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4600000034

第34章 师弟之间——鲁迅与寿镜吾(1)

王德林、裘士雄

寿镜吾先生是绍兴“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三味书屋的主人,鲁迅儿时的塾师。他名怀鉴,字镜吾,又字幼墀,晚年别号镜湖、菊叟,浙江绍兴人,生于1849年9月24日(清道光二十九年八月初八日),卒于1930年8月18日。他坐馆授徒六十年,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崇高的教育事业,不愧是严谨执教、诲人不倦的一代师表。时人曾赠他一号:“通天教主”,“文德之隆,盖可想见”。鲁迅从十二岁开始从他读《四书》、《五经》、《周礼》、《尔雅》和汉魏六朝古典文学,寿老先生认真的教学,严格的要求,使鲁迅从小就打下了扎实的文字基础,养成了勤奋好学、务本求实的治学态度,对他日后的辉煌成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鲁迅对这位“高而瘦”、“须发都花白”、“戴着大眼镜”的启蒙老师,始终怀着“很恭敬”的态度,称赞“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方正 寿镜吾先生的“方正”,主要表现在他反对清朝政府的腐败统治,鄙弃沽名钓誉的功名利禄。

寿镜吾的一生,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年代。他面对“四境虎眈,中原龙战”的混乱时局,忧心如焚,义愤填膺。他深恶帝国主义列强的不断入侵,阴谋企图瓜分中国,以一生不用洋货以示抗议,行动虽偏于激烈,却表达了一位正直爱国的知识分子朴素的民族气节。寿镜吾尤其痛恨清朝政府的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常愤愤地从昏聩的光绪皇帝、专权的慈禧太后骂起,一直骂到签订《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权臣李鸿章;而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深表同情。孰憎孰爱,历历分明。他曾仰天长叹:“纵使才堪经世,莫假斧柯;心切济川,奚资舟楫。抱感慨悲歌之意,于风云缭绕之时,能不发思古之幽情,效长言而永叹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激烈之情,溢于言表;字里行间,跳跃着一位“伏枥老骥”的忧国忧民的炽热之心。寿镜吾的反帝爱国、忧国忧民的思想,对鲁迅日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在他怀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宏愿,苦苦求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中,养成了针砭时弊、疾恶如仇的宝贵性格。

寿镜吾出生在一个自食其力的贫民家庭里,祖父和父亲均以酿酒为业,受到赃官恶霸、地痞恶棍的欺侮和凌辱,困苦的经历,坎坷的遭遇,使他养成了蔑视权贵、洁身自好的性格。他二十岁中秀才,自此以后便视功名利禄为草芥,发誓不走科举应试之路。

按他的“积学右文,固不难掇巍科作宰官以耀乡里”,可他宁愿在三味书屋坐馆教书,在“一领布袍,长期蔬食”的生活中度过他清白的一生。他常说,当今是昏君、贪官、佞臣当道,是“乱世”,作为一个正直而又有骨气的读书人是不能为官作宦,去为反动的清朝政府效劳的。他在《持身之要》中曾谆谆告诫子孙辈:“景况清贫,不论何业,都可改就。唯幕友、衙门人、讼师不可做。”当他亲眼看到鲁迅祖父周福清因科场贿赂案被捕下狱,鲁迅父亲周伯宜因案情牵连革去秀才,以致郁郁而死,就更加坚定了他乱世万不能应试做官的人生哲学。所以他的儿子寿涧邻、寿洙邻考中秀才后,他就坚决反对他们再去参加乡试,要他们和他一样,终生在家坐馆授徒,致力于教育事业。次子寿洙邻不听他的训诫,执意要去参加乡试,寿镜吾盛怒之下,就把他关在楼上房间里,自己亲守大门。因试期迫近,寿洙邻急于应试,被迫从窗户缘绳而下,踰墙而走。

不久,寿洙邻中举,做了吉林省的农安知县,派人给他父亲送来银子,寿镜吾拒不接受,原封退回,还当着差人的面怒斥道:“畜生,不听话!”寿镜吾蔑视功名利禄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到青年鲁迅最初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他在家道中落以后,毅然效法他的老师,摒弃“读书应试”的“正路”,也不愿学做幕僚和商人,而是不顾世人“加倍的奚落”和“排斥”,决心远离故乡绍兴,去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学洋务”,试图走从军报国的道路。

