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4600000026

第26章 三味书屋及其主人(2)

我听说,有人写了文章,其中说到“祖父死前不让用清朝衣服入殓”。又听说,有人因看到这种说法,“就猜测祖父是否有复明思想”。首先,我不知道这样写的根据是什么?令人难以置信。其次说到“猜测”,这猜测也就变成是“无真实性根据的猜测了”。我祖父去世时,已是民国19年。一般人家在为老人做“老衣、寿衣”时,都不可能去做清朝马蹄袖式的衣服了(当然,也可能有少数人家不是这样)。因此对“祖父死前不让用清朝衣服入殓”的话,不知从何说起?而由此对“祖父是否有复明思想的猜测”则好像联系不起来,解释不通。从我和祖父的相处,以及从我伯父、亲叔父、父亲的谈话中,并没有听到祖父有向往于明朝,或有复明的言论。我祖父看到清朝的腐败昏庸、无能、丧权辱国、祸国殃民,对清政府十分痛恨,希望能推翻它,但有反清思想,自然并不等于要“复明”。在当时说来,明朝已亡了二百多年了,所以说祖父有“复明”的思想,看来是不大可能的。

记得每年春节前,鲁迅总是用“大红八行笺”给我祖父写封“拜年信”,都是工工整整的小楷,以“镜吾夫子大人函丈,敬禀者”为开头,以“敬请福安”为结尾,下具“受业周豫才顿首百拜”之类的话。这种信,过去保留在三味书屋,但不知现在还保留在绍兴鲁迅纪念馆否?

三、三味书屋重视书法学习

我祖父虽然字写得一般,但十分重视学生的书法学习。除了每人每天都要写大楷一张到几张外,平时对如何拿笔、如何提笔,都是耐心、反复地给学生讲解,对学生所写的大楷,也一个字一个字地评论,好的则圈红圈,以示嘉奖。

在三味书屋天井(院子)左边,一个通向大厅的过道上,放了一块大地坪砖,约六十公分见方,厚约二十来公分,用木架架起,约与一般桌子一样高。

地坪砖两面都磨得极平,木架边上挂了一个竹筒,内盛清水,木架边还挂上了大大小小的毛笔。用毛笔蘸清水在地坪砖上写字,砖上就显出了字形,一会儿,字就不见了,于是就能继续在地坪砖上学写字。除可学写一般大、小的楷字外,还可学写大到匾额大的字。任学生有空就去学写,用这种方法学字,可锻炼腕力、臂力,直到全身力量。这砖面的光洁度和宣纸差不多,是个不花纸钱、墨钱学写大字的好办法。据说,这还是我曾祖父韵樵公学字的方法。

我曾祖父爱学字,也爱写字。过去家里留下了不少曾祖父收藏的碑帖,上面都题有曾祖父对碑帖认识的评语。曾祖父也爱在墙上写字,据说,这能炼出真功夫。写罢了,用石灰刷白,还可继续再练。就在放地坪砖架左边的墙上,在我小时候,还留有我曾祖父的字迹。

我曾祖父在帮助整治东郭门河道时,发现了几块石刻,叫做“爱鹅堂”石刻。刻的是唐诗,字体同“怀仁集”、王羲之书的“圣教序”差不多。曾祖父把这几块石刻,装在墙上,这是专门为这几块石刻砌的一堵墙。这堵墙在三味书屋后院靠河埠的一间房子内,整堵墙的两面都露出了石刻文字。这石刻碑厚约三十公分,而墙也同样厚。我曾祖父在石刻上方题了字,说明这几块石刻的来源,和字体高超之类的话。这爱鹅堂也不知在哪里,字体是王羲之《兰亭序》的行书体。有人分析可能是怀仁之类的书家所写,而不是集王羲之的字。

我祖父继承了曾祖父重视、爱好书法的性格,因而在三味书屋教学中,也重视、发展这些爱好和学习方法。后来,三味书屋出租给房客,那块学字的地坪砖,不知移放何处?成立鲁迅纪念馆后,不知有否恢复原状?我就不知其详了。

我祖父在学生中发现有写字天才的,就表扬他的突出之处,并为他选用合适的碑帖,作为特别培养;对写字一般的,也就只作一般指导,不过分要求。祖父还经常叫大家向写字好的人学习。祖父教人学字的对象,并不限于他的学生,只要周围被他发现有爱写字也愿学的人,他都热心鼓励,积极指导。记得那时,我家门前有个卖水果的老汉,叫荣生,儿子叫水生,家就住在都昌坊口现鲁迅纪念馆西侧对面。荣生沿街叫卖水果,水生就在家看守水果摊。水生当时大约十四五岁,他利用装水果篓子里的废纸,学写大楷,写过字的纸,仍可为顾客包装水果。水果摊里,放满了他写的大字纸,他学的是颜真卿体,祖父见了,大为称赞,并指导他一些书法知识。

