充新的设施开展分拨业务。目前港区内不仅有包括邮政包裹运输公司、综合运输公司等在内的50多家运输企业和运输服务企业,货运中心还有维修方面的子公司,负责拆箱、装箱、维修集装箱,这样既降低了成本,又保证了运输的正常进行,大大提高了港口的运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据有关统计分析,汉堡货运中心的投入产出比为1∶6,即投资2.03亿德国马克,就可实现12.15亿马克。
4.新加坡港
新加坡港位于新加坡岛南部沿海,西临马六甲海峡东南侧,南临新加坡海峡北侧,扼太平洋及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新加坡港自13世纪开始便是国际贸易港口,目前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转口港和世界第二大集装箱港口,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航运中心之一。近年来,新加坡港已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共有250多条航线来往世界各地,约有8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家船公司的各种船舶日夜进出该港,大约平均每12分钟就有一艘船舶进出。每年平均约有14万艘船舶在该港停靠,与此同时该港每天还有30多个国家航空公司的200多个航班在新加坡机场频繁起降,因此,新加坡港又有“世界利用率最高的港口”之誉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