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4900000031

第31章 先进篇(2)

孔子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你们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畅所欲言。你们平时总是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并任用你们,那你们应怎样去做来证明自己呢?”子路赶忙抢着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又加上国内闹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孔子听了后微微一笑。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冉求答道:“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富足、饱暖。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但我愿意学着去做。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傧相。”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呢?”这时曾点正在弹瑟,听到先生的问话,琴声逐渐放慢,接着“铿”的一声,离开瑟站了起来,回答说:“我的志向和他们三位说的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点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再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的想法。”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先出去了,曾点留在最后。

他问孔子说:“他们三个人说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就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点说:“夫子为什么要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时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曾点又问:“那么冉求所讲的不是治理国家的事吗?”孔子说:“哪里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曾点又问:“难道公西赤讲的不是治理国家的事吗?”孔子说:“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这不是诸侯的事又是什么呢?像公西赤这样的人如果只能做一个小傧相,那谁又能做大傧相呢?”

医说

孔子认为,那些原来就有爵禄,而在为官以前,没有接受礼乐知识系统教育的人,是不会知道怎样为官的,这样的人是不可选用的。而那些本来没有爵禄的平民,他们在当官以前已经全面系统地学习了礼乐知识,知道怎样为官,这样的人会成为一个好官。好学的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在孔子面前始终是服服帖帖、毕恭毕敬,对于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全面接受,但孔子在颜回去世后的安葬问题上,“予不得视犹子也”,不能像对待自己亲生的儿子那样,按照礼的规定予以安葬,对这一点,孔子认为应遵从礼的原则去安葬颜回。

儒家从孔子开始,极力提倡“慎言”,不该说的话绝对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发展的话不说。孔子认为,白玉被玷污了,还可以把它磨除,而说错了的话,则无法挽回。孔子不信鬼神,也不把注意力放在来世或死后的情形上,要求在君父的生前要尽忠尽孝。孔子对学生的态度是比较客观的,有成绩就表扬和肯定,有过错就反对和否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又树立起信心,争取更大的成绩。“过犹不及”是中庸思想的具体体现,子张做得过分、子夏做得不足,孔子认为他的这些学生各有所偏,不合中行,他们的品质和德行必须加以纠正。中庸是一种折中调和思想,调和与折中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和谐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反复要求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孔子用“听其言而观其行”的方法来考察其弟子,希望他的学生们不但要说话笃实诚恳,而且要言行一致。

“先进于礼乐”即为“学而优则仕”,“后进于礼乐”即为“仕而优则学”,孔子认为前者更合乎发展规律,前者更能胜任工作,前者更为优秀和出众。孔氏弟子各有所长,孔子对其弟子的优劣、长短了然于胸,所以,《论语》中对同一事件的表达和论述,对于不同的弟子,孔子的回答是不一样的,有时甚至是相反的。“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灵魂。

对于医院来说,有一个庞大的、层次不同的人才库,但人才济济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才是否齐备,是否有梯度,是否可互补;重要的是要把合适的人才用在合适的地方,让其发挥最大作用;重要的是要将不同特长和缺点的人才合理配伍,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孔子倡导“教学相长”,只有将教与学变为自由交谈和争论,师生的观点和思想才有可能相互碰撞;才有可能互有收益、互有长进;才有可能真正形成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不可误人子弟,不可“贼夫人之子孙”。文人清贫淡泊,“回也其庶乎,屡空”,而经商者富贵发达,“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读书人应安于自己淡泊宁静的生活方式,俯仰自如而乐在其中。知识分子如有可能,也应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使自己的学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儒学崇尚谨慎做事、谨慎做人,希望做到行事而使人无可挑剔,其实,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易。