还对他说:“我家的大厅里,有四扇大屏风,两扇就等于一堵墙,屏风的两面都可以写字,所以共有八面可写。”接着,祖父鼓励他说:“你好好学字,将来学好了,就让你在屏风上写字,题上你的名字,因为大厅里常有客人来往,这样你水生的字就可被这些人知道。到时成为个书家,给人写招牌,一个字可卖一块来银洋,比摆水果摊,收入要多得多。”水生听了,确实学字更勤,字也越写越好。我祖父以水生为榜样,叫我们大家学他的苦学精神,说水生没有条件上学,却能刻苦学习,很有收获,你们有条件上学,如学不好写字,就愧见水生了。

四、三味书屋的匾额和对联

房屋里悬挂的匾额和对联,反映了房屋主人的情操和思想寄托。三味书屋里里外外,虽悬挂了不多的这类东西,但似乎已足以表达这座房屋主人——我曾祖父、祖父两代人的心情。首先是“三味书屋”这块主要的匾额。

我曾祖父把原来的三“馀”书屋改为三“味”书屋,一字之差,大大地改变了原来的意义,这也反映了先后屋主人的情操、思想。不知原来“三馀”是否指“工馀”、“饭馀”、“茶馀”?如果如此,也就反映原来的主人是个当官的。三馀书屋是在工馀、饭馀、茶馀之暇作为读书的地方的,也不知是否指“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之类的意义(匾上写的是“馀”,不是“余”)。据我祖父说,这房子原是清朝一个姓贺军官的,后来卖给我高曾祖父,这块匾可能也是连同房子买进的。写字的人,具名是钱塘梁山舟(又名梁同书),是位着名的书法家。“味”字改替“馀”字,说是曾祖父的手法。据叔父寿洙邻说,改得大有以假乱真之概,也可见我曾祖父的书法,是有相当水平的。

三味书屋左右两边的圆柱上挂有一副半圆木质对联,绍兴人把这种对联叫作“抱对”,上联是“至乐无声唯孝弟”,下联是“太羹有味是诗书”。意思是:最好的音乐是无声的“孝”、“悌”(同“弟”)两种道德,最美味的菜肴是读诗书。这也是梁山舟所书。

在三味书屋后面,三面有门洞的亭子上悬挂着一块匾额,上有“自怡”两个大字,是赵孟頫(子昂)所书。这个亭,也叫“自怡亭”。亭外就是桂花园了,种了两棵大桂花树、一棵腊梅、一棵天竹等。某一年一棵大桂花树被台风吹倒,祖父就请了匠人把倒了的桂花树扶直(后来还是死掉了)。同时叫泥水匠在“自怡亭”对面砌了一堵新的高墙,并在这新墙上,请匠人用石灰在上面做了一块匾,上写“寄傲”两个大字,是郑板桥体,这是我祖父亲自叫人做的。两字取自《归去来辞》中“倚南窗兮寄傲”句。

从桂花园向北走去,是另一座书房,我们叫它小书房。在小书房天井(院子)靠河的一面,有座小楼房,房门上有块匾,上面是“仿佛陶庐”四个字。

在这匾额旁边有副铁线篆体的木对联,上联是“四壁云烟张旭草”,下联是“一庭风露赵昌花”。这是我父亲所布置的,祖父也常到这里休息。就在这楼房的中间,也就是我前面提到过的,有一堵隔墙,上面装了几块“爱鹅堂”石刻,即这石刻墙的上方,有我曾祖父的毛笔题字。

三味书屋南边的圆洞门内,一个木柜上面,还放了一块匾。上面是板桥体的“难得糊涂”四个字。

从各种匾额、对联的内容来看,书屋主人基本是以“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为中心的,不当官,自得其乐地在读诗书中寻求享受,像陶渊明那样的逃避现实,逍遥自在地做一个世外桃源中的人物,这也反映了主人对当时社会黑暗的不满和痛恨,但本身所采取的是消极的对抗,而把改朝换代的希望寄托在大铁锤、虬髯客、荆轲之辈的英雄人物身上。

以上匾额、对联都是解放前的情况。解放后,我还没有去过故乡,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否如此?也不得而知了。

五、太平天国留下的痕迹

太平天国时代,在现在的鲁迅路这段街道两边,曾是太平天国官府的所在地。当我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时候,有几个同学就是对门周家的孩子。据他们所谈,他们周家的房子曾是太平天国的官府,在大厅的墙上,都彩绘着龙的图样,虽然后来上面已被石灰刷白了,但一到梅雨季节,图样隐约可见,这也是我到周家看见过的。我们家也做过太平天国的办事处,这是祖父和父亲亲口对我们说的。