寿镜吾虽熟读孔孟的书,但不完全照孔孟的学说去做,更不佩服别人讲孔学,也不爱读八股文章,尤其鄙视《近思录》、《阴骘文》之类纯理学的书籍。

鲁迅深受其影响,少年时就“不喜词章之学,以为此等描头画角,文人习套,不足以发挥志意,尤不喜举子业”;青年时曾被亲友强拉去参加一次县试,终因厌恶科举,拒绝复试。他的名篇《孔乙己》、《白光》,形象地揭露了八股、科举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毒害,使无数像孔乙己、陈士成这样的读书子弟成了牺牲品和殉葬品;晚年又作《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对前清八股取仕的科举制度作了鞭辟入里的剖析:“在三四十年以前,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做‘八股’,别一些人就将这些书籍和文章,统名之为‘敲门砖’。这就是说,文官考试一及第,这些东西也就同时被忘却,恰如敲门时所用的砖头一样,门一开,这砖头也就被抛掉了。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可见寿镜吾鄙视功名、不爱孔学、不爱八股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鲁迅的一生。

质朴 寿镜吾先生的“质朴”,首先表现在他六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忠于教职,以自己的丰富知识,辛勤汗水,浇灌着一批又一批童稚学子的心田。他讲解课文,注重甚解,以启迪儿童的心灵,不像其他塾师,只是照本宣科,然后去让学生死记硬背。有一次,寿镜吾在讲解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时,对其中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一语谈了他的看法:“‘不求甚解’者,就是不去看注解,而只读本文的意思。”这对阅读古书还刚入门的幼年鲁迅启发很大,直到晚年仍将寿先生的教诲牢记在心,还专门写了《不求甚解》一文,收进他的杂文集《伪自由书》里。寿镜吾很器重鲁迅,“每称其聪颖过人,品格高贵,自是读书世家子弟”,所以对他格外精心培养,要求也比一般学生严格,殷切期望他早日成材。鲁迅曾回忆说:“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先生出的课题,鲁迅能融贯书本中的知识,且又别出新意,常常受到寿镜吾的称赞。到了晚年,鲁迅还经常运用儿时学过的对课方法,命文题,定书名,增强文章的战斗力和幽默感。他曾说:“我在私塾里读书时,对过对,这积习至今没有洗干净,题目上有时就玩些什么《偶成》,《漫与》,《作文秘诀》,《捣鬼心传》,这回却闹到书名上来了。”寿镜吾还很注重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他设有习字课,每天中午放学前布置学生写一张大字,然后精心批改,详加指导。严格的训练,使鲁迅从小练就一手出色的毛笔字,当我们看到鲁迅当时手抄的《镜湖竹枝词百首》、《二树山人写梅歌》等手稿,那工整秀丽的书法,令人赞叹不已。难怪郭沫若说:“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这些成就的取得,显然与寿镜吾的严格教育、精心培养密不可分。

寿镜吾的“质朴”,还表现在他品行端庄,富有正义感。他一生嗜书如命,有时向人借书,极守信用,借期一到,立即归还,且倍加爱惜,毫不损坏。

他“治学教人,从不以高第做官为可贵,而以学为明理,行先克己,做到言必顾行,行必顾言”。他待人诚恳,以礼相见,从不赤膊见客,认为这是对客人的不尊重,不礼貌。遇到有害社会公德之事,寿镜吾能仗义执言,不畏权势。

同类推荐
  • 山河长吟

    山河长吟

    陈长吟写山水写遍了陕西,又写向了域外。从古城西安《长安风度》写到陕南《陕南风韵》,再写到陕北《黄土风物》,在陕西地域之外又写到了《青藏风情》。所写的山,大到名山,小到无人能知的无名山;所写的水,有黄河、汉江这样的母亲河,有村庄的小河小溪这样的流水。
  • 山东大鼓

    山东大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山东大鼓》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山东大鼓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山东大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最经典的文化常识

    最经典的文化常识

    人类历史的发展成果,有很多的表现形成,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就是体现为文化的积累。本书选取了其中经典的一部分,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娓娓讲述了各类事物精彩的历史文化。
  • 中国文化博览1

    中国文化博览1

    本书可以帮助青少年朋友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百挠的发展历程,了解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了解先辈们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学困境