“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做事的起点很低,常常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着眼于一点一滴的小事来体现道德水准。颜回好学,万事谨慎,对师长虔诚、敬重,这些都是孔子所崇尚的好品德。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不迁怒,不贰过”、“语之而不惰”、“见其进,不见其止”、“闻一知十”、“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身处贫困而能安贫乐道,是孔子理想中的衣钵传人,可惜早年夭折,“苗而不秀、秀而不实”。

刚直、不屈不挠是一种精神,但过于刚强,不知伸屈的人,容易“强梁者不得其死”。在现实社会中生存,应有“摧刚为柔”的容身本领。“过”与“不及”都不是孔子的“中庸”之道,对于“度”的把握,又有多少人能做得很好呢?“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过犹不及皆不妥当,医院领导的言行应恰到好处,方寸把握得当,凡事应有度而合乎中庸之道。孔子崇尚节俭,反对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尤其反对穷折腾、瞎折腾。作为医院领导应了解下属和员工的优缺点、性格和气质等,“扬其善,抑其恶”,因材施用,就可以避免很多失误。勇者抑之而使其谦和,怯者激之而使其勇敢。

“君子固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虽“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但始终痴心不改,求真无悔。对于医生来说,只要心中有理想,内心有“真、善、美”,不管外部条件和环境如何变化,“闻斯行之”,一生奉行救死扶伤,并对医学事业一生相托。孔子认为,君子有表面君子和内心君子之分,故作庄重者其内心深处常常并不虔诚,而真正敬重生命、敬畏人生的君子,其仁德和虔诚是从内心深处体现出来的。孔子曾说过“人不知而不愠”,但有时也感慨“不吾知也”、“天下无道久矣,而莫能宗予”,这种“不得用之痛苦,不吾知之寂寞”的情感,孔子在许多场合进行了宣泄和表达,但孔子常常以沉稳平静之心、如沐春风之情来看待“不得重用”一事。孔子“责人之轻微,赞人之显着”确是师长之风范,更是仁者之大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人都难于侍奉好,还谈什么事奉鬼神呢?孔子认为,对鬼神应抱以“敬而远之”的态度。“未知生,焉知死?”生都尚未弄清楚,又怎能知道死呢?孔子认为,对死亡应抱以顺其自然的态度。不信“鬼神”,重视“生”,孔子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孔子主张要善待活着的人,要厚养薄葬;主张好好把握现在,不要把问题留待以后解决;主张应“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死将至”。

孔子认为,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出言不当,反自伤也”,“巧言令色,鲜矣仁”。要看人、看环境讲话,说话应有“度”,“辞达”即可,不必唠唠叨叨,用词无度,不可轻易开口,说话应讲先后,应学会倾听,不可无礼貌地打断别人的说话。

一旦开口,则应“言义必有”,言则必中。孔子强调,“不知其仁”者“焉用佞”,“一言而可以兴邦,一言而丧邦”,故该说的就一定要说,不该说的千万别乱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要把握好说话的时机,“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不知为不知,要敢于说“不知道”,一问三不知,有时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勇气,反映的是一种谦逊和严谨。不懂装懂会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会遗患无穷。作为医院的学长和老师,不可误人子弟,对于日新月异的医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可“半桶水响丁当”。不知并不可耻,但不知者仍不学习,则很可悲。医院领导要多下基层,多进行调查研究,在情况不明、条件未成熟前不可乱发指令、乱提要求、瞎做决定。人非圣贤,不可能生而知之、“先知先觉”,治学之要和行政之本在于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知识来不得半点虚假,也来不得半点马虎。学习后应有所获得、有所觉悟,并最终达到“无师自通”的层次,这些医生可以成为后学者的老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和快乐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乐之者”常常陶醉于其中,投入于其中。学习医学知识并不是越多越好,医生不可从数量上去认知医学,而应从本质上去认知医学,医学的本质是人性关怀,是人文医学,是生命真爱,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科技医学。从知识和经验上认知医学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靠的,必须依靠医生固有的感悟和判断力。