在三味书屋正书房,靠南边圆洞门内的房子里,放的一口书柜内,放在十几本《永乐大典》,太平军在盖官印时,利用《永乐大典》作为“吸水纸”用过了。这《大典》的本子很大,比现在的八开本子略小一点,在《大典》的每页上面,都盖有艳红色的印,有“天父”、“天王”、“天子”、“太平天国”等官衔的木印。所印的字,第一页是最模糊不清的,一页页翻过去,印的字就越来越清楚了,以后又是模糊不清,接着一页比一页清楚,周而复始,十几本《大典》都是如此。这是因为太平天国官府为百姓办事,出个证明,或发个通知、文告等等,都需要用官印。这个印约有三十来公分长,十来公分宽,而所用的印泥,是一种红色液体,而印章又是坚硬的,一吸了红色液体后,印出来的字就模糊不清,必须将过多的水分吸去后,才能显出清楚的印样。《永乐大典》是雪白的纸,纸质虽无宣纸那样细,却比宣纸还厚点,因而吸水力强。这十多本,几乎每本都是张张有印,偶尔最后几张没有盖印,也是剩下的不多几页而已。《大典》虽然被盖了红印,但它的文字仍然可以看得清楚的。在我幼年时,这十几本《永乐大典》一直是放在那里的。《永乐大典》也是国家重要文物之一,但“文化大革命”时,不知是否遭到大劫了。就在放《永乐大典》的书柜内,还放着鲁迅用八行红色信笺给祖父所写的新年贺年信。

在三味书屋中间,祖父使用的那张大方桌,是用铁梨木所制,木质坚硬,沉重得很。在桌边有一道刀痕,相当深长,据说这是太平军用大刀砍的。

1991.7.21

编后语:寿宇先生的这篇文章和其他文章发表后,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有赞同,也有异议。倪墨炎《三味书屋“新说”质疑》一文(发表在《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7期)即是一例。祈请读者辨析。

作者简介

寿宇(1914-2005),原名绩,字仲章,寿镜吾的幼孙。其人其事,请阅本书《覆盆桥思仁堂寿氏世录》中的“寿宇”部分。

同类推荐
  • 粽叶飘香:端午节

    粽叶飘香:端午节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也有众多说法,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然而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赛龙舟等却是沿袭下来的不变习俗。本文探究端午节的历史起源,记录它的习俗演变,有助于炎黄子孙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此刻鼻间仿佛已飘过一丝丝粽叶香气,耳边也响起了龙舟上的鼓声与呐喊声……
  • 收藏的旅程

    收藏的旅程

    《收藏的旅程》穿越古今时空经纬,和岁月珍藏回溯久远年代,收藏的旅程并不寂寞,有你我一起品味珍藏的妩媚。收藏的旅程既不单调也不落寞,沿途交叉闪现的宫廷、民间、博物馆收藏的繁复风景,沉淀着人类的智慧和文明。《收藏的旅程》在众多的藏品背后,隐藏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或许惊心动魄,或许扑朔迷离,它们无比生动传奇,倾诉着岁月珍藏中的艰辛和快乐,折射出那个年代的历史和文化
  • 最经典的文化常识

    最经典的文化常识

    人类历史的发展成果,有很多的表现形成,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就是体现为文化的积累。本书选取了其中经典的一部分,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娓娓讲述了各类事物精彩的历史文化。
  • 宁夏灯谜:1973—2012

    宁夏灯谜:1973—2012

    灯谜发展到现在,从内容、形式到载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老的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的生命。各地的灯谜创作、灯谜猜射和各种形式的灯谜活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许多发展和创新。
  • 三字经新读

    三字经新读

    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新读(第2版)》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对原著进行解释的基础上,还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三字经新读(第2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热门推荐
  • 断边声

    断边声

    炎朝八十六年,秋。帝都白水城,夜空晴朗,弯月高悬。观星台上,七十三岁的钦天监对着夜空观看了许久,颤巍巍的提笔,写下:星辰漫天,行之有迹,主无事。因为手臂抖擞,一滴墨汁滴落,被风吹落到了纸面的“无”字上。老人停下笔,轻轻叹了口气。这一年,秋风起的好像早了些。这一年,誊道十四岁,与自己的少年同伴雨夜在珀尔沁草原上奔驰。……少年英雄梦,人即是江湖。
  • 吸血鬼饲养手记

    吸血鬼饲养手记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好了,我开玩笑的,我只不过是想养一只萌萌可爱的吸血鬼罢了。
  • 宁夏革命英烈(第二辑)