    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学困境

    你也许不同意摩罗的观点,但你无法回避本书所提出的问题。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被撕裂的痛苦命运是如何形成的?除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以外,是否还交织着自我撕裂的主动选择?在军事上、政治上的一系列失败以后,在一个多世纪的富国强民的峻急追求中,是否引发并促进了国人全面的精神崩溃?中华文明是否发生了彻底的断裂?它又是如何被割裂的?在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在向现代化的全面皈依中,文化精英们是否产生了自我怨恨的文化心理?它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被释放出来的?其中又交织着什么样的权力博弈?今天的中国人面临着何种处境?未来中国的命运又会是怎样的?我们该如何抉择?如何行动?若要了解这一切,你不能不读《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学困境》!若想解答这一切,你不能不独立思考!
热门推荐
  • 飞龙探案故事之古老的传说

    飞龙探案故事之古老的传说

    《飞龙探案集》是系列推理小说,《古老的传说》是系列的第一部。一向平静祥和的文林公司内突然连发数宗自杀案件,几个案件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五条马路连环爆炸事件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在古老的传说的力量下,有谁将会离去,谁将会唤醒沉睡的记忆?是什么将众人和十一年前的哥伦比亚紧密联系在一起?《飞龙探案集之古老的传说》,绝对精彩不容错过!
  • 魔女炼成记

    魔女炼成记

    明知道是他仇人家的女儿,魔教教主依然死心塌地,江流儿感动地泪牛满面,只好跟着教主打打杀杀,成为一代魔女的故事。
  • 媒来掩去

    媒来掩去

    清坪镇上有二女,性格迥异,相貌差异甚大。顾府千金一向被传貌丑难嫁,可一群莫名而来的媒婆团又是闹哪样?貌美的李千金朝那群没眼色的点痣婆大叫:“你们拜错府了!”可是那些大婶没看她半眼,直把顾府的大门给压倒了。......
  • 一本书读懂互联网思维

    一本书读懂互联网思维

    本书是深入研究互联网思维的经典之作,从互联网思维的定义到互联网思维应用的具体案例表现。作者深入浅出、条分缕析,全面阐述互联网思维的内核与精神,逐一点评当前关于互联网思维的各种观点。本书从最初级的互联网思维应用到高端的粉丝经济,平台建设,自媒体营销的方法都有详细讲解介绍。让读者了解什么是互联网思维的同时还能学会把互联网思维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已经生活中。
  • 老子之人生十大观

    老子之人生十大观

    本书笔者将《道德经》之精髓总结出十大观点。若水、守弱是其主张,道出了柔克刚、弱胜强的辩证思想;无为、不争是其倡导,呼唤人性回归清净与自然;道德、人生是其指南,引导苍生寻找生命的根源;生死、修行是其归宿,了悟生死事大解脱在当下;超哲学、宇宙是其核心,揭示出天地人合一永远不变的真谛。
  • 究极武尊

    究极武尊

    小城天才少年觉醒废武魂,一朝跌落神坛受尽屈辱,天才崛起谁可匹敌,武道争锋唯我独尊。
  • 家里有贼

    家里有贼

    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选自《雨巷》我相信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心里一定充满了一种优美的感觉,就像丁香一样。我很想知道,如果这个诗人最后却发现,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她偷了他的钱包,随意挥霍,再拿了他的银行卡,狂刷一条街的话,不知道诗人再写这首诗的时候,心里到底是优美还是忧桑了。
  • 昨夜红烛泪

    昨夜红烛泪

    她们是姐妹淘,时间带给了她们许多,也带走许多。在得与失之间。曾经希望的生活却与现实截然相反。。。
  • 我真是大魔术师

    我真是大魔术师

    魔术即魔法。白毅是一个魔术师,得到魔法之神的神格。利用魔法表演古戏法,古戏法与魔法的结合让无数人痴迷其中。为了获得成神的信仰之力,前往世界各地,为全世界的人表演魔术。最终成为世界级大魔术师。
  • 远方世界

    远方世界

    这是什么鬼我竟然可以这么强,爹娘我能见到你们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玄天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只为了见自己的父母一眼,在变强的道路上慢慢前进着,但是玄天不知道,当他见到自己父母的那天起这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