“訚訚如也,侃侃如也”,孔子认同温和、正直、快乐的处世之道,因为这种刚柔并济的生活方式符合儒家的“中庸”思想。“行行如也,不得其死然”,刚强执拗者难享太平,刚强有度者伸屈自如,而刚强过度者玉碎易折。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决定命运和行动。柔是手段,刚是目的,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实现真正的自立自强。“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是为了“进三步”。进退有度,方可游刃有余,才能事业有成。“尽力而为”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量力而行”是一种理性,也是一种认识。

凡事要“尽力而为”,也应“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要达到的是一种理想,是一种最佳的结果,“量力而行”要守住的是一条底线,即能力和需求。要达到某一终点和目的,有时迂回曲折的道路可能就是一条捷径。

说话或与人交流沟通也是一样,直接的碰撞和面对有时会伤人自尊而使问题更加复杂,而间接的迂回和旁敲侧击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使人如沐春风,终身受益。说话要像流水一样轻柔,“润物细无声”,这是一种谈话的艺术和技巧。与员工谈话的目的是要使其心悦诚服,所以,何时进行交谈?如何切入话题?用什么口气?等等都是交流沟通中要注意的事项,也是影响谈话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语言是一把双刃剑,用不好就会伤人害己。“能让人主动脱下衣服的不是寒冷的北风,而是温暖的春风”。医院领导要真正领会“太刚易折”、“柔能克刚”的真正含义。

同类推荐
  • 生育调节与流产

    生育调节与流产

    本书结合临床具体情况重点介绍常见的各种避孕方法的适应证、禁忌证、作用机制、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避孕失败后早期妊娠的终止方法;自然流产和反复自然流产的病因;官腔镜、腹腔镜在计划生育中的应用。本书内容精练,通俗易懂,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适合广大医务人员、妇幼保健人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阅读参考。
  • 健全人格与心理和谐

    健全人格与心理和谐

    本书融汇日常生活中大量生动事例和寓言故事,为你展示自立、自信、正直、诚信、爱心、乐观等健全人格的丰富内涵,及其在促进心理和谐、纾解心理困扰中的作用,并全方位打开心理健康新视野。
  •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疑难杂病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疑难杂病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由于吸烟、大气污染、呼吸道感染等有害因素引起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以广泛小气道阻塞、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为特征。本病的病理改变呈进行性发展,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疾病晚期多出现肺动脉高压,进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三代以前,即传说中的三皇时代是巫医一体,而又以巫为主,是巫兼任医,而不是医兼任巫。西周以后医学逐渐从巫医中独立出来,可是独立的医学教育没有出现,医学人才大多来自于民间,但对于医疗相关事务的管理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制度。总体上,中国古代医学教育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身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有规矩、有规律、有规范的完整体系。 王燕编著的《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热门推荐
  • 青苍纪事

    青苍纪事

    从明天起,喂马,劈柴,策马江湖,威武远扬!!!(备注:这是一本有着武侠风的古言,原来定名字叫《桃花》,可惜已被占用,所以就有了现在的书名。然,书名不是重点,简介也是浮云,内容才是王道,只要看第一章你就会迷住的,某糖化身王婆中……)非经本人允许,本书谢绝任何转载!!
  • 长生客栈

    长生客栈

    要想活到九十九,长生客栈住一宿。丽湖市有一家古风浓郁的客栈,入住后客人意外发现自己身子骨强壮了,腿脚灵活了,持久力强了,注意力集中了,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然后,长生客栈火了。标价1888一晚的标间,不过一张木床和一条竹凳。标价18888一晚的豪华间,不过多了个独立卫生间。标价188888一晚的总统套房就要豪华多了,竟然有台收音机。还有标价999的豪华自助早餐,不过几屉馅料不同的包子。即便这样,世界各地明星政要大亨纷至沓来,心甘情愿的接受客栈推出的“摇号开房”新政策。
  • 樱花树下的爱恨情仇