    宁夏革命英烈(第二辑)

    本书收录了宁夏各个历史时期、各个行业褒奖规格高、社会影响大、事迹突出感人、引领时代的先进典型代表人物。包括:张存哲、杨芳、马彦清等。
  • 万道诛魔录

    万道诛魔录

    远古大地战士纵横九州海洋战士遨游四海星空战士傲视苍穹更有那传说中的神战士,脚踏九州,俯视四海,遨游苍穹,弑神戮魔。而如今,远古湮灭,唯有练气士呼啸,武者纵横遭逢惨变的少年,无意中觉醒了沉睡的血脉,大地为之颤动,四海因之而沸腾,神话随之铺展
  • 乱世挽歌之倾国皇妃

    乱世挽歌之倾国皇妃

    西风残照马啼呕哑,血溅白旗染千里,歌不尽是乱世烽火。衣带渐宽瑶琴弦断,红泪流断白青丝,诉不尽是半世离殇。她本是养于深闺受尽宠爱的将门嫡女,没有歹毒的嫡母,没有伪善的长姐,可无奈一夕祸起,她从万人羡慕的待嫁王妃变成了无依无靠的丧门星,本来被人津津乐道的天作之合的婚事也被废不在。这些不幸的事情为什么要发生在她身上,有人说天作孽不可违可她偏偏不信!终于绝处逢生逢凶化吉,美人财宝,我不需要,长命百岁,我不做王八,且看她如何在这乱世中守住自己的想要!乱世之中人才辈出,俊杰如云,或痴或愿,或偏执或洒脱,各有各的执念,世人弄人人心难测,相同的假面下会藏着怎样不同的面孔,他们会谱写出怎样的乱世挽歌。PS:此文讲述的是作者心中的乱世,作者一直认为乱世多出俊杰,所以此文多主角因此上帝视角。最后,此文多主角!作者会尽力不写乱的!
  • 未婚宝贝

    未婚宝贝

    韩雨菲的家庭有着大量的产业,但是她却未婚先孕,带着一个男孩再国外生活,直到自己的家族面临着破产,自己的父亲中风,家族的胆子她不得不扛起来。带着自己的孩子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她要将自己韩氏重新夺回来,即便付出任何代价!而洛家恺这个男人的出现,让韩雨菲的心再次动摇起来。韩雨菲相信,最后一定能将动荡不安的韩氏夺回来。
  • 年轻至尊

    年轻至尊

    仙古时代,人杰并起,诸王争锋,谁主天地?仙种废,逆苍穹,修武道!逆天路,九天行,剑气击天域!少年从南灵出道,在血与火的仙古创造一段神话,成为少年至尊……(请各位书友,用推荐票狠狠砸我的新书《平乱天域》)少年至尊官方群:119546380
  • 挽唐演义

    挽唐演义

    历经九万九千劫,天庭终于允许后羿与嫦娥转世人间,再续未完的爱情。二郎神见心爱之人下了界,也随之而去,西海寸心公主见老公跑去找小三了,这不行,她也下了界。蓬蒙说,我跟后羿的仇恨未完,我要阻止他称王。玉兔精说,主人老跟我说后羿的故事,我真想去看看后羿到底长什么模样,我也要溜下界去......黄巢,唐末农民起义军,攻入长安后,在含元殿登基,国号大齐。为了逃婚,他说我把妓院的花魁弄怀孕了,我要对她负责。为了门当户对,他立志考状元。小皇帝,你确定不给状元我?sorry,那我只好带兵打回长安了。依据真实历史改编,剧情精彩,带看官们领略冲天大将军的称王传奇。【每晚8-9点更新】
  • 绝版甜心缉捕令

    绝版甜心缉捕令

    作为十项全能乖宝宝的千嫣儿,笑起来还有连个甜甜的酒窝,被称为:“酒窝宝贝”。然而转校第一天就倒霉,她居然迷路了!这还不算,她的新同桌还居然是个恶魔!毒蛇霸道惹人嫌,并且处处管着她!让全校的人缉捕她,堵得她无处可逃!“小学生,你把‘鞋鞋爱我’的前两个字念第四声看看。”某只大灰狼一步一步的逼近某只小白兔。“啊?谢谢爱我?”某只小白兔双手托着香腮,头上立着根呆毛,一脸懵的看着他。“好的我也爱你。”大灰狼微微低身,在小白兔的唇上烙上属于他的印记……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下辈子,只要我的心还在跳动,它就永远属于你。
  • 魔证

    魔证

    天地初分,始分阴阳,阳清为天,阴浊为地。阴阳共济,始生万物。万物生而有道,道亦正,道亦邪,何为正,何为邪……