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林、裘士雄
寿镜吾先生是绍兴“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三味书屋的主人,鲁迅儿时的塾师。他名怀鉴,字镜吾,又字幼墀,晚年别号镜湖、菊叟,浙江绍兴人,生于1849年9月24日(清道光二十九年八月初八日),卒于1930年8月18日。他坐馆授徒六十年,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崇高的教育事业,不愧是严谨执教、诲人不倦的一代师表。时人曾赠他一号:“通天教主”,“文德之隆,盖可想见”。鲁迅从十二岁开始从他读《四书》、《五经》、《周礼》、《尔雅》和汉魏六朝古典文学,寿老先生认真的教学,严格的要求,使鲁迅从小就打下了扎实的文字基础,养成了勤奋好学、务本求实的治学态度,对他日后的辉煌成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鲁迅对这位“高而瘦”、“须发都花白”、“戴着大眼镜”的启蒙老师,始终怀着“很恭敬”的态度,称赞“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方正 寿镜吾先生的“方正”,主要表现在他反对清朝政府的腐败统治,鄙弃沽名钓誉的功名利禄。
寿镜吾的一生,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年代。他面对“四境虎眈,中原龙战”的混乱时局,忧心如焚,义愤填膺。他深恶帝国主义列强的不断入侵,阴谋企图瓜分中国,以一生不用洋货以示抗议,行动虽偏于激烈,却表达了一位正直爱国的知识分子朴素的民族气节。寿镜吾尤其痛恨清朝政府的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常愤愤地从昏聩的光绪皇帝、专权的慈禧太后骂起,一直骂到签订《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权臣李鸿章;而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深表同情。孰憎孰爱,历历分明。他曾仰天长叹:“纵使才堪经世,莫假斧柯;心切济川,奚资舟楫。抱感慨悲歌之意,于风云缭绕之时,能不发思古之幽情,效长言而永叹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激烈之情,溢于言表;字里行间,跳跃着一位“伏枥老骥”的忧国忧民的炽热之心。寿镜吾的反帝爱国、忧国忧民的思想,对鲁迅日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在他怀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宏愿,苦苦求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中,养成了针砭时弊、疾恶如仇的宝贵性格。
寿镜吾出生在一个自食其力的贫民家庭里,祖父和父亲均以酿酒为业,受到赃官恶霸、地痞恶棍的欺侮和凌辱,困苦的经历,坎坷的遭遇,使他养成了蔑视权贵、洁身自好的性格。他二十岁中秀才,自此以后便视功名利禄为草芥,发誓不走科举应试之路。
按他的“积学右文,固不难掇巍科作宰官以耀乡里”,可他宁愿在三味书屋坐馆教书,在“一领布袍,长期蔬食”的生活中度过他清白的一生。他常说,当今是昏君、贪官、佞臣当道,是“乱世”,作为一个正直而又有骨气的读书人是不能为官作宦,去为反动的清朝政府效劳的。他在《持身之要》中曾谆谆告诫子孙辈:“景况清贫,不论何业,都可改就。唯幕友、衙门人、讼师不可做。”当他亲眼看到鲁迅祖父周福清因科场贿赂案被捕下狱,鲁迅父亲周伯宜因案情牵连革去秀才,以致郁郁而死,就更加坚定了他乱世万不能应试做官的人生哲学。所以他的儿子寿涧邻、寿洙邻考中秀才后,他就坚决反对他们再去参加乡试,要他们和他一样,终生在家坐馆授徒,致力于教育事业。次子寿洙邻不听他的训诫,执意要去参加乡试,寿镜吾盛怒之下,就把他关在楼上房间里,自己亲守大门。因试期迫近,寿洙邻急于应试,被迫从窗户缘绳而下,踰墙而走。
不久,寿洙邻中举,做了吉林省的农安知县,派人给他父亲送来银子,寿镜吾拒不接受,原封退回,还当着差人的面怒斥道:“畜生,不听话!”寿镜吾蔑视功名利禄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到青年鲁迅最初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他在家道中落以后,毅然效法他的老师,摒弃“读书应试”的“正路”,也不愿学做幕僚和商人,而是不顾世人“加倍的奚落”和“排斥”,决心远离故乡绍兴,去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学洋务”,试图走从军报国的道路。
寿镜吾虽熟读孔孟的书,但不完全照孔孟的学说去做,更不佩服别人讲孔学,也不爱读八股文章,尤其鄙视《近思录》、《阴骘文》之类纯理学的书籍。
鲁迅深受其影响,少年时就“不喜词章之学,以为此等描头画角,文人习套,不足以发挥志意,尤不喜举子业”;青年时曾被亲友强拉去参加一次县试,终因厌恶科举,拒绝复试。他的名篇《孔乙己》、《白光》,形象地揭露了八股、科举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毒害,使无数像孔乙己、陈士成这样的读书子弟成了牺牲品和殉葬品;晚年又作《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对前清八股取仕的科举制度作了鞭辟入里的剖析:“在三四十年以前,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做‘八股’,别一些人就将这些书籍和文章,统名之为‘敲门砖’。这就是说,文官考试一及第,这些东西也就同时被忘却,恰如敲门时所用的砖头一样,门一开,这砖头也就被抛掉了。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可见寿镜吾鄙视功名、不爱孔学、不爱八股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鲁迅的一生。
质朴 寿镜吾先生的“质朴”,首先表现在他六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忠于教职,以自己的丰富知识,辛勤汗水,浇灌着一批又一批童稚学子的心田。他讲解课文,注重甚解,以启迪儿童的心灵,不像其他塾师,只是照本宣科,然后去让学生死记硬背。有一次,寿镜吾在讲解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时,对其中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一语谈了他的看法:“‘不求甚解’者,就是不去看注解,而只读本文的意思。”这对阅读古书还刚入门的幼年鲁迅启发很大,直到晚年仍将寿先生的教诲牢记在心,还专门写了《不求甚解》一文,收进他的杂文集《伪自由书》里。寿镜吾很器重鲁迅,“每称其聪颖过人,品格高贵,自是读书世家子弟”,所以对他格外精心培养,要求也比一般学生严格,殷切期望他早日成材。鲁迅曾回忆说:“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先生出的课题,鲁迅能融贯书本中的知识,且又别出新意,常常受到寿镜吾的称赞。到了晚年,鲁迅还经常运用儿时学过的对课方法,命文题,定书名,增强文章的战斗力和幽默感。他曾说:“我在私塾里读书时,对过对,这积习至今没有洗干净,题目上有时就玩些什么《偶成》,《漫与》,《作文秘诀》,《捣鬼心传》,这回却闹到书名上来了。”寿镜吾还很注重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他设有习字课,每天中午放学前布置学生写一张大字,然后精心批改,详加指导。严格的训练,使鲁迅从小练就一手出色的毛笔字,当我们看到鲁迅当时手抄的《镜湖竹枝词百首》、《二树山人写梅歌》等手稿,那工整秀丽的书法,令人赞叹不已。难怪郭沫若说:“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这些成就的取得,显然与寿镜吾的严格教育、精心培养密不可分。
寿镜吾的“质朴”,还表现在他品行端庄,富有正义感。他一生嗜书如命,有时向人借书,极守信用,借期一到,立即归还,且倍加爱惜,毫不损坏。
他“治学教人,从不以高第做官为可贵,而以学为明理,行先克己,做到言必顾行,行必顾言”。他待人诚恳,以礼相见,从不赤膊见客,认为这是对客人的不尊重,不礼貌。遇到有害社会公德之事,寿镜吾能仗义执言,不畏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