    樱花树下的爱恨情仇

    她们回国,与他们相遇在圣樱,相爱在那儿,相恨亦在那儿。不信任,令她们心痛,她们毅然决然地离开。一年后,再次相遇,她们已经不再相信爱情,变得狠辣,让他们感到陌生。
  • 贼行同人之猎神传说

    贼行同人之猎神传说

    本小说是《重生之贼行天下》的同人。由于聂言重生产生的蝴蝶效应,曹旭的侄子,把《信仰》当成娱乐的军校生曹宁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在无形命运的驱使下,他最终赢得了猎神称号,与狂贼站在了同一巅峰...他们是兄弟还是死敌?所谓的《信仰》真的只是个游戏那么简单?而重生,就一定能一帆风顺么?刺刀的身世、天王组织的内幕、蒋莹语的结局、各种龙套的下落...如果你看完贼行天下仍意犹未尽,那就让我们接着读一读《猎神传说》吧!(之前的给删了……看心情更新)
  • 五行裂天

    五行裂天

    五行元素:金木水火土天地玄黄:亦能开天辟地金的霸道.无坚不摧.木的气息.生生不息水的坚固.冰封万里.火的烈焰.焚尽万物土的厚实.大地守护.地动山摇.路人:你这是想炼化天地吗?林叶:我本是天地,何来炼化之说...情节精彩,内容新颖,绝不断更,人品有保证。五行裂天书友群:321010955,入群请带书名。
  • 如不爱,别伤害

    如不爱,别伤害

    曾经说过,不离不弃,此生相依。可是现在,却替他人做了嫁衣。原来,当初的承诺,好像,不知何时,也没那么重要了。秦千悟,不是说过,此生,绝不背叛吗?EXO,不是说过,此生,只爱我一人吗?陆宸陵,这么多年了,你去哪里了?为什么?为什么?都要弃她于不顾呢?成长,一定要经历这么多的痛苦吗?
  • 我的青春必须有我来彩排

    我的青春必须有我来彩排

    步入高中的我,在校园里遇到各种伤心的事,校园里到处都是我们的影子,快乐,痛苦随着我,我跟现实做起了斗争
  •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武道之绝世巅峰

    武道之绝世巅峰

    兽控天下,雷御九州,一杆枪,一个人,足以傲视群雄!我为兽皇,一声号令,万兽齐嘶鸣!这里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世界,充满了杀戮,充满了灾难,同样也充满了机遇!潇战便是这个世界的王......
  • 娟狂秀逸

    娟狂秀逸

    “一直往前走,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能回头。”“尽头就是您想要去地方,记住,往前走,切莫停步,切莫回头。”我淡笑,抬足前进第二步“叮——叮——”熟悉的铃铛声响,雪白的狐狸从眼前奔跑而来,然后擦肩而过,只留下叮叮当当的声响我控制自己不要回头,不要停下,继续往下走,却终是往侧边瞥去,仿佛在那白茫茫的无休无止里还能够看到那只白狐第三步“主公,时辰到了,当要登基了。”穿着黎色劲装的青年神情恭敬。前行,越过金玉琳琅第四步“哟,瞧你这馋的。想吃叫花鸡可以,先把这步罡踏斗给为师练熟了就成。”一头白发,却脸庞稚嫩的薄雪鼠色袍子的孩童,一手捏着拂尘,一手提着叫花鸡摇头晃脑道。不言,走过年少快意无忧第五步“你这个怪物!”“烧死她!快、快些烧死这个孽种!”无数石头砸来,火焰舔舐。不望,行过灼痛熬骨,滔天恨意…………我一直算着,算着自己走了多少步,仿佛这样就能够让我从哪些虚影里移出心神一般。一共六百五十步,却将我所有的过往览过是非对错,推杯换盏,年少垂暮,欢笑悲惘,太多太多多得我即使一步步被水淹没,也毫无知觉那些记忆,又一次的强调我生无初始,死无归途,颠世流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